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筑梦师》作者:凉雾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2-17分类:小说浏览:13评论:0

筑梦师

作者:凉雾

简介:

定制梦境

第130419名 454 352 正剧

标签:正剧

主角:黄粱、张万山

配角:过江南

视角:主受

收藏:430

————————o————————

未来世界,虚拟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开始定制梦境。本文是在筑梦师黄粱身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1 第 1 章

1953年夏,蜀中大山。

夏季的长江江水浑黄,裹挟着上游的泥沙犹如黄色怒龙般一路奔腾向东。大江两岸群山巍峨,满目苍翠,犹如一道连绵不绝的屏障。

半山腰上,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通向远方,张有田和父亲一人背着一包行李,走得满头大汗,却又彼此沉默。

这是张有田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离开大山,心中固然充满了新鲜兴奋,但更多的却是些忐忑不安。

昨天,就在昨天,大队长和村小的老师一起来到他家的院坝里,满面笑容地送来一张迟到的录取通知书。

“去县城念书?”对于这件事他妈显然是不太情愿的。

夏天马上过去,接着就是秋收,十三岁的儿子怎么也能当个壮劳力使了。就是平时,那些拾柴火捡菌子挑水送饭的活计也多是他在做,现如今一走,那家里那么多农活不就全摊在他们两个老的身上了?

“庄稼人,不是睁眼瞎就好了,念那么多书有么子用……”

“娘们儿见识!”他妈还没嘀咕完就被大队长厉声打断。虽说解放后妇女地位已经提高,但大队长仗着年龄和辈份在那里,该吼的时候还是照吼不误。“堂客家你晓得个屁!老三你说!”

他爹蹲在门口抽旱烟,一声不吭。这种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死气沉沉让大队长又有些冒火,最后还是老师出面打圆场:“山里出个能读书的娃儿不容易……大叔大娘,你们可要想好,把娃儿拘在这山里种一辈子地能有好大出息?去县城念书,那可不一样!”

老师又苦口婆心地说了很多很多,不晓得最终是哪句话说服了他爹,他爹终于松口,沉沉地吐出一个‘去’字。

县城与他们大队隔着几十里山路,父亲又还要当天回来。因此早上天还没亮父子俩就出了门。他爹背着他这学期的粮食,他背着棉被和衣服杂物,从披星戴月走到烈日当空,总算远远地看见了县城的影子。

不过正所谓望山跑死马。从看见县城到走到县城,这中间隔了好几个小时,及至进了城父子俩又是两眼一抹黑,陪着笑问了好几次路,直到下午两点多才总算到了涪江中学的大门口。

远远就看见校门前站了个年轻男人,瘦高个儿,秀秀气气斯斯文文,仿佛在等人的模样,注意到他们便主动迎上来问:“是张有田同学和家长吗?”

张有田傻傻地点了个头,那年轻男人就松了一口气似的微笑起来。“我是你的班主任黎夏,我们班就差你一个还没来报到,可算等到你了。”

“啊……黎老师好!”张有田慌忙鞠了个躬。县城里的先生看上去又体面又干净,他有些惶恐,连张父都颇为拘谨地哈了哈腰。

黎老师笑容十分和善,一边接过两人行李一边问道:“赶了很远的路吧?累不累?吃饭了吗?”

张有田忙一一答了。

“那走,我们进去再说。”

张老爹忙道:“老师,我就不进去了……娃他娘一个人在家,我还得赶回去。”说完犹豫了一下,从衣兜里取出一个包得无比慎重的布袋子,层层打开,捧出一叠零零碎碎的毛票。“这是娃儿的学费,要麻烦老师费心了。”

黎夏接了,温和地道:“教书育人,应该的。”

张老爹又叮咛了儿子几句,不过是“听老师话,好好念书”之类便赶紧走了——山里有狼,要是半夜还没到家,多少还是有些危险的。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街口再也看不见了黎夏才拍了拍张有田的肩,微笑着道:“好了,跟我来吧。”说着便去提张老爹放下的那一袋行李。

张有田忙道:“老师我来!”

