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夜雨下潮涨
作者: 持尘
简介: 正文完结,防盗设置已开启,下本开《不信》,欢迎收藏。
【年龄差/老房子着火/1V1/佛心鬼手.位高权重X家养小茉莉】
千禧年后,风云涌动的平城流出一桩轶事。
一来历不明的女孩儿一夜之间成了宋太太的座上宾。
老太太九十五岁寿宴当晚高朋满座。席间,知名富商大贾为得戴先生青眼,喊其女眷展示琴艺。
宋太太靠着软榻,眼也没抬,招手对坐在旁边揉腿的茉莉说:“你去弹一首霓裳吧。”
女孩低眉顺目走到琴前端坐下,指尖跳跃。
《霓裳》一响,举座皆寂。
戴先生在宋太太生日宴上得一密友的事迹,不久之后人尽皆知。
有人开起玩笑:“什么时候把你家那小朋友也带过来?”
那双平素沉静的眼眸罕见浮动微光,含着浅淡的笑意,无奈的样子说道:“她不喜小朋友这个称谓。”
“你叫也不行?”
“不行。”
***
向来低调不留把柄的戴先生,在那个特殊时期,为博美人一笑,不惜斥巨资建造一座游乐园,只为弥补她幼年时的缺憾。
传闻中阴狠冷漠的戴先生,将他一生全部柔情都给了他心里那朵圣洁的茉莉花。
却在最后,由他亲手将她秘密送去香港。
**
飞机驶离平城,两万英尺的高空之上,茉莉打开他委托人送来的信笺。
劲瘦锋利的笔迹写着“珍重”两个字。
夹在书信里的还有一朵被压扁了的曼珠沙华。
红色彼岸花,送给抵达不了的恋人。
当年西城妙音寺白塔下,虔诚许愿的少女依稀还在眼前。
“听闻白塔寺许愿最灵,往后每年初一我都来敬香,请菩萨保佑先生岁岁平安。”
一年后的某个夜里,远在英国的茉莉接到一个跨国电话。
外面雷雨交加,那头的声音低沉沙哑却熟悉。
“老太太临终前,要我允诺她两件事。第一件,要护你一世周全;第二件,要我亲自送你出嫁。”
“但我反悔了。”
「她是不可得爱人,是他一生奢求。」
注:年龄差10岁+
另:有辈分上的关系,无血缘,有拉扯。
1V1
注:时间背景,地点均架空(世界背景图参照北京构建)
文名取自张国荣歌曲《有心人》
“模糊地迷恋你一场,就当风雨下潮涨”
文案于35年10月29日,存档
++++【I’m分割线】++++
下本开《不信》或者《山间风月》,欢迎收藏呀^_^
《不信》文案:
「我们苟延残喘,我们独立枝头,我们站在时光尽头,道德和沉沦的峭壁上苦苦挣扎」
“你信不信,只要看上她一眼,便足以你爱上。”
男人手指轻点了点烟灰,游戏人间的姿态,半晌,说出那两个字,“不信。”
在她遇见他时,并不知道他就是他们口里,那个京圈里赫赫有名的赵陆深。
无人能想象得到,在十年前的那个枯燥闷热的长夏里,身穿吊带连衣裙,生得玉莹尘清的女孩儿光腿坐在他身上,眉眼弯弯地抱着他脖子,软声喊“哥哥”的画面。
湘湘也从不知道——
“自她之后,再无人能进我赵陆深心里。”
是二十岁出头的赵陆深亲口说的。
拽哥vs拽姐,年龄差两岁,伪兄妹
《山间风月》文案:
纵观思念前二十八年人生,只一个“平平无奇”足以概括。
她的青春既没有轰轰烈烈让人唏嘘的爱情,也没有情比金坚的友谊,和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稀松平常的扔进茫茫人海中也找不到影。
而她也逐渐也习惯和喜欢上了在忙碌的工作结束之后,在深夜里给自己煮上一锅加满蔬菜和肉丸的泡面,然后打开手机听收音机里经常听的叫做“山间风月”的夜间频道。
当滋滋的电流声里传来那个熟悉磁沉的嗓音说道:“大家晚上好,我是山间风月。”
思念飘了一天的心总会神奇般的安静下来,仿佛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港湾。
家人们不理解思念的行为:读了八年的医学专业,好不容易学有所成,却把那么好的工作也辞掉了,宁可去做一份殡仪馆里没有人想做的工作——给死人化妆。
为此,母亲有半年没理过她。但是她是那么执拗的人,一旦决定要做的事,没有人能改变得了她的主意。
辞职那一年,是思念人生中最迷茫的一年,有一天晚上,她偶然看到普济寺的观音金像,第二天刚亮便只身前往普陀山。
那天行程匆忙,烟雾缭绕,香客不绝,她拜完了主殿之上的观音菩萨佛像,一个不经意的回眸,看见了站在树下的年轻男人。
穿着黑色长衫,仰头望向高耸入云的古柏,黑色绣着暗纹的衣领贴着修长冷白的脖颈,模样冷峻而贵气逼人,透着一股高级感,孤独仿佛与他浑然天成。
这样的人不属于世俗。她怀着这样的想法离开主殿。
拜完文殊菩萨,她回到前殿,树下人影已不再。
那天冷空气下来,她赶在五点停航前离开普陀岛。
半个月以后,家人安排她一场相亲,对方竟是那天匆匆一瞥下,让她惊艳的男人。
菩萨安排最大了,她相信这是缘分。
*
“在这满是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还在等待一场被坚定选择的爱情。”
“所以我来了。”
*
初识时他说:“你好,我叫沈故思,故乡的思念。”
她说:“真巧,我是思念。”
后来他说:“我是思念的沈故思。思念是我太太。”
沈故思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初识那一天,率先让她认出他来的,是他的声音。
那把她日日夜夜都放在耳边听着的磁沉嗓音,她怎么可能会认错呢?
