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70年代之学霸成长记》作者:云来花开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2-14分类:小说浏览:15评论:0

本书名称: 70年代之学霸成长记

本书作者: 云来花开

第1章 第 1 章 曾好雨的童年(1)

8509年12月,曾家庄今年特别冷,雪还没有落下,土地就冻得硬实,北风也一直往人的衣服里钻。老人们常说,冬天越冷,明年的雨水就越好,这是个好时节。

但对曾金生来说,这是他这辈子的最不想回忆的一个年份。这狗屁的老天爷,每天他都要在心里骂老天爷好几次。老伴李小妹从过完年开始,身体就不爽利起来,时不时就头晕,需要躺着,去乡里卫生所看了几次,也没查出问题。女儿曾娟去村里打电话,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不凑巧滚到了沟里,脑袋直接撞在了石头上。等到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不清醒了。

村里人帮忙,先是送到了乡里的卫生所,后来又送去了县里的医院。县里的医生说,曾娟还怀孕了,不到两个月。也许是路上耽误了太多时间,也许是因为怀孕出血,最后曾娟还是没有救回来。女儿和她肚子里不为人所知的小生命一起被葬在了自家的祖坟。曾金生一下子老了十岁,好久不抽的旱烟又重新拾起来了。

现在家里只剩下三口人,他和老伴,还有孙女曾好雨。孙女今年刚满4岁,因为她的叽叽喳喳,才没那么安静。

女婿李牧一个月前从青南赶回来,参加了丧礼,待了没几天又匆匆走了。他是个有出息的,今年被劝着参加高考,就考上了大学,叫啥工业大学。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十里八乡的没一个说不好的,大家都说老曾家有眼光,挑了这么个上门女婿,以后妮子有享不完的福,孙女小雨要当城里人了。这次女婿离开,没等他开口,曾金生就提出自家抚养曾好雨,毕竟一个大男人没法照顾。

“金生叔,李知青昨天寄信回来了?”隔壁的秋芳一脸打探的表情,“他有说要带走小雨吗?听说考上大学,国家不仅分工作,还分房子呢?小雨有这么个爹,你就放宽心。婶子的身体怎么样了?我看她这个月都没生过病了,怕是好了吧。”

“还行”曾金生拍了拍自己的烟杆,径直转身回了屋。

“……”秋芳虽然知道曾金生是个不爱说话的,但没曾想他一点都不搭理自己。

她气狠狠地回了自家客堂间,又看到自家两个儿子在打架,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扫把分别给他们来了两下。两个儿子的哭声此起彼伏,不再打架了,她也气顺了。

正美滋滋喝着酒的曾大壮“……”

“当家的,你说,李知青昨天寄了多少钱给曾家。大学生听说每个月有很多补贴。不过,小雨这个女儿,他肯定不会要了。他是当上门女婿的,孩子又不跟他姓。曾娟生的还是个女儿,啧啧啧”秋芳一边摇头,一边把自己的两个儿子赶出去,让他们去把家里的鸭子找回来。

曾大壮又抿了一口酒,不以为意,“金生叔会有办法的”

“他能有什么办法,又不是以前,还当着村里的大队长。现在他们家老的老,小的小。唉”秋芳翻了翻白眼。

“你懂什么,住嘴!”曾大壮再也忍不了秋芳的胡言乱语,大声喝道。他心里暗暗有计较,曾金生当过兵,听说还立过功,又当过村里的大队长,这人脉资源就不容小嘘。而且现在的大队长可是他隔房的侄子,他们两家关系近着呢。不过,死婆娘有一句话说的对,那个李知青怕是不会回来了,他又不姓曾。李牧就是小白脸,当时村里多少女孩子喜欢他,最后他挑了曾娟,谁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金生叔是眼睛被糊住了吗,挑了这么个人当女婿!

另一边,曾金生回到了自家客堂间,就看到自家乖孙女正站在凳子上,身体紧紧靠在饭桌上,两只手卖力地翻着桌上的一本书,神情严肃,嘴里嘟嘟囔囔着,不知道在说什么。这两个月,兵荒马乱,曾好雨原本圆圆的下巴一下子尖了很多,脸上的肉也没了,看着很是让人心疼。

他一把将曾好雨抱了下来,“小雨,你不是在灶台间陪你阿奶的吗?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

“奶奶在忙,我在查字典”曾好雨认真地回答,“爷爷,我会用偏旁认字了,我说给你听,我们要数笔画……”

“什么旁,哦哦哦,是吗?哦哦哦,对!小雨真的太厉害了”曾金生完全没有弄懂偏旁的意思,但还是大大地表扬了自家孙女,又背着孙女小跑进了灶台间,“我们去看你奶的饭做好了没有?”

