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乡明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1-20分类:小说浏览:31评论:0

故乡明

暗宇识微光:深空、梦境和时间之外的科幻故事

查看详情

「见过紫外线消毒灯么?」柳林问我。

「嗯,见过,我家碗柜里就有一个。」

「对,就是那种灯。在餐具上照一小会儿,细菌的 DNA 被破坏,然后成片死亡。伽马射线暴来的时候,我们就会跟你家盘子上的脏东西一样,脏器停工,皮肤大面积脱落,甚至整个儿被烤焦。这样解释,你懂了么?」

柳林转过身,将眼镜取下:

「我宁可你没把石牌带回来。那样的话,我们至少现在不会恐慌。细菌被消毒灯杀死前就不会恐慌。」

说句良心话,这锅也不该让我来背,因为我就是一月球矿产勘探队的。去年,我带队前往雨海勘察,在雨海的质量瘤(一块引力大于周边的月表区域)中央发现了那块石牌。它一米见方,通体暗红,像一块烧红的烙铁,也像一个凸起的肚脐,表面布满规律圆点,预示着与高等文明的关联。我还记得,那时头顶的地球散发着淡淡的辉光,映照得这块不大的石牌晶莹透亮,它一动不动,似乎在这儿等候已久。

我心中狂喜,自己成了第一个找到地外智慧生命的人——以后名字能写在初中课本上吧?

在那之后,从危海到东方海,类似的石牌在质量瘤中央被一一发现。我们至今没弄清它们是如何被运送到月球,倒是上面的信息先被破解了。

那是一条语意模糊的警告:

「我们是地球上的先代文明,早已消亡。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为未来的地球文明留下预警:

1000 光年外存在一个恒星密度极高的球状星团,这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古老星团,那里的恒星大多已经死亡。

而在球状星团的外侧,有一个大型黑洞围绕其公转,公转周期是 1500 万年。黑洞具有极高的轨道离心率,和星团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在靠近星团时,强大的引力会导致星团中的中子星、黑洞合并,特别是距离本来就不远的中子双星。这时大量伽马射线暴就会被引发,像节日烟花一样射向宇宙。

由于星团内复杂的引力扰动,其中一束射线会直指地球,我们的文明因此毁灭。下一个黑洞公转周期里,你们也会遇到同样的灾难。我们无力改变一切,希望你们可以幸免。」

根据石牌上的数字和公式,我们找到了星团。如果用光学望远镜观察,那儿就是一片模糊的暗红色,和大多数年老星团一样,它是球状的,内部塞满了白矮星、中子星和恒星级黑洞,仅剩一些质量不大的红矮星苟延残喘。同时,我们也通过追溯大量 X 射线的源头,找到了那个围绕星团公转的致命大型黑洞。

更加可怕的是,根据石牌信息,早在 190 多年前,黑洞已经走过了距离星团最近的轨道顶点。星团内部中子星碰撞合并已经启动,相当于几个太阳的物质消失殆尽,被转化为了能量。能量之大,等于银河系所有恒星数百年来释放光和热的总和。

在其中的一场碰撞里,一束伽马射线从星体磁场两极发出,大约 40 年后,这束光将到达地球,它将成为地球人看到的最明亮的,也是最后的景象。

(一)

我随柳林走进一扇门,会议室除了大屏幕外空无一物,这是一场高机密的远程会议,与会执委不知道彼此姓甚名谁,却共同掌握人类的存亡命门。

「柳林,这次你不是一个人参会?」数字在屏幕上跳闪,代表 15 号执委正在发言。

「我把杨庆海带来了。」柳林说。

「杨庆海?是报丧者杨庆海吗?」

报丧者?这个代号我始料未及,没想到啊,我历尽考验成为一名宇航员,就是为了留下这么个丧气的名号?

