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称: 八零胡同小饭馆
本书作者: 摸凹喵
本书简介: 主页各种年代文预收欢迎挑选~接档文《团宠青梅的大院生活日记[七零]》可以点点收藏【本文于12.12周四入v,有超肥大章掉落,宝贝们多多支持正版呀~】
------------
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针织厂胡同新搬来一对姐弟。
听说姐姐叫宋明瑜,性格厉害,硬是从针织厂书记那个铁公鸡嘴巴里撬出一套院子来,是个不好打交道的刺儿头。
邻居们都很同情住姐弟俩隔壁的林香一家。
性子老实没脾气,这下要跟刺儿头当邻居,这以后可得总受气了,日子不好过呀!
林香心里也七上八下。
谁知道搬来第一天,林香就收到了宋明瑜做的糖醋排骨,甜得全胡同馋虫大发。
宋明瑜笑眯眯的,林香觉得她脾气爽快,做事利落,嘴巴还甜,哪里像个厉害角色啦?
直到待业女青年宋明瑜办起了个体经营执照,在胡同开起了小饭馆,林香惊了,邻居们也呆了。
麻婆豆腐回锅肉,宫保鸡丁香酥鸭……
灯影牛肉担担面,鸡汁锅贴糖麻花……
针织厂街上的明瑜小饭馆,一日三餐四季,天天都有新花样,名声传遍了十条街!
巷子里的香味儿越来越浓,院子里的食客越来越多!
三大件搬进了屋,电视机通了天线,明瑜家成了全纺织厂最时髦的一家!
林香,不,整个针织胡同都加入了明瑜的“创业”大军……
卖衣卖鞋的,开小卖部的,还有家里安了座机电话,收费打长途的!
日子越过越好!
-
小破站美食区UP主明瑜一觉醒来,穿成八十年代针织厂一名厂工子女。
爸妈去世,厂里让明瑜二选一,分房,还是要进厂名额。
工厂里三班倒,要是上班打瞌睡,说不定指头都削掉,明瑜是真吃不了这个苦。
而且,这可是八十年代……个体经济繁荣生长,下海经商才是挣钱王道!
还用选吗?
“分房!”
她要了最大的那个院子破墙开店,有了自己的小饭馆。
后来,小饭馆成了享誉全国的老字号。
再后来,明瑜成了八十年代最火热的青年女企业家……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阅读指南·]
1. 慢热,家长里短群像
2. 结局1v1,HE
-------------------
预收《团宠青梅的大院生活日记[七零]》
作为七十年代的独生女,满宝是全大院最幸福的小孩。
爸妈在罐头厂工作,家里有吃不完的肉罐头,别人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偏心大的小的,只有满宝,独享全家人的宠爱。
哪怕在大院里,满宝也是人见人爱。
长得像个小洋娃娃,斜对门的阿姨给满宝编发辫,恨不得抱着她亲个来回。
谁要是敢欺负满宝,大院的男孩子更是从大到小,呼啦啦地就涌出来,打得这人哭爹喊娘。
满宝像是一只掉进蜜糖罐的小蝴蝶,天天过着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
可七岁那天,满宝脸上的小梨涡不见了——
她被小学抓走了,被迫成为了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不能再随随便便出去抓萤火虫,也不能再理直气壮想干什么干什么,院子里五六七八个大哥哥陪她玩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她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还挨了训,说她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小学生要遵守纪律。
满宝眼泪汪汪地回了家,她不想当小学生,她没同意当小学生!
气鼓鼓的满宝决定不搭理狠心的爸爸妈妈,哪怕最喜欢的糖醋排骨她也不吃了,她要抗议!
谁知道,饿得昏睡过去以后,满宝却梦到了许多和大院有关的奇怪梦境。
阿姨变得沉默寡言,对门的哥哥没考上大学。
最让满宝生气的是住隔壁的周琰,明明天天跟在她后头当跟屁虫,她说往东,周琰根本不敢往西,她要放火,周琰都得在旁边放哨。
可梦里,他却变成了冷冰冰的陌生人,还说不认识她!
满宝鼓起了腮帮子。
没义气的家伙,她要跟他绝交!
