锦衣卫蹲妻手札(美食)
作者:梓山止
简介:
【美食】摸鱼当差,快乐干饭
第107784名 1112 850 未知
标签:布衣生活欢喜冤家美食甜文
主角:姜芫娘、陆怀熠
其它:预收《被腹黑病秧套路后》求收藏~
视角:女主
收藏:3520
◎ 立意:乐观生活,知足常乐
————————o————————
【正文完结,养肥可宰~】
勤劳小厨娘x挑食大纨绔
芫娘握勺以来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广罗天下美味,循着记忆里的味道,找到失散的爹爹和娘亲。
于是,顺天多了位干练利索的掌灶娘子。
春笋咸粿鲜软糯,麻婆豆腐红油锅,
虾仁抄手蟹子肥,鸡丝冷淘面过水。
酒酿圆子桂花香,冰饮紫苏桃子姜,
果木烤鸭酥不腻,盐煎牛舌味丰腴。
谁知后来,寻着名声而来的,不止有她朝思暮想的爹爹和娘亲,仿佛还多了个顺天城中出了名的挑嘴精。
-
陆怀熠出身贵胄,口味挑剔,难以伺候。可偏偏这位爷与皇家沾亲带故,在京城横着走也无人敢置喙。
好在他举头三尺有老爹,老爹手中有棍棒。陆怀熠被迫带着他的锦衣卫手札,结束了祸害京城酒楼的过往,开始了当(摸)差(鱼)的生涯。
第一页:天好冷,先吃碗芫娘的牛肉面。
第二页:人好多,还是芫娘做饭最好看。
第三页:路好远,不如把芫娘带回家天天吃她的饭。
……
看到手札的陆.脸黑.指挥使.老爹:记的什么玩意儿???叫这个扶不上墙的混账东西给我从锦衣卫滚蛋!
#禀告指挥使,丢失的官银刚被陆小旗全数寻回,账目尚未送至北镇
#禀告指挥使,通缉犯苟七跪在外头磕头认罪,说证据都在陆小旗手中
#禀告指挥使,陆小旗说还有两宗大案的线索,能不能换他刷完碗再滚蛋
陆怀熠:蹲老婆嘛,刷个碗,不寒碜~
=阅读tip=
1.he,1v1
2.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干饭!干饭!!干饭!!!
1 第 1 章
◎红糖小饼◎
天色才露了鱼肚白,解去宵禁的晨钟便传来“咚”一声闷响,沉沉传透香海县城的青檐石瓦。
街头巷尾随之弥漫出丝缕水雾,道旁店铺才陆续开张。沉寂整夜的小摊小贩却已经冒头,到处支起锅子笼屉,馒头蒸饼,馄饨大包,应有尽有。
叫卖吆喝声便也似热气般越涨越高,转眼间就给小县城染上了白日才特有的热闹烟火气。
只不过要说这街面上最热闹的摊档,还是要数白玉巷头前头。
白玉巷地处偏僻,来往的人更是三教九流。
清晨正是上工的时辰,等待的人群将摊子里里外外围了三层,半是催促,半是打趣,只围着摊子上的小女娘起哄:“小娘子,你这糖饼好是没好?咱们不似你悠闲,急着上工,可没功夫在这地方厮磨。”
小老板娘闻言,也不急脸,只立时漾出几分甜笑:“您且只多等半刻,总要新出锅的才好吃不是?”
