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恪靖公主[清穿]
作者:蓝色草原
文案:
固伦恪靖公主,大清公主第一人。
·
身为大清公主,该做的她都做了:
和亲,
远嫁蒙古,
维持满蒙两族联姻。
·
不该做的她也做了:
开垦土地,改善水利,教化百姓。
参政,制定《喀尔喀三旗大法规》。
权倾漠南、漠北。
她的府第就是归化城中的独立王国。
且看“海蚌公主”的传奇人生。
阅读提示:
①架空历史,考据勿究
②女主文,男主清穿
③1v1,He
内容标签:清穿 女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正剧
主角:恪靖公主 ┃ 配角:敦多布多尔济,温宪公主,胤禛 ┃ 其它:清穿,公主
一句话简介:和亲公主的掌权逗夫岁月
立意:如果没有光,那就让自己成为光吧!
第1章 姐妹
宁寿宫里,青烟袅袅,佛声阵阵,一片安详。
小佛堂内,一位眉目柔和的少女正坐在小榻边抄写佛经。
伴着几声咳嗽,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被身边的嬷嬷搀扶着走了进来,对着抄佛经的女子柔声道:“六格格,你已经写了一个多时辰了,放下笔歇歇吧。”
六格格抬起头,对着老人笑道:“太后娘娘我不累,还有两行这卷经书就抄完了,等我抄完了就去休息。”
太后便坐在一边微笑着等她抄完,心里感慨六格格这是个苦命但懂事的孩子。
六格格的母亲郭贵人出生低微,不受皇帝宠爱。虽然她柔顺貌美,但在宫里这样的女人多如牛毛,数也数不过来,等皇帝过了新鲜劲就把她仍在一边不管不顾。
好在郭贵人的嫡姐宜妃性子泼辣,入了皇帝的眼,入宫不久就封嫔封妃。六格格生母位分低微,不能养育公主。六丫头一生下来便被她的姨母——也就是当时的宜嫔抱走抚养。这孩子至孝纯善,从小便聪慧过人,得了姑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青眼,皇帝看在孝庄太皇太后的面子上,也愿意给这个六女儿几分恩宠。
可惜好景不长,姑祖母十年前仙逝,六格格又不像九格格那孩子一样惯会撒娇弄痴。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六格格既然把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自己一个人默默承担,她汗阿玛又怎么会像疼爱小九那样关注她呢。
身为这宫里的太后,五阿哥是她一手养大的。五阿哥的生母宜妃是六格格的养母兼姨母,这两个孩子的关系自然就比宫里旁的兄弟姐妹要好上许多。受小五那孩子所托,她身为玛姆自然就对六格格多几分照顾。让她常来宁寿宫抄抄佛经,宫里的人就不敢小瞧她,也能多几分机会见见她汗阿玛。
只是她身为太后,已经养育了宜妃的五阿哥,又抚养了德妃的九格格,在这宫里已经形成了平衡,实在不好再收养六格格。不然,就算六格格的母亲郭贵人出身低些,依照六格格的品格,她是愿意收养这个孩子的。
六格格放下笔,将小几上抄完的经书整理好,转过头对着太后温声笑道:“太后娘娘,我抄好了。”
太后慈爱地向她伸出长满细斑皱纹的手,六格格会意,连忙上前搀扶太后。
太后靠着六格格和身边的嬷嬷扶着,走出小佛堂,吩咐六格格:“你汗阿玛如今北巡去了,我正要命人为他准备冬衣,到时候你将抄好的经书送到宁寿宫来,连带着冬衣一并给你汗阿玛送去。你这孩子性子清冷,这样不好。给你汗阿玛写封家书,多学学九格格向你们汗阿玛撒撒娇,你们父女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亲近了。”
六格格跟在太后身边低眉顺眼:“孙女知道了,恩谢太后娘娘教诲。”