【·阅读指南·】
1. 年代文家长里短,走温馨风格,主线是满宝和大院众人的日常生活与成长。
2. 青梅竹马,1v1,HE
第1章 第 1 章 第一章
1984年3月,春雨连绵。
雨淅淅沥沥地下,早就黑尽了的天色里,针织厂家属楼却反常地热闹,职工们带着家属,要么虚掩着房门,要么就把外头那层纱门给关上,开着里头的那扇大门,盯着针织厂吴书记家禁闭的大门,悠哉吃瓜!
不怪他们这么八卦,都是针织厂的员工,谁不知道这吴书记是个厉害角色,谁见了都得给笑脸,为人抠搜,又喜欢扯厂里的大旗,人送外号“铁公鸡”。
最近恰逢上头政策下来,要他们积极安排工作落实之前返城的知青和知青后代,还要兼顾招收对口的大专、大学生,这事儿恰好就是“铁公鸡”吴书记负责。
这是个麻烦差事,得罪谁都有可能影响前程,吴书记天天都皱着眉头。
送礼托关系的一批又一批,都是面都没见着就被打发回去,唯独今天这个小姑娘,气势汹汹地来,闷不吭声敲开门,冲进去站在客厅里头就大声喊道:“吴书记,我爸妈刚死,针织厂就拒绝了我顶替工作的申请表,这是要抛弃我们工人子弟吗!”
吓得吴书记脸色当场就变了,连忙叫爱人把房门关上,可这年头大伙儿都还是一层纱门一层木门隔不了音,吴家的争执透过薄薄的门板,变成了家属楼里现场上演的“情景剧”。
屋子里,吴书记苦口婆心:“明瑜啊,这是政策,厂里要公正公平,不能讲私情,谈人情呀!”
宋明瑜坐在沙发上,环顾着四周,墙纸,木地板,还有一台电视机,这座小小的房子,在八十年代可谓是富丽堂皇。
穿越之前,她恐怕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坐在这种地方和人吵架。
就像吴书记并不知道,这个令他头疼不已的年轻女孩宋明瑜,并不是原本的宋明瑜,而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
宋明瑜前世天天995被PUA到腻歪,一气之下裸辞跑去小破站当起美食区UP主,眼看着事业蒸蒸日上,却因为过劳意外猝死,再一睁眼,她就穿到了八十年代,成了针织厂双职工家庭的大女儿。
一家人关系和睦,父母工作稳定,有个还在上学的弟弟,父母排了许多年,马上就要分到属于他们的家属房,明瑜和弟弟各自都能有一间小屋子,对前世没有亲人缘孤身一人的宋明瑜来说,现在的日子温馨、平和,一切都好。
然而刚穿来没多久,一场意外,宋家夫妻去世,留下她和弟弟宋言川,厂里治丧委员会出面帮忙操办完后事之后,就再也没人搭理过她,那套原本应该分给宋家的房子奇妙地换了姓名,成了副厂长儿媳妇的“婚房”。
宋明瑜气笑了,原主的性格文静内向,或许这就是厂里觉得可以欺负她的缘由,只可惜此“宋明瑜”非彼“宋明瑜”,她从她爸所在的设备科和她妈以前呆的一车间开始一路往上告,直到今天终于把吴书记堵在了家门口。
眼下,急的变成了吴书记,宋明瑜有些好笑:“设备零件坏了,又找不到合适的,甚至是我爸他们一点点做出来的,过年放假,家家都放鞭炮,只有我家不行,我妈值通宵,我爸要看管机器,我们家的孩子,连年夜饭都没和父母吃过,我也想问问厂里,这公平吗?”
“这、这也是没办法,当年条件确实不好,可是这些年不是也慢慢好起来了吗?”
“是,好起来了,可是我爸妈都不在了,我们一家人,就剩我和我弟弟两个孤儿。”
吴书记的爱人也在旁边,知道今天要是不把这尊“小佛”给安抚好,自家人是别想睡觉,她吸口气,看向面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女孩。
宋明瑜还扎着过时的麻花辫,一身朴素的衣裤,甚至有些不合身,显然是宋明瑜她妈用自己衣服给女儿改的,可即使如此,仍然挡不住那白皙又漂亮的脸蛋,那一双光是看着人,就能让人感觉无限美好的像是月亮一样的眼睛。
书记爱人拉过宋明瑜的手,语重心长。
“你也是厂里大家看着长大的,你刚出生的时候,你吴叔叔和我还特地来家里看你,还抱
春鈤
过你,小时候你身体不好,常来厂医院挂水看病,乖得像个棉娃娃似的,怎么扎针你都乖乖的,一点不哭,后头平平安安长大,我还给你在庙子里求过护身符……明瑜,阿姨对家里这几个孩子有多怜惜,对你也是一样的。”
她叹了口气:“要是你吴叔叔能做这个主,把你招进厂里来,咱们什么都不用说,自家孩子哪有不帮忙的?这次是真的没办法帮你这个忙,你也体谅体谅你吴叔叔的处境,好吗?”