黎夏伸手一挡:“你拿着一袋呢。”伸手一提只觉有些重,边走边问道:“这里头装的什么?粮食?”

张有田嗯一声,黎夏便不说话了,带他进去一路将教室、食堂、学生寝室指给他看。张有田原本还有些别情离绪,渐渐的就被吸引了注意力,眼睛四下乱看,只觉县中之大超出了他之前所有想象,既新鲜又紧张。

正看得眼花缭乱之际,忽听老师在前头又道:“现在是上课时间,你先去我寝室里休息一下,等放学了我再叫班长来带你去学生寝室安顿床位。”

张有田连忙应好。

稍顷来到一排青砖平房前,黎夏打开其中一间,笑着道:“就这儿了,进来吧。”

黎老师的寝室不大,窗前书桌上放着台灯和书,里头东西虽然都是旧物,却收拾得格外整洁干净,床单更是掸得一点印子都没有。张有田放下袋子有些拘束地站在门口,黎夏回头看到,忍不住笑道:“进来呀,傻站着干什么?”让他在椅子上坐下。

“赶了一天路累吧?学校澡堂周末才开,你先将就着洗洗。”一边说一边取过茶瓶,倒了些热水让他洗脸擦身。

张有田也知道自己一身臭汗,连忙涨红着脸一一洗了。他用的黎夏的毛巾,里头有股淡淡的皂香味,十分好闻。忍不住把脸埋在毛巾里,偷偷吸了口气。

“把脚也好好泡泡,走这么远的路当心脚上起泡。”黎夏又给他添了半盆热水,见他泡上了才回身检查他的行李。

张有田带来的行李不多,衣服更有限,两三下就检查完了。

“棉被怎么只带了一床?”

张有田顿时有些困窘,喃喃道:“还有一床……屋头(方言:家里)要用。”

黎夏一怔,明白了。

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通常都比较差,估计这两床棉被还是解放时分的,不可能都让他带到学校。可是学校条件也有限,一床棉被用来垫了就没盖的,用来盖了便没垫的,如今夏秋季还可将就,入了冬可怎么办?

黎夏略想了想,便从自己床上抽了条毛毯放进他袋子里。“那你先用着我的,冬天时老师再给你想办法。”说完不待张有田同他谦让便转开话题:“哦,我马上还有堂课要上,你就先在我床上睡一觉,等我上完了来叫你,好吗?”

张有田哪有二话:“……好。”

黎夏很快就走了,躺在他床上,张有田一时有点睡不着。老师的被子上也有那种香味,唔,闻着就跟老师人一样让人觉得那么舒服。黎夏黎夏,老师人和气,名字起得也好听,梨树到了夏天可不就是一树繁花美不胜收?

到底是累了,胡思乱想了一会儿终是沉沉睡去,这一睡便直睡到太阳落山了才醒。

屋子里已经暗了下来,张有田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老师不知几时已回来了,大概是怕灯光扰了他睡觉,所以并没开灯,只坐在窗前借着外头仅剩的一点天光看书。

张有田忙坐起来:“老师。”

黎夏放下书扭开台灯,笑着招呼道:“醒啦?那过来吃饭。”

张有田还是中午借着山泉水吃的干粮,立时觉得饿了,忙下床穿了鞋过去,只见书桌上放着两个搪瓷大碗,一个装着大半碗稀饭,另一个装了四个白面馒头。

“我吃过了,这是给你打的。”黎夏温和地说着,把馒头稀饭推到他面前,示意他快吃。

“谢谢老师。”张有田说完也顾不上客气了,抓起一个馒头就塞进嘴里,大嚼起来。

“慢些,不够再去打。”

“够。够了。”

黎夏微微笑了下,师生俩正一个看一个吃,门口有人敲门:“老师,我来啦。”探头进来一个壮实的男生。

黎夏召他走近,介绍道:“这是我们班的班长何日升,你吃完之后跟他去寝室,他会安排你的床位。日升,这是张有田,我们班的新同学。”

何日升十分热情,“张有田是吧?嘿,你好你好。”

张有田忙把嘴里的馒头用力咽下去:“……你好!”

