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可我夫君他眼盲》
作者: 风吹起游鱼
当前被收藏数:10509
文章积分:855,155,248
文案:
施玉儿双亲早亡,由族中二叔暂为抚养。
寄人篱下的日子难熬,她小心翼翼,于虎狼环伺中保全自身。
直至那日,她不慎中药,与府上一眼盲的教书先生有了夫妻之实。
事情败露后。
叔母气愤不已,要将她以家法示众,表哥阴险狡诈,要纳她做妾。
施玉儿咬咬牙,选择去寻那个眼盲的夫子,她哭哭啼啼揽住他的腰身——夫子,你要负责的。
·
沈临川年少入仕,为百官之首,是京中人人敬仰的存在。
但无人知晓,他一年前遭人暗算而眼盲,只能偏居一隅做个教书先生掩人耳目。
在那段时日里,他与一女子有了夫妻之实。
他虽眼盲,看不见那女子模样,却知她肌如细绸,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人。
直到后来,他重伤被救回京。
无数个夜里,心中挂念的还是她。
思量良久,沈临川默着回到二人曾经住过的小巷。
恰见一妇人装扮的女子袅袅而来,见着他时却是一怔,手中的木盆摔落在地。
施玉儿红着眼眶伏在他的胸膛,泣道:“夫君,你回来了……”
沈临川的手轻轻拨弄她额边的碎发,只是这次将她眼底的小心与胆怯看得透彻。
他笑了笑,温声道:“受了什么委屈,为夫替你讨回来。”
而面前的女子神色忽然一僵,随即退避三舍。
怯怯望着他,语气里满是心虚:
“你、你不瞎了?”
高岭之花瞎子美男vs娇软坚韧大美人
阅读指南:
1、男女主有年龄差,七岁
2、男主眼瞎会好
3、存稿很多放心追,是块小甜饼,绝对甜!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文案已截图 ┃ 配角:预收求收藏—— ┃ 其它:
一句话我夫君/眼瞎的高岭之花
立意:感情需要相互包容迁就
第一章
九月二八,卯时云散,天色净蓝,日光斜落小院。
日冕移影,太阳又上爬几分,光线终于扫进小院角落。
墙角几棵柿子树几日前就挂了果,经秋霜催过,染上橙红。果子快要熟透,背光的大肚泛着晶莹金红,剔透如玉。
霎时风动,抖下几片黄叶。
落叶轻坠上斑驳发髻,树下几个婆子正在说话,鼻间喷洒雾气。
最右侧王婆子晃了晃头,提着洒水壶甩出条弧线,细细水珠串线追上,部分压着黄叶入泥,余下大都扑向盆中绿菊。
“你们听说了么?昨日里玉儿小姐又挨夫人罚了。”王婆子砸着嘴看向左侧。边上是施府有名的几个碎嘴婆子,刚凑在一处,闻言不由神情各异。不知是谁一声短叹,带着秋晨凄寒,化作无形云烟笼上众人衣襟发梢。
虽皆知是常事,却难不唏嘘。
静躺地面的落叶连同泥灰一道,被扫帚扬起压下,另几人给张婆子让开位置,由着她清扫四周。
“本来就是个没了爹娘的孤女,还可怜她干什么?”张婆子放下扫帚,撇撇嘴角,打着哈欠又向其余人道:“老爷夫人留下她,给她一口饭吃,这已经算是好心,你们哪有什么闲工夫管主人家的事情?”
话音刚落,水壶被重重放下。
闻言,王婆子睨着眼低声嘟囔道:“你们不知道,咱们老爷之所以将她接过来,是那玉儿小姐家还有些财帛需得人继承,偏生她那脉血亲单薄,实际上是咱们老爷捞了好处才对。”
“还有,咱们老爷不是济州吏目么,将她留着,那日后但凡有个什么要求人的,将她送过去……”
“诶!”
