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岁岁今朝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2分类:小说浏览:26评论:0

书名:岁岁今朝

作者:苏西坡喵

简介:

正文已完结,下本开《北宋县令庶女》,欢迎宝子们去主页点点收藏~(比心)

【先婚后爱/双向奔赴/不虐不傻白】

【本文文案】

传闻中的公主李意清,行事乖张无度,惹事后出宫避祸。后回宫参加太后寿宴,当场被天子赐婚,对象是京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端方公子,新科状元——元辞章。

起初,京城中无人看好这段婚姻。

即便两人携手出现,也被指做貌合神离。

李意清依旧不在意京中评价,只是在和元辞章的朝夕相处,她感受到的不是成婚前所以为的志趣相投,而是蛛丝马迹中无处藏匿的爱恋。

那份爱意炽烈,由来已久,甚至爱屋及乌,爱她所爱的家国万民。

*

元辞章身为太子伴读,很早就知道京中的传闻不可尽信。

比如,看似行事我行我素的公主,实则比谁都克己复礼,怀抱为生民立命之决心。

又比如,传闻中谦谦君子,陌上人如玉的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光明磊落,端方无暇。

他很早就对明艳夺目的公主心怀觊觎。

元辞章小心翼翼守护着这段人人都不看好的婚姻,亦步亦趋跟在李意清身后,见证她一次次冲破阻碍,为常人所不敢为。

城南河道,舒州水患,皇城宫变,外夷来犯。

他看着她在风雨飘摇中,挣开皇城这座富丽堂皇的笼,化作飞向山海的鹰。

元辞章冷静地想,如果将这份爱意延伸出的爱屋及乌永远伪装,那么即便百年之后,世人也会称赞两人志同道合,千古绝唱。

——这意志来源于她

[拍着胸脯保证后面越来越好看]

【阅读指南】

1.1V1,SC,HE明艳清醒vs忠犬偏执

2.先婚后爱/男暗恋女/偏日常流/微权谋/科举/州府为官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成长 先婚后爱

主角视角:李意清,元辞章;配角:郑延龄,盛蝉,柳夕年

其它:成长型大女主

一句话简介:事业脑女主和她的恋爱脑清冷忠犬

立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1章 天子赐婚

大庆朝,皇宫。

悠扬的丝竹声缓缓从一众浅黄色纱裙的乐伶手中流淌而出,清丽婉约的调子柔和典雅。

入席的宾客都有意无意放低了自己的声音,生怕一不小心就破坏了这份惬意舒然。

按照宫中以往惯例,太后的寿宴本只需要皇族宗亲内部聚一聚就算完事,但今年科举,一甲三人尽是少年英才,顺称帝圣心大悦,才有了今日这场宴会。

*

坤宁宫内。

衣着百花金丝朝服的女人一边帮顺成帝整理衣服,一边轻声问道:“陛下,今儿太后生辰,清儿她会回来的吧?”

顺成帝闭着眼眸任皇后动作,闻言笑了出声:“清儿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是已经快到京城,不过在郊边偶遇桃花林,觉得煞是好看,这才又耽误了几日。”

皇后闻言有些吃味,也不帮他整理衣袍了,兀自坐在软席上,闷声道:“果然清儿还是和陛下亲近,转眼一年,都不知道给母后写上一封。”

顺成帝心中畅快,但是面上装的从容大度:“皇后这也不开心?清儿告诉你我不都一样,就别计较了。”

皇后瞪了他一眼。

顺成帝率先败下阵,他走到皇后身边,伸手拿起皇后的手,放在手心低声哄着:“时间差不多了,别让母后等急了,嗯?”

掌心里的手触感柔嫩,白皙润泽,吹弹可破,一看就是平日里好生养着的。

皇后抽回手,别过头道:“嗯。”

*

两人走到宴席上时,太后已经到了,虽然年过花甲,但是在她的身上丝毫看不见岁月留下的痕迹,一身华服衬得整个人精神焕发。

顺成帝携皇后走到近前,语气温和道:“母后近来气色看着好了不少。”

“少了那小猢狲的捣乱,哀家饭用得都香了几分,怎么不好?”太后看了顺成帝一眼,“可说哪天回来?”

