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公孙策与包拯》作者:千棵树(原著衍生HE 包拯X公孙策 重生 互宠慢热 闷骚黑包子与人妻白书生携手破案) 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4-25分类:小说浏览:2评论:0

《公孙策与包拯》作者:千棵树

文案:

这是公孙策回到年少,与黑包子一起破案,然后……咳咳,一起“过日子”的故事……

提示公告

1.此文背景时空乃大包和少包的糅合搓泥再蒸,考据慎入。

2.此文所涉案件是某树借鉴大包和少包糅合编造,若有漏洞请见谅。

3.此文一对一,双洁。

4.此文情感慢热,建议养肥。

5.此文行文案件线索如下:小试身手(□□记)——名扬天下(高丽太子案)——血祭坛——隐逸村之谜——殿前扬威——外放端州——砚杀——狸猫换太子——任职开封——天芒现……(后面以待补充)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种田文 重生 传奇

搜索关键字:主角:公孙策包拯 ┃ 配角:猫和老鼠等等等 ┃ 其它:路人一家

一句话简介:策筒子和包大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立意:细水长流,相濡以沫

第1章 重生

庐州。松山书院。

回廊曲折,树木阴翳,青舍藏于回廊尽处,幽然静远。

公孙策愣愣的站在回廊转弯处,望着眼前的景色,曾经很熟悉,如今看来又那么陌生。

心头有些惊喜有些迷惑有些纠结。

本以为是一个不知哪来的老人家的戏言,却没想真实现了。

重生?重回他公孙策十五岁的时候,开始他的人生。

只是.......

公孙策有些不解的望天,虽说........在开封府的日子很是辛苦........那只大黑炭只懂得破案只知道和权贵斗,哪些个什么经营打算这类的完全不懂,皇上给的俸禄又有限,他每天要陪着大黑炭破案,要算计着每个月的钱粮,有时还得做做郎中.......

嗯,虽说很辛苦,不过,倒也没想过重来什么的。

怎么一睡觉,眼一闭,那老人家就把丢回十五岁了?

公孙策习惯性的敲打着手中的扇子思考着,那老人家还说了什么?

额,时空洪流?那是什么?

轮回破了个洞?

轮回?莫不是三道轮回?

公孙策皱眉,三道轮回破了个洞,所以就把他丢回来补洞?

大黑炭有时能看见奇奇怪怪的东西,他在他身边当了那么多年师爷,当然也相信这些...

罢了。既然回来了,再纠结不解也是于事无补。

公孙策微微一笑,他重生前已经四十五岁了,如今年轻了三十岁,倒也算是赚到了。

不过,这会儿,他站在这里做什么呢?

公孙策仰头思考着,记忆有些迷茫。

嗯,他这会儿刚进书院,爹还健在,还是庐州知府,这会儿他既然穿着书院的服饰,那就应该正在读书吧,额,不过,他站在这个转弯处,可是要去书堂?还是回琴房?

正思考着,一声低沉颇有磁性的声音响起,“这位兄台可是迷路了?”

公孙策一震,这声音........

慢慢回头,虽然肤色黝黑,可是面容却甚是俊朗,一双深邃的眼睛明亮锐利,额头中央的一弯月甚是醒目,神情甚是严肃。

公孙策忍不住发自内心的一笑,弯弯的眉眼,清秀雅致的容颜,因为这一笑,无端多了些许风情。

年轻的黑炭头呀,真是.....怀念哪。重生前的黑炭头越来越威严,越来越严肃,笑容几乎都消失了,整个开封府越来越怕他,连展猫有时都杵他,他有时在旁看着都甚是不解,甚至想过,是不是黑炭头没有女人的缘故?如果没有重生,这会儿他怕去找媒婆给他做媒了.......哎,想想真辛苦呀,不单单是师爷,还得做郎中,有时还得兼职做仵作,现在还得做媒........

想起这些,他心头甚是无语。

啊,对了,公孙策想起来了,他和黑炭头相识好像就是这会儿吧。

“在下包拯。”突兀的,对面的人作揖,开口自我介绍了。

公孙策一愣,这似乎与以前不一样呀,他记得,以前虽说两人在这里初见,但真正的相识还是因为两人的功课不相上下,结果被好事者拿来比较....这才知道对方的名字。毕竟书院里的学生也是蛮多的.......而且两人一开始因为进入书院的时间不同,并没有在一块读书......

