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古代农家生活日常》作者:菡萏不开花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4分类:小说浏览:21评论:0



古代农家生活日常

作者: 菡萏不开花

简介:

第1章 初到宋家

宋老太看着闭着眼睛躺在床上,脸色发白的女儿,内心既痛又恨,劝道:“宝珠啊,明日赵家会请媒人上门,快起来吃点儿”。

宋悦只觉得浑身无力,嘴唇发干,耳边传来一老太絮絮叨叨的声音,感觉脑袋有一万只蜜蜂在嗡嗡嗡的吵架。

又回想起自己连续熬了几天最后撑不住在实验室突然晕倒了,应该是被同事送到医院了,可惜最后的实验结果没有看到。

宋悦只觉得觉得越发脑胀,这时脑海涌入一波记忆,再也忍受不住晕了过去。

等到宋悦缓缓睁开眼睛,眼前看到一片黄色帐纱,床斜对面是一张古香古色的梳妆台,地面铺着砖石地板,再抬眼看到一着古代服装的老太,正心疼地看着自己。

宋悦没想到自己穿到了一个叫大业朝的国家,翻遍脑海的记忆,也没找到在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哪个国家是叫大业的。

原身的名字叫宋宝珠,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颇受父母宠爱的小姑娘。

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青阳镇,至于青阳镇在大业朝的具体哪个方位原身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这宝珠长得胖呼呼不说,力气还非常大。村里前几年有人眼红宋家在村口的茶水生意,故意去捣乱,正好被宝珠碰上,把几个壮汉揍得半个月都下不来地。

也不知什么时候便慢慢传出了个凶悍的名声,拖到现在17岁还没有有婆家上门相看。

至于宝珠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还得从年前一件事说起。

年前宝珠在镇上被几个游手好闲的小年轻调戏嘲笑,一青年帮她解围了。这青年长得高大俊朗、又心肠好。

事后宝珠一直对青年念念不忘,后来得知这青年便是隔壁青山村唯一的秀才,赵家老六,还没有定亲。

宝珠便央着父母要嫁给赵六,宝珠父母也觉得赵六不错,加上女儿喜欢,便有意与赵家结亲。

赵父赵母觉得小儿子年纪轻轻便考上了秀才,以后说不得还能更上一层。

因此早已打定主意要给儿子娶个读书人家的姑娘,好夫妻琴瑟和鸣,所以无意于赵家结亲。

宝珠虽然也识几个字,但比起其他耕读人家的女儿却逊色多了,于是一直黯然神伤。

不料半月前赵六遭遇一场意外,受了重伤,如今还躺在床上下不了地。

镇上大夫说以后恐怕需经常卧床休息、不能太劳累。赵老太一时觉得天都塌了,这意味着儿子以后前程无望,赵家一时蒙上一层灰暗,最后赵老爹决定先娶个媳妇回来照料赵六。

可惜赵六现在这个情况哪是那么好找媳妇的,好点的人家已经不乐意将女儿嫁给赵六,太差的赵老爹赵老太也看不上眼。

宝珠这傻丫头听说后,觉得自己嫁给赵六的机会来了,于是再次跟父母提出要嫁给赵六。

宋老爹宋老太是个疼女儿的,哪里肯将女儿嫁个那病怏怏的赵六,呵斥了女儿。

宝珠只能绝食逼迫自己宋老爹宋老太,眼看女儿一天天不吃东西,脸色越来越白,宋老太又是恨又是心痛,怕再不答应女儿就要出事了。宋有根夫妇不得再次向赵家表明结亲的意向。

原先赵老太想着儿子还能有更好的前程,尽管宋家家底颇厚也没有同意跟宋家结亲。

如今赵六伤得这般重,前程是断绝了,那宝珠除了名声凶悍点,也是个好姑娘,更重要的是心里有自己儿子。于是商定第二日请媒婆上门。

宋老太见自己娇养大的女儿躺在床上好不可怜,不禁悲从心来,哭到:“娘的心肝啊,爹娘把你娇养大,何必去赵家受那个罪”。

宋悦觉着胃里一阵火烧,痛得不行,也顾不得伤感,有气无力地对宋老太说:“娘,女儿不该绝食威胁爹娘……”

