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BG66】《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作者:二汀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31分类:小说浏览:23评论:0



本书名称: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本书作者: 二汀

本书简介: 431厂里最近有件大新闻。

厂里离婚带两娃的施总工要结婚了,结婚对象是红旗大队的农村姑娘。

听说女方大字不识一个,跟施向明结婚就奔着进城来的。

传言让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都等着看两人笑话。

可事情偏偏与他们的期盼背道而驰。

王念和施向明结婚后众人才发现人家不仅认字,文化比厂子里大部分职工家属都高。

两个性格迥异的小崽子被养得香香软软,就连施向明也是肉眼可见红润了起来。

一家子生活不仅越过越红火,最后在数道艳羡的目光中风光回城去了。

这是一个1+1大于2的故事……

养养孩子,做点美食。

这是三线厂里施向明一家的七零生活。

阅读指南。

本文家长里短为主,创业只是辅线,主要是互相治愈的一个故事。

女主有金手指。

第1章 第 1 章 长生公社遇熟人

文西乡,长生坡公社。

昨晚一场小雨仿佛让整个长生坡都笼罩在灰幕之中,王念使劲拔出陷入黄泥中的一只脚,忍不住叹了口气。

十里八乡认为最繁华的长生公社,其实破败得找不出一栋三层建筑。

两边清一色木板房,放眼看去低矮逼仄的屋子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老人坐在门口屋檐下抽着旱烟,不时叫卖自个儿种的菜。

天空灰暗,人们穿着同样也是灰扑扑的,偶尔能见到有人推着自行车经过,至于小汽车王念反正是没见到过。

街上原本铺有青砖,不过走的人多之后地上敷了厚厚一层黄泥,变得又湿又滑。

好在天气热,大部分的人都卷起裤脚打着赤脚行走,啪嗒啪嗒的脚步声特别响亮。

今天是长生坡公社赶集日,许多人会趁机到公社购买生活物资,顺道也会带些自家的东西来以物换物。

三五成群,说说笑笑,虽然穷,精神面貌却是十足的好。

特别是街道尽头的供销社,买东西的人已经挤到门口,外边人根本看不到里面的场景。

“你在门口看着东西,别一会儿好布都让人买走了。”

说话的中年妇女身穿灰色列宁装,一头齐耳短发,左右耳朵后各别了两个黑色发卡,使劲地拍了下王念肩膀。

说着,把背篓放到旁边一家人的门口,深深吸了口气,接着转身加入拥挤推搡的人群中。

王念对着空气点了下头,拖着背篓带子往边上移移。

左右看看没人,干脆一屁股坐到人家门槛上,单手托起下巴望着街道发呆。

穿过来四年,现在又对自己身处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这个时代类似于前世历史书上描述的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和社会都处于困难时期,人们衣食住行都需要凭票供应。

这不……就算手里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到抢手货。

原身也叫王念,今年刚满二十岁,父母在六岁那年相继去世,从小跟着大爷和大娘长大。

虽说没有父母,但比起文西乡下头几十个大队里的孩子,她幸运得能让许多女娃们羡慕。

大爷王和平是公社干部,大娘吴英是公社会计,两人都是吃公粮的干部。

家里只有个堂哥王勇,一家子宠着王念,从来就没让她下地干过活。

别人家的姑娘早早下地挣工分时她在学校读书,中专毕业之后也只在家里做做家务,不时帮着喂喂大队的猪挣点不足以糊口的工分。

也是因为如此,养得王念皮肤白皙身体娇弱,跟村里那些利索能干的姑娘迥然不同。

前世的王念则是完全相反,从农村一路打拼到大城市,十几年里什么苦都吃过,掌心老茧比一般男人都多。

就是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都没舍得花,王念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气。

“这下好了,肯定又便宜了那些亲戚。”

前世的王念同样没有父母兄弟,爷爷去世后老家房子立刻就被叔叔霸占,无奈之下初中刚毕业就进城打工。

真要论起来原身虽然出生在艰苦年代,却比王念幸运得多。

两人虽然名字相同,性格也完全相反。

原身早早就暗恋上了大队一个叫谢华的知青,没少跟人面前献殷勤,四年前无意间发现人家私下已经有了对象,精神恍惚之下没留神栽进了塘里一命呜呼。

王念穿过来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昏昏沉沉躺了一天,随着脑子逐渐清醒,两人的记忆也跟着融合到一起。