顺成帝讪讪道:“这几日母后寿诞,清儿必会赶回来。”

太后闻言,本平静的面色绽开了笑意:“都入席吧。”

顺成帝松了一口气,挥手让跪拜的臣子命妇起身。

席上一片和乐,丝竹缕缕,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忽然,一个内宦快步越过众人,走到顺成帝身边,附耳小声说了几句。

太后本正在和上前问礼的安国公夫人交谈,见到这一幕,忍不住侧头问身边的皇帝:“何事这么开心?”

顺成帝没有隐瞒,笑道:“清儿已经入了城门,说是给您准备了惊喜,讨您欢喜。”

“小皮猴子,终于在外面待不住了,”太后佯装皱眉,“要是乖乖在哀家身边待着,学得铭华大长公主几分端庄雍容,哀家便心满意足了。”

顺成帝心疼女儿,连声为女儿开脱道:“清儿知道分寸,不过稚子心性,无伤大雅。”

“清儿这么个性子,全是你和皇后给惯的,”太后不悦道,“清儿本是大庆尊贵的嫡公主,原先就常被朝臣弹劾,现在怕是更……”

太后话音未落,一道璀璨明亮的光束猛然升上天空。

“咻——”

“快看,哪来的烟花啊!”

“瞧这个方向,是玄武门那边。”

“往年的烟花都是固定的,今日倒是觉得图案很像桃花,这莫不是司礼监的巧思?”

底下官宦女眷目露惊奇,兴奋地交谈着。

顺成帝也被烟花吸引了视线,缓了会神,问身边的皇后:“这是你的意思?”

皇后微微抿唇,忽然想到了什么,目光轻柔地看着漫天的烟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1】。此等美景巧思,陛下以为是谁的手笔?”

未等顺成帝反应过来,一个小太监匆匆朝这边跑来,气喘吁吁,声音中有遮掩不住的兴奋:“陛下,娘娘,公主回来了!”

皇后当即站起身子,认出眼前小太监正是李意清的近身仆侍洛石,连忙问道:“清儿到哪了?”

洛石站定,弯腰扶着双膝,喘着气道:“娘娘,殿下她、就在后面呢。”

皇后立刻凝神朝后望去,一道灿金色宫装的身影提裙而来。待走近了,才看清来人一张明艳鲜妍的面庞,皓齿明眸,粲然如珠。

一年多的在外游历,非但未洗去她身上的矜贵,反倒多添了名门贵女中不常见的英姿飒爽。

“孙儿拜见皇祖母,祝皇祖母寿诞祥康,福寿绵长。”

李意清朝坐在上位的太后拜礼,不等回复,站了起身,回身指着夜空花火满面笑意:“皇祖母,父皇母后,此烟花名为‘岁岁今朝’,是清儿雨中逢花亲笔所绘,好不好看?”

太后轻轻摇头,嘴角却是控制不住的笑。

“偏生你最古灵精怪。”

皇后则不像众人一样被空中的烟花吸引视线,目光温和地落在李意清身上。

细心如她,很快就发现女儿瘦了,皮肤也不如以往白皙光洁,想来在外吃了不少的苦头。

*

不同于台上的欢声笑语,一派和乐,底下的朝臣宗亲却在得知这是意清公主的手笔时,纷纷变了脸色。

鉴于顺成帝都在,官宦女眷们不敢明目张胆大声议论,只敢私下里小声交谈。

“意清公主怎么回来了。”

“想来也是,这种奇技淫巧,偌大的皇城中还有比她更擅长的吗?”

“这意清公主身上怎么了?”

