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南南知夏》 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3-27分类:小说浏览:24评论:0

我生的四个儿子,都记在夫人名下。

为此顾维重哄了我十几年:

「儿子以后一样孝敬你,否则我打折他们双腿。」

在我悉心照料下,大儿子十五岁中进士。

二儿子是本朝最年轻的武状元。

两个小儿子也七步成诗,闻名京城。

可他们整日在夫人面前献殷勤,还说:

「这都是娘亲教导有方。」

第四次生产时,我险些一尸两命。

顾维重和儿子们却围在夫人病床前寸步不离。

稳婆看不下去了,心疼地问能帮我做点什么。

我看着襁褓中的孩子,想了想,还真有。

「帮我雇辆马车吧,要能立刻出发的。」

1

「林姨娘,这万万使不得啊。」

稳婆一脸为难。

「且不说您刚在鬼门关走一遭,还要坐月子好生休养。

「就是您这身份,擅自离府被抓到也没活路啊!」

是啊,姨娘到底不是正妻,说难听点,就是奴。

我轻轻戳了戳孩子的小脸。

这小东西,不像生前头四个哥哥时顺当,差点就要了我的命。

不过啊,我也做了个自私的决定,算是扯平了。

稳婆还在旁边劝,我从枕下抽出一纸文书。

「放心,顾大人同意了的。」

这封放归书,是我让出正妻之位时,逼着顾维重写下的。

我也没想到,在京城十余年,反倒越住越无趣。

最爱的男人,是别人的夫君。

用心养大的儿子们,也只管别人叫娘亲。

在他们围在顾夫人床前侍疾时,我披着斗篷,将自己和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坐上了停靠在顾府侧门外的马车。

