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作者:童夕君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0分类:小说浏览:35评论:0

(甜宠+种田+美食+双向奔赴)前世小厨师沈佳肴,穿越到小山村也没让手艺埋没。山村清苦,可爹疼娘爱兄长护,最主要的是还有个小竹马一起长大。不想竹马一朝为官,要娶高门女,沈佳肴大勺一挥,端掉了小竹马。本打算终身锅灶为舞,孝顺母亲兄长,却被一个好吃世子缠着不放。“佳肴啊,本世子就是喜欢你做的菜,给我做一辈子好不好?”

然后佳肴便被套牢,一辈子捧到手心里宠着。

第1章 夜宿土地庙

大周国,帝都洛阳城郊,五月的天娃娃的脸,雨说下就下,官道上的车马行人都匆匆找地避雨。

行人中唯二两个举着桐油布伞的沈佳肴和沈明觉也不轻松,雨伴着风,吹的衣裳半湿。害怕打湿行李,两人都将背着的行李箱护在胸前。

沈佳肴趁着路面还没变泥泞,小跑着道:“公子快些,前方有个土地庙可以躲雨。”

沈明觉有些窘迫地道:“都说了,以后不要叫我公子。”

沈佳肴眨眨眼睛,微微偏着头撒娇似地说:“就要叫,公子公子,跑快些,雨要下大了。”

赶在大雨滂沱前,两人赶到了土地庙。庙不大,整整三间房,不过门廊建的挺宽,放着许多杂物,还有一堆有些半烂的麦秸。

沈佳肴拿两把麦秸挽成刷子状,递给沈明觉道:“公子把脚底的泥清清。”

沈明觉宠溺地瞪她一眼,接过麦秸清理鞋子,很自然地提过她的背箱,把手中的伞递给她。

两人推开半掩的庙门,沈佳肴只看一眼庙内就“啊”的一声惊叫,捂着眼睛转头撞到沈明觉的胸膛,把头埋在那里不敢动弹。

庙里一阵哄堂大笑,只见五六个光着膀子的壮汉,正围着一堆柴火烤衣裳。其中一个虎须壮汉笑道:“这位小兄弟该不会没见过男人光膀子吧?还害羞不成?”

沈明觉拍拍他的背,对众大汉笑道:“我这书童胆子小,让各位壮士见笑了。”说完放下行李,朝几人抱拳行了一礼。

众大汉见眼前这对主仆,公子一身青色长衫,面如冠玉,目如朗星,身如青松,见之忘俗。

脚下竹箱刻着“聊安书斋”四字,这是大周最大的书斋铺名,这位明显是个读书公子。

再看那书童,年不过十四五,身量娇小,个头不到公子的肩膀,模样却是生的极好,巴掌大的小脸,一双杏眼又大又亮。

皮肤极白,若不是穿着一身灰褐色的书童衣裳,换上长衫,说是哪家贵公子都有人信。正因为年纪尚小,身材平板,所以他们也没看出来,这小书童其实是个小娘子。

八月秋闱,这个时候往洛阳的书生多是参加科举的,这年头百姓对文人书生普遍有种敬仰感。加上沈明觉温润知礼,几位大汉笑着回一礼。

虎须大汉手一挥道:“都把衣衫穿上!让公子见笑了。”

又招呼两人去烤火:“两位的衣衫也半湿了,生火麻烦,不嫌弃来烤烤吧!”

沈明觉低头看向沈佳肴,见她摇头道:“我就不去烤了,公子你去吧,看看书有没有湿,烤烤书才是正理。”

中原的五月天不冷不热,这下场雨也只是有丝丝凉意,烤火的话估计很快就会一头汗。沈佳肴才不想去男人堆里找罪受呢!