「是我。」我极不情愿地说。

「我带杨庆海来,因为他需要知情。」柳林顿了顿,「这是石牌危机的唯一转折,而杨庆海——他第一个接触石牌,又经受过完整探月训练,会在未来的任务里成为关键角色。」

关键角色?这绝不是好事,电影里的关键角色通常都有个舍己渡人的下场,于是我连忙摇头:

「先别急啊,为了避免民众恐慌,石牌危机可是 S+的加密等级,我就这样走进来听是不是有点……不如你们先聊,我去外面等?」

柳林无视了我的抗议,清了清嗓子:

「现在,我宣布特别应急委员会根据投票达成的一致共识——经过严密论证,人类已无生还可能,文明即将终结。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彻底放弃求生计划,转而将资源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什么?!真要放弃了?

黑暗中的空气变得凝固,我愣住,胸口像被狠锤了一下:

「还、还有 40 年,对吧?不是还有 40 年伽马射线才会到地球么?从现在开始,将全球生产剩余都投入星际飞船的研制,也不行么?至少能够让一部分人逃生吧?」

屏幕上跳闪起一个数字,8 号:「你真觉得射线暴是一束细光么?它的横截面直径接近一百光年!而我们应用可控核聚变才不到 50 年。以现在的技术你想研制出怎样的逃生飞船?曲率引擎?还是黑洞引擎?」

「逃不走还不会躲么?地球只有一面会承受打击,对吧?可以将人集中送往另一面躲起来。」我追问。

屏幕上几个数字共同闪耀了一下,这代表几个参会人同时发声:「地球无时无刻不在自转,你知道受灾的是哪个半球?」

我求助般看向柳林,他只是摇了摇头:「无法预测死亡射线到达地球的精确时间,即使派出探测器,也不能将任何消息提前传回,我们的死神跑起来可是光速!」

我反驳:「就算不做任何预警,总有某个半球的人能躲过去。管他是谁呢,只要有人活下来……」

15 号打断我:「是的,伽马暴只会杀死一个半球上的人,但活下来的另一半才是真正的不幸。辐射随水和空气进入体内,死刑只是变得漫长了一些。更糟糕的是,伽马射线接触的臭氧层会在瞬间分解,而另一半球完好的臭氧会随着大气,向受灾面流动。很快,全球臭氧层密度稀释到过去的 40%。地面接受到的紫外线将是原来的 10 倍以上,大量植物和动物因此死去,随之而来的是饥荒、瘟疫,人口在短时间下降到不足万分之一。」

我没死心:「可以造生态循环仓隔绝紫外线!再不行就去地下,用人造光源培育植物,本世纪初的技术就能实现这些了。等到地球自我调节后——也许几十年臭氧层就能慢慢恢复——幸存者再从避难所里出来,虽然人不多,但那就是文明的火种!」

「你以为我们想不到这种方案?可惜啊!中子星碰撞时,和伽马射线同时喷射出的,还有一束高能带电粒子。只不过它的速度略小于光速,会在地球遭受第一波辐射后的几十年内抵达。」他顿了一顿,「还和上次一样,我们无法预计它来的时间,以及它会打击地球的哪一面。」

5 号说:「被它横扫的半球,没人能够幸存。」

4 号说:「臭氧层再次遭到破坏,地面又暴露在过量紫外线下。」

15 号:「刚开始恢复的脆弱生态系统再次崩溃,而这一次,它面临更大的考验,需要数倍的时间来自我修复。」

「而在修复完成之前,地表所有大型动物,包括人类在内,早就灭绝了。」柳林补充道。

「……什么?!居然辐射打击还能……买一送一?」我喃喃自语,绝望如同冰凉的巨石,压在背脊上。

「报丧者杨庆海,你能想象吗?幸存者从臭气熏天的生态仓出来,满心希望地开始改造盐碱地。可新播下去的种子还没来得及发芽,又一波致命辐射袭来,用同样的方式把他们消灭干净。就像神手里拿着一盏细菌消毒灯,轻轻按两次开关,对他来说只是动动手指,而对于我们……就是希望彻底覆灭的代价!」

我感到喉咙发涩,勉强咽下一口唾沫,润了润嗓子:「所以……你们叫我来,需要我做些什么?」

「我们需要你给月球抛个光。」

「……嗯?什么意思?为、为什么要这样做?」

柳林挥挥手,显然已经很疲惫了:「不多解释了,先进行表决吧。同意放弃逃生计划,将所有资源投入月球抛光计划的执委,请亮灯表决。」

话音落下的刹那,原本漆黑的大屏幕上亮起了几十个数字。昏暗的会议室里,这些光芒显得高亢而明亮,我的眼睛被突如其来的光明刺激得流出了眼泪。

——几十年后,夺走全人类生命的那道光线亮起时,我是不是也会像现在一样,泪流满面?