“你家大人刚刚从益州郡调任,自然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意清公主,”妇人压低了声音,“陛下仁和,皇后娘娘德贤兼具,这位公主谁也不像,满肚子离经叛道。”

另一个妇人道:“何止是离经叛道,听闻公主年少时张扬妄为,十岁的时候养了一只海东青,把还在怀孕当中的贤妃娘娘惊到了,险些难产,幸好先祖庇佑,五皇子才能顺利诞生。”

“十三岁与焦阳伯府的小公子比赛骑马,害的那位小公子在马上摔断了腿。”

“去年的时候,更是将在张太妃身边养病的月阳郡主害了,听说郡主病弱至今难以下床。宗亲参了几十本奏折,她实在没法,才出宫避风头的。”

从外地调来的妇人显然不知情,捂着嘴惊讶:“竟然有这些事!”

“还不止呢,被她盯上,准没好事儿,”妇人使了个眼色,隐晦朝上头看了一眼,“可谁让人家是公主呢,每次犯错不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谁敢追究?”

“谁说不是,原先月阳郡主一事,陛下盛怒,后来她走了不到一月,陛下便转变了态度,将弹劾的折子尽数驳回。”

几人说着,暗自看了眼前排的月阳郡主的座位,那里空空如也。

月阳郡主身体孱弱,向太后送礼后便早早离场。

若是让她瞧见意清公主一回来这么大的排场,怕是又要难受一阵子。

*

台下臣妇诰命的窃窃私语,自然没能传到上座。

这场绚丽的烟花,足足持续了一刻钟,才落下帷幕。

太后难得如此高兴,侍候太后几十年的萧嬷嬷温声道:“公主殿下,太后娘娘在慈宁宫常念叨你。你快些上前来,让太后娘娘好好瞧瞧。”

李意清走上前,太后看着她,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

这一笑无端让李意清生出几分害怕,她看着太后巍然不动地拨着手中的珠串,悄悄侧目看向站在一旁的顺成帝和皇后。

皇后听到了一些风声,接收到女儿投来的视线,避而不见。

顺成帝露出一个爱莫能助的笑,刚准备用唇语嘱咐她几句,便听到太后清了清嗓子。

“清儿今年十七了吧。”

太后垂眸看着李意清鬓角的碎发,没有满头珠翠点缀,却朝气灵动、脖颈挺直,像一朵正在绽放的凤凰花,耀眼夺目。

半响,太后问身边的萧嬷嬷:“今年魁首,是左相元家的……”

萧嬷嬷立刻接话道:“是左相的嫡长孙,姓元,名辞章,今年刚好满二十,殿试后陛下就派人宣了官职,也赐了字,叫伯怀。”

“怀章弄词,言谏中正,看来陛下极为看好这位才俊,”太后颔首,转身对一旁的顺成帝道,“元家那孩子,哀家见过几面,最是知礼。祖上来自江宁一带,百年积韵,气度不凡。哀家瞧着,与清儿甚是般配。”

太后停下手中拨动的珠串,笑了笑:“皇帝觉得呢?”

顺成帝朝台下看了一眼,左相官职高,仅位在几位亲王之后。

因此,他一眼就看到了已经白发苍苍的左丞相和坐在他身边的儿孙。

元辞章有功名,有名望,京中人人称赞,是夫婿良选。

顺成帝张了张口,一句“甚好”卡在喉咙里上不去下不来,转而问身边的皇后:“皇后觉得呢?”

