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云上青梅》作者:许乘月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9分类:小说浏览:26评论:0

《云上青梅》作者:许乘月

文案

温馨提示:本文为非典型重生故事,谈谈恋爱搞搞事业的小甜文,无复仇虐渣打脸类强冲突爽点,请谨慎入坑。

小甜文。架空,架得特别空的平权世界,私设多,不考据,有疑问欢迎友好提出。1V1。HE。

上辈子,云知意与霍奉卿从年少求学斗到入仕为官,末了她还醉酒行凶,将孤高清冷的霍奉卿给办了,青梅竹马险成怨侣。

不过,在她众叛亲离、英年横死之际,霍奉卿还是以德报怨,第一个赶来替她收尸。

重活一世回到年少,云知意决定投桃报李,做个冷漠克制、心怀善意的小青梅,与霍奉卿各自安好。

却不料,这次竟是那霍奉卿仗酒行凶,将她扑翻在地……

红着眼咬住了她的衣袖。

小剧场一:

霍奉卿:你说过,此生绝不与我善罢甘休,势必欺得我驯顺如狗。如今怎么不欺了?

云知意:那时我年少轻狂,如今迷途知返,还望你君子雅量。祝你从此前程锦绣……

霍奉卿幽幽冷笑:呵,都会说场面话哄我了,这怕是在外面有了别的狗。

小剧场二:

云知意:霍奉卿,若你执意圈北山做你家府兵大营,信不信我天天蹲你房门口哭丧!

霍奉卿:北山为陛下赐我。若你同意成婚,我与北山皆归你。到时任你想哭什么调,我都洗耳恭听。对了,门口风大,去榻上哭。

※霍奉卿:霍某为官不图名动天下,惟求扶摇青云。青梅在云上,我需纵云梯。

这是一个 青梅竹狗,相携白头 的故事。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重生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云知意;霍奉卿

一句话简介:青梅竹狗,相携白头

作品简评

女官云知意重生后,主动向上辈子关系恶劣的竹马霍奉卿释放善意,在日渐友好的相处中,两人携手成长,相互磨合与包容,慢慢发现上辈子错过的深情,在相知相守中一步步揭开导致前世悲剧的背后阴谋。本文通过甜蜜与诙谐交织并举的基调,生动流畅地刻画了一对势均力敌的青梅竹马从求学到为官的时光,男女主人公从误解冲突到相知携手,以小见大,展开了一幅平权世界下的官场绘卷,儿女情长和清明治世的理想在作者笔下得到完美平衡,节奏明快,文笔细腻诙谐,人物形象丰满,剧情精彩纷呈。

第一章

上辈子的云知意才过二十便官至原州丞左长史,少年得志,仕途顺遂到令人眼红。

可惜她为官清耿务实,不屑参与勾心斗角的党同伐异,因此得罪太多人,最终横死在一场被刻意煽动起的民暴中。

一心为民,最终却死于民众之手,云知意原以为这是命运对她最大的讽刺。

可当她从无边黑暗中重见光明,才知道命运不是要讽刺她,而是要没完没了地讽刺她。

她死而重生,回到大缙承嘉十三年八月廿二,寒露之日。

此时云知意十七岁,正坐在邺城试院的考场上,面对一张亟待作答的考卷。

还是她上辈子最为头疼的算学。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

云知意幼时在京中云氏家学开蒙,学业根基整体来说比寻常同龄人稳固许多,因此自七岁来原州后,她在众同窗中可谓鹤立鸡群——

除了算学。

算学是云知意的死穴。云氏家学不教这门,偏偏原州学政司独树一帜,竟将算学列进入仕必考。

她上辈子在邺城庠学寒窗十年,旁的功课门门甲等,唯独算学常年乙等,还是靠着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勉强来的。

眼下重生,最后的记忆停留在七八年后——

那时她只需掌控关乎整个原州民生的大政方针,核算估数之类的琐事自有属官、员吏代劳。

如此数年下来,脑子里本就不多的算学学问早还给师长了。

云知意面无表情,久久凝望着试案右手边那张小题签。

上辈子没做对的很多事,如今重活,她心中大致明白该怎么去改正;可上辈子没做对的某些题,这辈子再让她重做,照样一问三不知。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八十二头,下有二百五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题面让云知意几欲垂泪。

谁家会莫名其妙将鸡和兔子混着养?没见过!