(二)

古人怎么定义夜晚?

看到天黑,他们便觉得这是夜晚;如果能看到月亮,夜晚就是良夜;如果当时的月亮还恰好符合他心境,这良夜便值得为之赋诗一首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邀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吟着诗低下头,可是脚底下灰褐色的却是月亮,悬在我头顶的,精美的,复杂的,包裹一层薄薄大气的蓝球,那才是故乡。

月球抛光工程的一万三千名组员分了九批次来到月球。作为项目组指挥官,我是其中的第一批。

和一年多前来月球勘探的情况截然不同,上次,发射发布会聚集媒体和要员,他们像欢送英雄一样为我献花、祝酒。而这次我们只能灰溜溜地走。

「月球氦-3 的开采工程延长了。」这是月球抛光计划的对外说辞。

抛光计划需动用的资源是天文数字级的,即使有世界上前十大经济体的全力支持,如此大的支出也违背了经济学规律。大萧条当前,「举地球之力去月球开采氦-3」引起了众怒。

知情层只能不停向外界宣传「核聚变发电需要氦三,能源革命带领社会走向未来」之类的屁话。这纯属无奈之举,因为真相只会引起巨大的混乱。所幸,在危机面前各国高层出奇地团结,竟没走漏半点风声。

这写战略层面的困扰倒没给我带来影响,因为从登陆月球的那一刻起,这项人类史上最大的工程就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

在给月球抛光前,需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就像不管是汽车还是地板,上蜡之前都要把表面清理干净。对月球也是如此。

月球表面有一层很细的尘埃,这是在几十亿年的陨石撞击中逐渐形成的。这一层月壤实际上数量不小,在多数地区厚度达到 10 米以上。我们不能一劳永逸地把它堆到月球背面去,因为如果这样做,月球背面会变得比较重,在潮汐力作用下,它就会慢慢转过来。好容易把它正面收拾干净,它又把屁股转过来了。

月球上没空气,所以要对付灰尘,再强大的吸尘器也不行。只能用铲车把月壤集中起来,打包,然后送到太空里面去,都是笨办法。

我们选择了成本较低的运输方法——太阳能电磁投射器。这和高斯炮同个原理,在地球上曾被用作发射洲际导弹。在月球表面铺设长达数百米的轨道,用通电线圈给塞满月壤的「胶囊」一个洛伦兹力,为其加速。好在月球引力很小,又没有空气阻力,速度达到 2.4 公里/秒就可以把灰尘送走了。

一时间,数十条电磁投射器沿着月球表面蜿蜒铺设,不断地向外发射胶囊;又有上千台大型铲车穿梭不断地收集月壤,原本冷清的月上世界显得繁忙无比。

灰尘扫干净了,月球表面还有一层数公里厚的碎石。同时,月表也不平整,有山丘,高地,月海。所以还得接着干,把这些碎石填到月海里面去,山丘全部铲平,剩余的废料就全部如法炮制,再用电磁投射器扔进太空。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我听说,人类的恐慌此时达到了巅峰——地球上能够看见月海逐渐变浅。如果用望远镜看,还会发现月海的边缘变得平滑了,蔓延到高光地区的深色玄武岩成了浅灰色。

阴谋论、质疑声喧嚣尘上,街道上聚满了肇事者和标语,恐慌的人开始去超市抢购盐和米(我不懂了,盐和米可以防辐射么?)。玛雅人的预言、法老的诅咒,这些早在百年前就过时的套路又卷土重来。

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急切需要别人为他们撒一个谎。

最高应急执委会找到了世界首富王先生,他成为除军政学界外,第一个接触危机内幕的人。他旗下的传媒公司立即对外宣布,启动月球投屏广告业务,发射 84 颗月球同步轨道子卫星,将月球作为一块幕布,在上面投射客户广告,供全球潜在消费者观看。

