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再世权臣》作者:天谢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2-25分类:小说浏览:7评论:0



   《再世权臣》

作者:天谢

文案:

一朝身死,苏晏穿成了个古代文弱书生,走上被众攻环绕的权臣之路。

笔笔皆情债,步步修罗场。

枕万里河山,享无边风月。

【架空背景,有参考朝代,但谢绝考据】

第一章 公子满腹猪鸡

碧柳拂轩,红杏窥墙的一处院落。

晴光早已从明瓦花格木窗间透进,洒在一床拱起的红绫被上。

鼓囊囊的被子蠕动几下,钻出半颗乌蓬蓬的脑袋,白皙手臂从被底探出,在床头胡乱摸索,抓住了一只西洋珐琅画银怀表。

幽静的房中,随即响起年轻男子的惨叫声:“啊呀,睡过头了!”

京师名妓阮红蕉捧着个铜脸盆,推门进来,“公子莫慌,看天色辰时未过,应该赶得及。就算真迟了一刻半刻,门口那些兵差认钱不认人的,打点些也便进去了。”

苏晏边匆忙着衣边道:“我的好姑娘,你当这是赶集呀!三年一度的会考,全国举子云集京师,贡院科举重地,兵丁层层把守,哪是花点钱便可以进去的。”

阮红蕉放下脸盆,坐在桌边,只手托了香腮,吃吃笑道:“进不去才好,公子龙章凤姿、满腹珠玑,若是考中三甲,只怕被皇上选去做了驸马,奴家可舍不得。最好考不中,留在京师再等三年,让奴家天天陪着你。”

苏晏拢好发髻戴上软巾,随便擦了把脸,笑骂:“敢咒少爷考不中,回来拧你的乌鸦嘴!”拎起桌上包裹冲出门去了。

阮红蕉在他身后娇笑:“郎君慢走,奴家的嘴儿等着你回来拧。”

出了胭脂胡同,苏晏跑得脚下生风、气喘吁吁,心底好笑又无奈:什么满腹珠玑,满腹猪鸡还差不多。他肚子里有几点墨水自己还不清楚?大学混了三年,不过读了几本古文论古文选,顶多诌两句平仄不谐的诗,搁现代勉强算半个文学青年,回到古代简直就是一文盲。

会考是什么,那是全国高级知识分子精英选拔赛,就凭他这三脚猫都称不上的水平,还指望榜上有名?只希望读卷官看他的卷子时别吐血就好。

可是不去考又不行,他那个担任知州的便宜老爹,按现在说也是个市长级别的高官,却极是严律家门,市长儿子不但一点特权都没有,偷空去喝个花酒都要家法伺候。此番被逼来参加会考,若是被老爹知道他因为睡过头误了时辰,连贡院的门儿都没进去,回到家非把他的腿打断不可。

考得上考不上,是能力问题,有没有去考,那可就是态度问题了。两者之间的区别,苏晏还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只好一面抱怨着原市长公子自幼四体不勤,一心只读圣贤书,以至于长得像根白白嫩嫩、见风就倒的豆芽菜,一面咬牙朝贡院狂奔,半条命都快喘没了。

刚拐过街角,面前倏地闪出个人影来,苏晏一惊之下收势不住,当头撞了上去。

石板路面上一阵哐啷作响,杂什物件滚得满地都是。苏晏跌在那人身上压个正着,肋下撞得生疼,却因为方才狂奔得有些脱力,手脚一时酸软爬不起来。

当了肉垫的那人更惨,后脑勺磕在石板上咚的一声响,疼得龇牙咧嘴。撞人者却不及时起身,自顾半死不活地摊在他身上喘气。登时怒从心头起,厉喝道:“还不给我滚开!”

旁边扑上来几个随从,忙不迭地把苏晏拉扯起来。

苏晏缓过气儿来,定睛一看,撞倒在地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公子,着八吉祥妆花罗窄袖袍,外套朱红色无袖对襟罩甲,头上戴了个奓檐帽儿,顶缀一颗小巧玲珑的红璎珞,生得浓眉俊目,鼻直隆准,一身利落的戎装打扮,更是从挺秀中又透出股英气来。

只见他双眉倒竖,怒气冲冲地朝自己喝道:“瞎了你的眼睛!这么大个人没见到?急火火赶着去投胎还是怎的?”

