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七十年代妇女主任》作者:张佳音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1-13分类:小说浏览:22评论:0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作者:张佳音

晋江VIP2035.12.02完结

总书评数:25277 当前被收藏数:58121 营养液数:155000 文章积分:500,538,175

文案:

赵柯是个怨气冲天的加班狗,穿回七十年代,变得十分佛系。

反正等恢复高考,前途就一片光明。

可突然有一天,赵柯发现,她其实生活在一本年代文中。

全书除了男女主,就是被男女主打脸的极品,极品包括但不限于:赵柯弟弟、赵柯发小、赵柯父母叔伯、赵柯同村……

只有赵柯本人是个意外,原书里一句话带过:溺水早夭。

赵柯:“……”

合着就绕着她一人儿可劲儿薅是吧?

抱主角大腿是不可能抱的,但村子该回得回。

恰逢生产队选举,大队小学缺一个老师,由社员公选。

赵柯高中毕业,根正苗红,对老师一职胜券在握。

然而,意外出现——

老师没选上,选上了妇女主任。

万众瞩目,全生产队懵逼。

青春年少的赵柯看着赵村剽悍泼辣的妇女们,更懵逼……

赶鸭子上架,赵柯成了赵村生产队新妇女主任。

后来——

原男女主成了赵柯的“军师”,损招频出,叹为观止。

赵村极品们成了赵柯的“助攻”,撒泼打滚儿,文武兼备,十里八乡直呼“惹不起”。

而赵村的妇女们提起赵柯:有事儿没事儿“赵主任”,好使!

内容标签:穿书 年代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赵柯

一句话简介:妇女能顶半边天。

立意:自强不息,前途无限。

作品简评:

赵柯穿回七十年代农村,原本想佛系等待恢复高考,可突然有一天发现,她其实是一本年代文中溺水早夭的炮灰。她为了改变家人被打脸的极品配角命运,意外成为了赵村生产大队的妇女主任,开始带着全村社员增产创收,发家致富。

本文从一名年轻妇女主任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七十年代全村上下一起搞发展搞建设、积极向上的乡村群像生活日常,设定新奇,人设鲜明,文笔生动,如同一幅烟火气十足的乡村画卷缓缓展开,极具年代特色。

第1章 穿书

一九七四年,双山公社,双山轴承分厂。

厂房上硕大的喇叭放着《咱们工人有力量》,几个车间门涌出一群群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

“赵柯!赵柯!”

齐耳短发,圆鼻头小雀斑的圆乎姑娘穿梭在工友们中间,灵活地左躲右闪,边跑边冲着前面苗条的身影喊。

“赵柯!”

赵柯终于听见,回头。

她五官端正清秀,平时总是温和含笑的模样,此时却透着几分心不在焉,“小文?”

小文才跑几步就气喘吁吁,手搭在她肩头匀气儿,问:“你、你咋了嘛?怎么不等我一起回宿舍?”

“叫你也听不见。”

小文嘟嘴不高兴。

赵柯顺手从兜里取出手帕,替她擦汗,道歉:“我昨晚上没睡好,走神了。”

小文立即乖巧地仰头,关心地问:“没出错吧?”

赵柯摇头,“生产线上都是精细的活儿,我哪能走神。”

小文夸张地松了一口气,挽着她的手臂拍抚胸口,“幸好幸好,不然你要挨于师傅骂了。”

于师傅是厂里的七级工,技术骨干,从总厂借调过来,是位女性,对女工们尤其严厉,对赵柯更是到了苛刻的地步。

小文拉着赵柯走到路边上,背着人悄悄与她咬耳朵,“你说于师傅是不是对你有意见?”

“别瞎说,没有的事儿。”

赵柯眼神瞥一眼路过的工友,冲对方温和一笑,而后对小文认真地摇头,“别人我不清楚,于师傅对咱们严格,那是照顾咱们。”

小文答应:“好嘛好嘛~”

可又不解地问:“可你都做那么好了,于师傅为啥总找你事儿?”

为啥?

因为赵柯没有上进心。

她工作中确实很少出错,可任务以外,能躲就躲,不能躲就滚刀肉一样,推一下动一下。

这懒散的状态在一腔热血响应号召,激情澎湃投身生产的工人队伍中显得十分格格不入。

于师傅大概是恨铁不成钢。

不过赵柯实在勤快不起来。

她上辈子真的是加班加伤到了,都加死了,这辈子物质生活上是差点儿,但再也不想卷了。

平时佛一点儿,关键时刻努努力,生活基本无忧。

上一次努力是一年前,高中毕业挤进轴承厂,拿着津贴,生活水准在本地水平线上。

下一次,不出意外就是恢复高考前,只要考上,前途光明。

但不出意外,意外似乎出现了……

赵柯又忍不住走神,耳边小文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越来越远。

她昨晚上没睡好,是因为做了一个梦,梦到一本年代文。

故事发生在赵村生产队(她家),男女主是下乡知青,纠缠女主的混蛋男配是她弟弟,痴迷男主的无脑女配是她发小,赵村其他人也全是配角。

整个剧情线就是男女主打脸,进一步打脸,不断打脸的过程,最终配角们得到应有的报应,男女主则是考上大学回城,继续携手进步。

这个梦有头有尾的,赵柯惊醒之后也没忘干净,白天就不自觉地精神恍惚。

梦里没有她,但她都穿了,这个梦……真的只是梦吗?