话还未停,旁边赵婆子轻碰碰她的肩,一双眼往后斜了斜,示意她快些闭嘴。
王婆子顺着目光瞟去,见管家婆子正向这边来,于是也不情不愿噤了声。
院中随之安静下来,众婆子各自散去忙碌,不再多言,只那张婆子愈发卖力,挥舞着扫帚划过地面,沙沙响个不停。
响声穿过半旧木门,钻进施玉儿耳中——那些婆子终于消停,她揉了揉眉梢,微垂的双眼中疲惫未消。
深秋湿寒,屋内闷潮,鼻息间总有些淡淡霉气,挥之不去。她起身缓缓行向窗畔,听到扫地声远去,才将窗子支起。
昏暗的屋子瞬时明亮许多,她抬手遮了遮光,冷风便从袖口灌入,霎时刺遍全身,直入肺腑。
施玉儿紧了紧衣襟袖口,转身抬眼,看着拥挤简陋的小屋,怔了怔神。
墙边小榻上铺着朴素但干净的床褥,夜里辗转难眠时的吱嘎声犹在耳畔。
角落两方箱笼中,寥寥几件单衣叠放得整整齐齐,近旁是座红漆斑驳的妆台,昏昏铜镜中映出柄模糊的桃木梳,再照远些,便是张陈旧小几。小几上摆了盏油灯,灯油几乎耗尽,灯下佛经抄本刚刚被风翻开。
分明日常起居全在此处,早该习以为常,却骤然生出几分哀伤。
施玉儿折回小几旁,随手将被风吹乱的书抖平整后,漫不经心翻看着。翻到末页,见有几行空缺,她默了良久,随即提笔将最后几行誊抄完整。
笔刚放下,王婆子聒噪的声音复又传来,其余人紧随其后,嚼舌絮叨,无止无休。大约是管家婆子已经离开三进院,这群婆子便再不顾忌谁了。
施玉儿归置好佛经抄本,不再理会窗外嘈杂,伏案枕臂。
她的目光斜斜望向窗下墙边的白瓷瓶,瓶中是枝放置已久的干桂花,馥郁馨香早已散尽,眼睛微微阖起,掩去其中疲惫,呼吸愈发轻缓。
恍惚间,似有桂花香入鼻,她又回到了那个时候。
那时父亲还未被海难吞没,母亲仍然康健安乐,她亦有家可归,而非寄人篱下。
这是她无数次梦回的场景,如细网般在她笼在不可溯回的曾经。
这个梦混混沌沌、浮浮沉沉,施玉儿的眉间微蹙着,紧闭的眸间在扇般的睫中沁出水光来,贝齿咬着殷红的唇,钝痛感将她从梦境中拉回现实。
一滴清泪顺着她的眼角滑下,她微支起身子来,将支摘窗合上,隐在麻纸透进浑浊的光中,无声嘶哑着哀鸣。
她就如断翼的幼鸟,身如浮萍,彷徨着在揣测与担惊受怕中度日。
桂枝上的花瓣已经有些蔫,鹅黄的圆瓣飘落在平案之上,景亦旧时景,只可惜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她就连是要落泪,也只能藏在见不得光的角落,不要叫自己再受多些蹉跎。
窗外忽有子规啼。
施玉儿想用帕子将眼角的泪渍拭净,却还是忍不住泪如珠般洒下。
雀啼忽止,她的哭声一滞,将埋在嗓间的呜咽忍下,微侧身通红的眼眶望向木门的方向,细白的指尖不自觉在案面上蜷缩。
她的足尖微微缩进裙摆内,睫上一颗豆大的泪珠砸在手背,如枯木般紧绷着坐在窗边,越过屋内的暗从窗旁的明到门前的亮,泪眼朦胧间静听着等门外的人有所动静。
来送早饭的侍女踮着步,小心翼翼将食盒放下,侧身贴上老旧木门悄悄细听。
半响,才轻扣响门扉,带着三分趾高气昂道:“姑娘,夫人叫你用饭后将抄好了的佛经送到落桃院去,火盆已经烧好了,都在屋里候着你呢。”
施玉儿咽下一口平案上的清茶,润了润嗓子,才低声应答,待到门外没了声音,她才复将窗支起,抚平心绪,挪步至门前。