宋明瑜低下头:“那我和弟弟要怎么办?没钱,申请的房子也变成了别人的指标,现在住的小隔间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还能有什么办法活下去?活不下去了!”
“活……当然能活下去!”吴书记拿过旁边的茶杯狠狠地灌了一口,心急如焚地想着破局之法,他当然不能真的把小姑娘逼出个好歹来。
她爸妈的位置,空着,但是那么多人盯着,他为了宋明瑜得罪那些人脉,他不敢。
但是现在宋明瑜摆明了就是要个说法,他要是想不出更好的方案出来,他能摆脱宋明瑜的质问吗,他真怕这炮仗脾气直接给他家里点了!
情急之下,吴书记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你要房子是不是?分房,我给你分房!”
“老吴!”
“别着急,先听我说。”吴书记把有些急眼的爱人安抚下来,对宋明瑜说道,“我给你两个选择,你听好。”
“首先,设备科不可能没有办法让你顶替的,退一万步说,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如果真有那么个机会,能争取给你安排去织造车间实习,只是实习,转正不了,顶多就是争取一下,后面能不能给一个合同。”
宋明瑜点了点头,吴书记摆摆手,示意他话还没说完。
“还有一个选择——前头厂里因为一些缘故空出来一间房,不在家属楼,是个院子里的平房……不过位置好,就在巷子口,进出方便,独门独院的,两边两个厢房,比你爸妈之前申请那个大,加起来起码有五十平!这个房子不好弄到,但如果你放弃顶替入职的机会,那么房管科那边我来说,特殊情况,我想想办法,也不是不能特事特办。”
一个是彻彻底底的临时工,没有铁饭碗,没有福利保障,不知道哪年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一个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分房福利,这话里的偏向任谁都能听出来。
吴书记或许也觉得自己这话有“故意引导”的嫌疑,他低头喝茶,让宋明瑜想一想。
“只能二选一,你想好,一旦选了就不能再反悔了!”
宋明瑜毫不犹豫:“我选分房。”
吴书记刚要松口气,宋明瑜又说道:“但是我有要求——我只要针织胡同1号,临街的那套房,我要用它破墙开店,厂里必须给我办经营许可!”
在爱人匪夷所思的目光中,吴书记咬牙:“行!你和厂里写一份协议,自愿放弃职位顶替,我就帮你去和房管科说!”
……
宋明瑜从吴家出来,木门刚在面前关上,里头就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她顿了顿,径直往楼下走,像是对那里头为什么吵架一无所知。
刚还吃瓜吃得起劲的邻居们看着宋明瑜背影,面面相觑:“……明瑜这姑娘,变化也太大了,以前那么文静内向的小姑娘,现在变成个泼辣的刺儿头了。”
人群中也有人叹息:“有什么办法,没了爹妈,她要是不把宋家门楣撑起来,谁来为她们姐弟俩撑腰呢?”
这些唏嘘纷纷散散地落入宋明瑜耳中,身处漩涡中心,她却神色平静,直到走到家属楼门口看见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她这才幽幽地叹了口气。
八十年代,和她想象中差别还真大。
宋明瑜穿越过来才知道,这年头虽然讲什么八小时工作制,但针织厂三班倒,年轻的时候分配熬通宵的夜班多不说,每个班次还特别累,那些设备机器不停转,人就得在车间来来回回走,根本不敢停。
一个班次下来,不是腿部充血酸胀,就是脚踝脚趾走到变形,遇上“红五月”那更是十几个小时下不了班。
而且工厂粉尘大,噪音也大,她刚穿过来那会父母还在,一个耳朵听不清,一个经常咳嗽,这都是针织厂职工的职业病。
作为一个995都扛不住的现代人,她是不能也不愿意真的像她这辈子的爸妈一样,睁开眼就是和机器打交道。
宋明瑜不想要顶替工作,她想要的是那套房子,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就已经吹遍了沿海城市,南城坐落西南,政策都跟进得晚,针织厂前头允许破墙开店了,响应的人也不多。
工人们都觉得工厂是一辈子的铁饭碗,疯了才做个体户,但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
宋明瑜却知道八十年代最红火的是个体经济,下海经商才是王道,针织胡同1号的房子分给她,就相当于前世拥有一套自带门面的房子,自家做生意,厂里管不着!
