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策(杨广×杨勇)》
作者:楼上黄昏
内容简介:
如何做太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太过出色,则有功高盖主之嫌——更何况你的父皇,还是紧握大权不肯下放的杨坚。
太过平庸,兴许被人取而代之——更何况你的二弟,还是极尽城府虎视皇位的杨广。
前世,杨勇遇事只知率性,不知矫饰。末了为杨广所设计,太子之位父母之爱尽失,落得幽死禁苑的结局。
重活一世,太子这门学问,他自当好好钻研一番。
——二弟,你今生……怕是要棋逢对手了。
内容标签:重生 强强 年下 宫廷侯爵
搜索关键字:主角:杨勇,杨广 ┃ 配角:宇文恺,杨坚,杨素 ┃ 其它:史笔春秋系列,相爱相杀
1、楔子+第一章
【楔子】
隋仁寿四年,十一月。
内宫禁苑,杨勇笼着袖子蜷缩在床榻一侧,半昏半醒。
时已入冬,又刚落了一场十年难见的大雪,天自然是格外的寒冷。而他周身只搭着一条薄薄的锦被,其上的曾经尊贵华美的绣纹,此刻早已模糊得看不清了。
只听“哗”的一声,寒风推开了老旧多年的窗棂,碎雪立刻纷纷而落,带着刀刃般凌冽的冰冷气息。
以及,那格外分明的歌吹之声。
浑浑噩噩间,杨勇翻过身子,睁开眼木然地看向地面上融化了的雪水。
“冯成。”他忽然道。
很快,一个年老的内侍步履蹒跚地应声而入。自打被废了太子之位,幽禁在此后,过去东宫属人死的死,散的散,这也是唯一一个还留在自己身边侍奉的人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了,为何外面如此热闹?”试图抬眼看向窗外,却觉得那白花花的雪太过刺目,皱了皱眉,终究用衣袖掩住了双眼。
“今日……”冯成迟疑再三,终是道,“是太子……不,是陛下回宫的日子。”
“陛下……回宫?”他闻言怔住,握住锦被的手慢慢用力,许久后骤然放开,竟是无声低笑起来,道,“天下易主……我竟不知?”
冯成在一旁垂首而立,不敢应声,只觉心内酸楚不已。
自打被幽禁在此后,自己这位主子的身心都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起先还能坐在案头,一封接一封地写着辩白的书信,恳求能面见先皇,洗刷冤情。
然而遣人送出去的信却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没了音信,久而久之,便也心如死灰了。
故而渐渐地,他终日只是昏睡在床,混沌度日,不知年岁世事,不知今夕何夕。
好几次的,自己都想告诉他,先帝驾崩的消息,杨广继位的消息。然而每一次犹犹豫豫,都作了罢。
只因实在是担心,这消息会成为将他彻底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如今,杨勇的反应,却有些出乎冯成的意料。
这是一种平静,一种心如死灰般的平静。
“父皇是何时驾崩的……”床上的人忽然问道。试图回想,却已然记不起在父皇去往仁寿宫养病前,最后一次见面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了。
“四月之前。”冯成低声应道。
实则宫中并无不透风的墙,他早便听闻,先皇驾崩后,不过一夜的功夫,新帝继位的仪仗便已然准备妥当。这其中蹊跷,不用想也能心知肚明。
只是想了想,终究没有告诉面前的人。
语声落下许久,无人开口,只是各自沉默着。房内太过安静,碎雪落在床沿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半晌之后,杨勇才低低地开了口,道:“你去罢。”声音低哑,带着饱经世事沧桑的憔悴。
冯成低叹一声,告辞离开。