皇后露出恰到好处的笑意:“臣妾但凭母后和陛下做主。”

李意清站在一旁想要开口,却看到太后身边的萧嬷嬷朝她摇了摇头。

太后此举,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谋划。

李意清只好噤声。

元辞章年少时做过太子伴读,李意清是见过这个人的。

他性情高洁,待人淡漠,尽管同窗三年,却总不像他人一样亲近随和,反而带着时刻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

元相是个纯臣,他教导出的儿孙自然也像极了他的行事作风。

可是年少时的太子伴读身份,在朝中本身就是立场的象征。况且当今太子殿下文韬武略,即便是严正如周太傅,也不住夸赞。

故而,元辞章在李意清的心目中,除了是朵遗世雪莲,更是迂腐呆板、不懂变通、满口只会“之乎者也”的书生。

*

不知什么时候,台下议论的声音小了下来。

太后见皇帝沉吟不语,开口道:“皇帝,今日不谈哀家诞辰,只谈恩科纳贤。状元既已金榜题名,何不喜上加喜,天子赐婚。”

听懂太后意思的朝臣官宦纷纷心中盘算。

大庆朝不讲究驸马参政与否,若是能被天子选中,那才是真的做了乘龙快婿。

体面尊贵不说,光是年节进宫觐见,便能让陛下忘不了这个人。

只是——

有胆大的朝臣抬头朝上看了一眼,太后是有意于赐婚意清公主和元家长孙。

那可是意清公主,元相累世清流,家风端正,数他带头弹劾的次数最多。

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

顺成帝眸光微动,半响,终于下了决断。

“公主意清,性情温良,孝慧聪颖,着封为於光公主。状元辞章,通晓经世,达理明事。二人年岁相当,才德相配,特赐婚于二人,结成百年之好。”

顺成帝的声音说大不大,却足以让众人听得一清二楚。

内宦传呼声一声接着一声,即便是离高台最远的朝臣也足以听清这道赐婚旨令。

年过古稀的元相起身,枯槁的手扶着拐杖,闭了闭眼,朝皇帝跪下。

“老臣,叩谢皇恩。”

顺成帝抬了抬袖子,立刻有人扶起元相。

“意清和辞章的婚事,礼部和司天监共办吧。”顺成帝视线转向元相一边,不急不须道:“意清顽劣,还望元相费心……多多担待。”

最后一刹那,顺成帝将本应脱口而出的“费心教导”改成“多多担待”。

听到转音的众人不禁咂舌,孙媳侍奉亲长、听取训话,本就是应尽之义,可是皇帝何其偏爱,不忍让李意清受到丝毫委屈。

元相绷住了脸色,道:“臣惶恐。”

第2章 咏桃

天子金口玉言,赐婚圣旨一下,朝臣纷纷极具眼色地出声道喜。

李意清看着满堂喜色中,一身青竹白衣的青年站在元相身边,因为是低着头,她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能看见元相死死拽着青年的袖袍。

大概是不情愿的。

李意清只看了须臾,便收回了视线,注意力回到今日寿宴的主角身上。

太后神色如常,继续与前来拜寿道喜的各位夫人交谈,李意清坐在她身边,百无聊赖的剥着桌上的供果。

她的动作被太后尽收眼底,太后抿了杯中新酿的杏酒,放下杯子道:“哀家年迈,有些累乏,皇帝与诸卿尽兴就好。”

说罢,看向李意清。

“意清,哀家许久不见你,随哀家去慈宁宫吧。”

虽然是商量的语气,但是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李意清放下手中剥了一半的橘子,站起身回礼,扶着太后离开了。

*

离开宴会,太后遣散身边跟随伺候的奴仆,只留下近身伺候的萧嬷嬷。

李意清原先落后一步跟在太后身后,见太后放慢了步子,便抬步追平,“皇祖母……”

“也是难为你,在宴席上憋到现在才开口。”太后似乎早知道李意清会忍不住开口,瞥了她一眼道,“不过你也不必再说,君无戏言,此事已经满朝皆知,等司天鉴算出良辰,便是让礼部着手准备大婚仪仗。”

李意清摇了摇头:“赐婚我并不意外,而是好奇祖母与父皇为何会选择元家。”

太后对于她的提问有些意外。

“看来一年多的游历,让你想通了不少事。”太后微微沉吟,“元家乃江宁世家,大庆王朝屹立一百七十三年,可论存在时间和积攒底蕴,也难以比得上这些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如今天子有意祛除世家沉疴,可却不能一蹴而就。”