不过这样也好。

公孙策再次眉眼弯弯,“在下公孙策”。

能再见包拯.............真好。

---------------------------------------------------------------------

“ 公孙兄台可是迷路了?”包拯一本正经的问着。

公孙策一听公孙兄台四个字,虽说知道眼前这人的脾性从来都是那么正经严肃,但还是有些不习惯,不过还是微微一笑,有些羞涩尴尬,毕竟迷路什么的,也是他公孙策的难得的缺点之一......好在,这个缺点一直以来也就眼前这观察细致入微的人才知道,于是拱手道,“让兄台见笑了。”

包拯微微点头,比公孙策略微高大的身影快走一步,走在公孙策身前,偏头问道,“去琴房?还是书堂?”

公孙策有些微怔的看着眼前的少年,心头闪过一丝怀念,曾经,他就是这样站在这人身后,看着他........

嘴边勾起笑容,温暖又和煦,“去琴房。麻烦包兄台了。”

包拯点头,转头带路,但又略微停了下脚步,稍稍迟疑,才开口道,“叫我包拯吧。”

公孙策有些讶异,这可不像是眼前这人的脾性,罢了,也好,眉眼一弯,“那也请叫我公孙策好了。”

包拯回头,扯出一丝微笑。微笑淡淡,甚为温暖。

公孙策瞬间想起开封府的四大护卫偶尔嘀咕的一句话:哎,大人要是笑了,那太阳也要从西边爬起来了......

---------------------------------------------------------

来到琴房,刚想拱手道谢,包拯却微微摆手,依然那副严肃的面孔,“进去吧。不然要迟到了。”

公孙策眨眼,笑了笑,点头转身迈进琴房。

第2章 □□记(上)

书院放学的时候,公孙策慢吞吞的走到最后,打量了四周,他记得这时候,包拯常常会留下来帮师长整理书案什么的,有时还会留下来给师长打扫书堂或琴房,以此来充抵他的束脩(学费)。

果然,打量了一番后,公孙策成功的在书堂看见那熟悉的黑面孔。

眼睛一亮,公孙策笑眯眯的走了过去。

见包拯正专心的擦拭着书桌,读书人原本都该有双修长干净的手,可包拯的手却粗糙厚茧,他瞥了眼墙边,有一把扫帚,他便顺手拿过,扫了起来。

“咦?”包拯听见声音,抬头,见原来是那个回廊转弯处有着清雅风度的少年。“公孙策?”包拯轻声低喃,有些怔然。

公孙策抬头,看着包拯,一笑,“我看你在忙,就没叫你了。”说罢,又低头,动作很是自然的扫了几下,将一些灰尘扫到一边,其实,这书堂地上几乎没有什么纸屑。

包拯沉默看了公孙策一会,低头,继续擦拭着桌子。

书堂桌子一共二十八桌,还有二十八张椅子。虽然都很干净,但包拯每日都会认真的擦拭一次。

公孙策扫着地上的灰尘,包拯擦拭着桌子。

一室的安静,一室的安宁。

打扫完,公孙策拿着扫帚,又默默跟在包拯身后,去了琴房。

快到琴房的时候,包拯忽然转身,先是看了眼他手上的扫帚,问道,“你又迷路了?”神情严肃认真。

迷路?这么近的路程,他怎会迷路?公孙策迷茫眨了眨眼,看着包拯一脸严肃,半晌,才一笑,眼睛弯弯,“是啊。所以,你要是忙完了,可不可以送我回家?”

包拯沉默的盯着公孙策半晌,直盯着公孙策后背毛骨悚然了,才慢慢转过头,还是那么严肃淡定的口吻,“琴房的地,你扫扫。”

公孙策看了包拯已经转身抹琴的背影一眼,心头有些无语,重生前跟自己说话办事都“公孙先生”前“公孙先生”后的人,这会儿却对一个刚认识的人这么不客气?........好歹说个请字吧。

见包拯有全身贯注抹琴了,公孙策心里又想,这样也好,反正早晚都是要熟悉的,随即低头,拿着扫帚,也安静的扫了起来。

擦拭完老师桌上的琴,包拯转身,看向低头认真扫地的清雅少年。

真是个........有趣的人。

以为只是个彬彬有礼的官家公子,却没想倒是个不拘泥于世俗贫富之见的雅致之人。

他包拯家境贫寒,能在这间有名的书院读书,多亏了院长和师长对他的赏识。

可赏识的人有之,鄙视不屑的人也有不少。只是,他从不在意,也不屑与他们为伍。

走廊上一见,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个官家子弟,那上好的衣料和身上所散发的气质,特别是见到那腰间佩戴的香囊,香囊上所绣的玉兰花和庐州府尹公孙大人袖口上所绣的一模一样,刹那间,他猜测,这位莫非是公孙大人的公子?