宋老太听罢抱着宝珠大哭,又道:“饿坏了了罢,娘去给你盛粥”。

宋悦在现代是个中药药师,颇喜欢研究草药。尽管想回去,但宋悦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父母早已不在,因此也没有太多的牵挂。

吃完粥后,躺在床上思考下未来的人生,如今两家已经商定明日媒婆上门行纳采之礼,嫁给那赵六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即便不是嫁给赵六,最后也必须有其他人。在古代当个寡妇比未婚老姑娘的安全多了。

既然要成亲了,成亲后又该怎么过,难道要去种地么,自己也不会种啊,越想越惆怅。

第二日,媒婆带着鸿雁上门行纳采之礼,赵母将女儿的生辰八字交给媒婆带回赵家。

后又经过多次商议确定了一个月后的八月初二赵家前来迎亲。

尽管婚事稍显仓促,但赵家该给的聘礼一点也没有含糊,礼金五两,猪肉鸡鱼,还有酒聘饼花生干果糖等,光聘礼加起来也有七八两银子。宋家夫妇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聘礼七八两在这偏远乡下也算颇为丰厚了,一般人家也就准备个四五两银子。

再加上要花个二三两银子准备婚宴的酒席,这一场下来家底不够的人都不敢娶媳妇。

傍晚,宋老太进屋盛了今晚的米,递给宋大嫂。

宋家尚未分家,四房轮流做饭,今日刚好轮到宋大嫂,钱氏接过大米就进了厨房。

宝珠也跟着进了厨房,平日里宋老太是不舍得宝珠下厨的。

如今宝珠快要成亲了,宋老太便让宝珠跟着学怎么煮饭烧菜。

宋大嫂说道:“小姑,今日先学做饭,用水把大米淘洗几遍”,说着麻溜地把米递给宝珠。

宝珠当然会煮饭,只是原身是个没干过活的,只得装作笨拙地慢慢淘洗了几遍大米。

然后在宋大嫂的指挥下完成了生火烧饭这一过程。宋大嫂看宝珠把火生起来,直夸宝珠是个心灵手巧的。宝珠大汗。

半个时辰后,做好晚饭,宝珠帮忙把饭菜端到堂屋的大桌上。

不一会饭桌周围围了满了人。宋家光孙辈就生了9个,一家上下加起来有二十号人,在杏花村算得上是人丁兴旺的家庭。

宋老太负责分配饭和肉菜,只见宋老太给宋老头和宋家几个兄弟舀了满满一大海碗米饭,又给宝珠盛了满满的一小碗,然后压得实实的。

宋家几个媳妇也舀了一小碗,不过宋老太可不会给它们的饭碗压实。

这伙食在整个杏花村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大部分人家一日三餐都只能喝粥,宋家好歹隔几天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

饭后,宋有根夫妇说起了宝珠的婚事,又跟几个儿子和媳妇提到宝珠的嫁妆,宋老太说道:“一副2两的银镯子、针线笼、棉被、盆,另外准备5两银子当压箱钱,这是公中给你们妹子的嫁妆”,顿了顿又道:“你们作兄长嫂子的,要是疼惜自个妹子的,自己再另外准备添上作嫁妆”。

几个兄弟忙说道:“咱就这么一个妹子,肯定得另给小妹添点嫁妆”。

几个媳妇早知道公婆偏疼小姑,却没想到会给小姑这么丰厚的嫁妆,见自家婆婆一副大有谁敢反对就要脱口大骂的模样,也不敢有异议。

宋有根看宋老太说完,着手安排道:「明日老大和老二去山里砍点上好的木头做嫁妆箱子」,「老三回镇上茶叶铺,老四继续卖茶水」。

宋家四兄弟,宋大和宋二负责家里地里的活;

