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用侠探》作者:弄清风
文案
大周朝元圣十三年,江湖人称侠探的燕三白进京考了个文状元。
不加官,不进爵,天子赐字——天下第一御用侠探。
新晋状元郎傻眼了。
从此以后……
有什么江湖秘辛吗?找燕三白。
有什么千古奇冤吗?找燕三白。
燕三白是哪个啊?
瞧,那个唇红齿白,可以靠内在,却偏偏要靠脸吃饭的侠士就是他。
PS:本文为历史架空,此大周非历史上的周朝,制度类比大唐。
1V1,HE,探案为主,感情为辅。
内容标签:悬疑推理 天作之合
搜索关键字:主角:燕三白 ┃ 配角:李晏,关卿辞,陆双行
第一卷:松鹤归山
第1章 昨夜太平长安
大周朝元圣十五年,春。
惊蛰一过,长安城的天气骤然间暖和了起来。几声清脆鸟鸣唤醒枝桠,晨光描摹着远处巍峨瑰丽的皇宫,从檐角倾泻下来的金色微光沿着长安城正中央的朱雀大街开辟出一条笔直的长路。
这漫漫长路上,挑着担儿的小贩、匆匆忙忙赶路的轿夫、撩起轿帘来往外张望的娇俏小姐告诉你,昨夜,又是一个太平长安。
然而又或许,昨夜也并不是那么的太平。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小贩们匆匆避让。逆着晨光,他们一时看不清来人的样貌,但心里知道,敢在长安城内纵马的,都不是好惹的人物。
果然,漆黑底色,浅赭花纹,密密麻麻盛开的栗色梅花,这样的官服,代表着大理寺。
“啪——”一条大鱼受了惊吓,从小贩的竹筐里跳了出来,在地上不安的扑腾着。小贩赶紧捡起来,留下几滴零散血迹。
街对面轿子里的小姐赶紧放下轿帘,忽然想起出门前看的黄历——今日诸事不宜。
哒哒的马蹄很快消失在朱雀大街上,拐进了长安城的东北角。这里因为离皇宫近,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了达官显贵的聚居地。而目睹了大理寺一大早出动的百姓也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大理寺今天要办的案子应当不寻常,否则也不会由大理寺少卿关卿辞亲自出马。
急停,下马,右手跨在腰间的刀柄上,关卿辞气势凛然的跨进一座民宅,一刻也不停歇,举手投足间都体现着大理寺干练的作风。
有先来一步的大理寺人员急忙迎出来。
“尸体呢?”关卿辞问,干净的声线偏生染上了一丝肃杀。
“还在静堂,汪敏守着,不让进。”
“我家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亦有当今圣上亲赐金匾护佑,还请各位尊重家父遗愿,今日这里,谁也不能进。”静堂前,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少年郎不卑不亢,虽双目微红,但立于门前,腰间佩剑,不肯挪动分毫。
大理寺丞章琰带着人立于阶下,对他的态度颇为恼怒,但对方提及御赐金匾,却又让他不敢逾越半步。
“汪公子,在下也是职责所在,况且是你派家丁报的案,缘何不让我们来查案?”
“查案可以,让燕公子来。”
“燕三白不在此处。”忽然,一道声音插入,章琰和汪敏齐齐看去。
章琰像看见了救星一样,连忙往后退一步,让他站到前头来。
汪敏看见来人略有些紧张,握着剑柄的手收紧,“关大人。”
“汪公子,燕三白上月才在扬州出现,你父遇害,你不求尽早破案,为何要舍近求远?”关卿辞一双凌厉的眸子逼视着汪敏。
汪敏握紧剑柄,却不退,“关大人,不是我不想尽早破案,实乃家父日前叮嘱,若他遭遇不测,定要请燕三白燕公子来断案,不敢不从。”
关卿辞语气微沉,“令尊是不相信我大理寺的办案能力了?”
“不、不是,关大人千万不要这样想,我说过了,这是家父的意思。”汪敏到底年少,就算装得再如何像个大人,在关卿辞目光的压制下也节节败退,但他仍死咬着这个条件不放,有金匾在手,汪家就是皇帝承认的开国功勋,大理寺也不敢强行破门而入。
思及此,关卿辞不禁微微皱眉,一双剑眉就像两道冷锋,叫人不敢直视。
他问章琰:“金缕翅放出去了没有?”
