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且待月明》作者:慕竹年 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4-01分类:小说浏览:12评论:0

2024

【热文推荐】

本书名称: 且待月明 [成长·逆袭参赛作品]

本书作者: 慕竹年

本书简介: [本文于8.19从24章倒v,感谢读者宝子们的支持!下本写《成为叠满buff的白月光》文案最下方,感兴趣可去专栏点个收藏!]

本文文案:

武艺超群事业脑医女vs心机深沉但超纯爱使臣

大宸百姓皆知舒家双姝,只是大姑娘到了年岁就入宫封妃享尽荣华富贵,二姑娘却偏偏先天不足,体弱多病,出生没几年就早夭而亡。

但二姑娘舒棠并没有死,被人救后又被带走调养身子。

可等她得以归家之时,却遭晴天霹雳。

世人皆在传舒大姑娘病逝宫中,舒家因通敌谋逆之罪被满门抄斩的消息。

这两件事,舒棠一个都不信。

阿姐一直身体康健怎会突发恶疾?舒家世代忠良怎会通敌叛国?有人暗中谋害她的血亲,那她便要入宫,查明阿姐病逝真相,再为舒家平冤昭雪!

只是她深入皇宫探查,却发现前行路上有人阻拦?管他是谁杀了再说!但是临到动手又发现对方似乎和线索有关系而动弹不得。

本来她一心只想查案,但是从他国来的那个使臣似乎有意无意要往她跟前凑,碍眼但是杀不了,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

顾行时作为晋元最富贵闲散的五皇子,谁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主动请缨出使大宸,令人瞠目结舌。

但其实,若非一样对他极其重要的信物流落到了大宸,他是万万不可能揽下这个差事。

据眼线前来汇报,那信物竟然阴差阳错地入了大宸的皇宫。为找信物他深入探究,却发现似乎有人亦在这盘棋局中四两拨千斤,企图揭开皇宫中想掩盖的秘密,让一场披着光鲜亮丽外壳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后两人面面相觑。

顾行时:真是感谢媳妇是个事业脑,看我和线索有关系就不噶了,才没让我噶在她手里。

沈忆安:也不是现在就安全了,以后不老实的话杀你轻轻松松

顾行时:?已老实,求放过。

-

成长·逆袭征文“东山再起,绝地反击”参赛理由:女主本为世家贵女,不料家族蒙冤被灭族,她也一朝成了罪臣之女,于是隐姓埋名深入皇宫步步为营调查真相只为家族翻案,在深如泥沼的皇宫之中凭借自身毅力和机智为亲人拼出一条血路,最终让真相大白,让阴谋浮出水面,为家人洗刷冤屈,手刃仇敌,恢复世族忠良之名,东山再起!

[阅读指南]:

1.本文背景设定纯属架空,也有很多私设,请勿深究。

2.本文以剧情为主,所以感情线进展较缓慢(介意的宝子勿入),男女主前期主打披马甲拉扯,也都是狠角色,但感情线不会虐,因为两人双商都很高滴!

3.本文不搞雌竞。

4.首发晋江,请读者宝子们支持正版!

——————————

下一本会写《成为叠满buff的白月光》,感兴趣的宝子专栏可先点个收藏呀!文案如下:

本文别名《救赎落魄皇子后我死遁了》《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叠buff》《手把手教你成为白月光》《我就是buff之王》

沐稚欢的穿越毫无预兆,双眼一闭一睁,打开新世界大门。

不过她穿的这个身份挺爽,侯府嫡长女兼皇后亲封县主,好像可以直接躺平啊!

但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绑定了一个系统。

系统:[宿主主要任务——攻略人物并成为他叠满buff的白月光。]

沐稚欢:[白月光我懂,但是什么叫叠满buff?]

系统还没解释,就见自家宿主自己就恍然大悟:[该不会是说,比白月光更有杀伤力的是死掉的白月光吧?!]

系统欣慰肯定。

沐稚欢只觉得两眼一黑,不是,自己这是倒了八辈子霉绑定了个送死系统啊?!