老三读过几年书,在镇上找了家茶叶铺当账房,每月也有3两银子进账;

老四是个脑子灵活的,在村口开了个茶水铺卖茶水,每日也能挣六七十文。

第二日,宋老太语重心长对宝珠道:“如今你要出嫁了,也得学着掌家、做针线活儿,不能跟以前样玩耍儿了”,又安排几个媳妇开始绣喜服。

就这么每日待在家里学掌家做饭针线活儿,终于到了宝珠出嫁的日子,天尚未亮喜娘就过来给宝珠挽面上妆。

只见喜娘先在宝珠脸上抹上一层粉,细细涂抹直到脸部摸起来细腻润滑,接着拿起一条一米长浸湿的棉线对折,中间在左手拇指上绕两圈儿,一头拿在右手上,另一头用牙齿咬着,棉线紧贴在宝珠的脸部,喜娘的手一张一弛,上下左右绞动棉线,慢慢将脸部的茸毛拔掉。

接着又给宝珠脸上敷了厚厚好几层粉,最后画眉点唇。就这么折腾了一个多时辰,喜娘终于笑呵呵道:“哎呦喂,上完妆了,真是好看又有福气的新娘子哩”。宝珠心想,这彩虹屁吹得真好,这身体胖的五官都看不清轮廓了,就算不太难看但也绝对称不上好看。

这时宋大嫂进来说道:“赵家迎亲的来了,妆上完了罢”,喜娘乐呵呵回道:“上完咯。”说完把红盖头给宝珠盖上。

然后宋大嫂跟喜娘扶着盖着红盖头的宝珠往门口走去,门边上的宋老太跟宋老爹相互搀扶着,宋老太一边哭一边道:“宝珠啊,娘舍不得啊”。

在宋家待了一个多月,现在即将离开宋家走向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宋悦也不禁湿了眼眶。

宋老太是真宠宝珠,自己如今占了人家女儿身体,也不知以后有没有有机会报答。

又想起昨日宋大娘悄悄跟自己说的话“赵家给的5两礼金爹娘也不要,偷偷给你带着,不要声张出去。赵家如今尚未分家,你平日里也没什么需要花销的,把钱藏好不要霍霍没了”,一片爱女之心,宝珠再也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赵六昨日受了风寒不宜折腾,并未来迎亲。于是宝珠就这样在宋家人的注视下,坐上花桥往青山村去了。