——你会不会因为一个声音而爱上声音的主人,别人不知道,但思念的答案一定是:她会。
阅读tips:
1)男女主都是大龄青年,都不是完美人设,相亲认识,闪婚。
2)结婚需要一时冲动,看对眼的人无需长久的考虑。你要相信,就算流离颠沛半生,宇宙早已将最好的留给了你。
3)平淡,简单,温馨,治愈向,两情相悦,择木而栖,没有套路和误会的半现实都市童话。送给每一个渴望被温暖和疗愈的你。
大概是一个先婚后爱的故事,普通都市文,涉及真实地名,文短。
第01章 第一章
文/持尘
2035年10月25日
离开平城后的某一年,茉莉在国外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手札,翻开卷着边儿的书页,看到这句话:“蓝桉已遇释槐鸟,不爱万物唯爱你。”
据说蓝桉是一种温柔却霸道的树木。它霸道,会释放一种抑制素抑制周边植物生长。但它也温柔,独独只允许释槐鸟栖息。
某一天树如果死了,鸟再也寻不到更好的栖息之地。
无缘无故的,茉莉联想到了那个人。也如蓝桉一般霸道,却待她最是温柔。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自离别后,读到的文字,听到的消息,相关的,不相关的,曲折迂回,千方百计也要与他牵扯上联系。
平城她是再也回不去了。夜里幽梦忽还乡,那人一身黑色大衣,还如当日那样,瘦削白皙的面容,长身立在白塔下望着身旁虔诚许愿的女孩。
也记得她扬起头来,一脸天真烂漫,眼里全是他的影子。
“听闻白塔寺许愿最灵,往后每年初一我都来敬香,请菩萨保佑先生岁岁平安。”
那画面似还在昨日。
她想菩萨大抵是不灵的,又或者是她贪心过重。
细究她的人生,平坦顺遂,唯有和他的这段被人津津乐道。
曾听妙音寺的师傅说过:“世上痴男怨女缘何多,相思都已刻入骨。执念不放,佛祖不渡。”
“唯自渡矣。”
自渡……
那戏台上还在演绎着。
无数人的命运,幽怨缠绵,道不尽,唱不完,恒古不迭,周而轮回。
却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01
第一次见到宋凤霖女士,是2002年的秋天。茉莉刚过完22岁生日。这年夏天,她从首都大学毕业,在市区找到了份报社的工作。
这天早上平城蔚蓝的天空下,茉莉骑着她那辆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凤凰牌自行车,经过西四胡同时,看到一位穿着打扮不俗的小老太太,漫步在红染浮动的老城墙外。
说是漫步,因这老太太行动虽缓,仪态优雅,神色比周围匆匆而过的行人游客多了闲适的坦然。
京城里养尊处优模样清隽硬朗的老太太不少,但是眼前这位身上独特的气质浑然天成,自举手投足间溢出,几米开外也能让人嗅到一丝与众不同的味道。
骑过去的时候,茉莉回头流连地望向身后,心想着,这老太太和她奶奶模样气质很相似,年轻的时候大抵也是名门闺秀。
后来几天,茉莉每回骑车经过那条街的时候都会不自觉想起那个穿着蓝绸旗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只是再也没有遇到过了,心里甚觉遗憾。
近期报纸扩版页面,新添了“人物”专题,主编有心锻炼和培养茉莉,竟放手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她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皇城脚下逸闻趣事虽多,不可全全当素材。这月是第一期,如果能来个“开门红”,那往后她的工作会顺利得多。
茉莉在平城落叶似飘雪的风里,蹲在墙垣边数了上百片红枫叶,终于从街坊四邻那满口拉着家常的京片儿中探听到了一点有用的信息。
残缺零碎拼凑不出全貌,依稀得知老太太叫宋凤霖,住在西四北七条52号四合院里。
“城里的四合院现在都归政府管了,一般人哪住的起。”