等从黎老师那儿出来时天色已黑尽,何日升和张有田一路走来也多了几分熟悉。

“哦,这就是我们男生寝室。”

六十年代的初中学生寝室还不象后世那么多八人间、四人间、甚至双人间,此刻出现在张有田眼前的与其说是寝室还不如说是一间仓库,里头摆放整齐的高低床少说也有几百张,此刻离熄灯还有段时间,所以寝室里闹哄哄的,说笑的打闹的看书的养神的什么人都有。

乍见到这么多同学,张有田有些不知所措。何日升热情地道:“来!”带着他穿过床位间的走道,来到本班区域。

“同学们,我们有新同学到了啊!大家欢迎一下。”

为了响应班长的号召,大家还是很给面子地鼓了鼓掌,虽然掌声稀稀拉拉并不算多热烈,但也足够让张有田感动的了,他正想和同学打个招呼,忽听一个轻蔑的声音道:“哦~~一个小农民!”

这语调这言辞无论如何也不能算友好,张有田的热血顿时往头上一涌。

顺着声音看过去,说话的是个大眼睛白皮肤的高个儿男生,斜斜躺在床上,身上穿着一看就是个城里人。但那又怎么样?城里人就该瞧不起人吗?!

张有田头脑发热地正在‘冲上去揍他’和‘刚来就打架会不会给老师惹麻烦’之间挣扎,旁边何日升已横眉怒眼地反驳道:“农民怎么啦?你吃的米不是农民种的?!菜不是农民栽的?!”

“喔,”那男生挑挑眉,无所谓似的:“那么,农民万岁!”说完将手中的书重又覆到脸上,再也不理他们了。

张有田没想到他是这个反应,一时间愣在那里,倒不知该不该上去揍他了。何日升翻了个白眼,拉着他到一张空着的床前,嘴里道:“别理他,这个罗海洋,德性!”

“他爸爸是远洋轮船的船长。”邻床一个男生探头过来,轻声吐露打听来的情报。“罗海洋啊,打小就见过大世面的,所以傲着呢。”

张有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见过大世面啊……

何日升说:“这是刘康伟,睡你隔壁,你俩多熟悉熟悉。”

张有田忙作了自我介绍,两人便算是认识了。刘康伟是个话唠,顺势钻过来帮他一起铺床,一边又絮絮叨叨地同他介绍左邻右舍:“睡你对面那个叫贺知章——咦,好象跟你还是一个大队的!”

张有田一愣,立马回头,却见对面一个清秀男生也正在偷偷看他,两人视线一触,贺知章似乎吓了一跳,慌忙低下头去,十分紧张的样子。

“你认得他吗?听说他家成分不好,是地主?嗳,是不是啊?”

张有田傻站在那里,耳边只余一个声音:

是不是啊?……

是不是啊?……

是不是啊?……

这声音渐渐变得空灵飘渺越来越远,而随着这声音他的灵魂好象也抽身而出,飘到了空中。它盘旋着,居高临下地看去,底下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小,而其他男生和床具也似人偶玩具般变得十分渺小。整间寝室在缓缓旋转飘远,原来它处在一个独立的平面上,整个空间如同虚拟世界的建模……

床上原本安稳睡着的老人忽然出现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生理变化,心率加快,脑电波增幅变强,眼皮和眼睫亦在微微颤动,明显是即将苏醒的前兆。

一直密切监控着他状态的全体人员立刻注意到了这一点,老人睁开眼睛的同时,已有数位工作人员抢着上前搀扶:

“张老!”

“张老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室外有个高大的男人正背对着抽烟,闻得里头动静,立刻回过身来,按熄烟头几步跨到床前。

“太爷爷。”

老人神色有些恍惚,看着曾孙沉稳又不失关怀的脸庞,半晌才渐渐回过神。

“我……我回来了?”

张万山顿了顿,回答道:“您并没有去别的地方,一直在这里,只是睡着了,做了一个梦。”

“做梦……”老人似是有些迟钝,片刻后才渐渐清醒,然后整个人都莫名地振奋起来。

“黄粱呢?”他在人群中急切寻找,以眼神四下搜寻:“黄粱人在哪里?”