沈明觉便提着书箱过去,跟几人聊着家乡何处?来此为何?之类的家常话。这几人是从蜀中押镖到长安的镖师。

几人听说沈明觉已是举人,敬仰之情又深几分,还叫起了举人老爷,沈明觉连连摆手称不必如此客气。

沈佳肴见公子在那边处的自在,自己便来清理一块休息地,这已经是傍晚,眼看雨越下越大没有停的样子,今晚铁定得在这庙里留宿。

庙不大,镖师们占了左边,她便把右边靠墙一角清扫一遍。又去廊下抱些干净的麦秸铺了,拿出一块薄毯铺上,一个简单的床铺便铺好了。

再把行李中的衣裳鞋袜等物拿出来摆着晾晾,然后就是准备晚饭。

说起来两人是四月初从老家信阳出发的,信阳离洛阳并不算远,正当坐车马加步行,大半个月就能到。

偏偏沈明觉说要游学,一路逢山爬山,逢水游河,还要拜访名师,便耽误了不少功夫。好在这一路沈明觉安排的都挺好,要么住客栈要么住驿站,两人并未有过几次露宿荒野的经历。

上一回是耽误了时辰,两人和一帮客人在码头边的树林里胡乱歇了一夜,第二回便是今夜宿土地庙了。所以沈佳肴野外求生的本事还没发挥过。

这顿晚餐便是自己的第一个考验了,她把装干粮的袋子拿出来,里面还有几小包八宝米,一包一顿她提前分好了的。

五块干面饼,一小袋杂粮面粉,一点菜干肉干、一小瓶猪油,几小节竹筒装的调料,一包自家晒的槐米茶,都是她自己配的。最重要的是一小瓶辣子面油,就这个,配啥吃都香。

厨具除了两套碗筷和一个小瓦罐,这瓦罐可煮粥可煮茶可煎药,临行前祖母非让带上的。还有就是一个底极厚的铁平底锅。

沈佳肴看一遍,心里有底,不过得先打些清水。春天的雨水甘甜,是可以直接煮着喝的,这五月的雨水就有一股子泥腥味,煮不好还容易拉肚子。

一般的庙都有水井,沈佳肴看看公子,见他正专心烤书,便不想打扰,自己拿着瓦罐和伞,正要打开门,就听那虎须大汉道:“小哥可是要去打水?不嫌弃的话这桶清水是我们才打的,取些用便是。”

沈佳肴犹豫一下问:“院中有井?”

大汉道:“在后院,这会路面泥泞不好汲水啊!”说完猛地想到,这两位年轻公子该不会是怕他们是恶人,在水中动手脚吧!

也能理解,年轻人出门,家中老人定千万叮嘱,防人之心不可无。很是随意地走到水桶边,舀起一勺喝一口道:“这井水还挺甘甜的,不愧是土地公庙里的水。”

这一举动,一是证明水无毒,二是说在神明庙里,心存敬畏之人是不敢为恶的。

沈佳肴嘴角撇撇,淡淡地来一句:“喝生水会生病的。”

众大汉都笑了起来:“我们走南闯北,身子贱,常年喝生水,无事!”

沈明觉却知晓沈佳肴的意图,定是吃食不多,怕用了人家的水一会不好吃独食。

失笑道:“莫辜负众位大哥好意,来取用一些吧!你若心里过意不去,明早咱们汲些井水还回便是。”

第2章 煎饼和胖公子

沈佳肴不再犹豫,大方道谢后舀了一瓦罐清水,又去廊下捡了几块石头垒了当炉子,开始煮晚饭。

虎须大汉看看天色,叹道:“看来雨是不会停了,兄弟们,留一人准备晚饭,其他人随我去把货搬到廊下遮好。”

沈佳肴便看留下那人怎么做晚饭,只见他拿出一口大吊壶,装一壶水放在火堆上烧。

冒白汽的时候抓一把粗茶丢进去,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布袋,不舍地放了花生米那么大小的一颗黄褐色晶体。沈佳肴知道那是粗盐,很明显他在煮盐茶。

茶煮好后,拿六块棕褐色的荞麦饼子,拿筷子戳着放在火堆边烤软。然后,那人就没动静了,沈佳肴不得不信服,六人的晚餐就是嗑牙的荞麦饼配盐茶。

见自己瓦罐的水已烧开,她不慌不慢地先勺一点猪油进去,又把洗净切碎后拿麻布遮着晒的干菜抓一小把放进去,牛肉干和白面饼撕碎了放,最后加一小勺拌了各种香料的盐粒。

十分麻利地煮好了一瓦罐面汤,猪油和香料的味道比那荞麦面饼香太多,那边的大汉被这香气勾的口齿生津,不时伸头看过来,想瞧清沈佳肴在煮什么。

面汤煮好,沈佳肴把瓦罐放到沈明觉跟前:“收好书,准备吃饭了。把汤搅一搅,省得烫嘴。”

沈明觉见她又动起来,笑问:“还做什么?这汤有肉有菜,尽够了。”

沈佳肴看着不多的面粉,倒了一半进碗里了,看看那边的大汉,想想待会烧茶洗碗还得借水,轻叹一声又把另一半也倒出来。抖抖空袋子对沈明觉道:“明个得备干粮。”

沈明觉笑道:“顶多两天就到洛阳城了,到时候你想吃什么都成!”