而当这位官家子弟转身时,他意外发现,那双好看的清亮的眼眸平和温润,没有他所见过的官家子弟身上的那种矜持和自傲。

而如今,看他拿着扫帚的姿势,标准,熟练,包拯心头默默猜测,难不成,公孙大人其实家里很困难?

扫完地,公孙策伸伸懒腰,转身,就见包拯正看着他,于是,他像上辈子一样,露出平和的微笑,“你弄完了?”

包拯点头,接过公孙策手中的扫帚,转身,道,“走吧。我送你回家。”

说罢,便大步朝外走出。走到琴房门口时,拿起两人的装书的盒子,背上身。

公孙策一笑,背负双手,跟在包拯身后,慢悠悠的走着,望着眼前虽说年少可背脊挺得直直的背影,心里一片安宁。

庐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时近黄昏,山下,摆摊叫卖的人还是很多。

晚风吹拂,彩霞铺满远处天空。

凝望着远处风景,听着走过的摊位一声高一声低的叫卖,不时擦肩而过的来往路人告诉他,这是庐州,三十年前他生活的庐州。

不由停下脚步,望着不远处的叫卖着馄饨的摊位,他记得上辈子,从书院回家的时候,常会买碗混沌,后来,结识了包拯,开始了各种破案之类的,就没有再买过这里的混沌。他记得,这家人的味道,很是清淡。

“饿了?”突如其来的问题让他回了神。

他转头,见包拯一脸认真的问,一愣,慢慢摇头,“不饿。”

包拯转头,将手中提着的书盒子交给公孙策,“你等会。”说罢,便朝馄饨摊子走去。

公孙策一怔,想叫住,可看那大步而去的背影,最终只是张了张嘴,这人若有时决定了什么,便不会再让人改变。看他那么坚决,莫不是因为自己帮他打扫,所以想买份馄饨给自己算是谢意?以他对包拯的了解,这几乎就是肯定的。

也是,迷路什么的,别人或许会信,但,包拯,.........

果然,包拯端着馄饨过来,空出一只手,拉着公孙策的手腕走到一边偏僻的巷口。

“吃吧。”包拯接过书盒子,放在地上算是矮墩,便让公孙策坐下,公孙策盯着地上的书盒子,心里有些犹豫,包拯很是不屑那些把书当做宝的读书人,常说一句话,“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看吧,就是现在,“坐!书可不懂馄饨好不好吃。”包拯看着公孙策一脸犹豫,淡淡开口。

听着这话,公孙策一愣,随即笑了出声,便大大方方的坐下。心头甚是可乐,看着从书盒里抽出书,又坐到书盒上,认真翻看着的包拯,觉得重生回来真好,这样的包拯可是他没有见过的。

吃着馄饨,记忆里那种清淡美味的味道,公孙策不由眯起眼睛看着天,彩霞满天,真好。又看了眼旁边五官端正,肤色黝黑,专心看书的人,心头安宁,看了眼手中筷子夹着的馄饨,起了丝捉弄之意,便伸过去,笑眯眯道,“乖,张嘴。”

他本想看着脸色一僵,加深肤色的脸,却没想——

包拯侧头看了他一眼,嘴一张,大口咬下,咀嚼了一下,慢慢吞咽后,才淡淡开口,“不错。”又补充道,“味道淡了点。”

又瞥了眼他手里的碗,“吃完了?那我们走吧。”将碗拿过,便走过街,还给了馄饨老板。

而公孙策在僵化后,终于慢慢回过神,心头有些郁卒,上辈子那么古板严肃的人原来年少的时候也会这一套?