心中暗暗回想当年,自家主子入主东宫时是何等的张扬肆意,意气风发。谁知站得越高,摔得越重,他这般毫无城府,不懂矫饰的性子,终究让自家从云端坠入了深渊,自此万劫不复,再无转圜之机。
直到有脚步声,在面前响起。
冯成循声抬了头,及至看清来人不觉大惊失色。一个“陛”字还未出口,对方却已然抬起手,笑眯眯地朝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冯成唯有从命,看着那人独自步入门内,才小心翼翼地将门掩上。
手却是止不住地颤抖。只因作为废太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他太明白,当今的这位新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好的预感,从脚底徐徐腾起,潮水一般漫过心头。
*****
屋内,杨勇依旧以袖掩面,不知是睡是醒。
自打被囚在这禁苑起,时间仿佛停止了,午夜梦回,尚还能再见自己昔日的荣光,而不似清醒着的时候,面对的只有这空寂无人的屋子。
杨广定睛看着床上的人,许久,他迈开步子走到窗边,抬手将窗户掩上。
随后,他走到床畔,在离对方极近的位置站定。
杨勇的半张脸被破旧的衣袖遮掩住了,只微微露出一段削尖的下颚。观之,仿佛不盈一握。
杨广回忆起上次见到他的情形,不由得笑了笑,轻声道:“大哥,许久不见,像是又瘦了许多。”
杨勇闻言,这才意识到来者何人。他掀开遮眼的衣袖,霍然露出一双满是讶异的眉眼。
而他眼前的人,已不再是当年跟在自己身后的晋王了。如今的杨广,玄衣纁裳,华美的衣衫上,十二纹章星罗棋布。而隔着冕旒,那一双带着深深笑意的眉眼,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
居高临下的魄力,帝王独有的威仪。
杨勇支起身子靠坐在身后冰冷的墙壁上,垂下眼,神情恢复了平静。
“刚回宫便来了此处,看来二弟确是十分抬举为兄。”
时至今日,他固执地不愿用君臣之称,说话时的神情语气,也仿佛与二人幼时的情形别无二致,带着些许为人兄长的傲气。想到此,杨广不禁笑了起来。
他忽然撩起袍子,在床榻边坐了下来。抬起手,抚过对方的侧脸,徐徐下滑,末了落在下颚处,不轻不重地握住。
“不愧是大哥,”微微眯了眼端详着,笑容里漾出丝丝轻薄之意,“纵然虎落平阳,也依旧……不掩国色。”
语气中亦是分明调侃的意味。
杨勇拂开他的手,看着他,眼中闪过零星的怒火。四目相对许久,却换做自嘲的一笑。
“杨广,你赢了。”
五个字,说得无力且满是疲惫。
纵然心有不甘,他也不得不承认。论手段,论心计,论城府,自己都绝非面前人的对手。更何况那时的自己,自视太高,也根本不懂得去防备。
杨广闻言,唇角挑起的弧度越发明显了几分。然而那笑容却如寒霜腊月一般,冰冷到近乎阴鸷。
悠悠开了口,他道:“说起来,有些东西……朕今日可是得地带了过来,还给大哥。”说着,从袖袍取出一叠书信,不轻不重地甩在杨勇面前。
杨勇只看了一眼,低垂的长睫便明显地颤了颤,却没有说话。
这便是那些他曾写给父皇鸣冤的书信,满载着他最后的希望和期待。而如今,显而易见,它们根本没能送到父皇的眼前。
“不瞒大哥,父皇其实是后悔了的,”见他不开口,杨广又笑了起来,悠悠道,“否则他也不会在临死之前……还大声叫着你的名字。”
“你……”声音里带着些许颤抖,杨勇终于抬眼看向他,“你杀了父皇?”
“是。”杨广坦然笑道,“朕没有大哥这份耐性,能在太子之位上一等便是二十年。二十年何其漫长,变数太多,兴许一不留神……便被人从马上拉下来了呢?”
无声地笑叹出来。事已至此,杨勇还有何话可说?
他输了。
从始至终,输得一败涂地。
手握成拳尽力平复着自己的心绪,许久许久,他惨然一笑道:“杀父之后,便该弑兄了么?”