赵柯需要验证。

“诶?赵柯,那是不是你爹?”小文使劲儿晃了晃赵柯的手臂,手指前方,“你看。”

赵柯回神,抬头看向厂子大门,大门口外显眼处站着的中年男人,可不就是她爹,赵建国。

不年不节,她爹咋到公社来了?赵柯心里头莫名不安生。

赵建国也瞧见女儿,笑呵呵地抬手招了招。

两人快步走过去,小文问好后先离开,赵柯问:“爹,你咋过来了?”

赵建国脾性稳重,不急不躁地说:“有喜事儿,边走边说。”

赵柯闻着她爹身上的药香,瞧他确实喜气洋洋的,脸上也跟着露出笑,“啥喜事儿啊?”

“是你姐,要相对象,你妈让我来供销社买点儿糖块儿。”

他们家是三姐弟,大姐赵棉,赵柯排行老二,弟弟赵枫。

赵柯对相亲有生理抗拒,但也为大姐高兴,“我妈这么隆重?看来是好对象啊。”

赵建国笑着点头,“是不错,李村生产队会计的儿子,叫李大胜,你认识吗?”

“李大胜啊……”

李大胜?!

赵柯倏地停脚,眼中震动。

赵建国笑容收起,“咋?有问题?”

有问题,大问题。

梦里,大姐的对象就叫李大胜,李村生产队会计的儿子。

在此之前,她根本不认识这个人,无从得知这人的名字,不可能无端端梦到。

所以她真的是穿书了?

赵柯微微抿唇,很迷茫。

梦里他们家大姐和弟弟,二女儿“溺水早夭”。

爹妈偏心弟弟,大姐是个伏弟魔。

而和李大胜谈婚论嫁,要了一百块全留给娘家,婚后她赚的钱也几乎都拿回娘家,对弟弟有求必应,惯得弟弟混不吝。

婆家对此很有意见,李大胜没少对大姐动手,最严重一次,直接打得大姐早产,大出血一尸两命。

弟弟呢,得知姐姐没了,一冲动,就跑去李村跟李大胜干架,反倒被打了个半残,拖累爹妈晚年。

但问题是,她三岁穿过来,所见所闻,她爹妈姐姐跟那书里不大一样,她弟也不是香饽饽。

大姐反倒对她比对弟弟更好。

这书咋回事儿?

赵建国好一会儿没有听见下文,追问:“咋不说话?你认识的人多,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赵柯不好说些莫须有的话给没发生过的事情定罪,只含糊地说:“好像脾气不大好。”

赵建国有点儿犹豫,“你姐没脾气,是容易受气,但你妈……”

赵村生产队妇女主任余秀兰同志,是个暴脾气,说一不二。

“脾气不好”在她那儿完全没有说服力。

父女俩对视后,一同沉默。

片刻后,赵柯问:“大姐哪天相对象?”

“后天,约得头午九点。”

周六,能回去。

赵柯说:“我回去。”

赵建国点头,“我来轴承厂,一个是跟你说一声儿,另一个,你妈说家里没有糖票了,得跟你换两张。”

“一家人总说啥换,用就是了,我这就回宿舍取。”

“丁是丁卯是卯,你每个月都给家里钱了,不能再占你便宜。”

赵柯一个月工资十八块三毛二,家里要了八块钱做家用,剩下她自己留着。

用余秀兰同志的话说,家里供她上高中不容易,给八块钱是应该的,其余的钱票她自己攒嫁妆。

给钱赵柯没意见,但发的票,她也没攒着,通常都私底下悄悄跟工友们互相调剂成钱和肉票啥的,既能跟工友们拉近关系,又给家里添点儿油腥。

虽然总被余秀兰同志骂“败家”……

父女俩再次对视,显然都想到了同一件事。

同样活在余秀兰同志镇压下,谁笑话谁呢。

赵建国又开口:“你手里的布票还够做一件衣服吗?你妈说你姐大了,得穿新衣服,好见人。”

“我跟工友换几张就够了。”

正好走到宿舍,赵柯让她爹等一会儿,跑进宿舍。

过了十来分钟,赵柯又小跑出来,头上的工作帽和袖套全都拿下去了。

“爹,我陪你去供销社。”

但到了供销社附近,赵柯没有靠近,反而站定在盛放的丁香树后,交代她爹:“我有同学在里头上班,爹你跟她说我名儿,让她给几块儿碎布头,正好给大姐做头花。”

“你同学,你咋不去说说话?”赵建国眼里都是对女儿和同学关系不好的担忧。

赵柯没解释,只说:“她爸在公社里头上班儿,上学的时候就劲劲儿的,我今天没心情跟她拌嘴玩儿,爹你自己进去就行了,就找那个一打眼最漂亮的。”

赵建国走进供销社,赵柯一人站在丁香树后,等着无聊,就揪了一簇丁香花。

应不应该回村,就近观察,以防万一?