“哟——”说话的这位穿着鹅黄袄的老太太细尖的嗓子拉长着,像劣质的竹笛吹出别扭破碎的杂音,“戴先生的手段还有人不知道,虽然没有见过,听也听得多了,他要是想,别说一座四合院了,这区区西城的四合院遍地都能被他买下来。”
同行几人噤了声,刚才第一个说话的老太太对黄袄老太太做了个“嘘”的手势,压低着声,好像她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这可说不得。”
黄袄老太太手一摆,“这有什么,现在是新社会,早就不是以前了。”这话说完,倒也不见她开声了,话题迅速地跳转到了东街口张家那媳妇最近产下的胖小子身上。
年幼时茉莉曾在祖母房里看到过一个漆色螺钿盒,小孩子不免好奇心重,多次央着祖母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好东西。有一回,祖母叫她进去,当面打开盒子,从里面翻出了很多老物件,印象最深的是一张老照片,泛黄的黑白照中,几位名媛闺秀并排端坐在沙发上,斜襟旗袍微微的开出一点点叉,若隐若现含羞待放的中式美感,双腿并拢侧放,齐齐看着镜头,姿态端庄典雅。
独独两个女孩不一样,她们坐在第一排正中间互挽着的手交握在一起。其中一位便是茉莉的祖母,另一位就是宋凤霖。
祖母说那是她少女时期最好的朋友。十三岁那年祖母跟随家丁从江南逃亡到北方寻求庇护,便是那时认识了宋凤霖。
后来宋家败落,她被送往香港后惨遭叔父卖身。两个出身相似的女孩自此开始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祖母再见到她的时候是在宣传海报和电影画面里。
宋凤霖一生有三段婚姻。十九岁初到香港,买她的富商将她强占己有,走投无路的宋凤霖只能依附于他,借着这把云梯一路扶摇直上,成为了风靡一时的顶级影后,也是三十年代初期第一个勇闯欧洲演艺圈的中国女星,却在巅峰时期宣布息影。
有人说她找到了更强大的靠山,才会踢开第一任丈夫。没几年丈夫意外去世,迫于生计压力,宋凤霖重返影圈。媒体大肆报道,承袭了港媒一贯作风,冷嘲热讽地挖苦,不看好她的回归。宋凤霖却仅凭一部电影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巨星的认知。之后片约不爽,粉丝欢呼,他们都说宋凤霖回来了,重新站在了属于她的舞台,成为那颗遥遥永不坠落的恒星。
五年后,宋凤霖在三十二岁生日宴会上遇到了她的“命中注定”,不到半年闪婚,她再次和当初那样高调宣布婚讯。这段婚姻持续了将近十年,几乎要了她的命。结婚以后宋凤霖才知道对方是个赌鬼,她提出离婚,男人卑鄙地拿出她种种“罪证”和“黑料”。一旦暴露,宋凤霖的事业将一败涂地,她妥协了,自甘沦为提款机。
“那十年间,她就像一朵迅速枯萎的玫瑰。”媒体是这样形容她的。
演艺圈更新迭代迅速,宋凤霖的花期过了,她被时代抛下了。第三任丈夫在一次深夜醉酒后一头扎进了下水道里,一个星期后被人打捞起来,躯体僵硬而腐败。
两天后,有人看到她靠在电线杆下抽烟,行销骨瘦,不修边幅,似乎早忘了自己曾是红极一时的女明星。
这条新闻和她那意外而亡的丈夫占据了那个星期的头版,也是宋凤霖最后几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无人关心她后来在香港过着怎么样的生活,直到香港回归,年事已高的宋凤霖被专机接回平城。
接她回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戴先生。
坊间关于戴先生的传闻很多,说他体弱多病,十几岁时得了难愈的肺病。谁也没见过真人。他并不常露面,就算露面也是高规格场面,能见到的都不是普通人。
据说,戴先生是宋凤霖的远房亲戚,有多远是不知道的。宋凤霖无子无女,晚年虽孤单,却不至凄凉,全因戴先生照拂。
当年多家媒体记者一涌蜂挤入西四,全被戴先生派来保护宋女士的人打发走了。