就此,那个王念就成了这个王念。

一直到王念满二十,吴英和王和平开始为她的婚姻大事打算。

村里二十岁还没结婚的姑娘没几个,王念有文化长得又好看,消息一放出去就有不少人找媒人来撮合。

要是原身,恐怕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地阻止,她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不清楚,但绝不嫁给农村人是百分百肯定的。

但现在她是王念,心里衡量一番之后迅速同意了相亲,但……得自己点头答应。

今天大娘带王念来供销社买新布料做衣裳,就是为了几天之后随时都可能到来的相亲。

“算了!”

脑子里乱想一通,发现都无济于事,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得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

至于现在……

王念左右看看,终于又站了起来。

就在她找到碎瓦片刮胶鞋底黄泥的时候,吴英刚买到块时下非常少见的蓝色的确良。

一手交布票一手拿布,根本顾不上量一量究竟够不够,在周围人艳羡的目光中赶忙紧紧搂在了怀里。

听说城里女同志们都穿的确良衬衣,吴英脑海中已经勾画出王念穿上新衬衣之后漂亮的模样。

忽然,胳膊被人拉了下,身体不受控制地往边上歪了歪。

“吴会计。”

吴英转头看去,思索两秒后很快想起,这人是长生沟431厂的妇女主任黄秋红,前几年厂子里来公社里借拖拉机见过几面。

说起这431厂,吴英眼前不由大亮。

四年前公社突然收到上级命令,长生沟被选为三线工厂建设地,这里将成为安怀市国营汽车零件厂的新厂区。

而后不久浩浩荡荡开来几千人,就在山沟沟里建造起了个能容纳几万人的大厂区。

厂子未婚职工那可是介绍人眼中的香饽饽,能嫁进厂子里就等于端上了金饭碗。

“黄主任,你怎么来这买东西?”

431厂里不仅有供销社,还有厂区商店,可比长生坡的小供销社大多了。

平日里都是大家伙往431厂生活区跑,厂里职工们反倒是很少出来。

“厂里的供销社断货了。”黄秋红笑得无奈,示意吴英看自己怀里那匹同样的蓝色的确良:“都是为了家里孩子。”

好不容易挤出供销社,吴英这才得以回了个笑容。

“的确良买给儿媳?”黄秋红记得吴英只有个儿子,按年纪应该已经结婚,这么浅的颜色肯定是买给年轻姑娘的,所以随口就问了问。

“我侄女。”吴英笑,指了指正笑眯眯跟人说话的王念:“这不是想着说不定过几天相亲,得好好给孩子做两身衣服。”

黄秋红顺势看去,眉头下意识挑了起来。

一张俏丽的鹅蛋脸白里透红,唇角微微上扬,仿佛天生自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姑娘个头挺高,跟对面人说话时还要微微低头,但也因此能更看得清楚长睫毛煽动的样子。

这个女同志不像是村里的姑娘……

“我侄女长得还成,而且中专毕业,说媒的倒是挺多……”

吴英余光一直注视着黄秋红表情,虽没明着说什么,话里话外把王念好一通夸奖。

黄秋红微微点头,而后神色终于在听到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时有了变化。

“我家王念长得白净,就是地里的活儿不太成,可家务做得好,咱们大队食堂还想让她掌勺呢……”

这些夸奖的话里大部分都是真话,特别是公社食堂有意让王念去炒菜百分百是真。

说到这吴英也着实奇怪,大锅菜在王念手下弄出来就是比别人好吃,哪怕菜里就放点盐巴也是一样。

“倒是能干!”黄秋红脸上带了笑意,收回目光后起轻咳一声:“要是王同志还没有结婚对象,我这有

忆樺

个合适的人选给妹子参谋参谋。”

“黄主任说的哪话,你介绍的小伙子哪能差。”吴英连忙接话。

可接下来黄秋红介绍的人选吴英还真没法昧着良心说满意,听着听着这脸上笑意就不由淡了下去。

一个离婚的男人还带着两个孩儿,吴英哪舍得让王念嫁过去当后妈。

“我家王念可还是未婚,黄主任你这……哎!”