曾好雨被逗得哈哈大笑。她自小聪明,但对自家的事还是似懂非懂。家里有段时间人来人往,后来,又没多少人来串门了。爷爷奶奶一直陪着她,但不再提自己的爸爸妈妈。刚开始曾好雨因为找不到妈妈哭了几天,被告知妈妈“死”了,但后来她自己又“想通”了,觉得就和爸爸一样,“死”就是出去上学了。爸爸前段时间回来一次,那么妈妈也很快就会回来了。

李小妹正在往锅里下粉条,酸菜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过了会儿,她又蹲下身,拨了拨炉灶里的木柴,让火更旺一些。她是个勤快的人,曾家的灶台间可是村里的“另类”,不是说有多么地亮堂宽阔,而是很干净,东西规整得很好,锅碗瓢盆上摆放得整整齐齐,橱柜的顶也很干净,放着一些杂物,可以说东西多而不乱。

“快出去,现在进来凑什么热闹,都是烟,别呛到小雨!”李小妹甩了甩手,嫌弃地对曾金生说。

“那爷爷再带小雨飞一圈”曾金生故意颠了颠身上的小雨,听到她的笑声后,又开始小跑了几步。

“也不看看现在多大年纪了,还带着孙女疯”李小妹无奈地摇了摇头,又不由地叹了口气。人要往前看,只是怎样才能不伤心呢。

两个月前,李小妹在家里得知曾娟没了的消息,先是晕了过去,在床上躺了十来天,又想跟着女儿一起死,恨自己,为什么不陪着女儿出去,为什么不知道她怀着小孩;又怨恨曾金生,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娟送到县里去救,也许能活下来呢?还恨李牧,明明是知青,为什么要招惹自家女儿……也许是要恨的人太多了,李小妹开始打起了精神,又看到孙女曾好雨在角落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整个人灰不溜秋,身上的衣服几天没有换,鞋子袜子也不齐全的样子,她奇迹般地“恢复”了。只是逼自己不去想曾娟的事情,全身心操持家里的事情。

等到吃晚饭,曾金生和李小妹聊起孙女查字典的事情,才想起字典是在曾娟的房间里。这本字典是曾金生送给女儿的礼物。曾娟一周岁生日,正好曾金生从战友那里知道了新华字典发售,就拖了好几个人给带回来。这本字典在当时可是时鲜货,曾娟带着它上完了小学,后来村里的中学关了,字典又没有了用处。直到曾娟和李牧结婚,曾娟又拿出了字典和课本,开始学习。

两人一阵沉默,知道是孙女去女儿房间里翻了出来,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曾好雨可不知道两人的纠结,她对于今天的探险很是满意。当时,她本来在灶台间烧火取暖,但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画面,是前几个月,妈妈教她查字典的方法。小孩子的心是想一出是一出的,无比随心所欲,想到就要做到。

于是她就和奶奶说要去找爷爷玩,实际上一个人偷偷地来到了自己原来的房间。这个房间原本是她和爸妈一起住的,最近她搬到了和爷爷奶奶一起睡,就好久没来了。

房间里的床和桌子都浅浅地积了一层灰,因为不透风还显得有些闷。循着脑海里的记忆,打开了电灯,曾好雨又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床边的书桌上找到了那本字典,红色外壳,一摸,有点黏黏糊糊,她毫不在意地就往身上抹了下,感觉干净了才开始翻开。字典的第一页写了妈妈的名字,这两个字她认识,曾好雨有些得意。

看了一会儿,她又觉得房间里有点透不过气来,而且光线昏暗。于是拿着这本字典登登地跑到了客堂间。

“先找部首,曾的部首是?妈妈说过,看头和尾,是八还是日啊……”曾好雨开始纠结起来,“挨个试下吧……”

“哈哈哈,是‘日’”曾好雨有点想蹦起来,但想到自己是站在凳子上,又克制住了,“接下来,我要查‘李’,是爸爸和奶奶的姓,李是怎么写的啊,我想想”

她发现字典是一个宝库,就像以前听过的故事,门后面有好多好多吃的,好多好多玩的。字典里面好多内容是她没有见过的,虽然爸爸妈妈教过她一些字,但那些远远不够,这真的是一件好好玩的玩具!

