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称: 双飞雁
本书作者: 岩炎
本书简介: 孟家的二娘孟取善,从小就与崔家郎君崔衡有婚约,到了十七岁,两家准备议婚时,孟取善忽然听说未婚夫喜欢上一个孤女。
祖母劝她,婚姻结两姓之好,崔衡无论如何都是要娶她的。
孟取善顾不上自己的未婚夫如何,因为她出嫁两年的姐姐突然归家,宣称要与夫婿和离。
突然性情大变的姐姐抱着她哭得泣不成声,说这次绝不让她再嫁进崔家。
——
孟惜和重生了,上辈子,她和妹妹都所嫁非人,她的夫婿为了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害了她的性命。
而妹妹嫁到崔家,和崔衡当了五年有名无实的夫妻,崔衡为了一个外室,连崔家都不回,让妹妹成为京中笑柄,最后甚至被崔家人逼死。
……
重来一世,孟惜和发誓绝不让妹妹再沾崔家人的边。
第1章 第一章 崔四叔万福。
马车停在居云楼的彩楼欢门前,门口迎客的小厮忙迎上去。
孟取善随两个闺中好友一同下车,身后跟着侍女,一行七八人。
“几位小娘子可是要用饭,快请快请!”一个小厮扬起讨喜的笑脸,为她们引路。
另有一个小厮跑过来,引着马夫将马车停到旁边的杈子后。
居云楼是何家桥这边最有名气的酒楼之一,哪怕此时已经过了吃饭的点,楼中仍然有许多食客酒客在座。
还在门口就能听到大厅与阁子里的吵嚷喧嚣,酒气与食物的香气直往外飘。
酒楼的小厮有眼力,一看就知道这几位年轻小娘子大约是官宦家的女眷,直接将她们往楼上单独的小阁里请。
还特地寻了个环境好的僻静位置,殷勤请了人进去坐了,又要为三位坐下的小娘子倒茶。
“小哥不忙,我们来就好。”几个侍女接了他的活,为自家小娘子倒茶送水。
小厮便笑着去唤来茶酒博士,询问几位娇客想吃些什么。
“坐马车摇晃了这么久,我现下是没有什么胃口。”坐在桌边的一位粉衫小娘子说。
她看起来十五六岁年纪,长得纤瘦苗条。
“那便让他们上些点心茶汤吧,也过了饭时了,我们一边说话,随意用些。”
看起来最年长的一位小娘子穿着绿衫,相貌不甚出色,倒是气质沉稳。
她说完又问剩下一位小娘子:“二娘,你可有想吃的?”
孟取善是三人中脸色最好的一个,她穿着嫩色的黄衫,长相俏丽,脸色红润。
她的年纪比穿粉衫的王七娘大一岁,又比穿绿衫的宋三娘略小一岁。
两位好友都没胃口,孟取善倒是很有胃口。
今日一早,她就应宋三娘和王七娘的邀,陪她们去了城外的寺里祈福,来回一路折腾这么久,早就饿了。
“我听说居云楼新出了一道炙鸽子味道不错,再来一道煎蜜肉……”孟取善一连点了好几道菜。
宋三娘掩嘴笑起来:“你瞧她,点了这么多,是真的饿了。”
三人说了一会儿闲话,点的各色点心茶饮饭食就陆续端上来了。
刚才说自己不饿的王七娘见孟取善吃得香,也忍不住拿起筷子来挟:“真这么好吃么,我也尝尝。”
孟取善一双圆圆的眼睛笑成半月,故意打她的手:“不是说不吃,又来抢我的。”
宋三娘看她们两人斗嘴忍不住笑,只是笑了片刻,又叹气,有些伤感:“以后也不知还能不能如未嫁时这样,时常找你们出来玩了。”
今日一行,便是为着宋三娘,她已经定下婚期,不久就要出嫁。
既要出嫁,接下来的日子便要待在家中准备,再不能像这样三不五时与闺中好友们相约出来玩了。
她近日因为要成婚之事,时常闷闷不乐,王七娘便劝她:
“三娘,你还好,家中为你选的夫婿是你表舅家的哥哥,沾亲带故的,嫁过去至少不会让你受委屈。不像我,我爹娘还在为我的亲事烦恼呢,还有二娘,她那个未婚夫……”
说到这,王七娘自觉失语,讪讪停下来。
宋三娘也尴尬小心地看了一眼孟取善。
孟取善正嚼着一块甜津津的煎肉,忽然听见她们停下话头,都看着自己,筷子一停也笑了。
“那有什么,我们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宋三娘脸上带着对她的担忧,低声问她:“你未婚夫那事,你家中是如何说的?”