下一题更气人: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个一数余二,五个一数余三,七个一数又余二。问,该物总数几何?】

云知意有掀桌罢考的冲动。

“三个一数”、“五个一数”、“七个一数”?会这么干的人多半是吃饱了撑的!

她忍无可忍,脱口嘀咕:“寻常人数东西,明明是两个两个数的。”

这嘀咕声并不大,却还是惹得巡场考官在考房门外驻足,扭头瞪了进来。

云知意本能地挺身抬头,气势十足地瞪了回去。

四目相接的瞬间,双方俱是一愣。

考官蹙眉:此学子实在嚣张,不但在考场自语出声,还敢瞪视巡场考官?!

云知意如梦初醒,歉然赔笑。

方才一时恍惚,忘了此刻的自己并非令人望之俯首的“州丞府左长史云大人”。

此刻的她,只是连“雉兔同笼”都得亲自掰着手指头慢慢捋的学子云知意啊。

有风携微雨拂过房檐,垂悬的风铃被铃心美石叩出悦耳清音。

云知意听不出半点美妙,只觉凄风苦雨倍增惆怅。她提笔蘸墨,漫不经心地写下个敷衍的“答”字。

毕竟临场罢考是要坐牢的,且先混过再说吧。

——

正申时,邺城试院内响起收卷的撞钟声。

面对收卷的学政司小员吏忍俊不禁的模样,云知意皮笑肉不笑地扯扯唇角。

迈出试院大门,云知意站在石阶最上,俯视着举伞迎来的婢女小梅,眼眶微热。

“大小姐,您先吃些蜜食稍待片刻,奴婢这就去唤马车来接,”小梅递来个桐油纸包,轻言细语,“先时有贵人驾临,试院卫官便出来清了道,不让考生车轿在门前滞留。”

这一幕前世发生过。当时云知意还随口问过“是哪位贵人”。

如今重来一回,就不必再问了。她不但清楚来者何人,还知道对方来做什么的。

有些事她眼下还没能完全推敲明白,谨慎起见,不该问的不问。

云知意接过蜜食,眼睫微垂:“去唤马车吧。”

望着渐趋滂沱的雨势,云知意恍惚地咬着蜜食,一块接一块,将两腮撑得鼓鼓,完全不顾形象。

以往考完算学吃蜜食,只是以此发泄算学考试时憋出的满肚子挫败。

可此刻重温旧味,感受着口中熟悉的香甜绵软,再一次真实体会到人间滋味,这使云知意彻彻底底“神魂归位”。

不是幻想,不是梦境。她云知意,当真活回来了。

小时与祖母下棋,她棋艺不精又赖皮,总撒娇悔棋。每次祖母都气定神闲,由她没脸没皮重来一步。

祖母曾说,“这人啊,只要芯子没换,性情、习惯、眼界、格局,还有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不会变。纵然让你重走十步,该错在哪处,还是会错在哪处,翻不了天”。

此时云知意仰望正落雨的阴沉天空,咀嚼蜜食的贝齿隐隐加重了力道。

这一次,她的芯子算是换过了吧?

为官七八载,性情、习惯、眼界、格局,还有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在大大小小的淬炼中有所不同。

开盘重来,当初错的那一步,她绝不再错第二次。

——

今日这场试并非一锤定音的“选士正考”,只是原州学政司提前一年对所有临考学子的“预审”。

但不管正考还是预审考,原州学子凡有意仕途者,都要面对“法令、算学、书法、文才、政论、史学”这六门功课。

惯例每日考两门,每次考试为期三日。既考完算学,就意味着这才是预审考首日。

虽说后头的“书法、文才、政论、史学”对云知意来说都不难,但她还是忍不住低低一叹。

明明已年少居高位,结果一步走错,嘎嘣死了,如今又要重头来过。又要再忍受算学的荼毒大半年!