曾好雨有些兴奋了,最近她一直被关在家里,虽然和爷爷奶奶玩也挺有趣的,但一直玩好没劲啊,终于找到一些事情可以做了。

第2章 第 2 章 曾好雨的童年(2)

“阿奶,你知道‘李’在字典的第几页吗?”曾好雨的嘴巴吧嗒吧嗒说个不停,“哈哈哈,你不知道吧,我告诉你……”

整张饭桌上充斥着小女孩的一问一答,她并不需要大人的反馈就能一直说下去,而且情绪高涨。

李小妹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想让她乖乖吃饭,但看到孙女眉飞色舞的样子,又觉得可爱。只好认命地把白菜鸡蛋夹到她碗里,“多吃点鸡蛋,一口菜一口饭。”

曾好雨听话地夹起碗里的鸡蛋大口吃着,一边含糊地说,“我又认识好多字了,明天我要去上学了。 ”语气里充满了骄傲。

看到小豆丁一样大小的孙女说出这样的话,曾金生不由地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也平整了很多,“一天就认识好多字了,我们小雨比爷爷强。不过,现在哪里有学校给你上啊?你才多大。”

“阿奶给我做个书包,我就能去了。有书包就能去学校了,我知道的,阿爷你不懂。”

“你太小了,学校的老师不收你。你看隔壁的大毛二毛,他们都没去上学。”曾金生说的是曾大壮的两个儿子,一个9岁,一个7岁,都没有去上学。

曾好雨满脸失望,不由撅起了嘴巴,“那我要长多大,才能上学?” 等知道自己要等到8岁才能上学,她脸上的失落感觉仿佛就要漫出来了,这让曾金生老俩口很是不好受。

曾金生想了想,不由开始乱承诺,“明天阿爷要去县里办事,你想要什么礼物?我都可以答应你。想不想吃糖,还是要吃饼干?”

听到能吃饼干还有糖果,曾好雨又嘿嘿笑了起来,小声地问,“我可以都要吗?”相比上学,还是饼干这些吃的更有诱惑力,于是她理所当然地把上学,读书都抛之脑后了。

吃好饭,曾金生又给孙女编了一个小花篮,他编的很用心,花篮的大小正适合小姑娘的手拿,花篮的柄细心地磨过,确保不会弄伤她的手。

曾好雨一会儿拿这个花篮装字典,一会儿又把花篮拿到了厨房,非要把她吃饭的碗放进去。折腾了好一会儿,她才终于打起了哈气,抹了抹眼睛,想要睡觉了。

李小妹让她靠在床头,用热毛巾给她擦了擦身子,又换了块毛巾给她擦脚。没等擦完,曾好雨就倒了下去,陷入了梦乡。

被子里,曾金生早早地放了一个灌满热水的汤婆子,他还时不时调整下位置,保证整个被窝都是暖呼呼的。

被脱得只剩内衣的曾好雨被人塞进被子里,愣是没有醒,只是换了一个更舒服的睡姿。

李小妹专注地看了会儿孙女的睡颜,又把被子的四角压实了,确保不会漏风。本来曾好雨是睡在老俩的中间,但她的睡姿真的不太好,常常“拳打脚踢”,老俩口坚持了两天,两人年纪大,实在吃不消这样的待遇。于是只好把她移到了最里面,又给她单独准备了一条小被子。

等曾金生把洗脚盆里的水倒掉,哆嗦着回到房间,就看到李小妹正就着灯光缝东西。“这个灯太暗了,伤眼睛,县里的医院没有查出什么问题,但你肯定有病根在,不能太劳累,否则我怎么办啊。”曾金生叹气道。

“就想给小雨放一段裤管,她的裤子今天看着有点短了。好了,我不做了。”李小妹利落地收拾好针线篮,把它藏在柜子的顶上。小孩子家家,不当心翻到的话,还是有点危险的。“明天去邮局,别忘了去百货商店称点饼干,要那个盐水口味的,小雨喜欢吃这种,别买其他的。”

“不会忘的。”

“他寄回来多少钱?”两人都知道“他”指的是李牧。

“11块。”曾金生拍了拍李小妹的手,“他上次回来的时候提过,学校每月给的钱不多,粮票够吃饭,去掉买书的钱,他会把钱都寄回来。这大概是他两个月的补贴。”

“算他有点良心。”李小妹低着声音说,“娟没了,他再结婚的话……”

曾金生沉默了会儿,才说道,“没有那么快,他还要上学,我打听过了,大学要念三年。”

“三年,到时小雨也才7岁。”

“不是有我们老俩口吗?放宽心。我们身体康健,小雨才有保障。”曾金生道。“以后结不结婚,我们也管不着,也别多问,就当是门亲戚处着。”

“唉”李小妹又叹了口气,过了会儿,又说道,“明天把那笔钱也取了。”