“大哥果然聪明。泉路苦寒,父皇踽踽独行,若无人相伴,岂非太寂寞了些?”杨广一拍手,便有内室端着银盘自外而入。抬手挑起其上的物件,笑道,“三尺白绫,已然为兄长备下。”
眼前笑容邪肆之人,陌生得几乎从未见过。杨勇抬手接过白绫,闭上眼,紧紧握着。
哀,莫大于心死,相较之下,身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将白绫套上脖颈的那一刻,他想起自己记忆中对方的模样。眉眼真挚,带着少年独有的爽朗气息,铺天盖地自脑中席卷而过,恍然如昨。
而如今想来,却只剩下讽刺。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伪装太过真实,才让他打从一开始,便不知防备,不知所谓的血缘亲情,在皇位面前是多么的微秒,多么不值一提。
若早知如此……
若有重来之机……
【第一章】
北周大定元年二月,早已权倾朝野的大丞相杨坚从幼帝宇文衍手中接过皇位,受禅登基。改国号为隋,改元开皇。
杨坚膝下嫡子五人,亦各自受封。
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蜀王,幺子杨谅为汉王。
*****
封禅大典过后,新帝杨坚大宴群臣。
时已入夜,和平易主的长安城内,如往昔一般,华灯初上,灯火万家;灯火通明的临光殿内,更是一派歌台暖香,觥筹交错的融融景象。
筵宴之上,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端坐于上首,接受文武百官的恭贺。
五个新封王的嫡子,则按长幼尊卑,依次坐于下首。他们都尚还年幼,最为年长的太子杨勇,也才不过舞象之年。
只是此时此刻,他一言不发地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酒杯,对周遭热闹的语笑仿佛分毫未闻。
酒是上等的佳酿,澄澈清冽,清晰地倒映出自己的目光。稚嫩的面容上,尽是一派与年龄不符的老成。
无声地笑了笑,五指的抖动间,却惊破了杯中的宁静。摇摇头,干脆举杯,一饮而尽。
“大哥今日……仿佛是兴致不高?”耳畔一个声音响起。
杨勇循声望去,很快便对上杨广一双略显狭长的眸子。
作为比自己年少三载的嫡次子,此时此刻,他的席位便就在不远的一旁。正投来探寻的目光,看着自己。
今日这盛典之上,他一袭月白色暗绣水纹长衫,在人群之中显得格外清淡素雅。
虽不过十二岁的年纪,然而那眉宇间的神情,却隐隐现出不属于列坐文武忠臣的世故。
且这种事故是天生而成的,而非如自己这般……重生之后,才能有的些许通透。
收起思绪,杨勇摆出一脸平和的笑,道:“二弟何出此言?”
杨广一双点墨般的眸子打量着他,末了却只是一笑,道:“看来是我看走眼了。”说着端起酒杯,“弟弟敬太子一杯。”
回味着对方口中骤然变更了称谓的“太子”二字,杨勇亦是抬了手,二人手中华美的金杯相触,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那一瞬,他余光瞥见殿上自己的父皇母后,正微微笑着看向这边。只是满目的赞赏之意,投向的却不是自己。
“大哥,你什么都比不过我。你之所以成为太子,也不过因为比我早生了三年,仅此而已。”
前世,自己被宣布废去太子的那个夜晚,杨广带着胜利者的肆笑在耳边说的话,一字一句又浮现在脑海。
如今想想,他说的没错。自己在众兄弟之中,从来都是不受父皇母后喜爱的那一个。故而最后,待那“不喜爱”彻底变成了“憎恶”,便是他从云端重重跌落,摔得粉身碎骨的时候。
前世的自己,满以为成为了国之储君,便等于一只脚已然踩上了龙椅。又何曾想过,太子可以立,同样也可以废。
并且,太子那样一个光焰万丈,万人瞩目的位置,反而更是千万暗箭所指的方向。
若不知经营,不懂筹谋,不会算计,同样会死,而且较之旁人,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
筵宴过后,众人各自散去。
杨勇在冯成的搀扶下,踩着有些虚浮的步子,沿着回廊一脚深一脚浅地走着。
深冬的夜格外的寒凉刺骨,二人又正好走在风口处。霜风如刃,在裸|露在外的皮肤上一刀一刀地凌迟着,毫不留情。这仿佛能侵入骨髓的寒冷,像极了他悬梁自尽的那个日子。
杨勇不自觉地拉了拉衣襟,将身子紧缩几分,却仍是止不住微微颤抖。
前世在暗无天日的禁苑里幽禁太久,让他逐渐变得体质孱弱且极度畏寒。而在这个重生之后的头一个冬日里,他发现自己这毛病似乎有增无减。