赶车的孙大姐头上缠着布巾,十分干练。

「娘子,咱们往哪儿走?」

生产已经耗尽我所有的力气,从产房到侧门这几步,我几乎咬碎牙齿才撑住。

拉开斗篷,看着孩子的睡颜,我松了口气。

「江南,能走吗?」

「这……先前也没说啊。」

看孙大姐为难,我重新拉好斗篷就要下车。

我能理解,对京城女子来说,江南还是太远了。

仅靠罗裙下那双单薄的绣鞋,恐怕一辈子都走不出父亲、夫君到儿子这个圆圈。

现在我必须赶在关城门前,再寻辆合适的马车。

风吹进帘子,我脸色一白,轻咳两声。

「哎哎哎,娘子急甚么。」

孙大姐笑眯眯拉住我,顺手将被风吹开的车帘仔细封好。

「我的意思是,要走这么远的路,得备好干粮。」

孙大姐将马车赶到街市,摊贩们正卖力吆喝着。

「新鲜的梨子呦,甜掉牙喽!」

「客官,来碗热腾腾的馄饨吧!」

孙大姐显然是出过远门的,买了胡饼、肉干,都是便于存放的吃食。

「一个胡饼三文钱,肉干一百文一斤,总共是……」

孙大姐认为摊主算错了账,坚持要自己再算一遍。

我将车帘拉开一道口子。

「一共四百七十六文钱,对方多收了三十四文。」

「哎呀,娘子,您这算账的本事是一等一的。」

听着孙大姐夸赞,我摇摇头坐回去。

商贾之女,对算账自然信手拈来。

摊贩退回来的铜板,我让孙大姐自己收着。

临出城,她却买来三斤红枣。

「娘子路上无聊就当零嘴吃,补补气血。」

我愣了下,甚至忘记道谢。

自始至终,孙大姐都没问过我为什么要一个人带孩子出远门。

她只知道生产是道鬼门关,侥幸闯过来,也要被阎王扣下半条命。

但顾维重和我的儿子们却不知。

难产时,我嫁妆中最后一根能救命的雪参,被他们要走给了顾夫人。

在他们眼中,顾夫人的风寒,比难产要严重得多。

从前,比雪参贵重百倍、千倍的东西我都不放在心上。

或许是年龄大了,才变得自私又小气。

对于没有回报的事,也就不想再付出。

马车驶出京城,我冒着受凉的风险,拉开车帘回头看了最后一眼。

京城很好。

只是我不想再来了。

2

我跟顾维重算是青梅竹马,订立了婚约。

只是他上京赶考时,被尚书家榜下捉婿。

当我收到书信,带着十里红妆,走了三个月才从江南来到京城时,顾维重跪在我的马车前。

「知夏,我保证除你之外,不可能再爱上其他女子!」

顾维重说尚书家的千金通情达理,允我入府做侧室。

除了名分,我同他与一般夫妻无二。

年少仰慕的男子,如此卑微乞求。

我不争气地心软了。

大儿子煜儿出生时,顾维重寸步不离守在我的产房外。

顾家三代单传,一举得男,都说我运气好。

只是孩子还没来得及让我看一眼,就被人抱去正院。

顾维重来同我商量,想将儿子记在顾夫人名下。

「煜儿有了嫡子的身份,以后才不会在京城被人看轻。

「夫人的娘家尚书府,也自然会多多看顾后辈。」

顾维重说那么多,都掩盖不了他想拿我的儿子去维护顾夫人脸面的事实。

京城人人皆知,顾夫人及笄后生过一场大病,身子好好坏坏,生育上自然艰难。

尚书府没办法,才捉了顾维重这个毫无身家背景的人当女婿。

我什么都明白,却不想他夹在中间为难。

后来,夫人多年无所出。

而我二胎是儿子,三胎更是对双生子。

「他们若与亲兄长有了嫡庶之分,日后兄弟间如何相处?

「儿子还叫你娘,以后也一样孝敬你,否则我打折他的双腿。」

顾维重的话,让我别无选择。

做娘的为儿子考虑,本就天经地义。

儿子都是在我身边长到三岁,再搬去夫人的正院。

其实夫人待他们很好,从不打骂。

我时常带了自己做的点心或者衣裳去探望,问问功课,再记下身量。

想方设法地跟儿子们多待会儿时间。

直到撞见煜儿带着弟弟焕儿将我做的莲花酥,掰碎了喂鱼。

煜儿战战兢兢地向我道歉,叫的不再是娘亲,而是姨娘。

焕儿从前最心疼我,喜欢用胖乎乎的小手勾着我的脖子撒娇。

可他也不认我。

「我们的娘亲是尚书府嫡女,是顾家正头娘子,你只是顾家的下人,不配当我们娘亲!」

顷刻,我的心比漂在水面上的渣滓碎得还要彻底。

顾维重知晓此事后,当晚就压着儿子们来我面前负荆请罪。

他是书生,一向儒雅,我从未见他发过那样大的火。

「你们听好了,站在你们面前的,不是什么下人,是你们的亲生母亲!

「是她怀胎十月,将你们带到这个世上。你们今日这般言语,不孝至极!」

顾维重的维护,让我稍有安慰。

至于儿子们,我只能护着,哪里真舍得动家法。

只是从那天起,我再没亲手做过点心。

煜儿进士及第,跨马游街那日,夫人特意叫我出来看热闹。

当煜儿被人群簇拥着下马,他取下红花大步朝我走来时,我满心骄傲。

十五岁中进士,比他爹都要强上太多。

也不枉费我拜托娘亲从江南请来大儒授课。

可我眼中的欣喜,却在煜儿与我擦肩而过时散去。

他将红花双手送至顾夫人面前,目光带着丝讨好。

「孩儿有今日都是娘亲教导有方,娘亲受累了。」

我眼睁睁看着,他把一个母亲最光荣的时刻,拱手让人。

3

顾夫人从没以正室身份为难过我,甚至样样周到。

但察觉到她想要抢走我的儿子们时,我还是对她起了敌意。

我想要回儿子,顾维重却说我无理取闹。

「知夏,你好好想想,你能为儿子们做什么?

「煜儿入朝为官,往上走是不是需要尚书府的人脉?