孟取善说:“祖母说,我是定要嫁给崔衡的,孟崔两家的婚约,是当初崔公还在世时与我祖父一同定下,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毁约。”
“什么,这还叫小事!”王七娘愤愤,“他崔衡在外头对一个孤女大献殷勤,闹得所有人都知道了,把你置于何地啊?说不定你还没进门,他就要先抬个妾室,哪有这样的!”
王七娘听说这事时就气得饭都少吃了两口,见孟取善还这幅憨模样,更是为她生气,声音不自觉大了起来:“哎呀二娘,你就应该闹的,让你爹爹祖父找去崔家,教训崔衡,让他发誓再也不与那个孤女往来……”
这边小阁里三个人说着,忽然听到隔壁一声冷笑。
“真是不知羞耻!”
这怒气冲冲的男人声音,让孟取善三人停下说话。
听得这声音耳熟,孟取善心道这真是太不巧了,怎么这么像是她那未婚夫崔衡的声音。
酒楼这些小阁只是用木窗格和推门相隔开,并不如何隔音,也是不巧,今日坐在三人旁边小阁中喝酒的,就是以崔衡为首的一群郎君。
崔衡近日来,本就因为婚事烦闷,邀了一群狐朋狗友借酒浇愁,如今又听孟取善在背后这样与人议论,如何能忍,当下酒杯一丢,起身就出门往隔壁去。
小阁里几个郎君怕他闹事,又有想看热闹的,拉拉扯扯都跟了上去。
一群人闹哄哄簇拥着崔衡,崔衡借着酒意,砰地推开隔壁的阁门,不客气地喝道:“孟二娘你出来!”
崔衡本是个长得格外俊俏的郎君,在梁京这些未婚郎君中,长相家世都数一数二的出色。
可他因醉酒涨红着脖颈头脸,又带着怒容,那张如玉的脸都蒙上浑浊酒气,大大失了颜色。
“你干什么呢你!”刚才被他打断的王七娘面色涨红,气得跳起来。
孟取善忙站起来把她拉到身后,看向门口站着的崔衡,又扫一眼他身后跟着来看热闹,兴致勃勃的少年们。
“你有什么事?”
“你还敢问什么事?”崔衡冷笑,“你们在背后说我什么都被我听到了,也不觉得羞愧吗!”
看他一脸愤慨的样子,孟取善奇怪:“你偷听我们女儿家的谈话也不觉得羞愧,我们又有什么好羞愧的?”
“你们几个未婚女子,聚在这里谈论男人,好不知羞耻!”
崔衡这话一出,王七娘被臊到差点哭出来。
孟取善也生气了,看着崔衡道:“你带着这些人跑来堵在我们门口,更是不知羞耻。”
宋三娘也搂住眼圈泛红的王七娘,声讨道:“难道不是崔郎君你先辜负二娘吗?你们分明从小就有婚约,却背着她在外面和人纠缠不清!难道还不让人说吗?”