开什么玩笑!

不过她的不满和吐槽在系统承诺完成任务就能送她回到原来世界后停止。

旋即下定决心:死遁而已,易如反掌。

-

齐宴是宫中最不受宠的皇子,天子从不正眼瞧这个儿子,甚至将厌恶摆上明面,宫中人捧高踩低,从没人将他当主子,谁都能嘲笑欺辱。

他因母妃的教诲而隐忍蛰伏不露锋芒,却没想到会在宫中碰见沐稚欢,更没想到对方会帮自己。

她将自己同他绑在一条船上,在宫里为他出头,护他不被欺辱,在宫外帮他扩大势力,为他出谋划策笼络人心,跟随他到各地视民情,听民意,聚民心。

齐宴在泥潭中深陷太久,从来不曾想也不敢想有人会主动跳下来,在暗无天日的深渊中不由分说拉住他的手,一步一步陪他从不受宠到深受器重,从被立储君到成为君王。

沐稚欢陪着齐宴渡过了艰难的前半生,他以为他们终于可以相守一生共白头,可从未料到她会为自己而死。

【文案于2024.5.19截图】

[阅读指南]:

1.本文纯属架空,文中具有很多私设,请勿深究。

2.本文男女主1v1双c,女主一心想着完成任务回家,所以后期必虐男主(介意勿入)

3.本文结尾会有现代剧情,但只有几章不会太多(介意的宝子勿入)

医女

严寒冬日刚刚落幕,气温还未开始回升,此时春寒料峭,微风拂面仍带着刺骨的寒意,因此常乐宫的门窗都紧紧关着,生怕外头的寒风钻着空子溜进来。

宫殿内,众人都聚集在床榻边,常乐宫的掌事宫女以及几位太医皆是静立着,几双眼睛都盯着正在为床上的人诊脉的女子。

待女子收回手,站在一旁的掌事宫女秋水立刻关切道:“不知沈姑娘对公主殿下的病有何见解?是否有能力医治?”

沈忆安轻轻将公主的手放回被褥,闻言起身如实回道:“殿下的病情着实怪,但并非无可救治,民女尚有把握。”

因着不敢扰了尚且病着的乐安公主,她的声音轻而缓,温和有礼。

“那便劳烦沈姑娘了。”

这话让秋水悬着的心稍稍得以放松,却让旁边候着的太医们一时愕然不已,皆是暗自惊疑。

刚过年关,新年伊始,宫里谁也没料到帝后最宠爱的女儿乐安公主会突然染上怪病,昏迷不醒,面无血色,浑身颤抖,极其骇人,圣上勒令太医院所有太医一一为其诊治,却都是束手无策。

这病来的蹊跷,太医们尝试着配出来的药也都效果甚微,眼见着乐安公主的脉象越发微弱,帝后二人心急如焚,于是张贴皇榜企图在民间找寻能人志士能救爱女一命。

这张皇榜张贴后的第三日,就被他们眼前这位极其年轻的医女揭下了。

她毕竟来自民间,一时半会儿无法查明底细,亦不知其真正的能力,可乐安公主的病拖不得,为避免发生其他意外,天子还是命几位医术精湛的太医在一旁候着以便应对。

沈忆安诊完脉便开始抽出银针为乐安公主施针,慢条斯理且沉着冷静,丝毫不在乎身旁的几人向自己投来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目光。

张院使微微垂眼看着这位揭皇榜的沈姑娘,眼中的探究丝毫不加掩饰。

揭皇榜的勇气可不是人人都能具有,这一点确实让他敬佩。

可这女子未免太过年轻了一些。

他亦仔细观察着她的每一步落针的穴位,却并未看出这针施的有多高妙,反而可以称得上一句普通。若是说仅仅靠着这样的施针就能治好公主殿下的怪病,他第一个不相信。

将手中最后一针扎入,沈忆安便请秋水跟随太医去太医院抓些补气血的药,自己又寻了一位宫女将自己带至厨房,随后取出一个小盒子从中拿出来一个丹药,将之完全捣碎后成粉末后,取一小部分放入沸水之中。待秋水拿回药材,便叫她将药材一起倒进水中煎。

两人端着煮好的药走出厨房的时候,却发现那位张院使已经守在此处,此刻一看见二人出来便问:“沈姑娘可否让老夫看看这药?”