太后拍拍她的手背,安抚道:“你的心事,我是知道的。我虽然没有亲手抚养你,但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从那么小小的一个人长成现在的大姑娘,玛姆心里也疼你。你放心,你的额驸人选,玛姆必定会细细为你筹划。”
六格格微红着脸低下头,神色不明:“太后娘娘说笑了,孙女的婚事一切全凭娘娘做主便是。”
太后笑着摇摇头,知道六格格这是害羞了,干脆换了话题:“九丫头在宁寿宫小花园里命人摆了小宴,请了宫里的小阿哥小格格们来玩,咱们去她那里闹闹。”
六格格柔顺低头应是。
太后带着一行人走进宁寿宫的小花园,九格格果然在那里设了小宴,桌宴齐整,鲜果佳肴琳琅满目,一群小阿哥小格格们正在欢笑游戏,好不快活。
众人看见太后和六格格来了,连忙起身行礼:“请太后娘娘安,六姐姐安。”
太后慈爱地摆摆手:“我就是来看看你们,蹭蹭你们的宴席。不必管我,你们自己去玩吧。”
宫里的孩子们都知道太后娘娘最是慈爱不过,见她这样说,便三三两两地各自散去了。
九格格冲着六格格使了个眼色,六格格回头看了太后娘娘一眼。太后知道她们姐妹俩有自己的小秘密要说,笑着摆手道:“你跟着小九去吧,我坐在这亭子里歇歇脚。”
六格格和九格格便向着太后行礼告辞:“孙女告退。”
太后微笑目送两个孩子离开。
九格格拉着六格格来到自己暂居在宁寿宫的屋子里,悄声对六格格道:“六姐姐,我听额娘说,内务府已经开始筹备你的嫁妆了,这可怎么是好啊?”
六格格知道九格格的生母德妃有兄弟在内务府任职,九丫头能从她额娘德妃娘娘那里知道这消息并不奇怪。
她抿唇笑着摇头,揉揉九格格的小脑袋:“我今年都十八岁了,也是时候该嫁人了,内务府为我准备嫁妆理所应当,这事有什么好奇怪的?”
九格格窝进六格格的怀里撒娇:“可是我不想要姐姐嫁人嘛。汗阿玛和太后娘娘这些年都没有在京里为姐姐你相看人家,照这样的情况看,他们心里必然是打着那个主意的。大姐姐去了那个地方,三姐姐五姐姐都跟着去了。若你也嫁去了那里,这京里不就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趣儿!”
六格格听见九格格说胡话,示意这屋子里伺候的宫女都去外面守着,自己拉着九格格到塌边坐下,把她揽进怀里:“你方才在胡言乱语些什么?汗阿玛和太后娘娘疼爱你,给你和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定下亲事,让你免受远嫁之苦,亲人离别之痛。他们那样疼你,你怎么好埋怨两位长辈?”
九格格的声音里带了哭腔:“可是姐姐,凭什么就单我一个人不用抚蒙远嫁,这对你们又何其不公?我就是觉得心里不舒服……”
六格格无奈笑了。九丫头被汗阿玛、太后娘娘和德妃娘娘保护得太好,未免单纯了些。她明白九丫头的意思,宫里这么多姐妹,目前凡是活下来长大的,除了小九,无一没有逃过远嫁抚蒙的命运。小九觉得只有自己留在这京里不用抚蒙,未免对她们这些自小一起长大的姐妹生了愧疚之心。只是,这是汗阿玛的决定,与九丫头何干?
六格格劝道;“个人都有个人的缘法。小九,你怎么知道我远嫁蒙古是祸非福呢?况且嫁出去的几位姐姐如今在草原上各有建树。九丫头,咱们一起长大,你是知道我的性子的。我这一生,最崇敬之人便是乌库妈妈,她老人家为这天下太平做了多少努力,我心里向往非常。若是有朝一日给我机会,即便只做到她老人家十分之一二的功绩,我就心甘情愿、死而无憾了。”
九格格急得连忙捂住六格格的嘴:“我不许姐姐你说死字,不许说!”
六格格宠溺地看着九格格:“好好好,我不说。”
九格格这才安心将捂着六格格嘴的手放下,窝进六格格怀里:“姐姐,你说玛姆和汗阿玛会给你挑个什么样的人呢?若是你嫁到科尔沁,那还好些,毕竟那里是太后娘娘的娘家,还有太皇太后老人家的恩德在,他们必然不敢薄待你;若是去了漠北,人生地不熟的,那……”
六格格自信接道:“即便我嫁去了漠北,我也能活出自己的滋味,不像某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到现在连自己的事情还摆弄不明白呢!”