将碗还给老板后,转头看着提着书盒子的眉眼间还残留着郁卒的公孙策,包拯心头一笑。

走过去,将书盒子拿过,便打头先走。

公孙策依然慢吞吞的跟在身后,时不时停下脚步,看着四周,挑着摊子的小贩,路边或者关门,或者吆喝着的酒家,庐州里的护城河缓缓流淌,河畔的扶柳风中摇曳。

有时淡淡一笑,有时凝望身前与自己总是保持两步距离的包拯,心头甚是平和。

到了庐州府衙。

包拯回头,将手中公孙策的书盒子递过去,“到了。”

公孙策抬头一看,心里甚是怀念,又转头看了眼拱手准备作别的包拯,微笑,“要不,进来坐坐?”

包拯缓缓摇头,“改日再来拜访。”

公孙策点头,知道包拯还得回去帮他的嫂娘做事,就拱手作别,目送包拯离去,他才转身走进府衙。

一进府衙,公孙策便有些急切的朝后堂走去,他想见见那三十年未见的爹娘,刚走几步,便听见身后已经三十年未曾听过的声音,“策儿!”

公孙策身子下意识一僵,随即努力调整了自己的呼吸和情绪,才慢慢转身,看着身后一脸慈爱笑容的爹和娘亲,他缓缓露出笑容,“爹!娘!”

*********************

桌上,公孙一家人安静的吃着饭,虽然很安静,可公孙夫人时不时的给公孙策添菜夹肉,倒也甚是温馨。

看着公孙夫人不正常的苍白脸色和慈爱的笑容,公孙策心里甚是难受。

此时,娘亲的病还未到药石无用的地步,公孙策想,或许他可以改变。

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中堂闲聊了一会,公孙策便劝着娘亲回去休息。

待只剩下他们爷俩,公孙策开口问道,“爹,娘的病........”

一提妻子的病,公孙正心头烦闷,“哎,那些个大夫都说一样的话,什么休养呀养神呀!哎!都是些没用的废物!”

公孙策心头思量着,此时,自己不能暴露自身的本事,而恩师,上辈子自己是三年后才遇到恩师,才学了一身的医术,这世,或许,自己可以提前?

若能请到恩师,娘亲绝对可以健健康康的!

公孙策心头想定了,便抬眼看向公孙正,想着,该怎么跟爹说,好让爹派人去寻访恩师,可者一抬眼,却见公孙正眉宇深锁。

不由一愣,“爹,怎么了?可是今日府衙有什么事让您烦心了?”

公孙正嗯了一声,轻叹一声,“今日有人来告状,说媳妇下药害死了公婆。本来罪证确凿,可这媳妇口口声声的冤枉啊!说她给公婆喝的是治病的药,不是□□,而那仵作也真是,一会说那公婆嘴里的确是□□,一会又说不敢肯定什么的!哎!”

公孙策思量了一下,举凡下毒者绝不会用□□,因为那太明显了,而且□□也不是随便可以买到的。

正欲开口说想去看看,可公孙正却站了起来,烦躁挥手,“哎,这事跟你说了也没用!你好好读书吧!”说罢,便转身走出了正堂。

公孙策看着公孙正的背影,心头想,好吧。那我去读书,嗯。晚上,再去看看。要是自己看不出来,就请未来的包青天包大人出马好了。

公孙策心头甚是可乐的想着,笑眯眯的起身,回房了。

*******************************

晚上,公孙策来停尸房了。

不过,身后跟着一人。

无语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人肤色本来就黝黑,此刻虽说有手上的烛火,可看上去还是很黑,除了那个月亮因为银白,所以有些亮,瞄了眼那月亮,其实吧,公孙策一直有个问题很好奇,包拯他平常晚上走夜路的时候,是不是常会看到那些飘来飘去的??有没有跟那些飘飘聊过天?飘飘可不可怕?可上辈子,这个问题他不敢问,默,包青天大人的威严其实他公孙先生也挺怕来着,本想等死时再问的,说不定到时候还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面瘫严肃古板的包大人抽嘴角的一幕.......

“看够了吗?”包拯背负双手,淡淡问道。

公孙策回神,一僵,转身,“这里就是停尸房了。”心里默默低语,出糗了!