沈忆安端着药递至他面前,道:“大人过目。”

张院使看着这药的颜色微微挑眉,又放至鼻前闻了一闻,却发现以自己与药材多年相伴的经验竟然无法确定这碗药中到底加了什么进去。

“沈姑娘这是加了什么稀世罕见的药材?”

张院使从医半生,自问在医术上的造诣颇深,除了这次对乐安公主的怪疾没有把握,还不曾遇到过治不好的病,对各种各样的药材也是十分精通,今日却在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身上栽了跟头。

这让他顿感丢失颜面,因此言辞也犀利起来,双眼半眯着瞧着沈忆安,似乎想将她一整个看穿。

沈忆安却是垂首避开他的视线,不紧不慢回道:“这药材乃是师门秘传,还请大人恕民女无从告知。”

张院使t垂眸打量着面前眉眼低敛的年轻女子,颇具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他没有说话,似乎在考虑对方所言究竟是实话还是刻意隐瞒。

一旁的秋水见张院使如此神情,担忧地瞧了眼那有些泛着暗红色的药,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道:“……沈姑娘,这药真的可以治好公主殿下的怪病吗?”

沈忆安看向她坚定地点头,“不过一碗的药效定然不够,但就殿下目前的状况来看并不可操之过急,今日先饮下这一碗便可。”

她语态从容,这话不光是说给秋水听,更是说给还在身侧一直保持怀疑的张院使听。

话音落下,秋水又看了眼张院使,见对方叹了口气后将药放回原位,微微颔首。

此事终了,两人快速返回内殿。

为公主喂药的事情交给秋水,沈忆安对于饮完药之后的可能出现的情况又做了一些交代,和其他人皆退至外殿等候。

众人在外殿中来回踱步,时不时伴着轻微的叹息声,偶尔又看向一旁浑身上下都带着神秘的沈姑娘。

这姑娘穿的素净至极,衣裙和披风都是清一色的白,唯有披风上绣着的浅蓝色的梅花格外别致,亦添了几分清新。长发是只挽了个简单的发髻斜插着一支银簪。她相貌并不太出挑,但确实眉清目秀,且眉眼之间还透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气质。

她独自一人站在窗边,亦是站在了洒进来的细碎的阳光里,更衬的人温婉又柔和。

外殿的安静氛围并没能持续太久,便被秋水焦急的呼喊声一下子打破。

“殿下你怎么了?殿下!”

张院使闻言蹙起眉头,深深看了一眼窗边的沈忆安,一甩衣袖率先走入内殿,其余人紧随其后。

躺在床上的乐安公主仍是双眼紧闭,但是脸颊却是红的骇人,额头上也是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秋水不停地拿手帕擦拭,不出片刻汗珠却再次涌现。

张院使当机立断先为其诊脉,同时听秋水说明情况,她的声音已然带上了细微的哭腔:“公主殿下喝完药还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便突发状况,像是发了高热,可额头却是温凉的。”

其余的太医一进来也被乐安公主的状况惊到,一名太医回头看到正主在自己身边,立刻开口质问:“沈姑娘,殿下如今的状况可要比之前你交代的情况严重许多!你眼下可有何应对之策?!”

沈忆安此刻亦是秀眉微皱,她动了动唇刚发出一个音节,却见那头张院使已经起身,冷然道:“公主此刻的脉象十分紊乱,这是沈姑娘方才不曾提及的,你又将作何解释?