“姐姐——”九格格拖长了声音撒娇,“你又捉弄我。”
两人笑闹了一阵,九格格正打算撒娇让六姐姐今晚留下来陪她住在宁寿宫,便听到翊坤宫的小太监来替宜妃传话,说是天晚了,宜妃请六格格回宫用膳。
没办法,九格格只好松开拽着六格格衣裳的手,放她离开,嘴里还不情不愿地嘟囔着:“哪里是宜妃娘娘找姐姐,必然是小九那个小混蛋向宜妃娘娘撒娇了。”
六格格伸出食指点了点九格格的眉心:“不许胡说,小九听话着呢,况且他比你大,你该叫他哥哥呢。我走了,明日再来看你。你晚上安分些,别又踢了被子着凉。”
“我知道了,姐姐,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九格格见六姐姐要走,忙道,“六姐姐慢走。”
六格格笑着离开,先去正殿向太后娘娘请辞,这才带着身边的宫女太监回了翊坤宫。
第2章 慈母
六格格回到翊坤宫,先去正殿向宜妃请安问好:“宜尔哈给宜额娘请安,恭愿宜额娘喜乐安康。”
宜妃笑着命身边的嬷嬷将六格格扶起:“你今天在太后娘娘那里抄了一日的经书,想必也累到了。你回屋子洗漱一番,换了衣服去见见你母亲,再过来这边陪我用膳吧。”
六格格应是,回了自己的屋子,洗漱齐整,换了外裳,去拜见她的生母郭贵人。
六格格俯身道:“女儿见过额娘。”
郭贵人忙叫她起来:“宜尔哈,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亲母女,不必如此多礼。”她拉着六格格做到自己身边,看着这个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女儿,心里不由欣慰。
她是个没本事的,不受皇上宠爱,便是生下了小阿哥,也因为自己福薄导致小阿哥没有站住,没满月就夭折了。唯一的女儿六格格,因为自己身份低微不能抚养,也无法承欢膝下。好在六格格宜尔哈是由嫡姐宜妃抚养长大,和她这个生母的关系还算亲近。
嫡姐宜妃性子火辣刚硬,把六格格教养得很好,没有学到她身上的柔弱气。六格格这孩子打小就有自己的主意,早年得了太皇太后的宠爱,等太皇太后仙逝,又得了皇上的怜惜,因为和五阿哥要好,又入了太后娘娘的青眼,不用她为这个女儿费心。
“你今日去宁寿宫,太后娘娘可有透露你将来的额驸人选?”郭贵人有些心急地问道。
她如今唯一发愁的事就是女儿的婚事,本朝开国以来便有将皇室公主抚蒙远嫁的诸多先例,再加上六格格之前的几位公主都嫁到了蒙古,由不得她不担心。
六格格轻轻摇头:“太后娘娘并没有向我透露额驸人选,女儿估摸着,汗阿玛和太后娘娘应该还在考虑到底要将我嫁去哪里,他们两位长辈恐怕也在犹豫呢。”
她的语气太过平淡,好像谈论的根本不是她的终身大事,而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样。
郭贵人一生安分守己,从不敢多心多想,奢求荣宠。但六格格是她唯一的血骨,她自然希望女儿能够过得好些:“宜尔哈,你说,皇上会不会看在仙逝孝庄太皇太后的面子上,不让你抚蒙,让你留在京城了?”