许是眸里还渗着一丝水光,她推开门时竟觉有金光洒下,不由得半眯了眸,微垂首,片刻后才弯腰将阶上的食盒提到屋里来。
食盒里是最简单不过的三菜一汤,与府中旁的小姐份例一般,毕竟济州吏目不算多么有权势的官职,且近年圣上御下愈严,沈丞相辅上惩戒贪官污吏,就算她彼时尚在闺中亦是有所耳闻。
饭菜虽已有些温冷,但好歹可以果腹。
施玉儿拿出帕子细细擦净竹筷,又从壶中接出半杯清水放在碗旁,檀唇微弯,眸中划过一丝嘲讽与悲凉,她的好二叔拿了她家的财产,在族中记着明帐,这些细枝末节表面功夫倒是做的纯粹。
炒菜的猪油半凝在叶面,她只捡出最底下还留着余温的菜,在清水中洗过一趟后才送入嘴中。
每个月施府送帐时,她施玉儿的院里花销是所有院中最高的,每个月有足足二十两银子,除了每月的用度之外,大抵全都是耗在了这些炒菜的油钱上。
入嘴的菜泛着些苦味,她细细地咀嚼着,就连眉都不曾蹙一下,一直到碗中的饭用尽,她才搁筷,将几乎未曾动过的菜收回食盒,放到院内石桌之上。
食盒搁在院内石桌上,盖住中心的破碎。却有两道缝隙,细细长长,自盒下延出,蜿蜒至石桌边缘,犹然与地面青石砖隙相连。
砖隙中原本挣扎着顶出几株野草,前些时日院中婆子借来锄头,撬开石砖,将野草铲得干干净净。
施玉儿的唇齿间还泛着稍带腻味的清苦,她用帕子稍掩了掩唇,踱回屋内,饮闭清茶,眸子落到平案上的一摞华严经之上。
五十遍,她抄了整整一夜。
她的院子里只有两个做活的粗使丫环,此时都被支走,施玉儿并不去寻人,她心里明白,就算是去寻了,大抵也没有人来帮她。
一摞经书不算重,她将经书抱起后便往落桃院走去,院外的几个婆子已经不见踪影,只墙角出探出一个探究的发顶来,不过一瞬又缩了回去。
抄本的边角在她的指尖压出红痕,她半垂着眸子缓步走着,抄本堆的有些高,每走快一步,便要落到地上去,如断墙般岌岌可危。
行过花园,桂花落在她的肩上,洒在抄本的面上,施玉儿贴着墙角,在最后一条巷子拐弯时却与一堵人墙相撞,她步子不稳,垒起的抄本便如雨落在地。
她扶着墙角堪堪站稳,退步间踩皱了抄本的页面,在纸页上落下足印。
墙面冰冷,她的心一下子坠到谷底。
秋日寒凉的空气争先抢后地钻入施玉儿的鼻间,她沉默着移开步子,并不抬头,蹲下身来将地上的抄本捡起。
一只指节修长的手忽然间落入她的视线,只听一道低而沉稳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语气平静,没甚么波澜。
“在下眼盲,冲撞到姑娘,实在是抱歉。”
施玉儿一惊,拾物的动作顿住,抬眼望去,只望见男人微阖着眸子的模样,鼻梁高挺,薄唇紧抿。
好似察觉到她的打量,那人一双眸子竟然动了动,朝着她的方向望来。
施玉儿滞了一滞,握着抄本的手指不觉缩紧,这人虽言自己眼盲,但一双眼里却似夹着点点寒星,狭长的凤眼微垂,浓黑的长睫如扇般盖起。
他的左手悬在半空,右手将地面一本摊开的抄本细细抚平拾起,身上的直缀长袍穿的一丝不苟,看起来应当是个性情冷漠、不近人情之人。
许久未听到回答,沈临川微侧了侧首,寻着方才声音来源的方向,又问道:“姑娘,你可还好?”