“知道-。”曾金生低着声答应了。两人不再说话。

翌日,曾金生起了个大早,怀里揣着一个菜饼子和一壶热水,肩上背着一编织袋东西,早早地等在村口。昨天,他就找了同村的曾建设,说好搭他家的驴车到乡里。

曾建设和他们家是隔了几房的亲戚,一家子都是老实人,但运气不错,现在靠驴车送货,慢慢攒了点家底。他帮着曾金生把东西搬到了驴车上,开始寒暄,“叔,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曾金生理了理袋子,将它放在驴车的角落,“是寄给我女婿的,上次回来,他说想家里的酸菜,想得紧。我家老婆子说,他在青南那里上学不容易,既要读书,还牵挂家里。非让我给他送点,就折腾了些菜干和咸蛋,还有酸菜。”

曾建设边挥着鞭子赶驴车,边啧啧称奇,“城里人果然不一样,还想念我们乡下的酸菜。不过,当时李知青到我们庄子,我就觉得他是有大出息的,你瞧,这乡里就他一个人考上了大学。可惜……”曾建设话还没说完,就觉得不好,心里默默呸了下,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曾金生岔开话题,“建设,你今天在乡里送货,怕是要忙活到晚上。”

“还行,我们乡下人就是一把力气。有人找我搬砖,那家人要起房子,听说,要造的房子特别气派,所以要运好多车青砖,三轮车可赶不上我家驴车。”曾建设说到今天的生意,就开始得意起来,不过,他突然想到,“金生叔,我在乡政府那块干活,要是赶得及,咱一起回村里,晚上这里的路可不好走。”

曾金生满口答应,在下车前,硬塞了他两毛钱当车费。乡里没有邮局,曾金生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才到县里,幸好车站离邮局很近。

邮局的门口人来人往,有寄东西的,有取信的。这个年代,没有其他更加方便的交通工具,南来北往的人都靠着邮局维系着联系。就连李牧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在邮局拿到的,当时他和曾金生两个人轮流等在邮局那边,就担心通知书送不到乡里。

邮局领取汇款单和寄东西的是两个窗口,曾金生自有打算,先寄东西给李牧。耐心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他把袋子里的菜干和咸鸭蛋摊在桌上,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没有问题后,曾金生才掏出一块布,现场用针线将这些东西封起来。

等盖上邮戳,领取了收据条,他拖着编织袋来到了领取汇款单的那条队伍。

这条队伍的人明显少了很多,他从怀里掏出了李牧的汇款单,还拿出了自家的户口簿,取了11块。现在取款都要有户口簿作为凭证,

将这笔钱塞进口袋后,曾金生从怀里掏出了另一张单子,这张单子有点泛黄,感觉放了一段时间,“同志,我还有一张单子要领。

工作人员扫了一眼单子,略有些吃惊,350块,这可不是小数目,35张大团结,是她将近两年的工资。

她略带迟疑地扫了一下对面的人,却看到对方憨厚地朝她笑了笑,“这是我女婿汇的款,有出息的很。对我们老俩口也好,孝顺得紧。他在钢铁厂工作,省吃俭用,才攒下的。最近我家老婆子身体不好,才想把钱取了。”

“那您可真是有福气”工作人员肃然起敬,数了35张大团结递给了曾金生,让他按下手印。曾金生满脸感激,把这些钱细细地包好,揣进了怀里。

等出了邮局,曾金生左右瞅了瞅,找了一个角落,偷偷地把那一叠用塑料袋包好的钱塞到了编织袋里。编织袋里有一个刚刚没有寄出去酸菜罐子,最后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钱塞进了罐子。

做完这一件大事,曾金生才稍微放松了下。记起了孙女期盼的眼神,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百货商店。

县里的百货商店很是气派,大大的玻璃门,里面的商品很多是曾金生都没有见过的。他跟着人流 挤进了门口。各个柜台人挤人,商店的营业员一个个穿的光鲜亮丽。在“白眼”加持下,他买好了饼干,也称了点糖果,共花了2块钱。虽然有点心疼,但为了孙女,一切都值得,

正当他离开时,突然,门口传来喧闹声,“电视机到货了”“同志,我先到的”“我有外汇券,谁和我换电视机票?”“我儿子要结婚,同志,先让我买”

“我等了一个多月了”

曾金生知道电视机,但不知道电视机如此畅销,这么多人要买。

营业员不耐烦地说,“排队,排队,别挤来挤去的,烦死了”。

他不由地问了句,“这机子多少钱?”