苏晏见他站起来足足矮了自己一个头,正处在变声期的嗓音粗砺难闻,眉目间却已满是飞扬跋扈之色,猜测大概是哪个官宦大家的子弟,加上确实是自己的不对,便客客气气地作揖赔礼:“在下赶着去参加会考,不慎冲撞了公子,实在是对不住,不知公子可有受伤?”

小公子脸色略微缓和,冷哼一声:“就凭你这手无缚鸡之力的蔫书生,也能撞得伤我?”

苏晏松了口气,拱手道:“公子安然无事就好,在下赶着去贡院,实在不敢再耽搁时间。公子宽宏大量,在下在此谢过,告辞了。”说罢挟起包裹拔腿就跑。

那小公子愣了愣,方才戳着他的背影叫:“什么宽宏大量,我什么时候让你走了?你给我站住!哎”

苏晏哪里还肯站住,只当没听见。好在贡院大门就在前方不远处,他就像只投林的夜鸟嗖一下钻了进去。

那小公子看着满地的破瓷片碎茶饼,气得牙根发痒,捞起西洋怀表一看,砝琅表面裂成好几瓣,连指针都不动了,怒道:“这厮溜得倒快,合着我挑了半天都白挑了!”

一个随从凑过来道:“小爷息怒,要不咱几个进去,把那不长眼睛的小子揪出来?”

小公子满面怒容,听了他的话反而冷静下来,道:“春闱大事,礼部在里面祭天地拜孔圣,几个内阁大学士也都在贡院里,弄出什么响动来不好。”他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珠子转了转,唤道:“成胜。”

“老奴在。”

“你去贡院里打探一下,这小子姓甚名谁。想金榜题名?爷叫你名落孙山,灰溜溜卷包袱走人!”

“老奴这就去办,您放心吧。”

小公子重重哼了一声,余怒未消,转头见地面上鸟笼的拴钩摔散了架,笼门半阖半敞,刚买的那只虎皮大鹦鹉探头探脑地伸出喙子来,急忙扯着公鸭嗓叫道:“哎,我的鹦哥儿要跑了,快给我逮住它”

鹦鹉被他的叫声一吓,梗着脖子扑棱着翅膀直冲云霄。

-

苏晏在他的单人考室号房里咬着笔杆儿叹气。

所谓号房,其实就跟牢房没啥两样,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整一火柴盒,躺直了脚都伸不开。

考生们只允许带文具和灯具,每人配发三根蜡烛,一个个搜了身后进入号房,大锁喀嚓一上,成龙成蛇就在这孤灯萤火方寸之间了。

但这还不是大问题,条件艰苦点算啥,不就是再高考一回么,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学学红军老前辈,让苏晏真正头疼的却是……八股文!

八股,这个在当代人看来根本是封建迂腐代名词的东西,在当时的人眼里,却是千古圣贤的教诲结晶,升官发财的敲门砖头。

四书五经翻来覆去就那么几页,题目必须从里面出,出题的大学士们可谓是绞尽脑汁,挖偏门、掏墙角,抽筋剥皮地截出一句半句来做考题。

就比如他笔下的这张卷子,题目就叫“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

所幸他以前还算是个认真听课的好学生,隐约还记得这一句貌似出于《孟子尽心章》,貌似是孟子对杨子“为我”与墨子“兼爱”的不爽抨击,貌似是体现了执中而变通的中庸思想。

但是问题是,这可不是当代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就可以自由发挥了,八股文的格式规定得比手铐脚镣还要死。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其中前面几个环节都是套话废话,还规定了起首字眼;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也就是所谓的骈文,所以合称八股。

天可怜见的,苏晏连诗词都对不工整,哪里会写什么骈文,笔杆儿都快咬烂了,一个字也没憋出来。

虽说他对自己的会考期待值并不高,但对于一个大学文科生来说,就这样交白卷上去实在是丢脸啊!可耻啊!愧对师长啊!

痛定思痛之后,苏晏灵光一闪,想出一个也不知是不是馊主意的主意来。

他决定用当代议论文的写法写这篇“贼道”,只要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就好,适当地引用引用名人名言,用文言文体来写,也就差不多了吧,要是搁高考卷子里,指不定还是篇满分文呢。

苏晏心里盘算着,洋洋洒洒地奋笔疾书起来,自我安慰道:好在咱练过几年书法,写字不成问题,把卷子填满就好,其他的就不管了。只要站对立场,不犯政治错误,没有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颠覆封建统治的言论,应该不会被拉去砍头吧?