“回大人,已经放出去了。”
金缕翅是一种蛊虫,因其翅膀绚丽若金缕衣,所以得名。金缕翅分子母两种,母虫在燕三白身上,子虫放在大理寺,需要急召燕三白时,只需将子虫放出,它就能顺利找到目标。
关卿辞又转向汪敏,“你若坚持要燕三白来查案,可以,但在这之前,必须让我亲自进去看一眼。”
汪敏犹豫了一下,终究不想跟大理寺闹得太僵,父亲跟他提过这个关卿辞,年纪轻轻却能坐上大理寺少卿位置,不能轻易得罪。而且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何父亲会在遇害前几天提出这样的要求。
“但你不能动我爹的尸首,具体的询问也得等到燕公子来了才行。”
“可。”
关卿辞终于走进静堂,一进去,血腥味就扑鼻而来。汪敏的爹,归鹤派前任掌门汪静川就跪在供着香的案几前,低着头,一柄利剑从他的心口透体而出,红得发黑的血水染红了身下的毯子。另有一根白绫从梁上吊下,勒住了汪静川的脖子。
一个人,两种死刑,实在想不出凶手与他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汪敏别过脸,神色悲痛。他紧紧的抓着门框,仇恨的怒火让他失去了刚刚与关卿辞对峙的气度。
“你们发现不对,破门而入的时候,确定门是从里面上锁的?”关卿辞回头问汪敏。虽然汪敏此刻沉浸在丧父的悲痛里,但关卿辞并没有那个仁慈去体谅他。
“是,而且我看过了,所有的窗户都是落好拴的。”
闻言,关卿辞抬头往上看,“章琰,去屋顶查一查。”
片刻之后,章琰传回话来,“屋顶上没有任何人出入的痕迹!”
也就是说,这是一间不可能有任何人出入的密室。
关卿辞仔细看过了,静堂很小,也没有任何密道的存在。而汪静川是被剑刺死或被勒死的,而不是用毒箭或者毒烟这种可以远程操作的东西,所以凶手必定要进到这里来。
可是,这究竟要怎么办到?
汪敏强自从悲伤中恢复过来,父亲的死让他一夜之间成熟了很多,他知道,父亲提出要燕三白来主持查案肯定有特殊的理由,所以他得想办法应付关卿辞。
出乎意料的是关卿辞并没有再为难他,在屋里查看了片刻便转身离开,正如他来时一样,雷厉风行。
章琰急忙跟上,“大人,我们现在要等燕三白来吗?”
在章琰看来,此案有些玄乎,以他这种脑袋可破不了密室之谜,如果是那个传闻中断案如神的男人,倒可以期待。
谁知关卿辞忽然停下,冷厉的目光看向他,“如果人人查案都靠燕三白,要大理寺作甚?”
章琰连忙称是,“那大人,我们现在是去……”
“查案。”关卿辞拂袖而去,到了门外,利落的翻身上马,调转马头立刻就走。
跟着一个太有效率的主子,章琰真是叫苦不迭,急忙让手下把自己的马牵过来。
然而上马前,当他忽然想起什么事要吩咐几句时,一转身,看到身后忽然出现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抱着一只黑猫,那只猫一眨不眨的盯着他,把他吓了一跳。
黑猫,寓意不详。那双碧蓝的眼睛幽幽的盯着他,看得他毛骨悚然。
这时,小丫头忽然抬头,也跟那只猫一样,幽幽的看着章琰,“叔叔,我的猫流血了。”
章琰只觉得因为这猫的关系,他看这个小丫头也阴森森的,于是打发道:“去去,找你家大人去。”
说完,他骑上马赶紧走了,免得沾染上什么晦气。
与此同时,城北的茶楼里,一个从南方而来的说书先生,抄着一把三弦,正要叫好戏开演。
他不是茶楼里聘用的,而是天南海北茶客中的一位。某位老顾客提起了今天早上的大理寺少卿出行,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交换着最新的小道消息。
“这次那位少卿大人不是得气绿了脸吧?”
“嘿,谁叫人家指名要找‘奉旨查案燕三白’呢?这事儿落到燕公子头上,那就是大理寺也管不了!”