情况刻不容缓,沈忆安顶着众人审犯人一样的目光言简意赅:“公主殿下的病情来势汹汹,故而饮药之后的状况更加凶猛,但眼下的情况亦说明民女的药正在起效,还请诸位大人暂且等候,民女保证……”

“保证?”那太医冷笑一声,直接打断了她的话,语气焦急又刻薄,“沈姑娘可看清楚这是何处,你所医治的又是何人,你要拿什么保证?是你的项上人头还是父母家族的性命?”

最后一句落入耳,沈忆安掩在衣袖下的一瞬间手攥紧成拳,可理智回归后又放开,她尽力保持着声线的平和:“冰冻三尺尚且非一日之寒,治病一事本就不可过于急切,又何况公主殿下的怪疾?”

太医被她说的一时无言,紧接着又有其他人问:“那还请沈姑娘如实说说,眼下殿下的所出现的情况究竟如何应对?”

恰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道尖细的嗓音:“皇后娘娘到!”

秋水再次帮公主殿下擦拭完汗珠,又为其塞好被角,连忙跟着众人一道出去迎接。

方皇后一进来先让众人都免了礼,边往内殿走边问道:“本宫听闻今早有人揭了皇榜进宫来,现在为阿檀医治的如何了?”

秋水跟在方皇后身侧,还不知如何开口回复,便见她已然注意到了乐安公主不太乐观的情况。

“阿檀这是怎么了?!”一看见乐安公主发红的脸颊,方皇后惊慌失措,立刻上前摸了摸女儿的额头,在发现是温凉的以后心中既惊又怕。

秋水咽了咽口水,道:“回娘娘,沈姑娘在施针后为公主殿下熬了药,殿下喝完药没多久便突然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比沈姑娘之前交代的要严重一些……”

“眼下皇后娘娘也来了,沈姑娘先说说应对之策吧。”张院使叹气道。

“没有其他法子,只有等待公主殿下醒来。”沈忆安略微犹豫,片刻后直接抚裙下跪,对着方皇后道:“短则今日之内,长则三到五日。”

殿内在这一瞬间寂静非常,空气也像是凝固了起来。

沈忆安低着头,也不知道眼下方皇后神情如何,亦不知对方作何想法。

良久,方皇后的声音才响起:“沈姑娘,你且先起来吧。”

她的声音极轻,像是被这话抽干了力气,语气也充满疲惫:“左右阿檀的病情确实怪异非常,若实在回天乏术,或许也是她的命,本宫与陛下不会为难你的。”

沈忆安闻言一愣,旋即叩首:“民女多谢陛下与娘娘。”

方皇后此话一出,旁人自不敢多言。

秋水唤宫女拿来了新的手帕,方皇后正要接过来亲自为女儿擦汗,却在这一瞬间发觉乐安公主的手不再发抖。

一道微弱的女声缓缓响了起来。

“……是母后来了吗?”

屋内所有人各自纷乱的思绪被这一道女声打断,众人惊疑的惊疑,欢喜的欢喜,一瞬间数道目光朝着床榻上看去。

中毒

就见乐安公主的面颊那骇人的红色已然消退不少,嘴唇亦带上了一点血色。

一见昏迷多日的女儿苏醒,方皇后激动不已,可又担心这样会惊到对方,于是尽量放缓声音:“阿檀刚醒,先喝些水吧。”

萧梦檀只觉得浑身无力,于是很轻地点了点头。

方皇后便立刻命人倒水,同时让其余人退下,再命沈忆安上前查看情况。

沈忆安按吩咐上前诊脉后道:“回娘娘,公主殿下现在的脉象已经慢慢趋于平稳,不过这药需要连续三个月日日饮用才可。”

“既如此,本宫便请沈姑娘在常乐宫多待些时日,直到阿檀痊愈。”方皇后在此时彻底放下心来,“你医治公主是莫大的功劳,待陛下前来定会好好赏赐与你。”

沈忆安闻言叩谢圣恩。

“起来吧。”见沈忆安如此谦逊,方皇后便更加欣赏面前之人,笑容越发温和,“本宫还不知沈姑娘的名字?”