六格格在心里感慨母亲的天真。
汗阿玛平定噶尔丹叛乱已经有五六年的功夫了,如今战争即将平息,以土谢图汗部为首的多个喀尔喀蒙古部落内附大清,公主和亲是收复部落民心的大好机会。汗阿玛身为一世明君,怎么可能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恐怕只是在考虑将她嫁给哪个汗王子孙才能争取更大的利益。
只有像母亲这样金丝雀一般被养傻了的宫女子,才会说出这样的天真话语。但母亲这样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地活着,她作为女儿才能放下心。
她无奈答道:“女儿揣测着太后娘娘说话时的语气,抚蒙这件事必然是不能改的。更何况小九从德妃娘娘那里得了消息,内务府已经在准备我的嫁妆了。女儿能陪在母亲身边的时间,也只有这一两年的功夫了。”
既然知道这事已经定下了,郭贵人便不再多提,免得惹女儿伤心难过。听到女儿话里和九格格的亲热劲儿,郭贵人不免劝道:“你和九格格的关系倒是好,也不怕你姨母生气。”
六格格笑道:“五阿哥和九格格都是在太后娘娘宫里养大的,九丫头待五阿哥,比她待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四哥还要好呢。小五也是,对待九丫头比对他的同母亲弟弟九阿哥、十一阿哥要亲热得多,我也没见姨母怎么生气。如今我不过是因为去宁寿宫抄经,才和九丫头走得近了些。姨母仁善,怎么会为了这点子小事生我的气?”
郭贵人依旧有些愁眉不展:“虽然你这样说也有几分道理,但宜妃姐姐和德妃娘娘不和的事,在这宫里是人尽皆知的,你到底还是和九格格避着些才好,免得惹姐姐心烦。你额娘我没本事,将来你的嫁妆、陪嫁的奴才甚至是封号等一应事务,还需要劳烦宜妃姐姐为你操心呢。”
六格格知道母亲这么说都是为了自己好,连声应道:“好好好,我听额娘的就是了。姨母吩咐我去主殿陪她用晚膳,额娘也一起去吧?”
郭贵人摇头:“我就不凑这份热闹了,你去陪你宜额娘和两个弟弟用膳吧,记得让着些弟弟们。做女孩子要柔顺些。”
六格格对母亲的话不置可否,起身行礼:“女儿知道了,女儿告退。”
郭贵人摆手道:“去吧。”
六格格任由小宫女走在前面领路,心里仔细想着这宫里的格局。
真实的皇宫里哪里有像戏本子上写的那样,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不过是各宫各扫门前雪,在这宫里寻一分安稳日子过罢了。
这些年,汗阿玛只宠着新进宫的年轻妃嫔们,再加上战事不断,更是忽略了几位掌权的宫妃。
德、宜这两位宠妃或许年轻时愿意为着汗阿玛争风吃醋,可如今几位宫妃都老了,新出生的格格阿哥们都长了好几茬,哪里还会像从前那般你不饶我、我不饶你的。便是现在德、宜二妃依旧互相争斗,那也只不过是做给汗阿玛看的,为的不过是平衡二字罢了。
“格格小心台阶。”前面引路的宫女提醒六格格。
六格格道了一声谢:“多谢姐姐提醒。”
那宫女忙说:“不敢不敢。”
进了翊坤宫主殿,绕到一旁的小花厅,膳桌上已经摆好了菜肴。九阿哥在一边帮着十一阿哥解九连环,宜妃则在一边笑盈盈地看着两个小兄弟玩闹。
六格格进去先对着宜妃行了一礼:“宜尔哈给宜额娘请安。”又对着两个阿哥道:“弟弟们好。”
九阿哥和十一阿哥早在六格格进来时就已经起身,停下来不玩了。他们见六格格向他们问好,也连忙回了一句:“六姐姐好。”
“好了,都是一家人,哪里这么多礼数。”宜妃笑道,“上桌用膳吧。”
六格格、九阿哥、十一阿哥应道:“是。”
宜妃是宫女子出身,虽说宫里讲究规矩,但一起用膳的都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也不必拘泥什么虚礼,所以用膳时就像普通的平民之家吃饭一样,唠叨着说话。
六格格身边坐着的是九阿哥和十一阿哥。她用公筷给两个弟弟夹了菜,安静地用晚膳。
九阿哥看着自己碗里的清炒蔬菜,又看看弟弟十一阿哥碗里的咕噜肉,不由苦了脸,闷闷地用膳。
晚膳过后,几人喝茶消食。六格格便替姨母问起两个弟弟的功课。