“还别说,上次那开封奇案,那么难一桩案子都被他给破了,外头传的神乎其神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那说书先生开口说话了,他看起来很年轻,天庭饱满,是个好命之人。
“真的真的,绝对是真的。开封那桩奇案我是没见过,可苏州府的那桩我可是亲眼所见,我就是打那儿来的呢。”
茶客们纷纷来了兴趣,央他快讲。说书先生便清了清嗓子,用他那明显的带着吴侬软语的调子,讲起了燕三白。
燕三白这个人,原本是个江湖侠客,因为替一些江湖朋友解决过一些费解的案子,所以有了个侠探的名头。这原本也就是江湖上的朋友随便喊喊的,可元圣十三年的时候,燕三白忽然进京赶考了。
赶考也就罢了,燕三白怎么说也是从武的,最后却摘了一顶文状元的花翎。那时候的长安城可真是热闹之极,所有人都知道有个江湖侠客居然得了文状元,这可真是新鲜极了。
皇帝也觉得新鲜极了,可也犯难了,该怎么安排这个新晋的文状元呢?好像放在哪个职位都不合适。
于是主管科举的礼部尚书就进言——不如让燕三白做个居于庙堂和江湖之间的自在人。
皇帝琢磨着这个有意思,于是就下了道圣旨——且去探案。
同时御赐燕三白一块金牌,执此金牌可断天下案,连大理寺也不可过多干预。
奉旨查案燕三白由此诞生。
不过燕三白是个游侠,行踪飘忽不定,真要找他查案也是件困难的事。
就好比他得了文状元出了长安城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此时,茶楼对面云仙居的二楼,一把折扇推开了朱红的窗户。
“对面在聊些什么呢,那么热闹?”折扇的主人倚在窗沿,一袭红衣绣祥云,黑色的长发用小巧的金冠束着,一双细长的丹凤眼瞥出几许风流与张扬。
“王爷,对面在聊燕三白燕公子。”身后的青衣侍从答。
“哦?”那人回头,似乎对这个名字起了兴致。唰的一声收起折扇,记起江湖上有关于燕三白的评语,“燕三白么,雁翎刀出,百恶俯首;窈窕公子,白衣无双,倒是没有机会见上一见……”
“阿嚏!”
茶楼外,牵着毛驴的白衣人打了个喷嚏,他停下来,摸摸鼻子,清俊的面庞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大约在想——谁又在说他了?
路过的人们不由多看了他一眼,周人爱美,最爱这样生的俊俏,笑起来又讨喜的年轻公子。尤其是那双眼睛,大大的,眨起来就像夜空里的繁星那般真诚。
而且这位年轻公子虽是侠士打扮,白衣飘逸,可眉宇间偏生有股书卷气,温文尔雅。
说书人妙语连珠,引得茶客哄堂大笑。
茶楼老板和对门仙云居老板是死对头,两人互相较着劲比谁的生意更好。
一瞧路中央站着个俊俏公子,立刻开始抢人,比那秦楼楚馆的老鸨还要殷勤。
俊俏公子夹在当中好生为难,他本也无意留下来喝茶吃饭,就听楼上忽然传来一阵快意的笑声。
“啧啧,你们开门迎客怎可这般无聊,若要我说,何不干脆摆个擂台较量一番?”
红衣公子倚阑干,一把折扇,指点江山。
两位老板顿时被他吸引了目光。
茶楼老板一拱手,“这位公子,摆擂容易,可吃茶与饮食怎比?”
仙云居老板也难得的表示赞同,“是啊,若能比,我俩岂会浪费这大好辰光?”
“既然比无可比,那你们方才又在争什么?”
“这……”两人都被问住了,而这时,俊俏公子早牵着毛驴趁势走远了,快拐弯的时候,他隔空朝红衣公子拱了拱手——多谢。
红衣公子摇了摇折扇——不客气。
两位老板互相瞪了一眼——气煞我也。
可怜的忠仆零丁还在身后劝,“王爷,我们还是先回宫一趟吧,太后娘娘要知道你早来了长安却不去拜见她,会生气的。”
王爷凤目微挑,折扇轻敲了敲侍从的头,“我要是一回长安就得去宫里待着,那我还提前回来滚个犊子?”
而此时,关卿辞站在存放各类卷宗的千文阁里,英气逼人的脸上却微皱着眉,“你说燕三白已经来过此处了?”
负责看守和整理卷宗的文官赔笑道:“是啊,关大人,他前脚刚走没多久,您就来了。”
第2章 归去来兮
燕三白赶到汪府的时候,汪敏还坐在静堂前,守着汪静川的尸体寸步不离,稍显青稚的脸庞上满是警惕和倔强。
然燕三白出现,还没有自报家门,他就猛地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是燕公子吗?”