“若是提前做好备着,现下凉了,叔叔伯伯们吃着不香,费嚼呢。”
小摊一头架着油锅,另一头则用竹木架担着面盆糖罐,打理得井井有条。
小老板娘年岁不大,鹅蛋圆脸上缀一双杏眼,饱含着机灵劲,樱桃朱唇弯弯翘,见人迎面三分笑,撒一眼便令人心生喜爱。
她虽尚在留头的年纪,可浑身打理得却格外干练。鬓边的碎发皆用头油贴得一丝不苟,后头一把发丝儿,也都被红绳绑束起来。
一身短褂利利索索,腰上那围裙更是白得发亮,从里到外透着整洁。
旁的人即使不言语,也足瞧得出,她做的吃食必然干净。
她眼下虽还说着话,手里的活却仍有条不紊半刻不慌。
面团被迅速分成小份剂子,擀作大小均等的面饼。面粉赶天亮之前便使开水烫过,还揉了一挑猪油进去,如今早已醒放得色白如玉,松弛又柔软。
一排圆饼挨着个包上拌了芝麻的红糖馅料,在小老板娘灵巧的指间迅速几下翻折,再一压一擀,便立时变成了几张带馅儿的面胚子。
另一头的锅早已经热得蓄势待发,只需刷一层薄油,让饼胚“呲啦”一声摊开,芝麻合着新麦的香气,便顿时在热油的催化下扑面而来。
烫过的面剂断了生,只稍稍一烙就能出锅。
薄油并不沾面皮,小饼也烙得透出诱人的焦黄,氤氲的香气成了无声的招牌,凑上前驻足的路人也不由得越来越多。
“烫面小糖饼,流心的。”
“您拿好,仔细烫。”
新出锅的糖饼外表焦酥却不油腻,轻轻撕开,充盈清透的糖馅儿就会缓缓流溢而出。
一口下去,甜香焦香和烹过的芝麻香气便一齐在唇间弥散而开,昏睡一整夜的精神登时便被唤醒,仿佛干活也有了劲,吃得人甭管是口中还是胃中,都只一个劲觉得熨帖。
一锅糖饼顷刻售罄,新的面胚后来居上,排在后头的人也只能眼巴巴瞧着前头的人大快朵颐。
“只要两文钱一个。”
“现包现卖,又香又甜。”
人声夹杂着火炉烹油的“嗞嗞”声不绝于耳。
天色早已经大亮,小饼也一锅连着一锅,转眼之间就卖空五六锅有余。
人群来来往往,聚了又散。
上工的时辰转眼已然过了个差不多,摊子周围的人也总算是见着了边。
盛着糖饼面剂和糖馅盆碗早已见底,取而代之的,则是架子上收钱的方盒早被铜板密密匝匝得盖上一层。
眼见摊档终于得闲,小老板娘带笑的眉眼这才松了松,停下快要擀出火星子的擀面杖,捏捏发酸的肩头,长长舒开一口气。
她倾一碗清凌凌的水,只想着喝水歇一歇。
然而水还没来及灌到唇边,周遭忽得传来一阵嘈杂动静,路人们的视线纷纷被引到了街头的酒楼门前。
摊档周围的路人也跟着纷纷皱起眉头:“哟,这定是哪里来的官兵吧。”
芫娘顺着路人视线的焦点瞧过去,只见的人群里簇拥着几个身姿劲挺的行伍人,一路高调地往酒楼里头去。
那酒楼的掌柜,自也点头哈腰地站在门前相迎。
白玉巷鱼龙混杂,往常倒也不少见官兵之属。
芫娘也不知这是些什么官差。
只是目所及处,这次的官兵身着绀青色的曳撒,腰上横一条革带,瞧着和往常的倒是格外不同。大抵是因为这群官差的头衔大,故而比县衙里的衙役们都要英朗许多。
但最点眼的,还要数跟在一行人最后的那个。
那小官爷在一行人中看着年纪最小,却生的最是颀长俊朗。
他眼中总透着几分似有若无的睥睨散漫,走起路来,更丁点不似前头几个官差那般中规中矩。但饶是如此,装进他那瞧来便矜贵的躯壳里,倒俨然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羁。
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可却独独挡不住这么一个人。
他眉宇间虽带着几分傲气,但又和香海那些凶神恶煞的官差一点也不一样。
他分明跟在官差最末,却反倒像是这一群官差的头儿。
芫娘再香海还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她觉得有趣儿,目光便一下子在那小官爷的身上定住了。
只等着一行官差都进了酒楼,外头驻足而观的路人仍尚未离开。
掌柜生怕扰着贵人用饭,直等着他们都进了厢房,这才支使小二们忙不迭将门口的路人纷纷驱散。
如今这莅临酒楼的不是旁人,那是京中来的锦衣卫官差。
能伺候京城的官差一回,是足以侃侃而谈好些年的资本了,故而掌柜是半点也不敢出错。
眼见的官差们才安置妥当,掌柜连忙打了个千毕恭毕敬进门,带人将各类好酒好菜鱼贯奉进屋中。
掌柜长袖善舞,深知京城来的大人们见多识广,寻常的菜色于这些官爷而言都是稀松平常。
故而先前就特地准备了上好的牛舌,令厨师制成了上好的菜色,只欲放作这席面上头的压轴菜。
自有朝以来,耕牛一直是杀不得的,牛肉一直算是稀罕物什。
而近些年朝堂安定贸易繁盛,外头的牛肉源源不断贩进北方,便兴起了吃牛肉的风尚。
如今这牛肉早已成了稀松平常的食材,为着别出心裁,掌柜这才将目光锁定到了牛舌上头。
如此与众不同的菜色,该当得京中官爷们的青眼才是。
眼见菜色上了桌,打头的总旗官草草夹一筷子,忙不迭抬眼望向了一群官差之中年纪最轻的那位,顺势朝着他做出个请的手势:“这牛舌难得。”
“陆小旗也试一试。”
被点名的陆怀熠正坐没坐相地歪在椅子上,闻声才抬眼,瞥向桌上的盘子。
“牛舌?”