唉,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

“算学交白卷了?”清寒的少年音近在耳畔,似嘲讽又似疑惑。

霍奉卿。

云知意脑中应声浮起这个名字,莫名心虚。

她上辈子总的来说算是大节无亏,但细处有愧。若要具体到人来论有愧于谁,头个该受她大礼致歉的,便是这霍奉卿。

说起来,她与霍奉卿算是“熟到快烂透”。

云知意七岁来原州,除家人外第一个认识的就是霍奉卿。

两家毗邻,两人年岁相当,之后又成了同窗,初时相交还算投契,按常理本该水到渠成,造就一段青梅竹马的佳话。

可惜从求学到入仕,他俩都在憋着心气较劲。

后来云知意还借酒行凶不干人事,将霍奉卿给强了去,青梅竹马险成怨偶。

但她最终横死街头时,霍奉卿却第一个赶来收尸。

心虚、羞愧、尴尬、感激,各种滋味错综翻涌,云知意口中的蜜食陡然多出几许苦涩。

霍奉卿上辈子算是以德报怨,仁至义尽。所以,这辈子她至少也得做个人,不能再混蛋了。

心念大定,云知意暗暗稀奇,缓缓转头。

身畔,有紫衣少年负手昂藏,目不斜视地望着漫天雨幕。

从前庠学里有许多女同窗私下对霍奉卿赞誉有加,可云知意出于某种说不清的别扭,非但从不附和,有时还会故意挑他错处。

但她心里一直承认,霍奉卿是好看的。

冠玉面,灿星眸;孤高如玉树临风,清逸似春风绕柳。

活脱脱就是少女情怀里对“青梅竹马”最美好的想象,连他左眼尾处那小小朱砂泪痣,都是无可挑剔的诱人存在。

——

“看什么看?”霍奉卿不动声色将脸扭向另一边,口中轻飘飘挤兑,“莫非我脸上写着‘雉兔同笼’的答案?”

“可不?写着‘雉三十七,兔四十五’,就不知对不对。”云知意收回目光。

“你……”霍奉卿诧异回眸。

“看来是对了。”云知意以指尖轻挠额角,自嘲讪笑。

霍奉卿斜睨着她,一针见血:“掰着手指头算的吧?”

这人哪儿都好,就是嘴毒,不说点大实话能憋死似的。云知意没好气地白他一眼:“你管我怎么算的,我……”

习惯地犟嘴到一半,她猛地抿唇。要做个人,对他好点。

瞥见自己的马车已行至阶下,云知意转了话锋:“雨太大,瞧着你好像没带伞。要不要坐我马车一道走?”

对她这突如其来的服软示好,霍奉卿稍愣,接着用一种狐疑的眼神看看她,再看看下头那马车。

这马车是云知意的祖母特意命人从京城为她送来的。

白铜饰顶,以八色宝石缀之,内有彩席软榻,气派排场在原州是独一份儿,邺城人都知这是云大小姐的座驾。

见他似有为难,云知意也不勉强,勾唇笑笑:“不愿就算了,我先……”

“承情,”霍奉卿半垂眼帘,淡漠出声打断她,“路上正好问你点事。”

——

云知意坐在马车正中主座,偏头望着左侧座上的霍奉卿。“你要问什么?”

霍奉卿抬眼与她四目相对,面容清冷,语气严肃。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云知意按捺住满心骤起的暴躁,闭目咬牙:“霍奉卿,求你让我做个人。”

卷都交了,还不依不饶问她最后一题?这是存心找骂!