面碗里加点猪油、调料、和清水搅拌均匀,平底锅倒一点点猪油,开始摊煎饼。倒一点面糊,拿竹刮刀刮平了,几息功夫后面糊凝固。

端起锅一甩,饼在空中一个翻身又稳稳落下,这面已是金黄。再煎几息,直接出锅,两面金黄,又香又软的煎饼就做好了。

少了葱花和鸡蛋,味道差上许多,饶是这样,也把那边的大汉馋的吸口水。越看自己的荞麦饼越觉得寒酸的慌。

外面几个大汉搬好东西进来,都往这边停驻伸头看,笑问:“小哥做什么呢?这般的香。”

沈佳肴道:“煎饼而已。”

“你这煎饼也忒香了!还有肉味呢!”

“就是加了点猪油,没肉。”

就在这时,庙门被猛地推开,两个混身湿透的男子走了进来。其中一个身穿华服的公子,身材高挑,看着不过二十岁左右。

就是体型有些胖,圆圆的脸,一双手白胖白胖的,沈佳肴看一眼脑海中便出现一对洗净的猪蹄。

另一个背着箱子,还提着两包行李的高大男子,明显也是书童。只是那书童比起沈佳肴这个书童,更像硬汉保镖。

两人见庙里两伙人都盯着自己,那公子抱拳道:“打扰各位了,大雨误了行程,今晚要跟各位一起在这将就了。”

虎须大汉笑道:“公子说笑了,土地庙本就是谁都能来借宿的,那有打扰一说。公子过来烤烤火。”

那人却往沈佳肴这边看,一公子正在搅着散发肉香的汤,一清秀书童正专心地摊着一张张薄薄的,却又香气四溢的煎饼,而自己的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不再迟疑,这人笑着往沈明觉跟前走:“在下洛阳仓梧县举人谢清涛,敢问公子贵姓?”

沈明觉一听同是书生,忙站起来笑道:“在下信阳乐安县举人沈明觉,谢公子有礼。”

谢清涛这人好吃脸皮厚,为了口腹之欲,什么匪夷所思的事都做的出来。眼前这荒庙明显最好吃的东西就在这对主仆手里,他的脸皮比平时又厚上三分。

直接上前坐到沈明觉前笑道:“原来是沈公子,有礼有礼。沈公子也是去洛阳参加科举的吧?真是巧了,想不到能在这里碰到同科!”

在这种雨夜这样的地方,两个举人碰到一起的概率确实低,两人聊起来话题就停不下来了。沈佳肴的饼煎完,沈明觉和谢清涛已经成了莫逆之交。

所以沈明觉很自然地邀请谢清涛一起吃晚餐,而谢清涛连礼貌性的拒绝一下都没有。

沈佳肴在旁边翻了几个白眼,本来为了感谢那边的大汉,才把面粉用尽煎了十块饼,那边一人送一张,他和公子刚好一人吃两张。

这下好了,又来两个吃白食的。他看那谢清涛的书童,淡定地清扫另一角落,一点准备晚餐的意思都没有,十分怀疑,这谢清涛跟沈明觉套近乎就是为了口吃的!

人前也不能拂公子的面子,盛了两碗汤,再放两块煎饼,端过去道:“公子,谢公子,请慢用。”

谢清涛笑着接过赞道:“沈兄好福气,你这书童的手艺不比醉仙楼的厨子差呢!哪像阿力,只会打猎,煮这些精细吃食,完全不会。

阿力,过来吃饭!”