第2章 拜堂成亲

轿子一路晃悠晃悠,正当宝珠觉得骨头快要散掉时,只听一阵孩童欢快的嬉笑声传来:“坐花轿咯,坐花轿咯,新娘子来咯”。宝珠便知道这是到青山村了,于是强打起精神。

又走了一段颇长的路后,轿子缓缓停了下来。

“娘子,请下轿”,轿子外边传来一低沉富有磁性的嗓音,宝珠听了身子不由一阵酥麻,不自觉伸手撩起了轿帘。

霎时响起一片哈哈大笑声,一妇人打趣道:“新娘子莫着急哩”。

宝珠脸颊一热,差点缩回了撩起轿帘的手。旁边喜娘也笑咯咯道:“新娘子,下轿咯”,说着上前扶着宝珠出了轿子。

宝珠在喜娘的搀扶下不疾不徐地进了赵家,然后在喜堂前站好。

「吉时已到,新郎新娘拜天地」。

「一拜天地」,喜娘扶着宝珠对着一张供奉天地诸神的「天地桌」与赵六一起行了跪拜礼。

「二拜高堂」,又在喜娘的搀扶下对着赵六父母行礼,

「夫妻对拜」,紧接着,宝珠跟赵六相互跪拜行礼后,完成了新婚拜堂。

“礼成,送入洞房”,最后在一片欢呼声中,宝珠在喜娘的搀扶下进了赵六的房间,待宝珠在床边坐下后,终于忍不住呼了一口气,古代的婚礼实在太恐怖了。

经过一上午的折腾,宝珠是又累又饿,这会儿摸着床上的花生干果只想剥开就吃。

正在这时,门被推开,有一人正缓缓向自己走过来。

「赵六郎大喜」,只听喜娘喊道。

原来是赵六进来了。经过折腾了一的上午,赵老太看赵六脸色惨白,怕赵六扛不住晕倒,便让他先回屋歇着。

赵六看着眼前盖着红色盖头的新娘,眼底一片复杂。自己并非真正的赵六,手刃仇人后,也不甚遭了暗算,醒来便成了这青山村赵家老六承智。

这青山村乃是大业朝清河郡辖下凉山县一小村庄,离自己原先所在的京都相隔几千公里。

过去几十年,为了报仇,也怕连累别人,直到死依然孑然一身。

这赵六身体如今是病怏怏一个,娶妻也不过是拖累人家姑娘,可赵母又是一副赵六若不愿成亲便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

赵六只得点头,安赵母的心。想来疼爱姑娘的人家也不会同意将女儿嫁给赵六,太差的赵母也不会答应。果然如赵六想得那般娶妻一事僵持住了。

哪知冒出来个宋家姑娘,这宋家姑娘条件也不差,也不知怎得楞是要嫁给赵六。

罢了,想那么多作甚,既然娶了这姑娘,以后便当多了个妹妹,于是拿起称杆挑起了新娘的盖头。

盖头掀起,宝珠眼前一亮,失神得望着站在自己身前的赵六。

只见赵六身穿红色喜服,头发以竹簪束起,五官俊美异常。

虽然身体看着孱弱,脸和唇色也发白,但依旧掩盖不了那通身的温润气质。

宝珠不得不承认这赵六娶了自己,还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而这个牛粪正是自己。

喜娘见赵六挑起了盖头,笑咯咯道:“新郎新娘称心如意”,见宝珠羞红了脸,又说道:“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说罢看两人傻愣着,乐呵呵走了出去。

宝珠是被赵六的俊朗的皮相迷了魂儿,而赵六看到如此富态的宝珠也是一时愣住不知说什么好。屋内顿时一片寂静。

这时一阵咕噜咕噜的响声划破了这寂静的空气,宝珠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霎时涨红了脸,尴尬死了。

如果此刻有个洞,宝珠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钻进去,初次见面就对着对方发呆,还给留下如此尴尬的印象。

赵六忍俊不禁,这般富态的姑娘在农家还真是少见,早听说宝珠胖。

但却不晓得会有这般圆润,咳了咳说道:“娘子饿了罢,先坐会儿,我出去拿点吃的”。

等赵六出去后,宝珠站起来瞄了下房间,屋子稍狭窄,靠近床的地上摆放着自己带来赵家的嫁妆箱子,床斜对面窗户上边贴了喜字,窗台下面是一张书桌和一张椅子,旁边一张三层的小书架上面放了不少书,想必这是赵六平日读书写字的地方。