虽然以前没见过,但汪敏还是一眼就认定此人是燕三白。父亲说过,燕三白的气质很特别,是那种让人一眼看了就能生出好感的人。
“抱歉,在下来晚了。”燕三白拱手。
汪敏连忙摇头,“放出金缕翅才不过半日,燕公子就能这么快赶过来,谨之感激不尽!快,快请进来,我爹、我爹……就在里面。”
汪敏强撑了半日,此刻燕三白来了,终于松懈下来,少年心性显露,连忙拉着燕三白要进去,而外面守候的大理寺所属则连忙分出一人去报告关卿辞。
“仵作请跟我一起进来。”燕三白说着,大步跨进堂内。
静堂里的情景跟关卿辞离去的时候一模一样,燕三白蹲在尸体旁仔细查看。
白绫勒得并不紧,所以汪静川只是保持低头跪着的姿势,并没有被吊起来,而他的舌头并没有伸出口外,可见死因并不在此。汪静川胸口处则染着一大片刺目的血迹,一直蔓延到身下的垫子上。
燕三白拎起他的一片衣角,指尖捻了捻上面的尘土污渍,目光又细细扫过他的周身。
他观察得很仔细,神情专注,似乎丝毫没有被扑鼻的血腥味所影响。
在仵作验尸的时候,他就问起了话。
“汪公子,请你跟我详细说说昨天的情况,下午和晚上都要。”
据汪敏所说,昨天下午大约未时三刻的时候,汪静川说要外出访友。然后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汪静川回来了,可是却把自己关进了静堂,不准任何人进入。临近午夜的时候,老仆忠伯起来如厕,远远看到静堂里还有烛火,便想去提醒老爷早些歇息,谁知竟然在静堂门口撞见了一个陌生男子。
陌生男子被撞见之后立刻遁走,忠伯又看到了那道白绫在纸窗上的影子,顿时觉得不对,因为静堂门被反锁了,于是他就赶紧把汪敏给叫了起来。随后汪敏带人破门而入,看到的就是现在的场景。
这时,仵作给出了验尸结果,“大人,汪老爷是死于剑伤,一剑刺进胸口,当场毙命,死亡时间应当在昨晚亥时左右。至于这白绫,是死后才勒上去的。”
这结果跟燕三白心中的猜想不谋而合,“那他身上可有其他伤?”
“这就要抬回衙门做进一步的检查了,但是我已经粗略看过,汪老爷身上除了这处致命伤和脖子里的勒痕,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伤处。”
“多谢。”燕三白朝仵作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带尸体回去进一步检验,而后回头问汪敏,“汪公子,昨晚你们进来的时候,这静堂的所有门窗都是反锁的吗?”
“不错。”
这话不是汪敏回答的,燕三白循声看去,就见一个眉宇间英气凛然的男子恰好走进静堂来。
“关大人。”燕三白拱手。
“你认识我?”关卿辞和燕三白可是素未谋面。
燕三白笑笑,“关大人的追云刀跟你的气度一样不凡。”
关卿辞看了看手里的刀,他这柄追云刀的样式是统一配备的制式横刀,从外表看,跟其他的横刀没有什么两样,仅仅刀柄处有一个并不怎么显眼的祥云图案,难道燕三白只一眼就留意到了么?
关卿辞暗自留了个心眼,却没有继续就这个说下去,极有效率的说起了案情。
“我已派人查看过了,这间屋子是完全的密室,凶手是个极聪明的,一定用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手法,将汪静川杀害在此处。而且,汪静川是死于归鹤十三式中的归去来兮。”
“什么?归去来兮?!”汪敏大惊,他爹虽然早已不理江湖事,归隐市井,然而关于归鹤十三式的事情他也是听爹提起过的。
归鹤十三式是整个归鹤派剑技的精华,只是前五式易成,后八式却极其难练,整个归鹤派除了老掌门,汪静川的师父贺青松,以及他的二徒弟陆双行,就再没有人练成。
而在李氏王朝建立的那一年,因为一场变故,老掌门身死,陆双行失踪,所以归鹤十三式的后八式,等于已经失传了!
燕三白点头,“正是,归去来兮这一招所造成的伤口会很明显,所以比较容易辨认。而当年归鹤派勤王有功,陛下为了纪念所有的开国功臣,便命人将所有人登记在册,导致归鹤十三式失传的那场变故,就记载在千文阁的卷宗里。”
“不错。”
关卿辞是料到汪敏坚持要燕三白查案,不会对他交代什么,于是看出汪静川是死于归去来兮之后,径自去千文阁查询案卷。
“只是,我还是比你晚了一步。”关卿辞凌厉的目光看向燕三白,“你之前又没有见过尸体,怎会想到要去千文阁?”