作者有话说:
在这里丢一下自己的预收,为了不影响大家阅读就不放完整文案啦,戳专栏可见哦
《小逃妻》带球跑后被孩他爹找上门,他爹还总骂儿子是孽种怎么办
《小叔》老房子着火两次,男主重生,再来一次也逃不脱的心动和宿命
《凤鸣》太后陪、睡还债记
第二章
沈临川手中的抄本褶皱已经被抚平,不知是不是因为他眼盲的缘故,他做事似乎要细心一些,左掌在粗糙的纸页面上轻抚,将细尘拂净。
听见他的声音,施玉儿微抿了一下红唇,目光落到那书页之上,见他修长的手指捏住抄本的两端,于是指尖落到缝线的地方,自他手中轻飘飘接过。
“无事。”
她只吐出两个字便一时间失了言语,望着满地散落的佛经抄本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无力感来,轻叹一口气后便垂首拾捡起来。
前两日下过一场秋雨,地面尚且还有些脏污的积水,污了华严经三个大字。
秋日的斜阳落在她白皙的颈脖之上,不一会儿便泛起些微的红,鸦羽般的发垂在颈侧身前,从侧面望她小巧玲珑的莲颚漾着娇俏,蝶翼般的睫在细腻光滑的肌上砸下淡淡的阴。
美人如斯。
怎奈何沈临川看不见,他此时是个瞎子,他侧耳微微听了一下动静,便俯下身来在地上摸索着去帮她。
他落掌的动作很轻,如翼羽般将地面的抄本托起,地面的浅薄灰尘沾了些在他略带着些薄茧的指腹之上留下浅浅的灰。
华严经字数并不多,只那抄写的纸页极薄且劣质,就连落笔时稍不注意都会在其上晕出墨迹,更何况是此时受鞋履踩踏,在微润的地面磨损,部分经书内部书页已经残破不堪。
沈临川听见她起身的动静后便也抱着手中的抄本起身,并未言语,只伸出双臂,将摞的整齐的抄本递给她。
他的影子落在施玉儿的正前方,恰遮住刺眼的红日。
“多谢。”
施府上什么时候来了个眼盲的人,她并不清楚,但这也不是她该去操心的事,她只需顾着自己该如何在这虎狼环伺的地方保全自身便好。
接过抄本后,施玉儿垂首往前走了两步,却见足旁地面有一根棕色长棍,其上打磨光滑,枝干笔直,她脚步顿了顿,俯身将长棍捡起。
再转身,见那眼盲之人站在原地并未动静。
从她的角度,斜后方望去,他的背影挺拔,好似玉竹。
施玉儿又绕回他的身前,见他眉间轻蹙,似乎有些无措,于是心中不忍,轻声道:“你的拐杖,收好吧。”
男女有别,她将木棍的另一头递到他的手旁,待他握住后便又加快步子往落桃院去。
并未注意到沈临川面上一闪而过的微诧。
落桃院这个名字雅致,施二叔的夫人柳氏是一个举人家的女儿,身上带了几分附庸清雅,虽心思毒辣,但却极爱受人夸赞,美其名誉。
施玉儿来时,柳氏身旁一个侍女正在院前望着,见她来,一撇嘴,捏着嗓子说道:“好歹将小姐您盼来了,咱们夫人早饭都没用,就等您呢。”
这侍女名言画,是柳氏的贴身丫环,此时见施玉儿点点微喘、面颊粉红的模样,心中一时间厌恶之情愈浓,趁她走近时将自己足前的石子一踢,踢到墙面,好似泄愤。
说道:“您可真是好大的架子,夫人和表少爷都在等您,您这要是再慢两步,用午饭的时候都要过了。”