不一会赵六端着吃食进来,一碗稍稠的肉粥,一小叠白菜炖肉片儿,还有一个卧鸡蛋,小心放在书桌上摆好。

笑着对宝珠说:“过来吃点儿”,又拉开椅子让宝珠坐下吃。

担心宝珠面皮薄儿,待宝珠坐下后,随意拿了本旁边书架上的书到床边坐下翻看起来。

宝珠见赵六在床边看起书来,松了口气儿,还真怕赵六在旁边干站着尴尬。

于是放心美滋滋地吃起来。殊不知待宝珠拿起筷子吃着时,赵六已放下书本津津有味儿地看着宝珠吃东西。

待宝珠吃完午食,回头看到原本该拿着书本看的赵六正躺在床上睡着了,宝珠轻轻靠近床边拿走书本,小心翼翼帮赵六脱下鞋子,然后掀起被子盖着赵六。

看着床上睡得正香的赵六,宝珠也感觉一阵困意,张嘴打了个哈欠儿,然后回到窗边旁边坐下,不一会便趴在桌上睡着了。

待赵六睁开眼醒来看到的便是趴在斜对面桌子上睡觉的宝珠,又发现身上盖着被子,鞋子也脱掉了。

便知道是宝珠做的。于是掀开被子起来,也不打扰宝珠睡觉,端起桌上的碗碟便出去了。

外边酒席早已散场,赵老爹带着几个儿子下地去了,赵老太则带着几个媳妇在院中收拾。

赵六几个嫂子看老六只一人端着碗碟出来,便知老六媳妇在里边睡觉,乐呵呵打趣道:“老六,你媳妇累坏了罢”。

赵六也不恼,笑着回道:“忙了一上午是累坏了,睡得正香呢”。赵老太听罢嗔道:“你们几个说甚,还不赶紧收拾”。

赵四媳妇也不怵赵老太,知道今日赵四成亲,赵老太心里美着呢,笑咯咯道:“娘哎,六弟成亲后越发稳哩,可见这弟妹娶对哩”。其他几个媳妇也乐呵呵附和道:“玩日打趣六弟,六弟都是红着脸说不出话儿”。

里边宝珠醒来发现赵六不在房间,便换上常服准备出门。赵六最先发现走过来的宝珠,道:“娘子,来跟娘和几位嫂嫂打声招呼”。

说罢,笑着对几位嫂嫂道:“宝珠面皮儿薄,看在六弟的份上,可莫要打趣了”。几个嫂嫂笑作一团。

宝珠走近脸红道:“见过娘、嫂嫂们”。

赵老太握住宝珠的手,轻轻拍了拍道:“好孩子,以后跟老六好好过儿”,又对赵六说道:“这里用不着你们,带着你媳妇出去逛逛、认认人儿”。

于是宝珠跟着赵六出门去了,赵家门前载了两棵杨桃树,树上一颗颗黄灿灿的杨桃散发着阵阵酸甜味儿,地上几个小娃娃人手抓着一个杨桃咬得汁水儿都流出来了。

一个五六岁的小胖墩冲着赵六和宝珠边吃边嗝道:“六叔,这是六婶么”。赵六说:“不错,喊六婶”。

「这是四哥儿子」。

小胖墩喊道:“六婶婶嗝,我嗝,我是敦宝”。宝珠噗呲一笑,摸摸小胖墩的头说:“敦宝真可爱啊”。

后又带着宝珠在周围溜达了一圈便往回走。

回到赵家,赵家几个媳妇已经在厨房烧着晚饭。宝珠准备去厨房帮忙,赵老太忙喊住:“今日你是新妇,不用干活哩,回屋里去陪老六,到饭点再去喊你们出来吃饭”。宝珠只得作罢,回屋整理自己的嫁妆。

晚饭时,宝珠才见到公公赵老爹和赵个哥哥,还一个赵四没见着,赵老大说道:“下午没见着四弟,想必在朋友家玩耍”。

赵老太骂道:“老四越发过分了,今日他六弟娶新妇,他还在外边瞎晃悠,也不知道回来吃饭”。

这赵家几个兄弟都是勤快本分的,却出了个与众不同的赵四。

赵四从小便不喜欢干活,经常在外边瞎混,赵老爹不知打骂了多少次也不见改好。原想着娶妻后能让他持重点,没想到反而更加混账了。

赵老太又道:“不管老四了,先吃饭”。

饭后宝珠帮着几个嫂嫂收拾完桌椅后,回了赵六跟自己的房间,只见赵六在窗前捧着本书阅读。

宝珠也不打扰他,打开自己的嫁妆箱子,拿出换洗的衣物。突然楞住,这好像不是自己一个人住了,怎么洗漱;

赵六放下书本,说道,“我出去找爹说点事,你先洗漱罢”,说完出去了。

宝珠赶紧去厨房烧了热水拎回房间擦洗身体,一切忙完赵六还没回来,也不管他继续整理自己的东西。

半个时辰后,赵六才回房间。

宝珠见赵六回来,说道:“我去给你烧热水洗漱”,赵六想说不用。

宝珠已飞奔出去。不一会儿拎着一桶温热的水进来,放下后赶紧脱了鞋袜躺床上。

赵六吹灭油灯,不一会宝珠只听到哗啦啦的水声。宝珠只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尴尬的时候了,苍天,这啥日子哟。