包拯看了眼扭头避开自己视线的公孙策,虽然看不见表情但也猜测到肯定是很尴尬,心头又是一笑,大步上前,推开停尸房的门。

看了看从方捕头那里顺来的仵作登记用的本子,数了数,才在悬挂着“叁”的布条的木板那里停下。

“是这位了。”公孙策将手中的灯笼烛火移过去方便包拯查看。便安静下来。

说起验尸什么的,包拯才是高手,他,不过是跟随多年,又有医术在身,才能勉强一拼,包拯不懂医术,可他懂得观察,是谋杀或自杀,包拯有时下的判断比他尸检还快还准。

包拯验尸时十分专注,公孙策常怀疑,此时若有人架把刀在包拯身上,包拯怕也不知吧。包拯验尸时,总是从上到下仔细的,缓慢的看一遍,这案子死了两个人,一老翁一老妇。包拯先看老翁,他从上到下,先缓慢仔细的看了一遍,验尸时,有时,忽然会从死者身上拿出一些总会被忽略的小东西,比如说,现在,公孙策将手上早已捏着的帕子摊开递了过去,包拯没有抬头,随手放下,公孙策定睛一看,是小小的蓝色绢丝。

从上到下看完了,才观察局部,比如说手,包拯轻轻拿起老翁的手,眯眼看了一会,才放下,又走到老妇一边,同样抓起手,看了一会,才放下,然后,才慢慢起身。

“是下毒。”包拯淡淡道,接过公孙策的灯笼,“你看看吧。”

公孙策心头有些犹豫,他若尸检,必定得专业一点,可一专业就会暴露出一些东西,在包拯面前,他可没把握能自圆其说。

罢了。重生的秘密无论如何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哪怕是包拯。

便缓缓摇头,“我又不懂。”

包拯抬眼,“我以为你懂。”

公孙策一愣。

包拯拿过公孙策手中的手帕,一边看着,一边漫不经心道,“刚刚,你好像知道我会用到手帕,拿灯笼照着的时候,你也好像知道我会看哪里一样。”

公孙策心头冷汗,这些小动作他竟然能看出?不,他怎么就注意到了?

“我不知道你要看那里,只是,你动了,所以,我把灯笼也移了移。”公孙策一脸呆愣,同时,很无辜的看着包拯,心头期盼,我的包大人呀,您可千万别追着这些小动作了。

这是上辈子的招式,在包青天包大人心情特不好要处罚偷懒的开封府衙役,而他公孙先生受无辜衙役所托,装作去责骂衙役实在帮忙开脱的时候,用的招式,用无辜的眼神看着瞪眼的包大人,然后,包大人就会投降........

只是,这对少年版的包大人有用吗?公孙策心头忐忑。

包拯有些无语的看着眼前清清亮亮的眼眸里装载着的无辜,缓缓扭头,轻咳一声,“公孙大人判案了吗?”

公孙策心里松了口气,同时双手合十,他明儿个就去拜拜!谢天谢地谢菩萨!

“还没,爹说这案子也很蹊跷。”他忙说着。

包拯嗯了一声,走出停尸房,公孙策急忙跟上。

寂静的夜里,洒着月光,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府衙安静的前堂。

“你不问?”忽然,包拯低声开口。

公孙策一愣,有些迷茫眨眼,“问什么?”

包拯盯着公孙策半晌,直盯得公孙策又一次毛骨悚然,才开口,“你都这样的吗?谁来停尸房你都给谁开门?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来?为什么要看那卢氏公婆的尸体?”语气里不自觉有些质问。

公孙策一愣,随即很是无辜,“那是因为你是包拯呀。”

包拯一怔,沉默,才转身走了几步,后又忍不住开口,“你才认识我一天而已,就这么信我?”

公孙策一笑,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你可以相信。”

包拯回头,见那月光下的清雅文秀的少年,笑容透着不知从何处而来的信赖。

第3章 □□记(中)

两人正欲离开,突然一声低喝响起,声音颇为威吓,“什么人!”

公孙策和包拯同时一怔,这个时间还有衙役巡视吗?

待突然亮起的灯火直直的照向两人,接着灯火,公孙策看清这声低喝的来人,心头不由一沉,沈良?

公孙策记得,此时的沈良刚刚来到府衙不久,他还是一名捕快,可是很快,短短两三年间,他便直升为捕头了,和陆云两人被爹所倚重,沈良武功高强,为人爽快义气,和包拯因为破案而结识并成为好朋友。

那时,自己因为被好事者常常拿来和包拯比较,比较得多了,他纵然脾性温良,也难免少年好胜,与包拯之间虽然不是争锋相对,可也疏离冷淡得很。直至高丽太子案告发,他和包拯才渐渐熟识起来,而,也因为这高丽太子案,沈良,这位包拯曾经的好友,来自契丹的奸细才被揭发了出来……想起当初,沈良和小艾之间的那段情深缘浅的悲情,公孙策心里忍不住轻轻一叹。

“公子?”对面的沈良看清人后,不由一怔。这么晚了,这府尹的公子怎么还在这里游荡?