一把男声带着笑意悠悠应道:“张老,我在这儿。”

年轻俊美的男人站在人群外,笑意盈盈。老人不待他走近,迫不及待地挥舞着双手:“我要签合同!我要你尽快做出后面的梦境!”

“好。”黄粱答应得十分爽快,转头对旁边的助理道:“珍妮,去把张老的合同拿来。”说完又笑吟吟地转回头,亲自去扶他下床:“看来张老对我们这个体验还算满意?”

“满意,非常满意!细节逼真,人物栩栩如生,唉,简直象是真的回到了那时候……”老人仿佛又有些伤怀,但很快就自己控制住了,又夸奖说:“没想到我只是跟你回忆了一下你就把这梦境做得这么象!哦,那些道具,象黎老师寝室里那个茶瓶,搪瓷碗,哎,都是很老式的家什了,难为你们也能找到模型。”

黄粱欠身笑道:“我们查了很多历史资料,力求严谨。”

张老满面赞许:“好好好,做事情啊,就是要这样!”

珍妮在外头示意合同已备好,黄粱便风度翩翩地一摆手,作一个请的动作:“那张老,请移步我办公室细谈。”

【作者有话说】

大家好,我回来了。本文争取周一至周五日更,周末两天放假。另外我专栏搬家了,但考虑到很多老读者习惯在这边,所以两边同步更新,后期若涉及到版权问题,那可能就要请大家移步了哈。现在请大家愉快地看文吧~

2 第 2 章

2050年,人类科技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虽然时空穿越仍只存在于理论与文学作品中,但其他方面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十年前,虚拟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全息网游全面代替键盘游戏,有脑筋灵活的将虚拟空间和人类脑电波结合起来,于是催生出一个新兴职业:筑梦师。

筑梦师创造特定梦境,引导客户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客户足不出户,躺在床上就能上天入地,云游四海,见识各种风光。鉴于人类一直都在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定制梦境一时间成为全球一大潮流,各国传统旅游业均受到极大冲击,至今仍然经营惨淡。不过也因为筑梦这行业太吃香,以至于某段时间它也跟世纪初的旅游业一样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国家不得不以雷霆手段整顿市场严格监管,一大批私人小工作室被淘汰,现在剩下来的就都是有相应资质的正规公司了。

黄粱这间公司名字取得非常文艺,叫南柯居。当初黄粱踌躇满志,为了配合这复古文艺的名字决定装修一定要走中式风格:进门放一架博古架,架子上要置办几件古董,东西可以不多,但一定要精;员工统一制服,制服要带汉服元素;招呼客户只能喝茶,茶要上一定档次,象碧螺春这种喝俗了的都上不得台面……不过可惜,一切设想都要万恶的金钱支持。珍妮拨拨预算,认定老板完全是在无理取闹,遂无情地拒绝了他的空想,如今公司上下从装修到服装一切都与普通公司无异,走最大众的OL风。

“两位请喝茶。”

珍妮微笑着奉茶上来,给黄粱也端了一杯。

她柜子里的茶叶分好几个档次,平时招呼客人颇有些见人下菜的意思。黄粱一沾唇就知道她今天泡的是最贵的那一档,不动声色地瞅她一眼,心知今天多半是沾了张老的光了。

机不可失。于是黄粱先美美地灌了一口才人模狗样地看向客人,这一看,可就对比出高下了。

张万山财大气粗,坐在沙发上压根儿就没碰那茶;张老呢,则捧着杯子在出神,显然心思也不在这茶上。珍妮一番俏眉眼可算是做给瞎子看了。

黄粱轻轻咳嗽一声,先打开话题。

“张老,”才宛转地开了个头张老已回过神来,却深深叹一口气,念道:“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

黄粱:“……”

张老叹完,多年教书育人的职业病发作,不好意思地笑着对两个后生讲道:“其实这是两首诗。‘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另一首是元稹的‘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三十多年前,流行古诗混搭,什么‘我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乱七糟八什么东西!也只有这两句搭得有如神来之笔,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刚才一时忘情,让小友见笑了。”