崔衡身后看热闹的一群郎君自然是站在好友这边,这时便有人插话说:“孟二娘还没嫁给我们衡郎君就先摆上娘子的架子了,想不到这么恨嫁。”
“对啊,想管我们崔衡,也得等孟二娘嫁到崔家再说吧。”两个郎君和崔衡勾肩搭背地调笑。
他们嘻嘻哈哈,崔衡更是醉醺醺放下话来:“孟二娘,你听着,我是不会娶你的,你别想进我们崔家门……”
这番动静已经引起不少注意,附近几个阁子都有人开门探头探脑地望过来。
吃了几杯酒的一伙郎君堵在小阁门口,还没意识到身后有人靠近,直到一股大力袭来,一只脚从背后把还在说话的崔衡踢倒在地。
原本站在门口的崔衡直接往前扑进小阁里,撞上桌案,一头扎进没吃完的炙鸽子盘,还带碎了一片杯盏。
连先前与他勾肩搭背的两人都哎哟一声,扑通跪地。
几个年轻气盛的郎君气冲冲往后一瞧,瞧清楚来人模样,顿时噤声,脸上的愤怒都成了心虚畏惧,不自觉往后退避,为他让出位置。
“喝了几两酒,就敢在这里大放厥词。”来人放下衣摆,抬脚
走进屋里。
崔衡摔这一下,酒醒了一半,爬起来看到他,脑袋上油也顾不得擦,脸色一白,讷讷唤道:“四叔……”
崔衡是崔家这一代的长孙,父母只得他一个儿子,从小就备受长辈宠爱,性子颇有些无法无天。他谁都不怕,就怕家中四叔。
崔家祖上是武官发家,祖父曾功至国公,到崔衡父亲这一辈,都走的文官路子,不温不火,只有崔四继承了祖上荣光,十六岁上战场,先后任途州沂州刺史,战功赫赫,前不久才从边关回来,深受天子信任。
如今崔家的显赫,大半要归功于崔竞。
崔衡从小就崇拜四叔,也没少因为调皮被他教训,看到他比看到亲爹还害怕。
不说崔衡,就是围在他身边这些年轻人,又有谁没听过崔竞威名,此时一个个都成了鹌鹑,老实地站在一边。
孟取善拦在两个好友身前,好奇地看着这位传说中的崔家四叔。
她也听家中祖父和父亲说过,崔家最有出息的就是崔四叔。
孟取善还以为崔四叔是个骁勇善战的武将,定然长得剽悍雄壮,一脸络腮胡子,没曾想,这位崔四叔虽然身量高挑精壮,却有张俊朗非凡的脸,一身野气的俊俏,长得与侄儿崔衡有些像……不,应当说,崔衡和他四叔长得像。
不过,崔衡的俊朗还带着几分稚嫩,崔四叔却是个成熟的男子,崔衡和他一比,就像是屋里的家猫和山里的豹子。
崔竞沉着脸教训侄子,在场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只有孟取善在盯着他看。
训完侄子,崔竞看向阁子里受惊的几个小娘子,对上一双圆溜溜的黑亮眼睛。
“二娘?许多年没见,都长这么大了。我是你崔家四叔。”崔竞看向孟取善,一改方才教训侄子的冷脸,露出温和的笑来。
孟取善感觉站在背后的两个好友在激动地拉扯她的衣服,也不知道她们的意思,低头行了个晚辈礼:“崔四叔万福。”
第2章 第二章 姐姐重生了。
“今日都是我家这小子不对,让侄女儿受惊了,等回去定然让他登门谢罪。”
崔竞扫一眼阁子里打碎的杯盏,招来酒楼小厮:“给几位小娘子换一间清静的阁子,点心饭食原样上一遍,再添几道时令瓜果,都记在我账上。”
孟取善忙说:“四叔,不必了!”
崔竞笑笑:“不用和四叔客气,你们几个小女孩继续玩吧,我将这小子带走了。”
他虽然看着脸上带笑,却有种说一不二的气势,雷厉风行安排好,很快把崔衡和一群垂头丧气的小郎君带走。
换了个阁子,面前摆了流水般的糕点菜品,几个小娘子激动得脸都红了。
方才大气不敢出的王七娘拽着孟取善的袖子:“二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崔衡他四叔呢!他长得可真高,拎着崔衡像拎一只小鸡崽子!”
“是呀,不愧是在外打仗的武将,他一出声,我都不敢抬头了,幸好他教训的是崔衡不是我们,不然我都要吓死了!”宋三娘也抚着胸口心有余悸说。
孟取善被她们两个逗笑:“崔四叔哪里就那么可怕了,人和善爱笑的,还给我们点了这么多吃的呢。”
“你就看得到吃的,真是馋嘴猫儿!”宋三娘捏了捏孟取善软绵绵的脸。
“哈哈哈你们刚才看到崔衡那样子了吗,被他四叔踹了一脚,真是活该!怎么不多踹他几脚!”