九阿哥是最烦这些文绉绉的东西的,他回答不上来,只能看着十一阿哥对答如流,心中不由升起委屈。
六格格揉揉九阿哥的脑袋,笑道:“你前段日子生了病,没有精力用于功课上,这不怪你,小九接下来继续努力就好。”
又对着十一阿哥道:“姐姐知道小十一在功课上尽心,但你自小体弱多病,别总闷在屋子里看出,多出去转转对你身体也好些。”
两位阿哥都是明理之人,点头应是。
宜妃在一旁笑道:“他们两个爱生闷气,也就肯听你这个姐姐一声劝,我这个额娘有时也拿他们两兄弟没办法。”
听到宜妃这样说他,九阿哥觉得颇为丢脸,他跺了跺脚,耍赖道:“额娘,你不许说了。”
六格格敲了一下他的脑袋:“你做的什么小家子气的样子,以后把这习惯改了,小十一都没有你这么爱撒娇。这么大的人了,再过两年就该娶福晋了,也不知羞。”
九阿哥呐呐地低下头,趁着六格格和宜妃不注意,对着十一阿哥做了个鬼脸。
十一阿哥立马被逗笑了,对着六格格道:“姐姐,九哥他逗我玩。”
宜妃笑骂了一句:“小九,你又作怪样子。”
几人一阵笑闹,好不欢乐。
冬日里天黑得快,趁着天色还早,宜妃命人将九阿哥和十一阿哥送回阿哥所休息。
她吩咐两人身边的嬷嬷:“两位阿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若是他们半夜醒来觉得饿了,你们不许怕麻烦,让膳房给他们准备就好,只是不许让两位阿哥肚子里积食。”
两个阿哥的奶嬷嬷点头应是:“奴才谨遵宜妃娘娘吩咐。”
宜妃点头,目送两个孩子离开,拉着六格格进屋说话。
宜妃问道:“内务府已经开始准备你的嫁妆了,我听着准备的那些东西,和前些年你的几个姐姐们出嫁时准备的嫁妆一般无二,想来抚蒙之事已成定局。你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想法?”
六格格答道:“宜额娘说笑了,我能有什么想法?汗阿玛圣旨一下,谁也逃不了。这既然是我的命,我自然会去挣。等到了那边,我做出点成绩来,将来也好帮衬着几个弟弟。”
宜妃也笑:“你的弟弟们倒不需要你帮衬,你只管顾着自己,我就能放下一半的心了。你比你前面的几个姐姐看得开,如此也好,人生在世,在哪里活不是活呢?当年我青春年少,也曾奢望过如意夫君,一世恩爱,哪里料到会进宫?会有如今这个地位?我和你母亲的出身都不高,你母亲懦弱、随遇而安,而我偏不服气,想要挣出一片天地来。后来我果然成了事,得了皇上的宠爱,有了如今在这宫里的位置。你这孩子像我,我们这样不服输的人,到哪里都能活得好好的。”
六格格应是:“宜额娘说的是,宜尔哈多谢宜额娘教诲。”
宜妃点头:“天不早了,你早些回去休息吧。你别多心,你的婚事恐怕还有得磨呢。”
六格格起身行礼:“宜尔哈告退,请额娘早点休息。”
“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这篇文写得是固伦恪靖公主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架空处理,不是历史描述,所以不支持小可爱的考据。一切情节处理都是为了整体剧情服务,希望大家开心看文。(不了解恪靖公主的小可爱建议先看番外4和番外5)
-----------------------------------------------------
请务必看清楚文案,感谢互相尊重和理解。
第3章 人选
过了半月,康熙北巡回京,将一众成年阿哥们都带了回来,紫禁城里顿时热闹起来。
诸位成年阿哥先在康熙的带领下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尽了孝道,这才各回各宫,各找各的额娘。
四阿哥的养母孝懿仁皇后已经仙逝,和生母德妃的关系又不大亲近,一时间竟不知道要往何处去才好,干脆回阿哥所陪伴自家刚出生的小格格。
“四哥,等等我。”身后一道清爽的声音传来。
四阿哥转过头,原来是五阿哥。他和五阿哥的关系还算亲近,有些奇怪道:“你不在宁寿宫陪在太后娘娘和汗阿玛跟前尽孝,跑出来做什么?”