「焕儿他们几个以后要说门好亲事,也需要夫人在高门中牵线搭桥。」

我觉得顾维重变了许多。

从前他自诩两袖清风,为官为民,如今也有了野心。

对此,顾维重有些不耐烦。

「京城不是你们江南,有钱也未必好办事。

「商人之女,就是见识短浅,别误了儿子们的前途。」

他声音轻飘飘的,却像一记耳光,响亮地打在我脸上。

这好像还是顾维重第一次吐露心里话。

曾以为儿子们嫌弃我出身,很可能是顾夫人背后说了什么。

如今我才意识到,也许是因为顾维重从心底里对我的看轻。

顾维重在朝内官职一直不上不下。

我就算用所有嫁妆为他的仕途铺路,可能也比不上尚书大人一句荐言。

那天,是我第一次离开顾府。

单薄的软底鞋走在京城的石板路上,脚底被石子硌得生疼。

我坐在巷口,呆呆看着怎么也走不到的城门。

当初不顾娘亲反对,也要远嫁京城的勇气,如今拾不起半点。

这时路过的摊贩递来一串糖葫芦。

「这位娘子,给家里的小公子买串糖葫芦吧!看这果子,又红又甜!」

我笑了笑。

「还有多的吗?我有四个儿子,一根怎么够分。」

于是我买下摊贩最后四根糖葫芦,他恭维着我的好福气往回走。

我恍然想起儿子们都长大了。

他们要仕途,要婚事。

唯独不再像小时候,只要一根糖葫芦,就能哄得他们说,我是天下第一好的娘亲。

我一口一口咬着山楂,也许是放久了,冰糖一点也不脆,果子酸得我眼泪直流。

那摊贩骗了我,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难吃的糖葫芦。

我又买了太多。

当顾夫人带着顾维重和四个儿子来接我回府时。

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我更难过了。

他们一家人,鲜花着锦。

我就是这剩下的糖葫芦。

咬一口太酸,吃多又坏牙。

根本就是多余。

那之后不久,我又被诊出身孕。

顾维重体贴,睡前都会帮我捏着水肿的双脚。

「如果还是儿子,就叫顾煊,同他兄长们一样,未来都会是栋梁之材。」

「如果是女儿呢?」

我轻抚着肚子,问得漫不经心。

顾维重眼前一亮:「顾湘,怎么样?」

我笑着没答。

那时我就早已拿定主意,这个孩子会跟我姓林,和顾府再无关系。

4

「林南南?名字真好听。」

连赶了两日路,无论马匹、孙大姐还是我跟孩子,都需要休整。

我们索性便在途经的一家夫妻店吃个饭。

饭菜上来后,孙大姐让我先吃。

她抱着孩子,一个劲地夸。

「这孩子知道疼娘,一路上几乎不哭不闹。

「看这眼睛和嘴巴,跟娘子你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说来也怪,前头几个儿子一岁前都很难带。

半夜里总要将我闹醒几回,我时常奶水不足,他们就用力去咬,去吮吸。

喂老三老四的时候,我被咬到血肉模糊,一拉下寝衣,就疼得直冒冷汗。

南南不一样,吃奶总是慢慢的。

也不爱哭,才睁开眼就知道对着我笑。

一路上我都在担心南南会不会是生病了,幸而路上遇到个大夫,说没事。

我没什么胃口,但为了孩子,强撑着吃下大半碗饭。

等我和孙大姐轮流吃过饭,南南扁了扁嘴巴,我就知道是饿了。

正要结账离开,黑脸的胖掌柜将我们拦住。

「这位娘子,你银子给得也不够啊?」

他眯着眼睛,脸上堆着笑。

「咱们店里的食材可都是上等的珍品,光是您点的那道『清蒸鲈鱼』,用的可是从江南快马加鞭运来的活鱼,一路上光是冰就用了好几块,这成本可不低啊!

「再说那『翡翠白玉汤』,里面的豆腐是用山泉水磨的,连盐都是用的青盐,您说这能便宜吗?」

孙大姐正要反驳,被我拉住。

出门在外,要少些意气之争。

此刻我身子阵阵发冷,只想尽快解决了这事。

「掌柜的,你就说我们该付多少银子?」

掌柜的不慌不忙伸出一根指头。

孙大姐急了。

「十两?都够把你们这店盘下来了!」

「不是十两,是一百两,还有——」

掌柜的依旧笑眯眯,从后腰抽出一把油汪汪的菜刀。

「本店概不赊账。」

我心头一沉,这是遇到黑店了。

5

一百两是不多,但我现在拿不出来。

......

《南南知夏》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盘夸夸 - 全网热门短剧、影视、学习和工作资源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