她连做什么生意都想好了,她前世就是做美食起家,这辈子照样可以继续做美食,胡同里开个小饭馆,生活不也美滋滋?
比起那套能开饭馆的小院子,一个岗位根本不算什么。
但她不能低声下气地求吴书记——针织厂凭什么拿捏她姐弟俩,还不就是笃定了她还是以前那个没脾气的宋明瑜!
宋明瑜今天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吴书记,别跟她来这一套!
他们怕刺儿头,她还真就是个刺儿头,还是个聪明的刺儿头,知道她直接开口要房子,吴书记不可能同意,就根本不提这茬,步步紧逼顶替岗位的事儿,吴书记果不其然要找一个折中的办法,把针织胡同1号口头承诺给了她。
宋明瑜不怕他反悔,今天闹这么大,她就一待业女青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该怕的是吴书记。
春夜的雨变大了,单薄的外套顶在头上,一转眼就淋得湿透了,衣服湿哒哒地黏在身上,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宋明瑜在雨中狂奔,针织厂的路灯昏昏暗暗,打在“团结一心,争创一流”的大红色标语上,打在她纤瘦的身影上,拖出一条长长的影子。
宋明瑜急着回家,跑过厂门口那棵大榕树,却看见一个小小的,黑漆漆的身影坐在树下面,那样子有几分眼熟,她人都已经越过了那棵树,又倒回来。
“言川?!”
那小小的身影抬起脸来,肥大到不合身的塑料雨衣下,露出一张苍白清秀的小脸,竟然真的是她弟弟宋言川。
“……姐?”宋言川迷迷糊糊地被推醒,他动了动手,可长时间顶着寒风,他的动作显得十分僵硬,甚至有几分滑稽,他低下头,努力把怀里的东西抱出来——
一把带着体温的,没有被雨淋湿的,干净的长柄伞。
宋言川冻得牙齿打抖,脸上的笑容却有点憨:“姐,下雨了,我给你打伞!”
第2章 第 2 章 第二章
等宋明瑜牵着宋言川一路飞奔回到家,外头连月光都看不见了,她把撑开的伞收回来在地上跺了两下,搓着手去公用厨房烧热水。
宋家住的筒子楼,比起吴书记他们在的家属楼差得太远。
同样是楼梯房,但家属楼是独立卫生间,还有自己的厨房,宽敞一点的房子能隔出一个大套间和几个小卧室。
筒子楼这边却都是以前最早修筑的那一批福利房,没有独立厨房,宋明瑜刚穿过来的时候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大清早爬起来去抢地方烧水——要是睡懒觉,没抢到灶头烧水,早上洗脸的水都冰得沁人。
做饭更是乱七八糟,宋明瑜一开始不知道筒子楼的“潜规则”,有次做完饭忘记拿酱油,她返回去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被邻居倒了不少下了锅,见她去也只是笑笑,说还以为是公用的。
公用厨房如此,厕所就更夸张,筒子楼一层楼就共享那么两个厕所,要是遇上晚上人多,一两个小时才轮到也不是没可能,又不卫生,又拥挤,还不安全。
幸好这会时间晚,邻居们早就洗漱完毕上床睡觉,整个楼道就剩姐弟两个人。
宋言川乖乖地站在门口,不让雨衣把屋子打湿,宋明瑜指挥弟弟赶紧去洗澡,他披着那件雨衣太大了,领口钻了雨水进去,衣领全打湿了。
宋言川却
春鈤
摇摇头,示意她先洗:“老师说了,女孩子不能着凉。”
宋明瑜听着隔壁传来清晰可闻的呼噜声,做了个“嘘”的手势,这才说道:“你姐不怕着凉。”
前世忙起来别说下雨了,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上班,宋明瑜经过那几年社会的毒打早就没那么娇气,而且她这辈子再怎么说也十八岁,已经是个成年人,宋言川还是个小不点。
可宋言川也不肯让步,姐弟俩大眼瞪小眼,最后各退一步,拉上隔帘,用毛巾打着热水迅速地把身上擦了一遍,剩下的热水分了两个盆,一大一小挤在家里唯一一张床上泡热水脚。
冻得快僵了的双脚踩在热水里的那一瞬间,姐弟俩同时发出了满足的喟叹。
手底下撑着的床很薄,木板上头就铺了一层软和的垫子,还是硬得不得了。
这只是宿舍的一角缩影,这个所谓的宿舍,整个房间加起来还不到宋明瑜前世见过那些单间配套大。
和群租房隔离出来的单间差不多,摆下一张床,再加一张万能桌子——又能吃饭,又能做作业,再加两个大柜子,几乎也就没什么了,阳台更是不可能有,洗衣在公用厕所里那条长长的洗手池洗,晾衣服就上天台。
就这么小个地方,现在哪怕只剩她和宋言川两个人,也还是觉得拥挤不堪,之前父母还在的时候,都是她爸用椅子拼个“床”出来自己睡,把唯一一张床留给她们仨。
“姐,你刚刚去哪儿了呀?”