“婶子别着急啊!你听我细细跟你说,施向明同志虽然离过婚,可这事责任完全不在他……”

黄秋红的丈夫跟施向明还算沾亲带故,对他情况比较了解,说起来自然很是详细。

施向明的婚姻其实是一心想要早点抱孙子的爷爷瞒着儿女孙子所娶。

后来施向明无奈认下了这桩婚事,还带着妻子一起去了城里生活。

不过没几年,施向明就跟组织打报告说要离婚,女方还到单位里哭哭啼啼要死要活几场。

不知道真相的人都以为是施向明薄情寡性,只有单位领导在离婚申请时了解过真相。

妻子蒋凤……在外头有了人。

虽然最后婚是离了,但这件事在单位还是闹得沸沸扬扬,影响极其恶劣。

市工程院领导班子开会后决定只能暂时将施向明调到三线厂支援。

“施同志不仅人长得端正,那在我们431厂可也算是技术骨干,况且……”黄秋红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这才压低声音:“人家以后肯定是要回城的,以后你侄女可就是城里人啦。”

私心里,黄秋红甚至觉着施向明条件比王念还强上不少。

施向明在厂里大小也算是个领导,有学识有技术,前程根本不用担心。

而且他户籍还在城里,文件里写明是借调,以后还得回市工程院。

哪像他们厂里其他职工,户籍早已迁入文西乡,以后可没多少机会能回城里去了。

光是这一点,厂子里不少职工都托她帮子女牵线搭桥。

不过黄秋红眼光也高,入不了她眼的自然不会介绍给施向明。

直到今天遇到王念……

第2章 第 2 章 凭本事不下地

王念这姑娘长得好看,而且有文化,和施向明应该能说到一块去。

关键瞧着就性格好,要是找个性子冲的,以后不晓得和施向明那大儿子要咋相处。

不会地里的活儿一点都不是事,反正厂子里也没多少地能给家属们种。

想到这,黄秋红又看了眼王念。

“多谢小同志指路,要不今天我可要白来公社一趟。”

老大娘感激地点头,伸手想提起放在地上的背篓,干瘦的身体晃了晃,硬是一点都没提起来。

“老啰……老啰……”老人摇头叹息。

王念见状,双手提起背篓边缘微微一用力,很轻松地便提了起来:“我帮您。”老人转过身去,边说谢谢边稳住身体。

黄秋红眼前又是一亮。

一背篓自家烧的煤炭,本想背到公社叫卖,要不是王念发现就立即提醒不能私人买卖煤炭,这会说不定早被人举报了。

“您先敲门五下,有人回话再说。”王念又重复提醒了遍。

老人久居山里,难免对外界的事不清楚。

想要私下卖煤炭,只能卖给专门倒卖物品的黑市,买卖还得对暗号,没人指点根本寸步难行。

大娘千恩万谢地握了握王念的手,转身慢吞吞地走下台阶,忽然又转身过来:“小同志你来。”

王念走过去。

“这个给你吃。”

一颗带着体温的鸡蛋塞到王念手里,大娘这才满意转身,王念一秒都没停顿,右手抬起将盖在背篓上的布轻轻掀开迅速又把鸡蛋塞了回去。

鸡蛋放现在那可是稀罕东西,王念只是动了动嘴皮子,哪好意思要人鸡蛋。

目送大娘走远,王念这才转身。

不远处,黄秋红和吴英也结束了谈话。

两人的态度早已发生翻天覆地改变,吴英犹犹豫豫不知该不该答应相看,黄秋红则变得热情很多。

“婶子,我先回厂子里跟施同志提一提情况,你也跟小王同志好好说说。”

临走前,黄秋红又忍不住叮嘱了遍。

***

长生公社,红旗一大队。

到家第一件事,王念脱下解放鞋换上布鞋就赶忙拿到水井边洗。

她就这一双没破洞的鞋子,可得爱惜着些。

吴英和王和平站在屋檐下嘀嘀咕咕说着话,两人表情几乎同步,最后都变成一脸为难的沉默不语。

王勇提着自己的解放鞋也来到井边。

“妹,帮哥也刷刷,一会儿哥要去接你嫂子。”