-

“福建举子苏晏,表字清河……”

翰林院侍讲学士兼詹士府少詹事刘韦议从一大叠考生的卷子中抽出一张,用指头小心捏了递过去:“就是这张。”

成胜笑眯眯地啜了口茶,“刘学士,咱家是粗人,斗大的字儿识不得几个,这举子写的文章嘛,还是应该您来评阅,看看够不够得上龙门的门槛儿。”

刘韦议扫了一眼,连个字影儿都没看清楚,就随手搁在桌边,道:“此卷文辞拙劣,立意浅薄,乃是下下之卷。公公放心,下官一定会秉公处理,断然不会将此等学业不精的士子录为贡生。”

成胜满意地点点头,“刘学士办事严谨,咱家当然放心,小爷还等着回话呢,咱家就先走一步了。”

刘韦议拱手道:“公公慢走。”看着成胜迈着鸭公步一摇一摆地出了门,才拂了拂衣袖,暗自叹了口气。

虽说他是正四品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平日里辅助太子学业,可是在成胜这个六品宦官面前却要毕恭毕敬,不敢有半点怠慢。为什么?人家是太子身边的人,照顾东宫的饮食起居,陪伴太子玩乐,亲近程度绝非他这个小小侍讲能比得上。

当今天子厚爱储君那是有目共睹的,若是这班内臣有事没事地在太子耳边说上几句,太子又在皇帝面前不经意地一提,他不但乌纱不保,搞不好还要拖着一家老小流放戍边。

区区一个举子而已,犯不着为了他违抗太子的旨意,苏晏啊苏晏,要怪就怪你自己,龙门还没跃进就得罪了太子爷,你这是咎由自取,可怨不得本官。刘韦议主意已定,执笔点了朱砂,准备将册子上的名字划去。

却听到窗外一声高亢清亮的唱礼:“皇上驾临贡院,众臣接驾。”

毕竟是违规操作,心里有愧呀,刘韦议手一抖,毛笔落在地上,在砖面上点出几簇处子落红似的艳痕来。

他扶了扶冠帽,眼角瞥见一袭明黄色的袍裾迈进房门,连忙行大礼跪拜,额头扣着指尖道:“臣刘韦议叩见吾皇万岁。”

景隆皇帝走进至公堂,负手笑道:“起来起来,这不是宫里,旁边又没有言官,用不着这么拘礼。”

刘韦议起身垂手而立,偷眼看到皇帝今儿个穿的是黄色盘领宽袖常服,前后及两肩各镶金织盘龙补子,头戴双龙抢珠翼善冠,眉目间神色舒朗,看起来心情不错,肚里便先吃了颗定心丸。

景隆帝环视了一圈,道:“怎么空荡荡的,就你一人?”

刘韦议恭声道:“启禀陛下,方学士在阁里理卷,赵学士听说号房里渗水过去视察了,林学士说是……说是……”

“说是什么?”

“说是肠胃不适,出恭去了。”

景隆帝笑了笑,坐在黄花梨螭纹圈椅上,随手从桌边拈起一张考生的卷子,“林学士想必是昨夜跟人争画舫不慎落湖,受了寒气。”

他说得漫不经心,刘韦议背上却冷汗直淌,中单濡湿。

锦衣卫果然是无孔不入,令人毛骨悚然,他方才的举动,会不会也落在那些见缝插针的眼睛里?这个念头在心底闪过,刘韦议身躯一晃,腿肚子直抽筋,好似站都站不稳了。

幸亏皇帝正低头看卷子,没有注意到他煞白的脸色,只是一双修长的剑眉慢慢扬了起来。

“……这就是本届举子的试卷?”皇帝面色微沉,一拍桌沿:“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刘韦议吓得一激灵,忙探过头去看,好死不死正是被他随手放在桌沿的苏晏的卷子,顿时噤若寒蝉。

景隆帝吐了口气,用指尖戳着卷子:“这人连八股格式都弄不清楚,怎么通过院试、乡试的?又是怎么当上举人的?”

他把卷子往桌上一摔:“朕最看不得的,就是文武官员徇私舞弊,罔顾国法!你自己看看,就是这样满纸墨痞,也能一路考上京师来,到底是什么人放他通行无阻!”

这罪名可就大了,欺君罔上,掉脑袋的大罪!