她的声音尖细刻薄,仿佛自己才是这个府上的主子,而对面的人才是该伺候人的奴仆。
石子自墙面回弹滚到门槛旁,受阻后轻颤两下便停了动弹。
施玉儿微抬眸,望了一下大开的院门,温声答道:“言画姐姐在叔母身旁伺候许久,自然是事事为叔母着想,今日的确是我的错,叫叔母久等,还请言画姐姐莫要怪罪。”
她就算此时再弱势,也算是施府里的小姐,断不是一个丫环可以拿捏的,且柳氏又极重名声,若此事传出去,便是她柳氏心胸狭隘,安不得一个寄居孤女。
果然,话落,在言画反应过来之前,柳氏温温柔柔的声音便从院内飘出,带着些故作出来的轻斥,“秋日风凉,言画你还不快将玉儿小姐请进来。”
言画一怔,倒也明白过来,后齿藏在唇间磨了磨,弯腰将人请进。
此时节气并不算太冷,屋外挂着暖阳,只落桃院临近水榭,院内常年漫着一股阴冷,虽可临窗望水面浮桥,但却不是一般妇人孱弱的身子可以受住。
施玉儿方踏入院门,那股刺骨的水上清风便拂耳而过,丝丝凉意直入心肺,她的身子不由得紧绷了绷,又走出两步才缓和些过来。
院中大堂内,窗门大开着,一着湖蓝色交领夹棉袄的瘦弱妇人正临窗饮茶,她盘膝端坐,腰下盖着一半旧石青色鼠纹软毯,面容在湖光水色的窗边显得灰暗。
榻上的小几上放着一红色手炉,并着两个兔毛暖手搁在一旁,右边榻沿坐着一个模样清秀眉眼带着三分薄傲的公子,正拿着铜箸拨手炉里的灰。
听见动静,那人将手炉的盖儿合上,抬起头来,见着来人,眸中透出几分喜意与惊讶,半伸出手来,忙道:“玉儿表妹,你怎么来了?”
这人是柳氏的嫡亲侄子,去年方中举人,未上三甲,现暂居于姨夫家中,等得来日济州若有闲职,也好就近得个闲便补上。
林子耀见她手中抱着一大摞抄本,面上露出疼惜,下地往前快走两步,要自她手中接过,柔声道:“玉儿妹妹,我来帮你拿。”
施玉儿忙往左挪了一步,避开他的动作,微垂下头,往堂屋走,到柳氏面前,才轻声说道:“不敢劳烦表兄,我自己来便可。”
二人虽说都是寄居府上,可身份却是有个天差地别,一人是开了三服因家中剩下了些钱财,才居在府上的小姐,而一人则是柳氏嫡亲,未来济州的某个官吏,举人表少爷。
施玉儿知晓这厮心中是个什么主意,可她却无意也不敢苟同,只盼着远远避开才好,不敢接近这位柳氏寄予厚望的侄子。
林子耀有些失落,双手在身侧虚握了握,望她纤细婀娜的背影,心头那丁点儿不悦又湮下,只剩下了满腔爱怜之意。
柳氏微微侧目,一双细长的眼在她抱着的一摞抄本上淡淡扫了一眼,细纹堆积的嘴角微扯了扯,笑道:“来了,快坐吧。”
柳氏清瘦,撑不起皮相,看起来有些常年枯坐的怨妇模样。
她畏寒,却不愿关窗,也不愿迁个旁的院子,说每日望一望水面孤岛远近朦胧,才觉得心安,淡泊,心中没有浮躁气。
落桃院,穿堂风,从湖上来,妇人易得阴病,且现在又近冬月,夜长风朔,侵入肌骨,日积月累,这浑身病痛便落下。
施玉儿在一旁铺着灰色软垫的椅子上端坐下,抄本置于膝上,敛眉静音,不多言语,乖巧安分。
林子耀左右望了一眼,顺着柳氏的目光望向澄澈的湖面,暖阳洒辉,水面粼粼,他凑近些,将换好炭的手炉放到林夫人膝上的软毯上,轻声问道:“姨母,还冷么?”