王七娘拍掌庆幸:“这下好了,至少崔家还有长辈能管管崔衡,这样二娘你嫁到崔家也不至于被他欺负没处说理了。”
宋三娘反驳:“也不是这么说,到底是叔叔,也不好一直管侄儿屋里的事。”
见孟取善又拿了个果子开始吃了,只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看着她们说话,宋三娘好笑:“你倒像是在听别人的事似的,一点也不着急。”
孟取善给她们一人分了一个果子:“事情都没发生,急什么呢,以后如何,哪是现在就能说准的,不如先吃饱喝好。”
.
崔竞将一群喝醉闹事的少年训老实了,全部打发走,又回到酒楼里,进了自己先前喝酒的小阁。
他的好友孟大郎还在等着他,见他回来,便问道:“事情都处理好了?你那侄子惹什么事了,我听着好像是和小娘子吵架?”
“小孩子斗嘴罢了。”崔竞坐下,端起方才的酒杯喝尽杯中酒。
孟大郎又为他斟上一杯,笑说:“你看他还是小孩子,他可是都要成亲了,你这个叔叔还没个着落呢。无争,你也这个年纪了,先前边关战事频繁无心成家,如今调回梁京,总该考虑终身大事了吧?”
崔竞倚着凭几,一条腿搭在榻上,不见方才在一群小辈面前的严肃端正,疏懒笑道:“几年不见,没想到孟适山干起说媒行当了。”
他又抿了一口酒,忽然皱眉,低低吸了口气。
“我还不是看你孤家寡人太可怜,我如今是有妻有子万事足……”孟大郎看他皱眉,反应过来,“你是因伤退下来的,伤养了这么久还没好?”
崔竞不答,把杯中剩下那口酒也闷了,摆摆手表示不说这些。
孟大郎又问:“调回京中也好,养养身体,你接下来可有什么打算?是去兵部还是?”
崔竞只说:“看宫中旨意吧。”
孟大郎:“你心里肯定有数,瞧你这么谨慎,多少年兄弟了也不透露点口风。”
崔竞为他倒酒:“你今日是请我喝酒还是来打探消息的?”
孟大郎:“罢罢不说了,喝酒喝酒!”
.
到底被崔衡一行扰了兴致,孟取善和两个闺中好友没聊多久,就各自归家。
孟取善家住乾门大街,门口有两座石狮子的,便是孟尚书府。
孟取善的祖父官至户部尚书,她父亲是孟家长子,如今四十的年纪了,仍是个六品的国子监司业。
二叔就更没出息了,托祖父的面子,谋了个太常寺丞。唯有三叔好些,外放做个知州。
孟家不曾分家,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孟取善带着侍女往东跨院去,才进门就有个侍女迎上来说:
“二娘可回来了,方才大娘突然归家来,看着像是哭过一般,正在屋里等着二娘呢。”
孟取善惊讶,提着裙子匆匆穿过庭院。
她大姐姐孟惜和比她大三岁,是同母的亲姐姐,与她从小感情就好,两年前嫁给了林相家的独孙林渊。
既然嫁了人,隔着半座城,她那边事又多,除了年节,就甚少回家,这突然之间回来,必然是出了事。
“大姐!”孟取善匆匆进了自己的小院,见到窗前坐着一人,不正是她数月没见的大姐吗。
这一照面,孟取善就吃了一惊。只因为向来在意外貌体面,有什么事都往心里咽的姐姐,竟然双眼红肿,人憔悴了不少。
“大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在林家受了什么委屈?”孟取善走过去,被姐姐抓住了手。
姐姐用一种奇怪的激动目光看着她,唤她的小名:“圆圆。”
才唤一声,眼泪就从她的眼睛里滚落。
孟取善不知发生了什么,顺势坐下,任由姐姐抱着她痛哭起来,只得扶着姐姐的肩安慰。
“当心久哭伤身,有什么事,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好不好?”
孟取善口中安慰姐姐,心里却猜测起来。
家中没发生什么,姐姐这模样,恐怕是在林家受了委屈。
姐夫林渊是至兴六年的探花郎,京中有名的才子,既有诗才,书画也是一绝,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监察御史,当初姐姐嫁过去,京中多少女儿艳羡。
这两年来,逢年过节姐姐归家,都只说自己过得好,但孟取善也听过些闲言碎语,说姐姐嫁到林家两年,也不曾有一男半女的,因此很是受了她婆母的嫌弃。
莫不是又因为子息的事,被她婆母说教了?还是与姐夫吵架了?