从那以后,人们在新月前后的夜晚抬起头,可以在月亮上看见不同图像,如果是巨大的红底黄字「M」,就是麦当劳广告,如果是四个白色圆环相连,便是奥迪广告。

王先生进一步宣布,为了更好拓展业务,在未来,他们将联合军方,把月球改造成一块平滑幕布,供客户投射更精细像素的复杂广告。

出人意料,这种商业逻辑竟没遭到什么质疑,还被誉为「大众传播的又一次革新」。据说,当王先生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到如何想到这种天才传播方式时,曾一度哽咽:「人类的每一次创新,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苦涩。」

这句含泪而下的话,感动了在场所有记者,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本年度最具商业价值箴言。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真正知道,王先生当时到底为什么哭。

无论如何,有了这层商业伪装,我的工作是得以顺利进行了。二十年之后,所有山丘被铲平,任何高于平面的凸起都被刨去,月海变成平原,碎石填上的坑也已经用混凝土盖好。

满月时,月亮就像一个洁白的橡皮球,再没过去的坑坑洼洼,反射着一层均匀细腻的白光。这时,准备工作就此完成,可以开始正式的抛光打蜡工作了。

关于抛光的原料,当然不能用普通的地板蜡,它的熔点是 80 摄氏度左右,而月球表面白天最高温度可达 127 摄氏度。虽然打上蜡以后,反射率提高,月球温度应该会下降一些,但还是靠不住。到时候融化的蜡会四处流动,还要在地球潮汐力作用下聚到一起去,那真的是一团糟了。

相比之下刷一层高分子反光涂料(熔点在 300 摄氏度以上),要比直接打蜡高明得多。

100 平方米如果刷两遍的话,要用 3.5 公斤反光涂料,月球的表面积是 3.8 x 10^7 平方公里。一个简单数学题,涂满整个月亮,需要高分子反光涂料大约 1.3 x 10^9 吨,也就是 13 亿吨。

但事实上,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由于潮汐锁定,月球自转一圈花的时间和它绕地球公转一圈相同,它永远用固定的一半脸对着地面,只考虑视觉效果的话,把这一半看得见的脸处理好就行了。

当然,也不能忽视月球天平动。对地面上的人来说,月球可见面会有上下左右小幅度的摆动,实际上地球上能观测到月球表面的 59%。所以,真正等待抛光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月球 59% 的面积,需要 7.7 亿吨涂料。

上漆的过程持续了 17 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月亮上都往来着扁平的喷涂车,它们先将亮高分子涂料喷涂均匀,再在表面加热一遍,使得月球一寸寸变得光亮起来。等漫长的工程结束,我已经长出一些白发了。

「你说,这个光滑的月亮能保持多久?」我站在工程总基地门口,望着明亮如镜的月表。

「应该挺久的吧,还好现在已经过了太阳系的大轰炸期,遇到的陨石不多,而且基本上都很小。」柳森说道,他是柳林的儿子,也是我的副手。

「是啊,不然月球没有大气层保护,什么陨石都能长驱直入。我们又不能在这儿驻扎一支维修队,撞一次修一次。」

隔着厚重的航天服,我还是感到了柳森的无奈:「哎,费那么大劲儿,以后……他们真能明白我们的苦心吗?」

「我也不知道。」我实话实说。

抛光完毕的月球反射率超过 19%,我们如同踏在湖面上,低头能看到脚边有一个地球的像,和天上那个交相辉映。银河也有两条,一条游走在头顶,另外一条从脚下穿过,我们被星空温暖地包裹住。

可是,星空是有代价的。

在那些星星里,无数超新星爆发和星体合并正在发生,发射出的伽马射线暴如同孩子们手中持着一杆杆激光枪,随机向四面八方射去死亡之光。这不是第一次了……1500 万年前,上一个地球文明也是如此被毁灭。

(三)

「他们为什么不把石牌留在地球上?要是我们早点读到预警,早点准备说不定就能逃走了!」

我曾这样问过柳林。那时我还在地球上,刚接受抛光月球计划的指挥官职位,柳林私人办了个欢送酒局,就我和他,地点在发射中心行政楼的顶楼,那里可以模糊地望见远处的发射塔,除此之外,四周都是荒漠。

......

故乡明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