见他分明是冷到极致了,冯成显出些许无措,暗怪自己疏忽大意,没有预先替主子准备一件大氅,便道:“这夜里风太大,让奴婢替殿下挡挡风罢。”说着便朝杨勇走到了杨勇前面。
他身形虽不高大,却足以挡住大部分夜风。杨勇拢了拢袖子,只觉得身心都暖了几分。
想前世自己并不太看重这不起眼的冯成,谁料他却是最后一个对自己不离不弃的人。人心如何,果然只有在穷途末路中,才能看得清。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道:“冯成,自明日起,你便是东宫内侍总管。”
冯成受宠若惊,回首欲叩首谢恩。然而刚欲转身,身子却已然撞上了一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开坑了……负分的事情跟编辑沟通过,已经得到妥善处理。之前太冲动不好意思啦,话说太绝的结果果然还是自打脸……以后有什么激萌的cp还是会继续写的吧大概。挑个好日子发文,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第二章
【第二章】
来人一身竹青色图纹宽襟长袍,面容含笑,目如鹰隼,正是今日刚受封为上柱国的杨素。
回廊转角花木掩映,晦明难辨。他不慎之下,被撞得禁不住退后了一步,却赶在冯成请罪前摆手示意免了。只是转向一旁的杨勇,礼节周到地拱手行了个大礼,道:“臣杨素见过太子殿下,贺太子殿下入主东宫之喜。”
杨勇看着面前举止从容,言语周全的人,不禁微微蹙了眉。
北周宇文氏政权尚还健在的时候,杨素同自己的父皇杨坚便是莫逆之交。待到杨坚受禅称帝,建立了如今的隋朝后,其肱骨地位,自然不可小觑。
实则杨勇对此人,打心底是佩服的。过去在北周时,他因受朝堂争斗牵连,一度为新帝所打压,不受重用。末了却凭借自身能力,重获赏识,立下赫赫战功。
足见此人并非池中之物。
只是二人此刻这般相见,在杨勇眼中却颇有几分“冤家路窄”的意味。
只因前世,正是因了面前这人的百般落井下石,才最终促使了父皇下定废除自己太子之位的决心。
杨勇还能清楚地记得,那日大殿上,这人是如何言之凿凿地数落着太子的罪行,而自己徒劳地否认着,却根本无力回天。
毕竟那时的他,是父皇特地派去查探自己行为是否得当的亲信。父皇因为半生的交情对杨坚信任不已,却并不知,他早已暗中投靠杨广,对自己的言辞,又怎会做到全然公正?
“殿下?”见面前的人久久不语,杨素微微抬了眸,凝视着大半面容隐没在夜色中的男子。
从思绪中收了神,杨勇微微一笑,走上前来,实打实地将人扶起,道:“上柱国何须行如此大礼。今日本宫这内侍总管不慎冲撞了上柱国,合该是本宫给上柱国配个不是才对。”
杨素闻言,心中暗一惊。虽然他和这位新晋的太子平素并无太多交情,却也听闻,甚至目睹过他种种的行为。在他的印象之中,这人自幼便颇为傲气,且从不掩饰心中情绪,故而待人接物,都是有几分盛气凌人的意味的,又何尝听他对下臣如此客气过?
只是心中虽做此想,面上却只表露出几分受宠若惊来。
“不敢不敢。殿下如此,着实折煞臣了!”
杨勇笑了笑,却被冷风吹得打了个喷嚏,这才觉出四肢百骸仍是寒冷如冰。
杨素见状当即道:“夜凉如水,殿下衣衫单薄,还请早些回宫才是。臣便先告退了。”说罢半刻也不耽搁,匆忙告退。
杨勇也不再说什么,颔了颔首,见他告了辞,身影隐没在夜色之中。许久,才低声对冯成道:“走罢。”
冯成仍有些惊魂未定的,闻言回过了神,抬眼却见自家主子的衣带一角,已然消失在转角处。
回廊上空无一人,万籁俱寂。
杨勇听着自己足下的步履声,思绪纷飞,一如不慎踩碎的片片枯叶。
实则他也不曾想到,自己面对着昔日恨之入骨的杨素,竟能如此平静地虚与委蛇。若是换了前世那个喜怒极形于色的太子杨勇,兴许当场便翻脸不认人了。
或许当真是重活一世,人也会变得通透澄澈些罢。
憎也好,爱也罢,都已止步于前世。虽然丝缕相关,却也并非绝无转圜之机。
敌也好,友也罢,都还有为自己所用的可能。
一切,将重新开始于自己登上太子之位的此刻。并且,不会再以悲剧收场。
绝不会。
*****
次日,杨勇醒来之后,只觉得四肢虚软无力,仿若被人抽去了筋骨一般。无奈之下,只得让冯成替自己传了口信,辞了早朝。
冯成差人去请御医过来,自己在房内忙忙碌碌地打点了一阵,这才匆忙出门。
杨勇掖紧了被子,仰面看着床帐顶端华美非凡的刺金纹路。身子虽是软绵绵的,头脑却依旧清醒,知道只怕是昨夜同杨素说话功夫着了凉,回来之后又并未在意,这便染上了病症。
只是,自己的身子当真这般孱弱,连些许风霜都受不得了么?