“元家虽清正行事,但元相两朝元老,在江南世家一代享有盛名,不少世家追随,你与元家那个孩子成婚,一来可以平复朝中日益紧张的局势,二来……也能让一些人放松警惕。”

李意清道:“元家虽为几大世家首领之一,但是自元相后一直走科举,族中子侄鲜少享受恩荫。如果是为了掣肘,颍州孟家更加合适。”

“颍州孟家在颍州盘踞百年,其中龙潭虎穴,你父皇哪里舍得。”太后摇头笑了笑,“元家那孩子不同,三岁启蒙,饱读诗书,为人端正,你太子皇兄也是点过头的。”

李意清很小就知道自己的婚事难以随心所欲,听到太后的利害分析,也只点了点头,“意清明白了。”

太后看着她明艳的面庞,眼神明亮清澈,不染一分杂质,有几分感慨。

“旁人说你傲气骄矜,哀家却是知道你的,”太后伸手,轻轻抚摸着李意清身边的碎发,“好孩子,每一个选择只占三成,剩下的七成靠自己经营才是正理。”

李意清闻言,忍不住笑了出来:“祖母说得对,无论在哪儿,清儿都会活的很好。”

太后看着她脸上的笑,像是透过她看到另一个人。

萧嬷嬷看出太后的失神,弯腰对李意清福了福身子,“公主殿下,太后娘娘怕是累了,奴婢先送她回去吧。”

李意清看忽然之间陷入哀伤的太后,心知皇祖母现在怕是只想一个人静静待着,便朝萧嬷嬷点点头:“路上慢些,回去给祖母炖一碗红枣银耳,她今日用的不多。”

萧嬷嬷点点头,“奴婢知道。”

说完,便搀扶着太后离去。

*

嫦月殿中,浅淡的熏香从瑞兽戏莲香炉缓缓升起,室内的桌面擦拭得一尘不染,李意清一进门,就被一道身影扑住,那声音带着哭腔,“殿下,您可算回来了。”

李意清感受到背后传来的湿漉,顺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别难过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

小丫头闻言,松开自己的手后退几步,上下认真打量着李意清。

李意清看着她脸上的泪痕,心中一片柔软。

这人名叫茴香,三岁起就在嫦月殿伺候,比她还要小两岁。去年她趁夜出宫,心知远行无车马护卫,便没有带上茴香。

茴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朝李意清露出一个笑:“殿下一路风尘,奴婢去给殿下烧水。”

李意清笑道:“不急于一时。”

可是茴香怕留在殿内失态,匆匆忙忙就跑了出去。

嫦月殿伺候的人少,现下洛石和茴香都不在,偌大的宫殿显得有几分冷清。

李意清还没有细看宫殿的变化,皇后身边的掌事姑姑就带着一大片人浩浩荡荡来了。

“殿下,之前伺候您的人有些年岁到了已经出宫,还有些被重新分配了差事,皇后娘娘担心你人手不足,特意拨了四个宫女和四个小黄门。”

李意清顺掌事姑姑的声音一一望去,对八个人有了基础的印象。

“这是茗禾,厨艺上佳,别看年岁小,已经在御膳房学了十年了,旁边站着的是兰澈,会的时兴发髻多。”

掌事姑姑着重点了站在前排的两个姑娘。

两人被点到名,立即朝着李意清福了福身子。

“还有这一位,毓心,在娘娘身边伺候三年了,很是稳妥,是这批宫女里唯一一位二等宫女。”

被点到名的宫女年岁稍长,面容沉静,看上去颇为可靠。

“人我就收下了,”李意清知道这是皇后提前在为出宫开公主府做准备,并未多加推辞,“等我收拾妥当,再去向母后谢恩。”

掌事姑姑事情办妥,并未久留。

李意清道:“你们是母后送的人,日后随我去了公主府,都能独当一面。”

能被皇后选中,几人自然都有本事。

......

岁岁今朝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