掌柜见那领头的总旗官待这位爷格外不同,也不由得打起十二分小心。
“这是今儿新到的牛舌,月前专门吩咐厨房里头准备的,炖了滋味最是鲜美。”
“还请官爷趁热用。”
陆怀熠轻轻挑起眉梢,这才像来了阵兴致,将面前那炖得软烂入味的牛舌夹了起来。
天知道这香海的饭食有多摧残人。
能有牛舌,还真是意外之喜。
他慢条斯理地正要尝试,可唇尖仿佛才碰到筷头的东西,一阵浓冲冲的腥味便扑面而来。
那腥味实在能冲进他的脑仁。
陆怀熠蹙起眉将筷子搁下,登时掩住鼻尖,几要作呕。
他半点也不掩饰言语中的嫌弃:“你们管这玩意叫牛舌?”
陆怀熠说着便忙不迭地灌茶漱口,来回三次方消停下来,仿佛慢个一时半刻,就要立时“毒发身亡”。
掌柜本笑呵呵地伺候在一边,还等着官爷们来几句赞赏,谁知费时费力地准备了这么一场,到头来却触了来这么个霉头。
他不动声色地擦擦冷汗:“官爷可是觉得不合口味?”
“若是不合官爷胃口,不然替您换道旁的。今儿还有上好的海捕黄鱼,请官爷千万赏脸……”
陆怀熠这回才一闻言,眼中便漾出一抹敬而远之的神色。
牛舌已经腥成这模样。
鱼虾哪里还敢恭维。
“免了,实在无福消受。”
“您有多远,拿多远。”
“这……”掌柜一时无言,这才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一旁领头的总旗大人。
片刻后,整座酒楼的大厨们,便跟着掌柜的在酒楼后头合计起来。
“那牛舌除过炖,天底下还能有什么旁的做法?那旁的做法做出来嚼都嚼不动,这炖牛舌又软又烂,怎么就不能吃?”
“这人到底识不识货?”
“慎言慎言,你可别看这陆爷只是个小旗官,听说家里头官位大着呢,这爷胃口又金贵,在京城里头什么都吃过,这天底下可就没他吃不得的东西。”
“唉,你们倒是说现下怎么办?撒了那么多银两,好不容易才换个伺候一回官差的机会,怎么偏偏碰上这烫手山芋?咱们还真给办砸了?日后咱这生意还怎么做?”
一群人脸色阴沉沉的,半晌才有人暗戳戳低声道:“要不让红芍请姜家那小娘子来试试?”
“听说那姜家小娘子心灵手巧,什么都会做,说不准做出来的就能叫这爷满意呢?”
“巷头上那个卖糖饼的姜家小娘子?”
“正是呢,听说天香楼的掌柜请那小娘子去掌灶都请了几回了,愣是没请动人家。”
“才多大的小丫头片子,能做得了牛舌?这牛舌找来可不容易,可不要平白糟蹋了东西。”
“都别吵了。”掌柜拍了板,“如今都到了这一步,若真伺候不好顺天来的这群爷,咱日后就甭想赚钱了。”
“咱还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赶紧让红芍找人收拾烂摊子来吧。”
街上日头渐高,来往的人群也愈发繁杂。
芫娘的糖饼已经卖完了。
她擦干净盛放面剂子和糖馅的木盆,打理着摆摊用的江州车正欲回家,便远远听得有人叫她。
“芫娘……”
芫娘闻声回头,便见得一个熟悉的身影:“红芍姐姐?你怎么来了?”
红芍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连忙拉住芫娘的手:“芫娘,你还在,太好了。”
她说着连忙双手合十:“我记得你会做牛舌的,对吧?”
“芫娘,街里街坊,救场如救火,帮个忙吧。”
作者有话说:
女主小可爱的名字是芫(yan)娘
————————
新文开更,请大家多多支持~啾咪~
2 第 2 章
◎盐烤牛舌◎
红芍也算得上这白玉巷里头的老熟人,往日常常带着人照顾芫娘的生意,同芫娘的关系最是要好。
如今眼见是红芍有事相求,芫娘自然没有不肯帮忙的。
她听清事情原委,便推起摆摊用的江州小车,又快又稳地跟红芍走进了酒楼后厨。
“要做牛舌?可点了做法?”