“380,还要有券,买不起的,别在这里”营业员用更加不耐烦的语气回答道。

第3章 第 3 章 曾好雨的童年(3)

曾金生眼看着三台12寸黑白电视不到5分钟就被人抬走了,买到的人喜气洋洋,倍感关荣;晚来一步的人非常扼腕,有的还拉住营业员,她想知道下一批电视机什么时候到。

“这可真是说不准,这三台可是我们领导拖了不少关系才拿到的高级货。现在电视机的产量跟不上,黑白电视机在我们这是新鲜货。听说还有彩色的电视,不过只给大城市,我们这轮不到。”

“啧啧啧,电视还有彩色啊。”

“彩色的价格肯定更吓人,算了算了,我家还是听听收音机。”

“收音机也难买的很。”

百货商店更加热闹了,曾金生轻轻地摸了摸编织袋里的酸菜罐子,不由想起了女儿曾娟。

这笔钱是曾娟给他的。曾娟初中没有读完就在家里干活,刚开始因为曾金生自己是大队长,为了避嫌,她只能和李小妹一起插秧种地。70年,他主动让位,不当大队长,找人商量想安排她去当个记分员,曾娟不愿意去。

她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脾气又犟,老俩口说破了嘴皮子,愣是拿她没有办法。

李小妹怎么也想不明白,曾金生心里隐约知道点。后来被他撞到过一次,曾娟才向他坦白,她在偷偷地干一些倒买倒卖的事。

曾金生没有和老伴提,有时还会帮她打掩护。她去乡里勤快了些,他就和人说,自己的腿不好使,让闺女去配点药。

不知道曾娟找了哪条门路,家里的粮票越来越多,铁盒里的钱也是只多不少。李小妹也琢磨出来,但她被当年的事吓怕了,想到前几年的光景,开始每天以泪洗面。晚上也睡不好,说,总是梦到自己女儿被抓。靠着眼泪攻势,让曾娟收了手。

那年是73年,李牧作为知青被分配到曾家庄,曾娟代表村里去接他。她的整颗心都扑在他身上,哄得李牧答应和她结婚,慢慢和以前的朋友断了联系。

小雨出生后,曾娟的心又开始活络起来,到处翻报纸看。她知道和自家娘说是没有用的,就试探着和曾金生聊了几句。8507年高考重新恢复,8508年的大会,这些都是信号,说明整个国家要开始飞速运转起来,时代的脚步从不等人。

曾金生看她有自己的主意,也说了自己的担忧,让她再考虑考虑。

再后来,李牧被她说动,去报名了高考,曾娟开始联系起以前的生意伙伴,她去洪里乡的次数多了起来。

这张汇款单就是今年9月初,从光渚省那边寄过来给曾金生的。李小妹看到这张汇款单,手抖得厉害;曾金生也吓了一跳。早知道,城里的厂子待遇再好,工人们每个月只能拿到十几块的工资。

村里的何会计一直吹嘘自己女婿在火柴厂,每月工资就有十四块,劳防用品发得勤。

曾娟笑着让他们把钱收好,满眼发亮地说了自己的打算。李牧去青南工业大学报到,她也想跟着去青南那边看看,大城市肯定机会更多。如果青南那边发展的好,她再把女儿和父母一起带过去,让小雨在大城市里读书,再考个大学。

想到这,曾金生摸了摸自己腰间,发现没带烟枪,只好拿起水壶,灌了一大口水。

鬼使神差地,他来到了新华书店,给小雨买了据说现在最畅销的彩色连环画《大闹天宫》。曾金生认识的字不多,但他骄傲地和书店的工作人员说,自家孙女认识好多字,以后高考肯定也能考上大学。书店的工作人员很吃惊,看上去只有50来岁的曾金生,竟然有孙女准备参加高考了。但还是尽责地给他推荐了几本名著。曾金生大手一挥,买!

就这样,曾金生又提着满满一个编织袋搭上了公交,还赶上了曾建设家的驴车专线。面对曾建设的好奇,他只是敷衍地说,邮局不让寄酸菜,就把酸菜带回来了,还好咸蛋和菜干都能寄。

曾金生说,正好女婿还给小雨寄了书,他去邮局取了回来。“你看,就是这些,说是叫连环画,城里的小孩都看。”

“李知青倒是有心,知识分子就是比我们懂得多。”曾建设对李牧倒是高看一眼,想不到他婆娘去世了,还记挂女儿。

曾金生点了点头,又和曾建设聊了聊明年什么时候开始插秧,明年老天爷不知道给不给面子的问题,又说起,过年后,又有几家人家要嫁女儿,娶媳妇。

到了庄子里,曾金生远远就看到自家孙女坐在门槛上,鼓着一张脸,鼻子和眼睛都有些红,感觉像是哭过一场。

这可让他着急了,他拎着编织袋快步回家。还没等他问出缘由,从屋子里快步走出来的李小妹就开始告状。天气这么冷,曾好雨还想往外跑,问她,就说要在村口等爷爷回来,让爷爷第一眼就能看到她。