“不冷,”柳氏极疼爱他,此时面上多了几分温和,将手炉捧起,说道:“多亏你孝顺,日日来陪我,比你两个弟弟都要孝顺我。”
林子耀将窗子合起一半,替她掖了掖毯子,眉目间透出几分担忧,才说道:“姨母,令人将火盆拿来罢,当烧些暖暖屋子。”
柳氏心中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知晓他是不愿施玉儿受累,于是微微叹了口气,道:“那便拿来罢。”
她知晓自家侄子是相中了施玉儿的,但怎可惜这人是老爷留着日后有大用处的,不然给子耀做个妾室也未尝不可。
施府有位老太太,是施二叔的嫡母,而施玉儿抄写的这些佛经,便是给施老太太祈福用的。
不去佛堂烧,就在此处,在炭火盆子里,她不晓得这老太太有没有增些福,只知道屋里算是暖了不少。
因林子耀的缘故,柳氏并未仔细翻阅这些抄本,施玉儿躲了一遭罚,此时她望着火盆里星火跳跃,将自己一昼夜的劳碌燃烧殆尽,心中涌上了些闷,于是别过了眸子。
林子耀见她目光流转,端坐之下掩不住媚骨天成,忽然之间有些燥热,有些不自在的动了动,不住的往她的方向望去。
他的目光七分露骨,施玉儿一时间坐立难安,觉得好似火星侵袭,刺痛不已,只想赶快逃离。
见他如此,柳氏轻咳了一声,眉间微蹙,启唇沉声道:“你既然已经将抄本送来,便快些回院子吧,莫要在外多逗留,仔细凉风入体,届时多有不便。”
如蒙大赦般,施玉儿连忙告退,将那目光远远的甩在身后。
林子耀怅然若失般收回眸子,柳氏往他臂上拍了拍,柔声道:“姨母知晓你的心意,但你姨父留着她还有大用处,你且等等,等姨母再为你寻一个家世清白显赫些的女子做配。”
“莫要再在一孤女身上做功夫,”柳氏问他,“你可明白?”
林子耀有些心不在焉的点头,“姨母,侄儿都明白的。”
待话落,又寒暄几句,他告退,便连忙往施玉儿离去的方向快步追去。
落桃院往右的回廊而下,路过施府几位年轻公子上学的院子,有朗朗读书声传来。
这群半大的小子都好似在扯着嗓子读一般,用尽了全身力气,施玉儿来往许多次,从未见过他们如此规矩过。
但这个想法只在心中弥漫了一会儿便烟消云散,因为她见着一个逃课的庶出公子正在窗外探着脑,明目张胆,好似先生眼盲。
那庶出公子名施率,素来顽皮,不过十岁上下,仗着姨娘受宠,不少做些偷鸡摸狗混账事儿。
施玉儿本想快些走掉,却见那施率偏头,拉开手中弹弓往她的方向指来。
屋内读书声依旧震耳,沈临川站在学子中间,细细听着,忽然,他轻启薄唇,右掌轻抬,读书声便戛然而止。
他手里的木棍往第一列第二排的地方敲了敲,淡声问道:“施率呢?”
那被敲的小童憋到涨红了脸,眼见瞒不过,却见自家方才还在门口的少爷不见踪影,只能结结巴巴说道:“少爷马上便来,夫子莫要生气。”
沈临川面上看不出喜怒,陡然一望倒是温和,只学生知道,这先生打人板子是从不留情面。
那小童正心中慌乱,便见他以木棍探路往屋外走去。
作者有话说:
下午三点还有~
第三章
堂内气氛瞬间凝滞,小童们俱是大气都不敢喘,心脏随着着木棍在地面敲击的‘笃笃’声一下下跳动。
徐徐凉风推来粒粒桂花,浅浅日光穿过半开的雕花木窗,铺上矮矮书案。
稍几个年幼些的公子挤眉弄眼,默着站起身来,同自己身旁的伙伴比了一个手势,便都站起来踮足往外观望,心中燥热难平,期待着一场好戏。
期间没有发出一丁点儿的声音。
回廊枯叶簌簌而下,天际碧空如洗,一片澄澈。
施率的弹弓绷紧,上边嵌着一粒约莫二两重的石子儿,那是赵姨娘特意令人做了给他打鸟玩儿的。
若是打到人的身上,定然要肿起一个大包。
几只麻雀儿在树枝上摇头晃脑,拳头大的圆滚肚皮上生着细细的绒毛,两颗黑黢黢的眼盯着那绷紧的牛皮筋。
随着一声破空之响,雀儿惊起,啼鸣不止。
......
可我夫君他眼盲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g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