“哪里。张老学识渊博,随口就能说出出处,象我都没听出有什么不对,还当是原装的。”黄粱说得谦虚,笑得讨喜,暗道三十多年前这老头儿也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居然还知道当时年轻人流行的古诗混搭,新潮得很哪。

他心头这样想着,嘴上又笑着补充一句:“不过现在,也没有‘惟梦闲人不梦君’的遗憾了。”

“是啊,科技在不断进步。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国家还在提倡建设四个现代化,现在……”张老笑着摇摇头,“现代化都早已经是过时的名词,连梦境都可以定制的了。”

黄粱象被提醒了似的,忙笑着把话题转回来:“啊,对,那张老,您先看看这合同——”

他把合同向张老面前转过去,斜刺里却伸出一只大手中途一截。黄粱意外地一抬眼皮儿,视线便与张万山撞上了。

——在对视的那一瞬间,黄粱心头微妙的一动。

他确定今天是自己与张万山的第一次见面,但不知为何,这位张先生看他的眼神却总有些奇怪。具体怎么奇怪他一时间也说不清楚,大概是透着几分研判?黄粱只能在最短的时间想到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也许是是怕张老上当受骗?也对,老人家都这把年纪了,突然提出要来赶一赶潮流,换他是张家后人,也会不放心,肯定也要把把关。

这么一想黄粱就释然了,他一只手还按在合同的一端,正要高姿态地把手一松让张万山取了看去,那边张老已经笑着开口道:“万山——”

张万山收回视线,恭敬地问:“太爷爷?”

张老拍拍他的手,温和地取过合同。“我还没老糊涂呢,放心。”

“就不用送了。”电梯门口张老和气地阻止了黄粱。“只是我一把年纪,不知什么时候就蒙马克思召唤去了,所以,你们要尽量快一点……”

黄粱笑着答应:“张老请放心,我们一定会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好好好。”张老十分欣慰,“那我就等你好消息。”

说话间电梯已叮一声打开了门,张万山扶着老人进去,黄粱笑微微鞠了个躬,“二位慢走。”直到电梯门合上才慢慢直起身来。

平稳运行的电梯里张老拄着拐杖,微微圔着眼睛。

“万山。”

“在。”

“你是不是觉得我合同签得太草率了?”

“倒不是。只是担心南柯居的实力会让您失望。”毕竟这是一间小公司,如果不是黄粱无意中投了张老的眼缘,未必有机会接到这笔单子。

张老微微一笑。

“你还是觉得我应该去找那个什么……‘Cure’”

张万山沉吟了一下,公允地答道:“‘Cure’毕竟是筑梦行业龙头老大,全球知名,从综合实力来看远远高于南柯居。虽然他们收费高,但我们张家又不是负担不起。”

“那个‘Cure’,是外国人开的吧。”

张万山一怔,顿时失笑。

“太爷爷,我不知道您原来歧视外国人。”

张老笑着摇摇一只手,慢慢道:“我不是歧视。只是万山啊,有些历史,有些情结,那是属于民族的,天生就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我相信黄粱,他一定能做出让我满意的东西。”

是吗?张万山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往楼上一溜,心想:惟愿那人不辜负了老爷子的信任才好。

想起刚才递合同时与那人的片刻对视,张万山不由得微微吸了口气,努力平复心里生出的丝丝痒意。

今天确实是他俩第一次正式见面,但黄粱却不知道,早在之前,自己就曾见过他,两面。

第一次是在张家老宅。他下班回来,远远看见太爷爷与一个穿白衣的年轻男人坐在树荫下,言笑晏晏,相谈甚欢。

“那人是谁?”