微微敛眉,低叹一声,却正逢着冯成同一道御医推门而入,上前请安。
杨勇颔首示意他就坐,冯成紧跟着上前,从锦被中将他一只瘦削的手拉出,手腕朝上,放在床边。整个过程手微微颤抖着,是分明的仓皇。
在这东宫中,他虽算不得伶俐人,对自己的忠心却是不容置疑的。眉尖眼角中的种种担忧,绝不是能伪装得出来的。
这样的眼神,杨勇前世被幽禁东宫时也曾见过,并不陌生。此刻再见哪怕已然隔世,却依旧让他觉得心头溢出一丝熟悉的温暖。
毕竟,总归有人是发自内心打紧着他的安危的。
晃神之际,御医已然诊好了脉,说辞并不新鲜,无非是殿下并无大碍,只是受了风寒。待臣开几副方子,殿下按时服用,多加调理,便可痊愈。
杨勇回忆着自己在十五岁时候该有的心智和行为,略带忧虑地嘱咐御医务必让自己痊愈。御医自然恭恭敬敬地应下,不多时,便拿着医药箱告了辞。
人走之后,杨勇合了眼,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梦掺杂着前世和今生,自然是分外的纷乱繁杂。实则重生之后,十个夜晚里,有七个都是在不安和混乱中度过的。
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从脑中走马灯似的闪过,然而及至他抬起手去,抓住的却只有淡淡的白雾,一如他前世曾经显赫,却最终归于尘埃的浮华和荣光。
骤然醒来,双目还不能适应太过刺目的光亮,耳畔却响起一个声音:“大哥……醒了?”
应声抬了眼,便见杨广一人坐在不远处的桌案,手中还闲闲地握着半卷书。
他身上穿着的还是未及退去的朝服,想来退朝之后并未回自己府中,便来了此处。
杨勇动了动身子,有些吃力地坐起身来,只觉一觉过后,气力似乎当真恢复了些许。
而这时,杨广放下书卷,却是端起桌上一碗汤药,缓步走到床边坐下。
“见大哥因病没来上朝,便想来看看,”将药碗递给杨勇,他笑了笑,道,“这药热了许多回了,这回总算是逢着大哥在它凉之前了。”
杨勇一言不发地接过药碗,送至唇边。
杨广垂目看着他,但见他低垂着眉目,苍白如纸的面和殷红如血的唇相互映衬着,竟有几分病态的美感。
然而唇齿即将触及茶碗边沿的时候,杨勇动作顿在半途,却淡淡吐出几个字来。
“日后,该叫太子。”
杨广闻言,微微讶异地扬了眉。片刻后,神色里添上了几分玩味的笑意,却道:“大哥当了太子,便要同我如此生分么?”
杨勇不应,只是一言不发地喝药。
杨广并不在意,面露些许委屈,道:“我若不肯答应,大哥便打算因此同我置气么?”
十二岁的年龄,虽不算年幼,在此刻的杨勇眼中,却只不过是个孩子而已。
孩子般大的年纪,说起这话的时候,当真是有些楚楚可怜的意味;然而也不过十二岁年纪,那玲珑心思便已然远胜过许多年长之人了。
杨勇端着药碗的手顿了一顿,仰头将汤药一饮而尽。将药碗放下,叹了口气,无心再与他计较这个问题,只淡声道:“不过是区区风寒而已,歇息几日便可,不需二弟这般亲自前来。”言语说的客气,却也极近生分。
此时大隋初立,一切的明争暗斗还并未上演,而杨广,似乎依旧是那个爱时刻缠着自己的二弟。
杨勇知道自己应当伪装得并不知晓一切,就如同对待旁人一般,同自己这个弟弟言谈嬉笑。然而不知为何,独独在这人面前,他却不愿,也无法装作全然若无其事的模样。
而杨广却仿佛什么也没听出来一般,一听他掉转了话题,便知大哥这是向自己“妥协”了,当即笑弯了眉眼,道:“既如此,那弟弟今日便不打搅大哥歇息了,”顿了顿,“……明日再来。”
说完起身一拱手,仿佛不待杨勇出言制止一般,忙退出掩上了门。
转头看着门边,杨勇微微敛了眉,神情渐渐沉凝下来,冰冷如霜。
*****
而杨勇卧病在床的这几日,杨广却并未如他所言“明日再来”,反而一连数日不见踪影。打听之下,才知原是杨坚拟建大兴城,任宇文恺为营新都副监,时高颎为大监,顺道也派了杨广跟在一旁,历练学习,增长见识。
杨广自幼便聪慧异常,卓越超群,又善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故而无论是父皇杨坚,还是母后独孤伽罗,对其的偏爱都可谓是不加掩饰的。
命他修建大兴城一事,杨勇过去并未在意,然而此刻重新想想,却也明白了什么。
......
《太子策》作者:楼上黄昏(腹黑攻X重生受 隋朝重生 兄弟年下 HE)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l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