燕三白摸摸鼻子,说:“我只是有备无患而已。”
然而关卿辞显然不怎么相信他的说辞,冷哼一声。
燕三白知道,大理寺的人都不待见自己这个抢饭碗的,尤其是像关卿辞这样的佼佼者,所以他摸摸鼻子,也没放在心上。
“汪公子,你把忠伯和昨天所有接触过汪老爷的人都叫过来吧,我问他们一些话。”
汪敏的动作很快,不一会儿,门房阿福,忠伯,以及汪家的几个婢女都集中到了静堂前。
“各位有礼了,接下来我问大家一些话,事关你们老爷,请大家如实回答。”燕三白说话时总是不急不缓的,听了叫人放松。原本下人们骤逢家中大变,又被叫过来,神色紧张,因为燕三白温和有礼,倒缓解了些许。
“那好,阿福,我先问你,昨天可是你第一个瞧见老爷从外头回来的?”
阿福连忙点头,“是的,老爷昨天回来的时候脸色不大好,我叫他,他都没回,直接背着手就走进来了。”
“他有什么跟往常不一样的地方吗?”
“这个……我不太记得了。”
“忠伯,你呢,昨天见过你家老爷几次?”
老仆忠伯已过花甲,背也有些佝偻,老爷的死让他看起来憔悴很多,“昨日老爷出去的时候,是我送老爷到门口的。”
“他看上去情绪如何?”
“有点儿担忧……但好像……还有点儿开心。”
“开心?你确定?”
“应该是的,老爷说故友多年未见,很是欣喜。”
燕三白又继续问:“那昨夜那个在静堂外面的陌生人,你看清他的容貌了吗?”
忠伯皱着眉回忆着,“他大约……比这位关大人稍高些许,但是比你们都要年长,有胡茬,至于具体的长相……静堂里透出来的光很微弱,老朽也没有看清。”
“也就是说他未曾蒙面?”
忠伯这个很肯定,“是的,他是寻常打扮,并未遮掩。”
未曾蒙面么……
燕三白想问的都已经问了,便说了声抱歉,让大家先散了,然后他又问汪敏。
“那你爹是什么时候向你交代,若他出事,必找我来查案呢?”
“我记得很清楚,是四天前。”
“四天前可有发生什么事?不需要多特殊的,平常的事也可。”
汪敏仔细回忆着,那天的事他记得很清楚,因为他爹无缘无故就提起燕三白,好像预知自己会出事一样,未免让人在意。而那天汪静川大部分时间也都在静堂,除了……
“对了!他那天一早去取了幅画!”
闻言,燕三白一下子想到了什么,转身面对着敞开的静堂大门,指着正中央,也就是先前汪静川面前的那个案几上方,悬挂着的一副画,问:“可是那副松鹤归山?”
“正是!”汪敏有些激动,松鹤、松鹤,这难道跟归鹤派有什么关联吗?
汪敏知道,他父亲一直对太师父的离奇死亡耿耿于怀,十几年都不得纾解。
燕三白心里却已有了定案,他问:“他是去哪个地方取的画?”
汪敏还没开口,一直抱刀不语的关卿辞忽然插话:“霁宝堂。”
大理寺的办事效率不可谓不高,汪静川四天前的行踪都这么快被挖了出来。但燕三白并不如大理寺对他那样,对大理寺的人抱有成见,听关卿辞这么说,他不由递过询问的目光。
关卿辞道:“汪静川跟霁宝堂老板是知交好友,一月前,汪静川在霁宝堂订了一副八仙图,四天前他去取画,可是画却被霁宝堂内的伙计全福掉了包。我已审问过他,他坦言是受了一个蒙面男子的利诱,故而行事。”
不料燕三白却皱了皱那远山般的黛眉,“蒙面男子?”
“正是。”
“是了,这个人一定是昨天晚上出现在静堂外的人!是他杀了我爹!”汪敏红着眼眶,骤然联想到真相,令他难以平静。
燕三白按住他的肩,“汪公子,你先冷静一下。我们还不能确定昨夜之人和掉包了画的是不是同一个,况且凶手既然准备了一个密室,可见早有准备,计划周密,所以蒙面与不蒙面之分,值得推敲。更关键的是……”
燕三白欲言又止,汪敏便有些急切,“更关键的是什么?”
关卿辞依旧眼波冷冽,他扫了一眼燕三白,而后说:“既然归鹤十三式后八式已然失传,如这十几年内无人习会,那么,杀了你爹的凶手只可能是一个人——失踪了的陆双行。”
“这怎么会……”汪敏嘴巴微张,显然不怎么能接受这个答案,“我爹曾提起过师叔,他说陆师叔侠骨丹心,他们师徒几人情同一家,陆师叔断不可能像外面人说的那样杀了我太师父才消失不见,那又怎么可能来杀我爹?”
......
《御用侠探》作者:弄清风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l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