刘韦议的腿脚反而不抖了。

有道是豺狼当道,焉问狐狸,有这些犯大罪的官员顶着雷霆之怒,他那一点小手脚算什么,毛毛雨都沾不到。

当下心中大定,附声道:“皇上圣明,臣方才阅卷,看这个福建举子满纸胡说八道,玷污圣贤,心中激愤不已,正准备给他评个下下之卷。”

景隆帝道:“何止是下下,当逐出科场,永不录用!”

第二章 只会引用名言

刘韦议一听圣上口谕,正中下怀,方欲领旨,只听得一个阴柔的声音道:“皇爷,您看这几句,奴婢觉得颇有些意思”

原来是随侍在景隆帝身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蓝喜。他本是福建人,十五岁随流民迁徙进京,衣食无靠,不得不净身入宫做了内侍。

闽人乡土观念颇重,这太监蓝喜虽说在朝中免不了假公济私、贪墨受贿,捞了大笔横财,却还舍得差人每年回故土捐赠一些钱帛,建个义祠施点粥粮什么的,倒也有不少乡人对他感恩戴德。

此番他一听是福建举子,心中便偏袒了几分,再看卷子上署名苏晏表字清河,念头急转:苏清河,这名字有些耳熟……莫不是福州知州苏可仁的独子?他家与咱家祖上还有些交情,既然是桑梓同乡,好歹得帮上一帮。

景隆帝对这个随侍太监很有些宽厚倚重,闻言便又拿回卷子,见其中几句确实端方工丽,笔力不俗,细品之下还有几分警醒世人的哲理意味,微微颔首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错,此句气魄非凡……

‘乃知云变雨,不必到层霄。只在百丈间,即化甘澍膏’这几句含义颇深,借物喻理,正是执中之道……唔,此人还是有几分才华的,只是过于随性放肆,不循定理,恐非栋梁之材。”

景隆帝若是知道,他惟独欣赏的这几句,便是苏晏“引用名人名言”的部分,不晓得会作何感想。

蓝喜一听有戏,趁热打铁道:“皇爷,奴婢虽只粗通文墨,倒也听民间传闻,说这苏晏是个神童,六岁能吟诗作对,七岁背熟四书五经,十岁便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怎么会连八股格式都不通晓呢?极有可能是他怀才于胸,又担心不被慧眼识中,才出此奇招,标新立异,好吸引圣上注意。此举虽然欠妥,但念及年少轻狂,奴婢觉着不宜强力打压,折了好苗子。”

蓝公公的“神童之说”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苏晏在闽中确实颇有才名,只不过如今瓶子虽在,里头的墨水却早换成糨糊了。

景隆帝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颔首道:“少年人行事难免不够稳重,轻狂佻脱,恃才放旷,还需多磨砺磨砺,才堪担大任。”

蓝喜忙道:“皇爷英明神武,真是慧眼识珠玉。”

“那就暂时先收入贡生,殿试时朕亲自考他,看看是不是徒有虚名。”景隆帝抖了抖卷子,起身道,“朕要回宫去去瞧瞧太子,这里就由你们几个学士处理吧,可别因小失大,耽误了春闱选士。”

蓝喜施施然跟在后面,临走时得意地睨了刘韦议一眼。

刘学士气结:我一忍再忍,实在是忍无可忍,这个该杀的权阉,欺人太甚!

“怀才于胸,又担心不被慧眼识中”是什么意思,分明就是指摘我们这些翰林院学士不是伯乐,不识千里马,这简直就是肆无忌惮当面进谗,偏偏圣上对他的话总听在耳中,久而久之必然要对文官们心生不满。

内侍擅权专断,连圣上口谕都能劝回,总有一天要成为朝廷的大祸害!回头得赶紧去拜访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李乘风李大人,联合一干文臣,共谋除奸之计,不能再容这班阉党继续骄横跋扈、把持朝政了!