后来没有记者敢上门了,因为“她是受戴先生保护的”。
那段过往岁月里的传奇和种种的谜团也将被永久封存。
02
十月,平城已入冬。茉莉拾阶而上,步履款款,靴底碾过落叶,沙沙作响,最后站停在两座雕花抱鼓石中间。面前一扇巍峨漆红双开大门上分布规则的黄铜浮沤钉,侧壁有门铃,按键板后面两条延伸出来的电线通进院内。
茉莉按响门铃。不大会儿两扇门从里面咯吱一声打开,走出来个浓眉大眼穿着皮夹克的男人,年纪看着有四十多岁,声音粗犷的问她做什么。
茉莉将一个黑漆螺钿盒交于他,“我是许颜秋孙女,她看了这个自会明白。”
皮夹克男人狐疑看了眼面前这个女学生。说她是女学生是因为气质很像。身上是清透的,没有俗气浸染的灵动。穿的很登样,白色高领羊绒衫外套短款呢子大衣,深灰色半长线裙过膝,露出一截细直小腿裹在黑袜子里头,衣服裙子不见一丝褶皱,脚上是坡跟皮靴,身量瘦高,衬得整个人修长挺拔。
“好。你等等。”男人转头回去,同时又把门合上了。
茉莉在外头耐心等着,走到大门口的石狮子面前,在夜色里仔细看了会儿。九十年代在家门口摆放石狮子的都是大户人家,就算是千禧年以后这样的石狮子也不少。每次路过看到的时候茉莉都会停下来观察一会儿,发现每次看到的石狮子都不一样。但相同的都是嘴巴里都会含着一块圆形的石头,茉莉小时候贪玩,会把手伸进去想取出那颗石球,却怎么也掏不出来。
想着,她伸手,像小时候那样用手拨了拨石狮子嘴里的石头,门就在这时候吱呀一声开了。
茉莉收起手,侧过脸。路灯下,刚才那个皮夹克男人走下了台阶,来到她面前。
茉莉转回身,那双腿在黑裙下如同两根筷子一样细长笔直,婷婷站定,从男人手里接过盒子的时候,听他说道:“宋女士请你进去。”
“好,谢谢。”茉莉双手抱着漆盒,跟男人走进四合院。
夜色浓的发稠,浅橙的光线一路延伸,屏风墙上雕刻的山川江河磅礴大气。雕梁画柱复古魏然夹杂着青砖灰瓦淡薄清朗。想来这大院旧时的主人必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是胡同里寻常可见的大杂院可相提并论的。
茉莉不觉想起幼时祖母提及少时家中风光繁荣的盛景,她住的那宅院有上千间厢房,亭台楼阁轩榭廊坊,一园纳天下山水。
至前厅,拖曳随行的光线与屋里投出的灯光交融,稀碎不复存在。茉莉跨进门槛,手里抱着盒子,站得笔直,向老太太问了好。
她的对面,宋凤霖女士靠在长绒软塌上,身上着一件金丝绒暗红旗袍,裙袂长及脚踝,脚上没穿鞋,脚趾涂着红指甲油,有些褪了色,屈缩着腿,枯瘦的手指纤长,一只夹着支烟,另一只搁在身前,捏着一串龙石种念珠,耳垂上一对顶级帝王绿蛋面,足有一个鸽子蛋般大小。从缭绕的烟雾里眯着一双浅色瞳仁,端着打量的目光看向对面的女孩。
“过来,孩子。”宋凤霖抬起手,指甲微屈,长过指腹边缘,在虚空里招了招。
茉莉依言走过去,弯身坐下,浓郁的烟味呛得人鼻子痒,茉莉忍住了,将盒子放于一边,宋凤霖握住她的手端详了一番,笑道,“和颜秋年轻时有几分相近,叫什么名儿?”
老人普通话很好,听不出来口音,如果不是知道她的经历,没有人能从她的谈吐中感受出曾在港岛呆了大半生。只是稍微的口齿不清,一个世纪老人,能有这样的状态实属不易。
想来也是,做演员的,注重内外兼修,精气神自然也比普通人要强。
茉莉注意到虽然屋里的布置偏中式,但仍旧能从一些细节里看到老人年轻时的习惯。靠榻的茶几上放着一架留声机,澄黄色大喇叭口敞开着,是最老式的西洋制造。还有一个陶瓷底座的台灯,陶瓷轻薄盈绿,是上等货品,灯罩上的字画,不知出自哪个朝代古董,那灯罩上的纸也不是普通的纸。
茉莉将视线转回,老人家有些耳背,茉莉凑到她耳边,“茉莉,茉莉花的那个茉莉。”
“姓茉的不多见。”
......
[附带番外]《夜雨下潮涨》作者:持尘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附带番外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