几个厨子们闻言,顿时摇摇头。
这牛肉牛舌的,难不成除过炖,还有旁的做法?
芫娘略做思索:“那好办,就用烤的。”
牛舌就在案几上躺着。
她麻溜地抄着牛舌瞧了瞧,便能看出这的确是一条分外新鲜,可遇而不可求的的好牛舌。
牛舌若要烧得恰到好处,需得滋味醇厚,更要紧的是他不同于牛肉的那种弹牙爽脆的口感。牛舌要做到丰腴却不肥腻,香嫩而不干柴,那才算是真正的美味。
可是要将这牛舌的滋味做到极致,去腥却是不可忽略的重中之重,否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怕整个烹饪过程都会前功尽弃。
芫娘在众人环绕的目光下打量一阵,随即麻利将那牛舌最外头的皮拿刀划拉开彻底撕下。
这层外皮质地坚硬,对牛舌的口感影响最大,更何况有这层外皮在,牛舌的腥味便无论如何也去不干净。
新鲜的牛舌其实并不需要太重调味,只需要一小撮椒盐,便足以提出牛舌的鲜味。
她手起刀落,利利索索地将牛舌全部切作极薄的片,随即便将生的牛舌片搭上炭火。
火早已经烘得恰到好处,火舌不断舔舐着木炭,像是在欢快地舞动。
牛舌烤制时最费工夫,火上的时辰差丁点星毫,牛舌便难熟透。可时辰若是多个一瞬半刻,口感却又会天差地别。
薄薄的牛舌只经过略微的火炙便能锁住汁水,焦脆的外皮包裹着充盈的汁水,虽带着滟滟的焦香,入口却仍旧香滑软嫩,细腻丰腴。
那牛舌本就被芫娘切得极薄,此时被炭火轻轻一熏陶,便泛起微皱,香气更是立时将周围滟滟裹住。
芫娘将裹挟满肉汁的牛舌鳞次栉比地摆放在天青色折沿盘中,整个盘子登时浅粉娇嫩,好似一朵盛放的牡丹。
酒楼中的一众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俨然是不曾发觉牛舌与牛肉原是不同的。而除过将牛舌炖得软烂入味,真正品味牛舌的竟还有这种做法。
芫娘将盘子小心翼翼地奉上小二的托盘:“盐烤牛舌做好了,要趁热吃。”
“快些去上菜吧。”
掌柜合着旁人这才千恩万谢地走开。
红芍望着众人离去的方向不断打量着楼上,一时却没瞧出什么动静来。
刚刚忙活完的芫娘却不紧不慢。
她打理干净灶台,便重新抬起她的江州车。
“红芍姐姐,早晨摆了摊档的东西还没收拾呢,屋里头还醒了中午要用的面。”
“你替我等上一阵,我得先回家一趟。”
红芍也点头:“你快去忙,我替你看着。”
芫娘招呼过红芍,便推着小车往白玉巷深处钻。这独轮的江州车笨重,可被芫娘推着却是又轻又快,转个身就没了影。
姜家位在白玉巷的巷尾,院子不大,屋舍也已然有些破旧了。但这地方打理得却格外井井有条,整个院子和芫娘的摊子一样,瞧起来都是干干净净的。
故而这蒋家小院哪怕是坐落在破旧的巷子中,也格外显眼。
芫娘这头方一进门,便忙不迭将拿来摆摊的家伙事稳稳立在门边。
锅盆早已洗得干干净净,可芫娘却并不敢歇息。
她又转身马不停蹄地打了下午要用的水,还趁着余下的时间,将晚些时候要用的面团重新和好,放在一旁醒发。
眼见得诸事皆毕,芫娘这才擦擦额角的汗珠,忙不迭擦干手,抱起早晨收钱的方盒兴冲冲地进了屋。
她拨弄着盒子里头那一枚又一枚的铜钱,草草地算着本钱。
扣掉做糖饼不得不买糖,还有买面的花销,再扣掉五个铜板的油炭钱,今日卖了朝食的铜板,足足还剩下四十多文钱。
芫娘将这四十多文钱放进原本攒下的铜钱盒子里,端起来都是沉甸甸的。
芫娘忽然便不觉得累了。
她摸着圆滚滚的铜板,忍不住喜上眉梢,将铜钱一枚一枚仔仔细细地串成了一个长串。
而后便从柜子里翻出一张纸,又用炭棍在纸上划下一道儿。
......
[附带番外]《锦衣卫蹲妻手札》作者:梓山止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附带番外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