“民女名为沈忆安。”

“忆安?”方皇后喃喃两声,轻轻笑起来,“倒是个好名字。”

“娘娘谬赞。”

普通百姓若能得到一国之后的如此夸赞,必定会雀跃非常,可是沈忆安听后却是微敛眼眸,企图通过这样来遮掩住眼中漫上来的悲凉情绪。

忆安二字,原并非是她的名,而是小字。

她原来亦不是寻常百姓,而是世族舒家嫡出第二女,舒棠,字忆安。

舒棠打娘胎里出来就患有不足之症,身子无比孱弱,舒家夫妇心疼万分,便又为她取了这个小字,期盼小女儿能平平安安长大。

可天不遂人意,舒棠越长大身子反而越发羸弱不堪。舒家是大宸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世家权势盘根错节不容小觑,舒家夫妇害怕有心之人会将注意打到舒棠身上,于是一狠心便对外宣称小女儿早夭。

从那之后,舒棠便再也不曾出府,只靠着父母秘密寻来的大夫开药养着身子,然后听阿姐讲授从学堂学的知识。

直到十岁那年,舒棠生了一场大病。

她本就弱不禁风,这场病又来势猛烈,秘密为她诊治的大夫更是直言可以为她准备后事。

舒棠那时想,她托着这副病殃殃的身子活了十年,虽因病一直困在闺房之中,却也感受到了父母的疼爱,阿姐的呵护,这样死去好像也没什么遗憾。

但有天事情出现了转机。

那日,有一年轻女子因盘缠耗尽得舒府夫妻好心收留,无意间瞥见了在花园里想再看看花的舒棠,小姑娘一脸病态和春日娇艳欲滴的花格格不入,却让女子觉得合乎自己的眼缘。

这女子妙手回春,治好了舒棠的病,又收她为徒弟,带回燕云山调理身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这一去,便是六年。

她花了六年时间吃各种补品喝各种药提升体质,又和师父苦练武功锻炼,才拥有了健康活下去的权利,她本以为终于能回家和父母阿姐团聚。

可舒棠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她回到京城的第一日,就听到了舒家长女病逝宫中,舒家因通敌谋逆之罪被满门抄斩的消息。

两件事发生的过于突然,舒家一代世族的荣光在一夕之间全部覆灭。舒棠不知道是谁的黑手伸向了她的血亲,却明白一直身体无恙的阿姐一t定是死于非命,她只有先查明阿姐真正死因,或许才能顺藤摸瓜找出凶手。

于是当她看到那张皇榜时,只感叹天赐良机,苍天有眼,随后毫不犹豫将其揭下,入宫顺理成章。

她需要一个新的身份,便以不为外人所知的小字做名,又恐姓氏会引起皇室猜忌,便从师姓沈。

从她以医女的身份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舒棠便和整个舒家一起湮没于大宸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唯有沈忆安。

-

乐安公主患病多日被救治苏醒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皇宫,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也在宫中传播开来——向来与大宸没什么往来的晋元,居然派了使臣前来出使拜访,而且不日便到。