他这边气得直咬牙,孰不知蓝公公那厢想得也跟他差不多:这批腐儒酸丁,镇日里看咱家不顺眼,朝上朝下唧唧喳喳没完没了,饶舌雀鸟似的惹人厌烦。

还有那些言官,连天子都敢弹劾挖苦,害得龙体抑郁不安。总有一天咱家要把他们一网打尽,拔光羽翼,大锅放水炖咯,看谁还敢跟咱家叫板儿。

他帮苏晏说话,可不仅仅是因为同乡之谊,而是心中另有打算:若是能够拉拢苏晏,让他以进士身份进入文官派系做条伏线,倒也不失为一步好棋。

至于片刻间在祸兮福兮中走了一圈的苏晏,浑然不知自己成了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愈演愈烈的权力争夺战的又一个导火索。

他现在正满心快活地重新钻回胭脂胡同,去听名妓阮红蕉的一曲《唾檀郎》。

-

暮色甫临,华灯初上,都城隍庙市上人头攒动。

三里许的大街,两侧摊贩熙攘,商品琳琅,极是热闹。人群还间杂着不少碧眼胡商、飘洋香客,一副腰缠万贯的模样列肆高谈。

苏晏负了手,与三五名举子在街道上漫行,听他们一路上经史子集滔滔不绝,觉得乏味至极,一面频频点头作附和状,一面拿眼睛四处乱瞄摊市上新奇的玩意儿。

本朝风气开放,不少民间妇女着了鲜艳的月华裙、水田衣,扣上秾纤合度的比甲出来逛庙会,满街凤钗摇动、金莲款摆,颇有情致。

苏晏一双贼眼滴溜溜在漂亮姑娘身上打转,渐渐落在了后头。

冷不丁双手被人握住,他一惊回过神来,只见同乡举子黄徵正用异常庄重的姿势执着他的手,白面涨红,鼻翼轻颤。

苏晏觉得奇怪,都老同学了,你想说啥直接说呗,干吗这么激动,搞得跟朱毛会师一样,至于嘛。口中问道:“语堂兄,有什么事?”

黄徵翕动几下嘴唇,低声道:“此番春闱选士,清河兄高才,定然是榜上有名。”

苏晏干笑两声,“哪里哪里,小弟才疏学浅,只恐名在孙山之后。会考才子济济不下万人,贡生却只取三百,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小弟自知桥窄难过,正准备收拾包袱,回福建去。”

黄徵听了两眼放出光来,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脱口道:“我也正有此打算,归乡之途千里迢迢,同行也有个照应,清河兄若不嫌弃,不如你我……你我结成契兄弟,如何?”

苏晏吓得差点跳起来,下意识地把手一抽。

别以为这“契兄弟”是拜把子的意思。

本朝男风颇盛,士大夫家多蓄娈童伶官,民间也屡见两男相悦之事。闽越一带南风尤酷重,风俗殊异:

两个男子只要情投意合,便结为契兄弟,出入家室有如伉俪,父母抚爱如婿,乡人也欣然认可。等到年岁稍长,各自娶妻生子,契兄还要为契弟负责婚娶诸费及日后的生计,有些甚至终生交好。

虽说苏晏知晓乡土旧俗,却从没有生出过这种念头,娇花美女尚且爱不足,何必去弄什么假凤虚凰的套路。按他的话说就是背背山很感人没错,但咱钢铁直男不好这一口。

当下猛地抽回手,正寻思着该怎么拒绝才不会伤害到这位玻璃兄敏感的自尊心,忽然余光瞥见旁边的一个人影,他如蒙大赦地叫起来:“哎,那个……那个谁对,就你,上次不慎撞倒了公子,礼节不周,在下心中愧疚,今日特来赔罪。”

又转头对黄徵尴尬一笑:“语堂兄,真是不巧,小弟正好有点私事处理,我们改日再聊,改日啊。”

看着黄徵失魂落魄的背影,苏晏长舒了口气,调头就走,盘算着以后有多远离他多远,绝不给他改“日”的机会。

却听得身后一个粗砺的少年声音喝道:“你,给我站住!”

苏晏挠了挠头发,暗叹冤家路窄,无奈地驻足转身。

面前正是那个眼睛长到头顶上去的小公子,依旧一身戎装紧打,腰间束的锦帛换成了羊脂白玉革带,比那日更添了几分标俊华贵。只是那一脸傲慢欠扁的神情,让苏晏恨不得一脚丫蹬到他鼻子上。

小公子也在上上下下地打量他。

那日苏晏跑得气喘如牛,他又摔得头昏脑涨,压根就没看清楚这瘦长书生生得什么模样。

如今一番细看,只见他着一袭石青色朱子深衣,宽袖缁缘,腰系绿丝绦,前襟垂一枚青玉透雕荷叶佩,衬得身形似烟柳垂新,姿态如明霞流云。

这番风骨,本该让人想起诗三百中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但那一双正不悦眯起的凤眼,灯下看去幽光流转,又显得过于浮滑佻巧,好像那副温良君子的模样,全然是装出来的一般。

他心底怒气升起,重重哼了一声:“不是说要给本公子赔罪,你跑什么?”