孟取善正猜测,忽听姐姐哽咽着说:“圆圆,我要与林渊和离。”
孟取善这下是真的惊了,她知道姐姐对姐夫还是有几分情意的,每次说起姐夫都一脸的笑,从没说过他一句不好。
如今京中官员权贵,哪个家中没有侍妾,但姐夫娶妻两年,也只有姐姐一个,便是为了这个,往常婆母说难听话,姐姐也都忍了。
“大姐,到底发生了
什么?”
孟惜和听妹妹询问,却没办法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神异告诉她,只因为她自己如今也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分明就在一个时辰前,她还在林家的产房中,熬了一夜都没能生下孩子。
那是她盼了七年才盼来的孩子,哪怕几次痛得快要昏死过去,仍然是咬牙坚持。
朦胧间,她听到林渊的声音隔着屏风响起。
“惜娘还没生下来吗?”
稳婆去回话,他静了片刻说:“无妨,尽快用药,孩子要紧。”
嗓音冷漠。
从她嫁给他起,八年间,他都是个淡漠清冷的人,两人这夫妻当得相敬如宾。
可孟惜和也没想到,有一日他会这样轻易放弃她的性命。
伺候她的侍女木兰眼神恐惧躲闪地端来一碗药,强行给她灌了下去。
她狠狠瞪着屏风外的人影,从未有过的清醒。孩子没了可以再生,但林渊这是想要她死。
在孩子降世的第一声啼哭中,孟惜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她疑惑而不甘地死了,却没有去到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反而在林府盘桓不去,亲眼看到林渊将一个女人接进府中。
那女人名叫黎霜,曾是颖王侍妾,一年前颖王被贬,她也被遣散出府,林渊将她买下安置在外。
他说那是他老师的女儿,于情于理都要照顾一二。
但她死后,黎霜光明正大入主林府,住进了她的主院,抱着她用命换来的孩子。
林渊对那个怯懦漂亮的女人说:“你生不了孩子没关系,以后这就是我们的亲生孩子。”
孟惜和猛然明白了什么。
她嫁给林渊,七年不曾有孕,不是她不能生,是林渊不想让她生。
她能怀上那个孩子,是因为林渊的心上人不能生却需要一个孩子。
几年来,林渊没有侍妾,不是他洁身自好,更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他真正的心上人。
多么荒谬可笑!
孟惜和看着那对男女,心中真是恨极了。拼命想把他们一起带走,却只能无能为力地旁观,不知这样过去多久,她眼前一黑,再醒来便回到了至兴八年。
这一年她二十岁,才嫁给林渊两年,妹妹也还没出嫁。
孟惜和在榻上怔然坐了良久,打量周围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忽然想到妹妹,当下什么也没管地乘坐马车回了孟家。
前生恍如一梦,除了极度的愤怒不甘,孟惜和还有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她的妹妹孟取善。
年幼时母亲去世,姐妹两个自小亲密无间。没想到长大后,竟是同病相怜,都遇人不淑。
她嫁的林渊冷心冷肺,而妹妹嫁给崔衡,也没有个好下场。
崔衡婚前就喜欢一个孤女,可崔家哪能容忍他娶一个孤女为妻。崔衡抗争不了家中,一气之下听从长辈之命娶了妹妹,转头便让那孤女做了外室,从此也待在外室那里,连家也不回。
妹妹一个正经三媒六聘娶回去的崔家妇,却成了京中笑柄,在崔家守了几年活寡。
为着这事,孟惜和不知道动过多少次气,妹妹却不甚在意,还反过来劝她。
可是突然有一天,崔家传来消息,她妹妹病逝了。
妹妹从小身体就好,她刚怀孕时还来看过她,那么健康,怎么会突然病逝?
她分明是被崔家逼死的!
想到这些,再看眼前妹妹红润的脸,孟惜和一时心痛无比,泣不成声。
“圆圆,姐姐这次绝对不会再让你嫁给崔衡,我们再不沾崔家人的边!”
第3章 第三章 孟家人。
......
《双飞雁》作者:岩炎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g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