第二章

上辈子云知意和霍奉卿关系一僵就是那么多年,不是没原因的。话不投机是他俩之间的常态,说着说着就会杠起来,关系能好才见鬼了。

云知意疲惫闭目:“别问了,我暂时不想说话。”

她难得这样示弱休战,霍奉卿却并未领情。

“最后一题,你究竟如何作答?告诉我吧,这对我很重要。”

云知意闭眼看不见他的表情,却能敏锐听出他嗓音里少见的柔和,以及柔和之下掩藏的执拗。

他没说为何她最后一题的答案对他“很重要”,但云知意上辈子就猜到原因了。

“对你重要,对我却不重要,”她轻声嗤笑,“既那么想知道,求我啊。”

果然,此言一出,霍奉卿终于如她所愿地闭嘴了。

——

邺城是原州的州府所在地,而城北的“邺城试院”则是整个原州唯一的官属试院。

每逢重要大考,原州各地的学子就要汇聚此处应考。

据原州学政司的规定,考试期间,无论考生籍贯是否邺城本地,都需统一下榻在城北官驿。

申时近尾,马车在官驿正门前的落马石处停住。

这里到官驿大门只剩短短二三十步路,无官身者皆在此下马落轿。

婢女小梅自外撩起车帘。

云知意对小梅道:“明日、后日都不必再来接送。若我爹娘问起,就说待我考完回家再与他们细说。”

“是,大小姐。”小梅恭恭敬敬应下,再将唯一一把雨伞呈上。

霍奉卿抢在云知意前头接过伞去,她怔了怔,旋即笑笑,由他去。

两人上一次这么平静和气地肩挨肩,袖叠袖,亲密无间地同处伞下,似乎还是七八岁时。

那时云知意曾说过,“你是我在原州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长大后她才明白,自己和霍奉卿,是做不成朋友的。

并肩沉默着走在雨中,霍奉卿抿了抿唇,不太自在地清清嗓子:“求你。”

没头没脑两个字,云知意却听懂了。

她以齿沿轻轻刮过唇角,有些意外。却又不怎么意外。

万没料到,骄傲的霍奉卿为了及时探知她算学答卷详情,竟肯在她这死对头面前低头服软,说出“求”字。

“最后一题我来不及答,空着,”云知意噙笑斜睨身边人,“霍奉卿,我知道你为何这么重视我的算学答卷。”

霍奉卿倏地止步扭头,不可思议地瞪她,握伞的手紧了紧,修长手指骨节分明。

云知意笑得促狭,眼神不闪不避与他对上。

秋雨绵绵落在油纸伞上,又从伞沿坠至积水的地面。滴滴答答,叮叮咚咚,乱如少年急促的心音。

霍奉卿的耳廓慢慢染了薄红。

那红如丹朱滴入水,迅速四散,沁向修长的脖颈,染至清冷的白玉面。

就连左眼尾那颗朱砂泪痣都骤添三分艳。

“啧,少年情怀,”云知意笑看漫天雨丝,“诶,还有半个时辰官驿就放晚饭了,咱俩就在这儿大眼瞪小眼?都是体面人,用饭之前总得先回房换个衫吧。”

霍奉卿闻言,似松了一口气:“你知道什么?”

“我什么都知道,”云知意唇角扬起促狭笑弧,“我不但知道,还要到处去乱说。”

“你知道个鬼!”

余光瞥见霍奉卿面上更红,云知意却分不清他是气是羞。

她从前完全没察觉,霍奉卿在私下竟还有这样的一面。

只可惜啊,那个让他脸红心跳的秘密,与她云知意没半点关系。

她一直都知道。

——

回房换过衣衫后,云知意心事重重往官驿饭厅去。

走到中庭花园,见廊下密密麻麻挤满人,三五成群扎堆闲聊,似乎都没有要去吃饭的意思。

她疑惑站在原地,有些茫然。

近前有位陌生少年扭头觑来,热心地解释:“方才官驿小吏说,今日送菜的遇雨延误了,晚饭要迟些才放。”

云知意回他一笑,颔首致谢:“多谢你。”

那少年略显羞涩地低下眼帘,又忍不住好奇:“你是邺城庠学的学子?”

云知意低头打量自己的装束:“这都能看出来?”

她换了不过分惹眼的素青锦,这布料并非邺城庠学学子专用,怎么看出来的?

“额心花钿啊,”那少年点了点自己的额心,笑觑云知意,“方才就见好些个你们庠学的姑娘也有类似额饰。只你的是金箔云纹,比贴花描的要贵气些。”

“原来如此。”云知意恍然大悟,颔首谢他答疑,未再多言。

——

......

《云上青梅》作者:许乘月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