苏晏叹口气:“不跑行么,只怕见一次便要揪住赔一次罪,就算在下恶贯满盈,也没有那么多的罪可赔呀。”

小公子嘴角轻扬,心道这人说话还挺有趣,怒气略消。想了想,问:“你方才说,会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苏晏莫名其妙地答道:“正是。”心想这个比喻不是挺普通的嘛,年年高考都这么说。

小公子颔首道:“倒是贴切得很。”忽然不怀好意地看了他一眼,“全天下的士子们都拼了命地往这座桥上挤,我瞧你瘦得一把骨头,只怕挤不过人家,要摔下桥去。”

苏晏不已为然地嘿嘿一笑:“非也非也,我为何要去挤?”

小公子眉一剔:“你不想做官?”

“做官有什么好?做文官吧,鸡毛蒜皮写章稿,起早贪黑去站朝;做武官吧,征战厮杀血光飘,一个上场一个倒。”

苏晏被挑起了谈兴,一路指手画脚地扯淡下去,“官卑职小的,见了上司便要点头哈腰送礼包;位高权重的,又要提防抹了皇帝的面子死得早;清官捉襟见肘囊中瘪,贪官提心吊胆怕挨刀……”

小公子眉峰越剔越高,终于忍不住道:“照你这么说,什么官都当不得了?不做官,那你想做什么?”

苏晏笑得眉眼弯弯,像是要流出一泓春水:“在下嘛,就想做个纨绔子弟、花花大少,出门带一班狗腿子,走马呼犬,斗鸡打鸟,没事调戏调戏良家妇女,岂不乐得自在逍遥?”

小公子愕然,伸手戳指他,气得声音有些发抖:“你、你个没出息的……”

苏晏大笑:“开个玩笑而已,你倒当真了。”

他金刀大马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小鬼,你我相识一场,也算有缘,过些天我便要回乡去了,日后天南地北的基本上也见不着面啦,这东西给你留作纪念,就当是在下的赔礼吧。”说罢昂头负手,潇潇洒洒地走了。

小公子望着他的背影怔了半晌,低头看手中的物件,原来是块银怀表,珐琅表面下镶了幅西洋油画,画上一个衣裳半裸的番邦丰腴女子,挺着肥白双乳,怀里抱了个光溜溜的男娃娃。他不由得嫩脸微红,暗骂一声淫秽,扬手便要丢掉。转念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不舍,最终还是揣进怀里去了。

他转头吩咐道:“成胜。”

一个人影钻到他身侧,恭恭敬敬地道:“老奴在。”

“上次叫你办的事如何了?”

成胜满脸堆笑:“您交代的事哪敢怠慢,自然是办得圆圆满满,滴水不漏。”

那小公子面上掠过一丝阴霾,磨了磨牙:“就算不中进士,我也有法子把你弄到朝中来。哼,你不想做官,爷就偏要让你做,看你跑到哪里去自在逍遥!”

-

“什么?出贡了?”苏晏牙关一松,一块皮酥肉嫩的烧鹅片啪地掉在桌面上。

这实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就那篇写到最后自己都汗颜不已的伪文言文,居然还能获得读卷官的青睐,居然过了会考这一关?

苏晏愣愣地想,这改卷的哥们,莫非……也是穿越来的?

报喜的小厮一脸谄笑,点头哈腰地道:“恭喜公子爷,您现在是贡生了,待到下月初过了殿试,那就是进士,金榜题名呐。”

苏晏脑中懵懵地还没转过弯儿,随手掏了一把铜钱打发他下去后,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整理思路。

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啊,旁边侍立的都是大家鸿儒、饱学之士,就像一面面明晃晃的照妖镜,自己这点微末取巧之技,还不给照得原形毕露?

出乖弄丑也就罢了,万一触怒了九五至尊,直接拖出午门喀嚓了,咱找谁喊冤去?