不一会水声停了,赵六在旁边躺了下来。宝珠觉得呼吸都要停了,脑子一片浆糊了又想着等下赵六喊他是应还是不应。

赵六知道宝珠没睡着,也不点破,说道:“今日累了,早点睡罢”。

宝珠忙应道:“对对,早点休息”。

第3章 败家玩意

宝珠为以后的日子感到无比忧心,这赵六一看就是个爱呆在屋里宅着的,这屋子就这么点地方,以后生活得不方便极了。

这糟心的古代啊,什么时候能分出去过自家的小日子就好了;

宝珠躺在床上脑海一片乱七八糟的念头,渐渐的便睡着过去了。

第二日清晨,宝珠正睡得香甜迷糊,感觉手里还抱着有一个暖呼呼的抱枕,不由捏了捏,咦,怎么这么硬;

哎呀妈呀,宝珠突然想起自己昨日已经成亲了,那么双手抱着的这个就是,瞬间吓得魂都丢了,赶紧放开抱着赵六的双手,一个鲤鱼打挺就起来坐到了墙边。

天,宝珠不记得自己还有睡着乱抱东西的习惯啊,这回脸又丢大发了,宝珠臊得都不敢正眼望赵六了;

正当宝珠沉浸在自己悲愤的世界无法自拔时,赵六轻轻呼了一口气,辛亏这丫头醒得及时,否则自己就要成为新婚头一天就被勒死的新郎了;

这丫头究竟吃什么长大的,力气大的吓人,原本还想轻轻掰开她的手,没想到最后使出浑身力气竟然半点都无法动弹。

——赵六一时无言——

宝珠偷偷瞄了一眼赵六,没想到正看到赵六一脸复杂的望着自己,宝珠忙语无伦次解释道:“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抱着你的,你,哎,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赵六捏了捏脑门,平息下复杂的心情,淡定说:“没事,可能是昨日太累了,今日还没缓过来”。

宝珠见状,也不敢多问,忙说:“那要不你再睡会儿,我先起床”。

赵六确实也没有休息好,说:“好,我再休息会儿……”

等一阵兵荒马乱过后,宝珠终于穿戴梳洗完,天色也明亮了,赶紧飞奔的出门去了。

今日是新婚第一日,新媳妇睡太迟总归不太好。

“咯咯,抓不到我,抓不到我……”

宝珠出到院子里,小胖墩和几个五六岁的小娃娃正在嬉闹玩耍着,院子里除了几个小娃娃,只看到赵老太和赵大嫂,赵家男人和其他几个嫂嫂也没个人影。

小胖墩看到宝珠出来,笑嘻嘻喊着六婶婶,宝珠应了声,又摸了摸小胖墩脑袋后,忙去跟赵老太打招呼了。

“娘,大嫂,早上好”,宝珠想着虽然自己没跟那赵六圆房,但新媳妇第一日见婆家怎么也应该是个害臊的小模样,于是便装着扭捏的打招呼道。

赵老太和赵大嫂此时正在厨房门口择菜,见宝珠过来,抬头看了看宝珠,只见宝珠一脸小媳妇的害羞模样。

赵老太乐极了,暗自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宝珠的气色,睡了一夜脸色还红润精神,想来是真的稀罕老六的,笑呵呵说:“昨夜睡得还好罢老六是个贴心的,以后跟老六好好过日子”。

这宋家可比自家殷实多了,自从老六伤了身体后,这宋家还乐意同自家老六结亲,可见这宋家姑娘是真奔着自家儿子来的。

不像后来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人家,真以为老婆子不知道她们哪是真心想把自个闺女嫁过来,还不是为了那点子聘礼钱。