“哼,我还能不知道她心里打的算盘,就想出去玩,也不看看这么冷的天,谁家小孩还在外面。”李小妹冷笑了几声。“我就让她坐在门槛上,这里也能看到你回来,否则饼干糖果统统别想吃。”

“她不肯才哭的?”曾金生把编织袋放进了里屋后,一把抱起泫然欲泣的孙女,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果,让她含着。看她破涕而笑,才放下心来。

“不是因为这个,她在家里到处乱跑,还拿着字典去灶头间看,差点让灶火把字典烧了。她被吓得哭了会儿,还好人没事。我把字典收起来,她就说要在门口等你。”李小妹给曾金生拧了把热毛巾,让他擦脸擦手。

曾金生把孙女放下,又神神秘秘地对孙女说,“看看爷爷给你带了什么”

他从里屋取出了连环画,曾好雨嘴机卖力地吸着糖块,眼睛却紧紧盯着爷爷的动作。当看到连环画时,她不由地跳了起来,两只手紧紧地捧着,不肯松手。要知道这可是连环画,这里每一张图都是那么的精美。在这个色彩贫瘠的乡村,彩色图画对小孩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连环画的书名是《大闹天宫》,曾好雨大声地念了出来,这几个字她都认识。翻了开来。她觉得自己好像能看懂,但又不知道得很具体。

她很快发现了规律,原来每一幅画的正下方有几行字,是为了解释画上的内容。书和文字配合起来,才是真正阅读连环画的方式。

曾好雨虽然说认识了一些字,但要想完全看读懂连环画的内容,还是很有难度,毕竟她远远没有达到爷爷和别人炫耀的“认识很多很多字”的那种程度。

直到春节前,曾好雨一直在和连环画“作斗争”,想要彻底征服这个敌人。不过这个成果嘛,只能说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80年的春节,曾家庄家家户户都飘荡着肉的香味和油炸的味道。就算再穷的人家,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割几斤肉,让自家过一个富足的年。

曾好雨家也早早地准备了年货,李小妹自己炸了麻花,炒了花生糖,炖了一大锅红烧肉。她把曾金生带回来的糖果拆了点放在碗里,饼干没拿出来。

曾金生兄弟三人,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曾宝生和他一起参军,但却没有回来。侄子跟着他嫂子改嫁去了外地,曾金生托人打听过,却音讯全无。

弟弟曾铁生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曾家庄,安安分分地娶了老婆,生了三个儿子,又有了好几个孙子孙女。相比曾金生这边只有曾好雨一根独苗,曾铁生家可谓人丁兴旺。

年三十,曾金生两兄弟轮流坐席,去年是到曾铁生家吃年夜饭,今年就轮到曾金生请吃年夜饭。

曾铁生的婆娘何小草带着三个儿媳早早来到了曾金生家,帮忙准备晚上的饭菜。她一到,就开始指挥起来,让大儿媳去杀鸡,二儿媳去处理草鱼;小儿媳被她安排去蒸八宝饭。

“嫂子,你和我就包饺子。”何小草手脚麻利地把白菜猪肉馅拌好,开始擀面皮。只见她手轻轻一转,一张饺子皮就成型了。

李小妹领着曾好雨一起捏饺子,曾好雨有些不情愿,想要去看放鞭炮。庄子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她跃跃欲试。

“大娃,二娃”何小草高些声音把自己的两个孙子喊了过来,“你们带小雨出去玩,不准带去河边!”又转头对李小妹说,“让他们小孩子玩玩,嫂子放心,我家大娃十岁了,性子稳。”

李小妹想到孙女这几天有些闷闷不乐,就答应了下来。曾好雨又从屋里拿出了连环画,跟着堂哥们跑了。

当何小草问起自家女婿,李小妹是满口夸赞,绝口不提其他。

李牧很早就写了信回来,说要帮学校的老师完成一个项目,所以赶不回来过年。他给曾好雨寄了两件衣服回来,又给老俩口买了一桶麦乳精。只是曾好雨伤心了很久。

听到爸爸不能回来,曾好雨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曾金生和李小妹两人怎么哄也哄不好。新衣服、好吃的都没有办法让她好受点。最后她是哭累了才睡着,只是睡梦中很不安稳。