苏晏越想越觉得悲从中来:辛辛苦苦活个二十几年的容易么我,前世工作终于联系妥当,妞也谈定了,结果一场台风,十五楼一花盆就这么给卷下来砸脑袋上,面目全非……这一世更惨,才还魂半年,转眼又要去阴曹地府,可怜他还奢望着三妻四妾、子孙满堂,好好过一把大官人的瘾呢!

踱了小半个时辰,仍然一筹莫展,他心一横脚一跺:奶奶的,又不是没死过,顶多一缕幽魂再飘地府,半碗孟婆汤从头喝过,就当是死机重启,有什么好怕的!

这么一想,心境豁然开朗,苏晏气定神闲地坐回桌边,重新喝起他的小酒来。

第三章 审题歪到天边

三月初一。

苏晏跟着一干殿试贡生,踏着猩红的地毯进入皇宫奉天殿。

奉天殿俗称金銮殿,远望雕梁画栋、碧瓦朱甍,一派辉煌壮丽。此时站在殿中,深处龙座高举,四周众官肃立,皇权大如天的威严彰显无疑,令人不敢平视。

苏晏微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立在队尾。

他做了最坏的打算,抱着事不关己冷眼旁观的心态。倒是那些满心忧虑,唯恐天威难测的贡士们,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正式殿试前仪式繁杂,礼官满口之乎者也,听得苏晏昏昏欲睡,眼前一片白雾朦胧。

正犯迷糊,突然听见正前方清正雍容的声音道:“福建贡士苏晏,是哪一个?”

苏晏的第一反应:有人在叫我名字。第二反应:程序不对呀,不是说先笔试然后才面试的么。第三反应:声音从上方传来,好像是……当朝皇帝?

登时打个激灵,头脑乍然清醒,连忙出列跪倒在地,双掌贴着地毯,额头压着指尖,提起一口丹田气:“臣苏晏叩见吾皇万岁。”

“平身吧。”

“谢陛下。”

景隆帝居高临下,只见苏晏身形挺拔、姿态优雅,低眉敛目而立,颇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之风,心下便先有了几分喜欢,道:“抬起头来。”

苏晏听到皇帝叫他抬头,便毫不客气地仰起脸,好奇地端详起龙椅上的天子。

一看之下,才知道古代的皇帝画像,个个看起来细目苒须、阔面重颐,好像很有威仪的样子,原来大多是画师的艺术加工。只不过他们那审美水平,依现代人的眼光实在是不敢恭维。

就比方说面前这位景隆皇帝,年约三十六七,五官清俊端华,神色恬淡平和,只在目中偶尔掠过一线精光时,才隐现出不怒自威的凌然之气。

要是往现代电视剧里一搁,整一气质大叔、少奶杀手,流传下来的画像跟本人比,简直糟蹋得不成样儿了。

苏晏看得心满意足,又将目光转到他身边着朱红皮弁服的少年,这一看之下,惊得险些叫出声

可不是那个在大街上撞倒的小鬼?正朝他挤眉弄眼,洋洋得意地看他的窘态。

原来他便是当朝太子朱贺霖。

景隆帝见苏晏虽生得风流俊美,目光却未免过于放肆,有失臣子之礼,眉头微皱,龙心不悦。太子见状,偷偷扯他的衣袖,递了个讨好的眼神。

他用薄责而宠溺的目光看了太子一眼,对苏晏沉声道:“朕听闻你博洽多识,贤能兼备,是闽中有名的才子。”

苏晏听得暗自脸红:“臣才疏学浅,有负才子之名,实乃士友们戏言谬赞。”

景隆帝见他言语谦逊,微微颔首:“君子当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少年轻狂之态实不足取。”

他略一沉吟,“此番殿试,便考‘儒策治民’,苏晏,你可先论。”

苏晏顿时懵了,呆了,满头雾水了。

因为抱着“大不了再写篇议论文”的想法,他事先根本就没有去研究殿试考的策论是什么东西,更没料到笔试忽然变成了口试,被打个措手不及。

他一面出冷汗,一面纳闷:这殿试考题也未免太不雅了,连“如厕之名”都可以拿出来考,原来古代朝堂是荤素不忌的?这叫我论什么啊,如厕礼仪?如厕方式?还是新式抽水马桶?

眼见时间分秒过去,满朝望向他的目光中已有诧异不耐之色,再拖延下去恐怕不妙,苏晏忽然急中生智,道:“陛下,臣有一个对子,正应此题,不过……臣不敢说。”

......

《再世权臣》作者:天谢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