也怪老四媳妇那大嘴巴,到处嚷嚷着家里给老六娶妻的聘礼钱有多丰厚,把什么牛鬼蛇神都引来了。

儿子出了这事,赵老太对这六儿媳也没太高要求了,只要不是个不情愿爱闹事的,能细心照顾自家老六就烧高香了。

赵老太最怕的就是娶了个不情愿嫁过来的姑娘,这姑娘家不乐意,时间长了还不得把自个儿子气出个好歹来。

老六身子自从不好了后,性子也愈发沉闷,赵老太一直担心老六想不开,要是日日还要对着个丧着脸的婆娘,那不得早早把自个苦闷死。

这老六媳妇在家里受宠了点,性子估摸着难免有点娇气,不过这也没啥大不了的,以后大不了自己慢慢教着,最重要的是得心里挂着老六。

而且这老六媳妇一看就是个开朗的,说不得还能开导开导老六,赵老太越想越觉得这儿媳妇没娶错,脸上笑容越发灿烂。

赵大嫂看赵老太脸上眼里都带了笑,知道自家婆婆这是对六弟妹还算满意了。

赵大嫂想着当年四弟妹睡到日上三杆才起来,还惺惺作态般说自个昨晚上累着了,这才起得晚了。

还说啥让几个嫂子担待着点,我呸,好不要脸,谁没经历过新婚之夜似的。

最后早饭还是自己帮着张罗煮好,才不至于让一家子大小都没吃上,最气的是后来还没得句好话。

这六弟妹据说在家是个备受宠爱的小姑娘,原以为也是个不好相处的,还想着这早餐估摸着得自个帮着煮了。

没想到这六弟妹倒是起来了。

这六弟妹起得虽然不算太早,但是也没有睡懒觉,赵大嫂猜测应该不是个太疲懒的,怎么的也应该比四弟妹好。

心里稍稍放下,至于其他还得再处处看,于是也笑呵呵说:“六弟妹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有啥不懂的尽管来问大嫂”。

宝珠一看这赵大嫂这是跟自己示好呢,连忙道谢。

目前看来,这婆婆和大嫂对自己的印象应该还算不错;

“老六媳妇,今日早饭你来做,有啥不清楚的问问你大嫂”,赵老太见两人和气的打完招呼,满意的吩咐道。

宝珠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出,心里也不怵,而且前段日子在宋家也摸清了这古代的厨房,怎么也能轻轻松松通过这一考验。

这时候的习俗,新婚第二日婆家都会让新妇下厨,好好考验下新妇的厨艺本事。

于是宝珠跟着赵大嫂进了厨房,只见厨房里厨具样样齐全,比着宋家也差不了太多,里边堆满了柴禾,还有个大缸装了满满一缸水,中间桌子上摆了几盘昨日中午剩下的菜。

看来早上是得吃剩菜了,宝珠暗自叹道。

“六弟妹,咱家早上都是喝粥的,这是娘先前量好的大米,你先把粥给煮了”,赵大嫂吩咐道。

宝珠听了手脚麻利的接过了赵大嫂递给自己的大米,只见布兜里约莫只有正常碗大小分量的一碗米,赵家这么多口人,看来这粥是得煮的很稀了。

于是把米倒到锅里,用水淘洗了几遍,又往锅里家加了大半锅的水,接着把锅放到灶上,然后用火折子点燃柴火。

赵大嫂暗自打量了下宝珠这一连串熟练的动作,满意得不得了,看来是个能干事的,点了点头,对宝珠说:“六弟妹,把昨日中午剩的菜热了,早上再烧个新鲜的小菜”。

又说道:“今早我跟娘已经择了些青菜,炒了早晨配粥喝,香得不得了”。

于是宝珠把刚才赵老太和赵大嫂在院外择的青菜,用水洗了洗,又在烧菜的灶下烧了火,先把昨日中午的菜热了下,接着一气呵成的炒了个小菜。

......

《古代农家生活日常》作者:菡萏不开花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