“老太爷新认识的小朋友。”

他哦一声。很久没见过太爷爷兴致那么高了,不由得多看了那人几眼。

不得不说,黄粱给人的初始印象的确上佳。

当日他穿着一件白色衬衫,浓绿的树影投下来在他衣衫上染上一层淡淡绿意,配着他的眉目笑意、专注神情,令人一见之下即心生好感。

他注目片刻,本已生出些结交之心,正想走过去时手机却不合时宜地响起,只得掉头去处理临时事件,平白错过结识的机会。

不久之后,再次见面,然而这第二次见面,黄粱却似是变了一个人,给他的印象大为颠覆。

那是一个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夜晚,在某个大型娱乐会所,他在随从的簇拥下正目不斜视的被侍者带领着走过长廊,突然旁边包间里冲出一个醉鬼,若不是随从反应及时,差点就撞到他身上。

“抓进来抓进来!”伴着起哄声醉鬼的同伴们亦笑闹着追出来又将其扭了进去,而就在这开门关门的片刻之间,他一眼瞥到了站在台上拿着话筒嚷嚷的黄粱。

灯光昏暗。有那么一瞬间,张万山几乎以为自己眼花认错了人,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并没有退化,这确实是那个让他心生好感的年轻人,只是此刻仿佛判若两人。

透过门上镶嵌的菱形玻璃,他看见黄粱摇着腰肢,唱得一脸春意。

“……

小小羊儿跟着妈

有白有黑也有花

你们可曾吃饱啊……”

张万山只知道这是一首幼儿歌曲。但这恐怕是他听过最骚浪的一个版本。

诚然人是多面性的动物,在不同的圈子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所以在今天早上,当黄粱微笑着一本正经地向他伸出手时他忍不住就研判地看了看他:这个人,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其他面目呢?

送走客户,黄梁得意洋洋地吹了声口哨,一路滑着舞步转回公司。

员工们正期待地坐在座位上看他,黄粱在门口站定,大声宣布:“各位!我们接到了一笔大单子!”

全体热烈鼓掌。

黄粱笑着虚按了两下,示意大家安静:“1953第二期梦境大纲待会儿会发送到你们邮箱,客户要得急,所以大家要忙起来了,等加班加点完成之后吃饭喝酒一条龙,公司买单。”

员工们顿时一片欢呼。

“另外,道具组这个月奖金扣5%。”

“诶?为什么?!”道具组的老大惨叫起来。

“精白细面是北方产出的粮食,在1953那种物资流通还不怎么方便的年代它只可能由地质队带到西南,然而那几年那边并没有北方的地质队活动,所以怎么都不可能在西南的县城中学食堂出现白面馒头。”黄粱一口气说完,又补充一句:“幸好客户出现记忆偏差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只扣你们5%以示惩戒。”

道具组的人顿时纷纷哀叹起来:

“天哪,老大你眼睛要不要这么尖!”

“哎,真是百密一疏!”

“我还以为我们这次要拿超额奖金呢!毕竟客户点名表扬了我们的茶瓶啊。”

黄粱不理他们的哀嚎,笑着进去了。珍妮正收拾桌上茶水,黄粱一眼瞥到,连忙伸手抢过:“嗳,这杯不要倒。”

说着就着杯子喝了一口,摇头叹道:“好茶……这么好的茶,张万山竟然碰都不碰,实在太浪费了!”

“也许人家不喜欢喝茶呢,下次他再来我可以试试给他泡咖啡。”

黄粱闻言吃一惊,象不认识她似的仔仔细细地打量她一番。

“我还以为今天是沾了张老的光,敢情是沾了张万山的?!”

珍妮横他一眼,脸都不红一下。

“啧啧,纱布,不是我说你——”

“你叫我什么?!”珍妮柳眉倒竖,瞬间炸毛。

“好好,珍妮~”此外号关系到珍妮大秘书中二时期的一段黑历史,每被触及,反应总是格外大。黄粱便马上从善如流地改口,接着话题说:“珍妮呀,不是我说你,看男人不能只看脸……”

“说得对,所以我也看了些别的。”

珍妮不知是存心想气他还是真心对张万山青眼有加,居然破天荒地对一个男人赞不绝口:“张先生高大英武,除了脸,身材亦好,可见擅长自我管理;话不多,性格沉稳;出身富裕却只戴一只半新不旧的手表,证明也不是爱炫耀的人。唔,比起某个似花孔雀的男人,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喂!”她口中的花孔雀男人表示抗议:“我还是不是你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了?!”

“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话呀。”

......

《筑梦师》作者:凉雾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