王勇去年刚结婚,嫂子张兰是个爱干净的利索姑娘,昨天娘家弟弟结婚回家帮忙去了。

王念知道大嫂有些洁癖,二话没说接过来就用丝瓜瓤刷鞋边的黄泥。

“你们去公社遇到谁了?怎么妈回来就垮着张脸。”

“我不认识。”王念顺势回头瞟了眼,然后回想黄秋红的长相:“应该不是什么坏事,临走时那个婶子还笑着挥了挥手呢。”

比起不高兴,大爷大娘更像是为难。

“一会儿去接你大嫂,回来给你带叮叮糖。”王勇抓起王念垂在肩膀上的辫子,用发尾扫她鼻孔:“就算这么大了我妹妹还喜欢吃糖。”

王念歪头躲开,作势要拿丝瓜瓤抹王勇脸,兄妹俩安静了就一小会儿就开始打闹。

王和平砸吧了口旱烟,透过缭绕的烟雾看向王念。

“让二妹自己决定吧!要是她不愿意你就找人托信回了黄同志的介绍。”

“只能先这么着了。”吴英也叹。

这对象条件是没得挑,要是施向明未婚那肯定轮不到王念,就是城里姑娘们都得抢破头。

不过王念毕竟是未婚,要是真介意对方离婚还有孩子,他们当长辈的肯定支持。

两人做好决定,前脚王勇刚出门,后脚就把王念叫到了屋里。

“……”

王念听罢,没有激烈反对,也没有立马点头同意,反倒是陷入一种奇怪的沉默中。

初听心里肯定是有些抗拒的。

不过那种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陷入理性思考中。

在农村种一辈子地这具身体肯定承受不住,想要一辈子不婚,前世那个世界都步履维艰更何况是现在这个时代。

那么在所有走不通的路下,这位施向明同志无疑是最佳选择。

离异带娃都不是王念拒绝的必要条件,无论如何,人品才是最应该先考虑的条件没有之一。

想到这,王念点了下头:“我同意。”

“你要考虑好,要是真嫁过去你就得看顾好两个娃,可不能半路撂挑子。”王和平语重心长地重复了遍。

王念又点了下头。

前世王念困难时期还做过住家保姆,白天看两个娃两个老人,晚上学习文化知识。

如此艰难都能抗下来,看顾两个娃倒还是轻松的事。

“好!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那我就托人回信。”王和平敲了敲烟杆子起身:“我去公社办公室瞅瞅,晚上就不回来吃饭了。”

王和平背着手走出屋子,吴英哭笑不得地摇头:“你大爷就是心里不痛快,在他心里自家闺女那可是十里八乡最出挑的。”

王和平话不多,但对王念那是实打实好,心里不痛快也属正常。

“就是先相处看看,又不是见一面就立马结婚。”王念笑着眨眨眼。

要是歪瓜裂枣,就算那人是431厂长王念也点不下那个头,有时候……也不是非理智不可。

“你这丫头。”吴英摇头失笑。

夫妻俩纠结半天,没想到事情还真就那么简单,现在又不是以前盲婚哑嫁的年代,能不能成还得看两个年轻人自己决定。

“天色不早,你也快去食堂帮忙吧。”

“晓得了。”

眼下全国的农村都是集体劳动,吃饭当然也是大锅饭。

王念成年之后没有下地劳动,还多亏了这手做饭的手艺,去生产队食堂煮饭就算了一个成年人工分。

要不说有门手艺比啥都强呢,就是村里最喜欢嚼舌根的妇女都没人多话。

王念换上旧衬衣,拿上围裙和帽子就出了门。

红旗大队下分五个小生产队,王念工作的是三生产队食堂,距离王家要走十多分钟。

现在正值春

夏交替的时节,地里水稻涨势良好,稻田里时不时还能瞧见有泥鳅吐出的泡泡。

虽然大队今天全体休息,但走在路上仍然能看见有不少人劳作。

大队长胡春生是个活泛人,其他大队还严格执行平均主义时,红旗大队已经悄摸着让大家养猪养鸡了。

......

【BG66】《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作者:二汀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