五阿哥笑着答道:“汗阿玛和额么格额吉有话要谈呢,他们俩嫌我烦,把我赶出来了。”
四阿哥笑笑,也不接话。这宫里除了五阿哥能亲切地称呼太后一声额么格额吉,也就是蒙语里的奶奶,其他人都只能按礼法尊称一声太后娘娘。
五阿哥赶上四阿哥,和他并肩向阿哥所走去:“我听着汗阿玛的话音,他们是在商量六姐姐的婚事。看汗阿玛的那个样子,恐怕他心中已经有额驸人选了。”
他想到之前在草原皇帐里汗阿玛对那个人目露赞赏的那一幕,心里不由发紧。
四阿哥知道六格格由宜妃抚养长大,和五阿哥的关系亲近,心下便是一叹。
没有哪个皇阿哥愿意看着自己的姐妹远嫁抚蒙,虽然他和德妃娘娘的关系冷淡,但对自己的亲妹妹九格格却是关心的。当年九格格的额驸人选定下来,是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皇亲国戚,他这个做哥哥的听了也是松了一口气。
虽说舜安颜为人平庸没有建树,汗阿玛把小九许给他,纯粹是为了给母族、妻族佟家恩典。但他出身高贵,也算是勉强配得上小九,算是一份良缘。更重要的是,小九嫁在京里就不用抚蒙了。
为此,他也能明白五阿哥的心思。只是,汗阿玛既然和太后娘娘商量了人选,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也无力改变。
他只好安慰五阿哥道:“汗阿玛待六格格颇为宠爱,会给她挑个好人婚配,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五阿哥无奈叹气:“希望如此吧。”
宁寿宫里,康熙正在和太后娘娘商量六格格的婚事。
康熙和太后说了人选之后,太后立刻提出反对意见:“不行,我不同意。”
太后闷声道:“皇帝要是把六格格嫁到漠南,那我不会反对六格格远嫁。我虽然没有亲手养大六格格,但这些年相处下来,我知道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身为祖母,我心疼她。六格格也是皇帝你一手看着长大,疼爱了这么多年的孩子,你怎么忍心把六格格嫁到漠北那个荒芜之地?”
太后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如今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按照所处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个部分。
漠南蒙古也就是科尔沁蒙古,是最早依附大清的蒙古部落,也是如今的太后和仙逝的孝庄太皇太后的老家,科尔沁蒙古和爱新觉罗两族多有通婚。若是皇帝将六格格嫁到漠南,那太后还可以借助自己父族的势力抚照她一二。
而漠北蒙古,是因为忍受不了漠西准噶尔部落的肆意侵扰,近些年才依附大清的,此前从未有过通婚的先例。大清对漠北的掌控也极为薄弱,再加上漠北蒙古经常遭受漠西准噶尔部落的骚扰,战火纷飞,极不安全。
太后怎么可能同意康熙将自己亲手养大的小姑娘,嫁到这样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弥漫硝烟的地方?
太后质问康熙:“难道这件事再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吗?”
康熙无奈道:“皇额娘,儿子已经和土谢图汗部的汗王通过气了。朕身为一国之君,既然已经答应把六格格嫁给他孙子,怎么可能出尔反尔?那孩子前些年进京受封郡王时,皇额娘你也远远地见过一面。他长得不差,此战又立下大功,同时他是土谢图汗部的下一任汗王,怎么也不算辱没咱们家六格格了。本来朕也想多留六格格几年,但土谢图汗王老了,身体不好,担心长孙压不住他的那些叔叔伯伯,这才和朕商量先将婚事定下来。”
太后叹了口气,知道康熙打定了主意,六格格嫁到漠北这件事是再没有改变的机会了。她道:“如今噶尔丹残部还在草原上游荡,六格格要嫁到漠北,怎么也该再等几年才是。”