后来,曾好雨安静了很多,她突然有些明白妈妈“死”了并不是上学去了;爸爸上学去了,却也有可能不会回来了。

第4章 第 4 章 曾好雨的童年(4)

曾铁生和何小草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国庆、国强、国华,三个儿子都早早成了家。曾国庆有一个儿子曾有志,一个女儿曾荷花;曾国强有两个儿子,曾有成和曾有为;最小的儿子曾国华去年才结的婚,还没有孩子。

成立合作社后,所有人靠工分算钱吃饭。曾铁生家壮劳力多,每天至少能拿到四十个工分。到了年底,公社根据工分的数量分钱分粮食,他们家就能拿到不少东西,是曾家庄里数一数二的好人家。

不过,让李小妹和村里其他女人来评价的话,曾铁生还好娶了何小草,否则照他那个爆脾气,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女人们在灶台间忙得团团转时,曾金生和曾铁生两兄弟坐在客堂间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说闲话。两兄弟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了,年前琐事杂事太多了。

“大勇前几天去乡里开会,乡里的意思,说是今年要把田分了。”曾金生说,“我找人打听过,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曾铁生不太相信,但他知道他哥从来不说大话,“这田怎么分,光凭曾大勇一个人说了算,我可不服!”曾大勇是曾家庄现在的大队长,也是他们隔房的侄子,平时说话八面玲珑,曾铁生很是看不惯他。当时曾金生推荐他当大队长,曾铁生因此差点和曾金生闹翻。

“肯定不是他说了算,看乡里的文件,你急啥!”曾金生碰到曾铁生这个臭脾气,也是没有办法。“我说这个,是让你有个成算。国庆他们兄弟三个都已经成家。远香近臭,不如再去批两块宅基地,分开住。如果再分田,三兄弟更加齐心。”

曾铁生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现在砖头太贵,我家哪有钱给老二、老三起房子。”

“不是让你买青砖,买点红砖就可以了。”曾金生恨铁不成钢,有心想多说点什么,但考虑自己弟弟已经年过半百,大半辈子都过来了,不是想教训就能教训的。

曾铁生不作声。

这时,曾好雨跟着曾有志他们从灶台间跑了出来,几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麻花,嘴里还塞着糖果,最小的曾有为跟在他们后面跑。刚到门口,曾有志他们都不见了。不到3岁的他没有跟上,最后急得哭了起来,在地上打滚。

曾铁生皱着眉头不理,曾金生看不过去,把他抱起来,帮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又给他从八仙桌上的干果碟里拿了一块花生糖,哄他去灶头间找人。又看曾铁生还板着张脸,直接问,“国庆他们怎么还没有过来?”

“国庆、国强去帮人杀猪。那家人本来不想杀的,听说来了贵客,临时找人杀。而且现在猪肉贵,杀了,正好卖个好价格。至于国华,哼,一大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他就是没有他两个哥哥踏实。”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曾金生有感而发,“我现在就想和你嫂子一起把小雨带大。你改改那个臭脾气,国庆他们都做爹了,还被你训。”

曾铁生敷衍地点了点了头,两兄弟沉默着吸了会儿烟,各自想着心事。

过年对曾家庄的孩子来说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每天不用干活,可以到处玩,还有很多好吃的,有的甚至还能收到压岁钱。

曾好雨跟着曾有志他们在村子里乱窜,到处看人放鞭炮。鞭炮这种危险的东西,爷爷奶奶是不会买给她的,但能看别人放,曾好雨已经很快乐。

鞭炮被扔进粪坑里,她和其他人一起发出尖叫声;鞭炮被扔到河里时,炸出了一点冰块,她也开心得在原地蹦了好几下。一群小孩像蝗虫一样,祸害完一个地方,又马上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乐其生悲,何大毛在和人打闹时,将鞭炮扔到了人群里,曾好雨来不及躲,其他人来不及“救”。她的棉衣就被鞭炮的火星沾到了,虽然没有烧起来,但却有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洞。

曾好雨的棉衣和其他人不一样,是全新的棉衣。棉衣是黑色的,但这个黑色有点光泽,在阳光下有点反光。

她本来就长得好看,穿着这样一件衣服更显得眉目如画。现在,“仙女”的衣服破了。

曾有志、曾有成和大毛、二毛狠狠地打了一架,气呼呼地带着曾好雨、曾荷花回了家。

曾好雨虽然难过,但还是安慰堂哥堂姐,说自己阿奶很厉害,可以把这件衣服补得谁都认不出来。曾荷花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蓝色棉衣,不由露出了歆羡的表情。

曾好雨是庄子里所有小孩最让人“嫉妒”的小孩,她的妈妈死了,但她爷爷奶奶特别疼她,从来不会骂她。听说她每天都能吃一个鸡蛋,能吃一颗糖。更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她有一个大学生爸爸,每个月给她寄吃的、用的。

两个月前,曾好雨收到了礼物,是连环画,这可是彩色的,足足11本的连环画!