晋元算得上一方大国,国力强盛实力雄厚,而大宸在建国之后一直发展缓慢,直到当今圣上登基后才力挽狂澜使得国力快速发展,但比之晋元仍然存有差异。

大宸也想趁此机会与之交好,于是这次的迎接宴举办的格外用心。

乐安公主在连着喝了几天的药后身体有所好转,又赏了许多赏赐给救命恩人,她二人因着年岁相同,关系便也熟络起来,萧梦檀去哪里都喜欢将沈忆安带在身边,包括这次迎接宴。

萧梦檀性子跳脱天真,从小被爱包裹着长大让她真诚又坦率,竟是没有什么公主架子,沈忆安对她亦有好感。

迎接宴隆重盛大,宣阳殿中座无虚席,满朝文武大臣携妻带子,皆是对这位从晋元到来的使臣好奇无比。

太监得了陛下命令后宣人觐见,殿内便瞬间噤若寒蝉,数道目光都寻着一处望去,只见一行人缓步踏入大殿之中。

为首的少年人十七八岁的模样,生的是俊美无比,长身玉立,面如冠玉,眼眸亮如繁星,他眼尾细长,还点缀着一颗泪痣,更衬的双眸狭长而深情。

他本就走在最前方,再着一袭蓝色云纹锦衣,便更吸引眼球,束起的高马尾随着风轻扬着,眉眼都含着笑,尽显少年意气风发。

一时间,数道目光悉数落在他身上,夹杂着惊呼声与赞叹声。

少年步行至大殿中央,对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的大宸皇帝行礼问安,道:“在下晋元使臣顾行时,参见大宸皇帝。”

“顾使臣免礼。”

待一行人入座,宸帝笑得爽朗豁达,大手一挥道:“诸位远道而来,朕心甚悦,特于今日设宴款待,就请诸位一醉方休,以彰显我大宸待客之道。”

话音落下,帝后二人端起酒杯,席间众人自然是跟着一道举起面前的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正式开宴,殿内歌舞升平,席间觥筹交错,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沈忆安全程低着头,忽略耳边嘈杂的闲聊声,只安安静静地吃菜喝酒,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

突然传来的响声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沈忆安和萧梦檀一道循声望去。

只见坐在萧梦檀另一侧的七皇子此刻仰倒在地上,双眼迷离,口吐白沫,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中毒征兆。

萧梦檀被吓的惊呼一声险些摔倒,沈忆安眼疾手快将其接住,殿内温馨祥和的氛围被这一道声音打破,众人亦目睹了这一幕。

大殿内静寂了一瞬间,随后尖叫声此起彼伏。

事发突然,宣阳殿内顿时混乱起来,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酒杯或者筷子,有年幼的孩童不明白状况状况的,被母亲夺走筷子时还有些纳闷。

宸帝率先冷静下来稳定局势,立刻起身吩咐道:“先将七皇子搀扶起来,即刻去传太医!”

“另,从此刻起守住宣阳殿,除了太医以外,其他人没有朕的旨意一律不得外出!”

话音落下,席间众人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般不再喧闹,文武百官们各自安抚着自己的家眷,宣阳殿内渐渐安静下来。

宸帝皱着眉心不安地就座,坐于妃嫔席间的明贵妃文锦立刻跌跌撞撞奔向七皇子所在的位置——中毒倒地的七皇子萧知砚正是文锦所出。

她颤抖着伸出手去摸摸萧知砚的额头,却又在触碰到的一刹那猛然收回手,轻嘶一声。

竟是冰冷得骇人!

她的反应被周围人以及帝后二人尽收眼底,便瞬间明白七皇子的情况不容乐观,不自觉为之捏把汗。

太医的身影未现,宣阳殿内的气氛压抑到极致,空气仿佛直接凝固了起来,无一人不是心急如焚。

因着方才将注意力放在萧梦檀身上,沈忆安这会儿才发现太医还未赶来,她微微抬眼看向被横放在位置上的萧知砚,心道这位七皇子怕是撑不了多久。

她垂眸思忖了片刻,倏地听到萧梦檀轻声问自己:“沈姑娘,能否请你救救七弟?”

沈忆安抬眼,看到对方眼中满含恳求之意,道:“好。”

萧梦檀立刻道谢,随后站起身来开口:“父皇母后,太医们赶来还需要时间,可是七弟的情况紧急,儿臣请旨让沈姑娘先行为其诊治。”

沈忆安缓缓站起身行礼,宣阳殿内无数人侧目,寂静的大殿掀起些许波澜。

毕竟有一民间医女揭了皇榜并且治好了乐安公主的事迹早就在坊间传遍,众人没想到能于今日见到其真颜,惊异的程度不亚于方才见到晋元使臣。

但碍于情况特殊,所有人皆是低语,却又心照不宣地去打量这位年轻女子。

......

《且待月明》作者:慕竹年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