赵柯两根手指捏着花枝,缓缓转动,然后冲着小花伸出魔爪。

一朵,回去;

两朵,不回去;

三朵……

最后一朵,不回去。

赵柯看着光秃秃的花枝,又揪了一簇:

回去,不回去,回去……

又是不回去。

赵柯不死心,微微撸起袖子,露出一截腕子,又揪下一簇。

不回去,回去,不回去,回去……

怎么还是不回去?

赵柯:“……”

她还不信了……

二十分钟后,赵建国两手拎满东西,走回到丁香树旁,一眼就见到赵柯脚底下一片粉莹莹,“丁香开得好好的,你手咋这么欠?”

赵柯深呼吸,她也没想到她这手这么臭。

赵建国随口说她一句,就道:“你同学很有礼貌啊,还问起你。”

赵柯问:“爹你怎么回的?”

“我说厂里有事儿,你没出来。”

赵柯闻言,给他竖起大拇指,而后道:“你是坐我板儿叔的牛车来的吗?我送你过去吧。”

说着,接过他手里一个布袋子。

父女往道口走,赵柯不经意似的问道:“爹,村里又来新知青了吗?”

赵建国应声,“是有四个知青,听说是从首都来的,模样气质跟先前的知青可不一样了,个个都俊的很。”

“叫什么啊?”

“别的没记住,就有个女知青,身体虚,头一天下地就晕了,还是我给看的,叫庄兰。”

庄兰,就是女主。

真确定了,赵柯反倒平静。

牛车已经等在道口,赵柯跟板儿叔打了个招呼,放下布袋子,催促她爹赶紧上车,“别贪黑,妈该着急了。”

随后站远,目送牛车渐行渐远……

其实想要二选一的时候,嘴里说是听天由命,心里所期望的,就是答案。

作者有话说:

稍微调整了设定,修改了文案。

第一次写年代文,谢谢支持。

第2章 赵家人

赵村村口的古槐树下,是生产队妇女集会地,日日东家长李家短。

一大早,树下就围坐了十来个自带马扎的妇女。

有纳鞋底的,有补衣服的,有嗑南瓜子的,有空手的……

干啥的都有,就嘴没空着,七嘴八舌,话,没有一句落下的。

今天的话题,从“老魏家大海揍他媳妇儿”开始。

好几个当婆婆的妇女附和“小媳妇儿不打不老实,一进门就收拾几次,往后肯定家里家外一把薅”。

年岁轻的媳妇们都忙着手里的活儿,没怎么应声。

赵柯就是这时候到村口的。

她蹬着自行车老远就看见树下的三姑六婆们,深呼吸一口气,撑起笑脸蹬过去,靠近后挨个叫人:“五奶,东婶儿,常山嫂子……”

有人打趣:“城里妮儿回来啦。”

赵柯熟练度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东婶儿您别笑话我。”

东婶儿指着她,“脸皮薄,还不好意思了。”

随后一群女人嘻嘻哈哈地笑。

她们就爱看小姑娘小媳妇羞红脸,不厌其烦地逗。

赵柯一脸好好学生的腼腆乖巧,不吭声。

实际心里:累了,不想应付。

笑声降下来,坐在中间的赵五奶才问赵柯:“为你姐的事儿回来的?”

老太太总在十里八乡保媒拉线,赵柯大姐今天要相的对象,就是她介绍的。

赵柯笑着点头,“我姐的大事儿,我爹特意去公社跟我说,赶巧我有假,就回来瞅瞅。”

“是得一家人参谋参谋。”赵五奶摆摆手,“你家肯定忙叨,快家去吧。”

“诶~”

赵柯赶紧跨上自行车,挥挥手,一溜烟儿地骑远。

她身后,众人看着她的背影啧啧酸羡“赵家的福气”,又纷纷围向赵五奶追问那对象咋样。

赵五奶抿嘴笑,卖了会儿关子才说起她给拉的媒:“说的是李村生产队的李会计家,他家为了给儿子结婚,去年新盖了一间红砖瓦房,三转一响全有,还撂下话了,给这个数。”

她伸出一根手指头,满脸的得意。

众人惊羡,“一百块哦!”

赵五奶笑眯了眼,点头。

这聘礼,十里八村都是数得上的,要是成了,将来找她说媒的人肯定更多。

“而且上头三个姐姐,各个嫁的都好,多偏着点儿娘家,日子指定差不了。”

众人感叹:“那可真是好人家。”

“余主任大姑娘有福喽。”

“谁不说呢。”

“他五奶,往后可得给我家姑娘也介绍个好对象,我多给你攒点儿鸡蛋……”

“行行行,包在我身上。”

另一边,赵柯骑车停在家门口,刹车捏太急,车胎擦着地向前滑了一道。

余秀兰站在院子里,听着摩擦声刺耳极了,叉腰,“赵柯!你这败家玩意儿!车轱辘磨坏了!不要钱呐!”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作者:张佳音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