曾家庄从来没有小孩能拥有这样昂贵的礼物,他们的玩具都是来自于大自然或者废旧的物品,男孩子们的玩具有用木头做的枪,有用草编成的蚂蚱,女孩子们的玩具则是布缝制的沙包,几根花绳。但这些怎么能和曾好雨的书相比呢。

于是乎,在曾好雨还不知道的时候,她的连环画成为了曾家庄的明星产品。可惜,她的年纪小,不经常出门,没有享受到众星拱月的待遇。

小孩子们是懂得曲线救国的,曾有志、他们是小雨的堂哥堂姐,肯定能借到她的书。

面对其他人的请求,曾有志拍着胸脯和大家保证,自家堂妹非常大方,等她看完,他就能借来看,到时再分享给大家。

为了这个承诺,曾有志在放学后,就会时不时去堂妹家关心她看书的进度,想要一睹为快。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堂妹看到他喜欢提问,“这个字念什么,那个字念什么?”他落荒而逃,无法理解小雨的思路,不是看漂亮的画就可以了吗,为什么非要认识字呢。

只有两年级的他承受了太多。因为曾有志的半途而废,“明星三人组”还没有享受多久的新星光环就破灭了。

曾有志不安地带着几人回了家。曾铁生看到小雨的棉衣,果然暴怒,踢了他一脚,还想要把他揍一顿,幸好被曾金生和闻声跑出来的李小妹拦住了。曾有志他们被吓得哭了起来,又伤心又委屈。

李小妹从柜子里拿出深蓝色棉衣给孙女换上。拿衣服的时候,她的手有些抖,不由地想东想西,如果这个鞭炮不当心炸到小雨的眼睛,又或是,炸到她的脸怎么办?

大概看出了奶奶的不安,曾好雨懂事地说,“阿奶,我再也不看别人玩鞭炮了,我就喜欢看书。”

李小妹摸了摸孙女的头发,“以后让你阿爷带你玩这个,今天我们就待在家好吗?”

得到孙女的同意后,李小妹把哭哭啼啼的曾有志他们拉进了里屋,桌上放了很多零嘴,几人的眼睛盯着这些吃的,开心了起来。

曾好雨看到大堂哥他们险些被揍,不由地愧疚起来,把一直攥在手里的连环画递给了曾有志。

“你……嗝……不会又要问我哪个字怎么读吧?”曾有志有些自暴自弃。这次到堂妹家,曾有志本来就担心小雨提问,天知道,她怎么能有这么多问题,他在学校里已经受够被老师提问了。

“大哥不是说过,等我看好就借给你吗?”

“真的借给我?”幸福来得太突然,曾有志都不敢相信。

曾好雨点了点头,满脸骄傲地说,“我已经看好这本,现在我看到第5本了,嘿嘿。”

在一旁的曾有成听到了,边跳边说,“我也要,我也要。小雨,你给我第二本。”

“不行。”曾好雨立马拒绝,“只能一本本借。”她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直觉告诉她,不能把书借给太多人,否则会找不到。

机灵的她看到曾有成不高兴,立马拉起他的手,“我已经把第一本记下来了,二哥,我讲给你听吧!”

曾好雨扬起头,把两只手背在身后,开始在房间里踱步,“第一幅画,画的是玉帝还有其他神仙,玉帝的脸上很生气,有个人在和他告状,原来是东海龙王。东海龙王头上有两只龙角,他和玉帝告状,说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在水晶宫里砸东西……”

曾有志擦了擦眼泪,怀疑地看了看手上的连环画,“小雨,你说的怎么和上面写得不一样啊?”而且,明明只是一句话,小雨怎么多说那么多?

“二哥又没有看到画,我总要和他描述下画的内容。”曾好雨说,“大哥,你别打岔,我要忘记了。”

曾有志听着听着,就觉得自己堂妹讲的可比连环画精彩多了,她会详细描述每个人的表情,讲到精彩的地方,还会夹杂点自己的点评。

曾有志、曾有成两兄弟听得很认真,沉浸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

曾荷花有些不在状态,她看到书桌上有一个吸铁文具盒。凑近一看,果然是个铁皮盒子,上面画着一只美丽的鸟,拖着五彩的尾巴。

......

《70年代之学霸成长记》作者:云来花开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