公孙策收拾起心里的唏嘘,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和包拯并肩,低声说道,“沈大哥,这是我同窗好友包拯,包拯,这是沈良沈大哥。”

因为“沈大哥”这个突兀的称呼,沈良一怔,他虽然来了府衙有些日子,但和庐州府尹的这位唯一的公子可是没什么接触,怎么今儿个这么近乎?沈良不由心头警惕起来。

一旁的包拯却是拱手低声道,“包拯见过沈大哥。”

“这,这无需多礼!”沈良面上却是露出恰到好处的拘谨和慌乱,心头更加警惕。

公孙策看着沈良面上的慌乱,心头一笑,这能够潜伏大宋十几年的人果然厉害,看这青涩,看这拘谨……此时只怕心头是在警惕着吧?但公孙策面上却是轻咳一声,走近沈良,压低声音恳求道,“我刚刚带人去了一趟停尸房,还望沈大哥千万别说出去。”

沈良一愣,瞥了眼在公孙策旁边的一脸沉稳的包拯一眼,心头放才松了口气,只怕这府尹公子是偷偷带着这同窗好友去了一趟停尸房,只是,为什么要去停尸房?

沈良心头疑惑,面上迟疑着开口,“公子,停尸房可是重地,您这……”

“沈大哥,明儿个我再跟您细说好吗?这会儿都快三更了,我得送包拯出去。”公孙策打断沈良的话,语气微微带着恳求。

沈良看了包拯一眼,才点头道,“好,要不,我和公子一起送包公子出去吧。”

“好,麻烦沈大哥了。”公孙策笑眯眯道,脸上露出松了口气的神情。

而包拯自始自终都保持着沉默安静,这让公孙策觉得有些奇怪,虽然本身包拯就不是话很多的人,但年少时候的包拯也不至于只是问个好,然后就半句话不说吧?

待走出府衙了,包拯转身,朝公孙策和沈良拱手,“包拯就此告辞了。”

公孙策一愣,随即急忙开口说道,“等等,包拯,让沈大哥送你回去吧。”

沈良也忙开口笑道,“包公子,我也差不多要交班了,不如就让沈良送包公子一程吧。”

包拯淡淡点头,“如此,麻烦沈大哥了。”

待见包拯和沈良两人的背影消失于黑夜中,公孙策才转身离开,心头想着,听说沈良和包拯是在破案中结识的,而如今他们却是在这样的阴错阳差中认识了,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总算认识了……公孙策心头漫不经心的想着,一边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的时候,公孙策脑海里闪过包拯跪在自尽而亡的沈良身边,强忍着悲愤的脸,红了的双眼,还有紧紧的捏着的拳头……

公孙策不由闭眼深深叹息一声。

既然他来了,那么,有些事情是不是可以稍微改变一下?

......

《公孙策与包拯》作者:千棵树(原著衍生HE 包拯X公孙策 重生 互宠慢热 闷骚黑包子与人妻白书生携手破案)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盘夸夸 - 全网热门短剧、影视、学习和工作资源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

搜索

最新留言

  • ctwe2025年04月24日

    短剧不爱生效日1-35集...

    来源留言本
  • 10492025年04月21日

    短剧以爱为饵1-44集...

    来源留言本
  • cwtt2025年04月03日

    短剧新版爱你是孤单的心事1-32集...

    来源留言本
  • tw2025年03月27日

    短剧错把山河葬相思...

    来源留言本
  • tw2025年03月27日

    短剧错把山河葬相思...

    来源留言本
  • ck2025年03月26日

    短剧爱若离去后会无期1-70集...

    来源留言本
  • ck2025年03月26日

    短剧爱若离去后会无期1-70集...

    来源留言本
  • ck2025年03月26日

    短剧爱若离去后会无期1-70集...

    来源留言本
  • ci2025年03月26日

    短剧爱若离去后会无期...

    来源留言本
  • jc2025年03月25日

    短剧你与时光都很甜1-30集...

    来源留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