宋明瑜回过神来,弟弟宋言川正眨巴着眼睛看她,那眼神莫名让她想起了某次在小区楼下见到的幼犬,眼巴巴,又委屈兮兮的。
她抱着点逗弄幼崽的想法:“做坏事去了,你信不信?”
宋言川摇摇头:“我姐不会干坏事。”
宋明瑜愣了愣,宋言川以为她不信,又重复了一遍:“我姐是好人,不干坏事。”
“……我去针织厂管事儿的吴叔叔家了,和他商量点事儿。”宋明瑜摸了摸弟弟的脑袋,“不是坏事,不过在别人眼里,我肯定是个坏人。”
这话有点绕,宋言川没听明白,但不妨碍他举起了拳头:“谁说的,我揍他去!”
宋明瑜被这番童言童语逗得笑出了声,紧接着又压低了声音,隔壁邻居翻了个身,不知道是枕头还是什么打到了墙壁,发出一声轻轻的闷响。
“言川,我们要搬家了……不用再住这个鬼地方了。”在弟弟逐渐睁大的葡萄眼里,宋明瑜嘴角的笑容也扩大了,“就是你天天上学要经过的那个胡同,我们搬家去那边住。”
“真的?”
“真的。”
“哇——”宋言川叫了一声,宋明瑜赶紧把他嘴捂住,小不点兴奋地从她的“魔爪”里挣脱出来,小小声地重复,“我们要搬新房子了?”
宋明瑜笑眯眯地点头,宋言川兴奋得不得了,直到两个泡好脚,他被宋明瑜赶到床上呆着,他还在反反复复问同样的话,宋明瑜怕他期望太高,还特地跟他说和现在的筒子楼不一样,是平房,可宋言川完全不在乎。
他和姐姐要搬新家了,一个和现在这座房子不一样的家!
隔壁邻居还在延绵不断地打着呼噜,宋言川却头一次没在床上翻来覆去烙饼子,而是很快就睡着了。
……
吴书记没有辜负宋明瑜的“期待”,他亲自下场,很快分房的手续就办完了。
有人不服宋家姐弟半路杀出来分走了最大的那套,找到房管科抗议,房管科一句“那你去跟宋明瑜掰扯”顶回来,有意见的人只能灰溜溜地不吭声了。
宋家大女儿大闹针织厂,吴家差点吵到动手这件事早就在厂里传开了,有人欣赏宋明瑜的果断,也有人嘀咕宋明瑜不遵守针织厂的规矩,但无论是哪一派,都觉得宋明瑜不是个好打交道的人。
刺儿头!
那些住针织胡同的,一下就成了众人嘴巴里同情的对象,尤其是住在刺儿头隔壁的林香,没少收到车间其他同事同情的眼光,人人都觉得她命不好,遇上谁不好,遇上这么个年轻气盛,得理不饶人的宋明瑜。
林香倒是和往常一样,勤勤恳恳工作,待谁也温温柔柔的,似乎这件事对她没什么影响,唯独回到家面对丈夫和一双儿女的时候,她才露出了几分担忧。
过日子就像是牙齿和嘴巴,磕磕绊绊是难免的,她刚搬进胡同里的时候,也不是没和其他邻居闹过别扭,但大家都不是坏人,也都只是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时间久了,彼此忍让包容一些,也就顺顺当当地过下来。
万一宋家姐弟不好相处……大家还要在一个胡同里住上大半辈子,这邻里邻居的,以后要怎么相处?