康熙见太后答应了,自己心中也松了口气。毕竟,虽然自己是六格格的汗阿玛,但若是太后执意要为了六格格出头,他身为儿子要遵守孝道,也实在不好反驳。
他见太后放松了条件,笑道:“这个是自然的,朕也不是那等不顾女儿性命的人。到时候还要把土谢图汗部的那小子叫进京来,叫皇额娘过目呢。”
太后闷闷地不吭声。
康熙见太后不接话,便换了话题,笑道:“这次北巡,草原没有落雪,皇额娘特地命人送来的冬衣倒是没有派上用场,白费皇额娘的一片心意了。”
太后见康熙给了台阶,不好再沉默下去,便也笑:“没用上总比你冻着好,你们这些孩子,就是仗着自己年轻,不肯好好穿衣服。我看你这个汗阿玛,和小五小时候赖皮不肯穿衣服的样子是一模一样的。”
康熙接话道:“那也是皇额娘心疼儿子和孙子们,才给了我们这些小辈赖皮的机会呢。”
太后被逗笑了:“今晚叫上几个孩子,在宁寿宫用膳吧。”
康熙应是,吩咐梁九功:“你先去把几个格格阿哥叫到宁寿宫来乐一乐,朕也是时候考量考量他们的功课,看看朕不在京的这段时间这几个小子有没有偷懒。”
梁九功见如今气氛融洽,见机插嘴说了个笑话:“别的阿哥奴才不一定知道,九阿哥听到这消息一定把眉头皱得死紧,不知会担心成什么样呢。”
知道九阿哥惫懒,康熙和太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几个没成年的孩子被叫到宁寿宫,宁寿宫一下子多了这么些孩子,登时热闹起来。
康熙先把六格格和九格格叫到身边说话,表达自己对这两个孩子的宠爱。
“六格格,过来让汗阿玛看看,咱们家的小丫头都长成大姑娘了。”康熙表现出自己对六格格的慈爱,拉着她坐到自己身边,“你的额驸是土谢图汗部的敦多布多尔济,征讨噶尔丹之时这小子表现得不错,亲手割了噶尔丹逆贼的脑袋献给朕。朕看他身强体壮,相貌俊朗,是个青年才俊,倒和朕的宝贝女儿勉强般配。不知六丫头你意下如何?”
六格格假意羞红了一整张脸,低下头轻声道:“既然汗阿玛说他是个好的,那他必然是好的。女儿的婚事由汗阿玛一力做主就是。”
康熙对六格格温顺的回答很满意,他笑道:“你这孩子可有什么想要的,朕一并赏赐给你。”
六格格低下头假装想了一会儿,笑着摇头道:“女儿身为皇家公主,吃穿不愁,并没有什么想要的。女儿只盼望着汗阿玛和太后娘娘能身体安康,永享万福,让女儿能多为两位长辈尽孝。”
康熙点点头:“那这段日子你就住在宁寿宫吧,朕也会常来这儿看你的。”
六格格起身,行礼谢恩。
九格格在一边问道:“汗阿玛,我未来的六姐夫什么时候能来紫禁城啊?女儿可急着看这位被汗阿玛如此夸赞的六姐夫呢?”她冲着六格格做鬼脸:“姐姐必然心里也期待着吧。”
六格格羞红着脸,上前假意要拧九格格的嘴:“九丫头如今大了,倒编排起我来了。不如让汗阿玛把佟家的舜安颜也叫进宫来,省得你这个小丫头一日日的春心萌动。”
九格格连忙对着六格格讨饶:“姐姐我错了,饶了我吧。”趁着六格格心软,她又连忙躲到康熙身后:“汗阿玛快帮我,六姐姐如今越发得爱调戏人了。”
康熙在一边乐呵呵地看着两个女儿打闹,笑着开口:“不急,等准噶尔部叛乱彻底平息,土谢图汗部的汗王自然要带着他孙子进京领赏的。到时候你也可以见见你未来额驸。”
额驸和公主的地位相辅相成,额驸有了功劳,公主自然也跟着受益,反之亦然。
六格格俯身屈膝:“女儿多谢汗阿玛。”
九格格在一边笑道:“汗阿玛,你看姐姐如今还没嫁人,心就已经向着她额驸了,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气得六格格作势又要拧她的嘴。
姐妹俩吵吵嚷嚷,宁寿宫里留下一片欢声笑语。
作者有话要说:
不是历史不是历史不是历史,架空架空架空
----------------------------------------------------
(历史上的噶尔丹这时候还没死,这个小朋友命硬得很)
第4章 出宫
......
《固伦恪靖公主[清穿]》作者:蓝色草原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g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