宋明瑜全然不知道自己在针织厂的形象,她满心欢喜地拿了钥匙,趁着休息日不下雨,赶紧就带着宋言川搬了家。
吴书记虽然帮了忙,但显然,这忙不是他自己愿意的,厂里一点风吹草动就够大家琢磨了,宋家姐弟搬家虽然大家都知道,却谁也不敢真的伸手帮忙,怕被吴书记记在脑子里,回头找个理由把奖金津贴给取消了,他们可没地方哭。
唯一得知消息赶来的,是她爸以前的小组长张新民,他今天加班,趁着中途休息过来,宋明瑜怕给他添麻烦,张新民摇摇头:“你俩行李确实是不多,但家具,就凭你这小身板肯定是搬不动的,我能帮一把就帮。”
张新民找了两个厂里的男职工,骑着二八大杠,用板车把家具给运到了胡同口,但再多的时间也就没有了,他还要带人赶回去盯着机器加班生产,临走前,宋明瑜把家里仅剩的一袋苹果挂到了张新民自行车握把上:“谢谢张叔叔。”
张新民让宋明瑜有事去找他家人帮忙,他也住在针织胡同,巷子口进去第三家,离宋家不远,可宋明瑜已经麻烦过人家一次,要是还给人添麻烦,她自己都觉得脸上热,干脆自己想办法把家具运进去。
只是想法很好,现实却是她高看了自己的体力,也小瞧了这年头家具的质量,实木家具比她想象中还要扎实沉手,她搬得龇牙咧嘴,也就把桌子往前头挪了一只脚不到的距离,要是按照这个蚂蚁搬家的速度,天黑了也不见得能搬完。
宋言川想帮忙,可他人小力气轻,只能在旁边像只小狗似的跑来跑去。
宋明瑜吃力地拖着木桌子往里头挪动,幸好院子大门够宽敞,虽然家具在地面上拖拽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但她还是用蛮力把它给拖到了院子门口。
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抬进院子,一扇院门,一道门槛,这会儿就跟天堑一样横在那张被拖了一路颇有些可怜兮兮的桌子面前。
宋明瑜擦了擦汗,正想着有没有什么好办法,隔壁院门却突然打开了。
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面容温婉,盘着头发戴一双花色袖套的女人从院子里走了出来:“你们是……”
宋明瑜连忙把桌子放下,主动和对方自我介绍:“你好,我们是今天搬过来胡同里的,姓宋,我叫宋明瑜,这是我弟弟宋言川。”
她招了招手,弟弟宋言川一溜烟跑了过来,规规矩矩地挨在姐姐身边,宋明瑜有些抱歉:“我们刚从筒子楼那边搬过来,这些家具还没搬进去,有点吵,不好意思……我们马上就搬。”
宋明瑜说一句“不好意思”,宋言川也跟在旁边像模像样地跟着说了一句“不好意思”。
“你们好,我姓林,林香,叫我林阿姨就好。我就住你隔壁的院子。”
林香视线在姐弟俩身上逗留了片刻。
今天搬家,姐弟俩都穿得很朴素,前几年做的旧外套翻出来穿在身上,宋明瑜的袖子短一截,宋言川的衣领勒脖子,加上两人进进出出地搬东西拿行李,看上去都有几分狼狈。
但即使如此,宋明瑜那双眼睛还是熠熠生辉,笑起来两个小酒窝深深的,目光中带着一点好奇,一点谨慎,让人想起了雪地里的小鹿。
怎么看都不像是厂里人嘴巴里那个嚣张跋扈,蛮横无理的“歪人”,反而是个弱小无助又可怜的孤女。
林香忽然想起来,眼前这个小姑娘只有十八岁,花儿一样的年纪,却失去了父母,只能一个人带着弟弟……如果是她父母还在,看到女儿不知道有多么心疼。
林香心里涌起一
股怜惜,温温柔柔地开了口:“要帮忙吗?”
宋明瑜愣了一下,似乎不敢相信林香竟然愿意伸出援手,不过紧接着她就用力地点了点头。
“要!”
第3章 第 3 章 第三章
......
【BG71】《八零胡同小饭馆》作者:摸凹喵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连载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