沈佳肴淡定地道:“抱歉谢公子,我们只有两个碗,我和阿力公子得你和公子吃完了才能吃。”

阿力默不作声地递上两个精致的青花瓷碗,淡定地坐到谢清涛旁边,沈佳肴嘴角又一抽,怎么感觉这两人要饭要惯了呢!

沈佳肴给自己和阿力盛了汤和饼,便把剩下的六张饼端去给虎须大汉:“多谢大哥的井水。”

大汉感激接过,直言水随便用,用完了,他们兄弟再去汲。说话间眼睛就盯着饼,看都没看沈佳肴一眼。果然美食更重要啊!

六人争先恐后地拿饼吃了,七嘴八舌地赞道:“真暄乎,没鸡蛋怎么会煎这么软香!

沈小哥年纪小小,手艺就这么好!这饼煎的开铺子都成呢!”

沈佳肴被赞的很是受用,甜甜一笑道:“这还是材料不齐全,要是齐全我能煎出香死人的葱油千层饼呢!”

谢清涛一碗面汤已喝大半,饼早就几口吃完,只觉这只是开胃,肚子还饿得狠呢。

--

作者有话说:

新文需要支持,请大家多多留言好评,谢谢了!

第3章 拉面和槐花饼

一听沈佳肴说还会做更好吃的东西,谢清涛忙问:“需要什么材料沈小哥只管说,阿力这备了不少食材呢。”

阿力一言不发,放下碗去拿食材箱子,一样样往外掏,米面、细盐、干虾仁、腌笋丁、牛肉干之类的上等干货。

沈佳肴看的眼睛都直了,跟阿力的食材箱子比,她的食材包简直就像小儿过家家啊。

眼睛一转笑道:“谢公子可是没吃饱?我和公子有汤和饼就饱了,不如我单独给谢公子做个面,保证美味。公子看着赏点手工费就成!”

沈明觉呵斥道:“佳肴!不得无礼,哪有煮碗面还要工钱的!”

谢清涛忙道:“应该的应该的,都吃饱了单独给我做,自然要给工钱!沈小哥你说,你的一碗面值多少钱?”

沈佳肴小心地看一眼沈明觉,而后快速伸出三根手指头,又赶紧放下。

谢清涛拍拍大胖手:“不多,凭沈小哥这手艺,值这个价!阿力,取三两银子给沈小哥。”

沈佳肴猛地一个踉跄,连忙道:“我是说三文钱!”煮一碗面要三两银子,明个谢清涛去告她讹诈都成。

“三文钱!凭沈小哥这手艺,三两银子都亏了!”

沈明觉忙道:“谢兄莫由着她胡闹,佳肴,快去给谢兄煮面,不许再提钱!”

沈佳肴偷偷朝他吐吐舌头,洗净了手去和面,麻利地和了一碗面的面团放着饧一会。把牛肉干、虾仁开水烫一会切碎平底锅煎香,加调料做成一份简单的肉臊子。

水里加一勺猪油一勺盐,酱油香醋就别想了,谁出门也不会带这个。烧水的功夫,沈佳肴开始拉面,只见她一双手揉面团,快的看不清手速。

很快把团面揉成长条,然后两手一拉,可惜没桌子没法弹,那呯的一声响才是拉面的意境所在啊!

两手边伸边上下抖落,那面条就像听她的话一样,双手一套再一套,面条变成四根八根。

“谢胖子,啊呸,谢公子,您是喜欢粗面还是细面。”

谢清涛一双眼睛就盯着那上下翻的面条,连沈佳肴叫他胖子都没注意到,忙应到:“细的。”

“好咧!一窝丝走起!”

那边的几个大汉,加谢清涛主仆两,都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眼看那面要掉到地上,都吸一口冷气。然后见沈佳肴像挽花一样拉起,又都松一口气。

完全不像是看拉面,而是看杂耍一样。沈明觉失笑地摇摇头,她就是这样,人越多越来劲。若是这些人再鼓个掌叫个好,她能一气拉个十碗八碗的。

想想去年腊八,祖母赞一句佳肴煮的腊八粥就是好,软糯香甜,她一高兴大半个月都煮八宝粥。到底年纪小,表现欲强啊。

看着那面条比发丝略粗些,沈佳肴麻利地往水里一放,煮熟后筷子一捞放入碗中,倒入煎香的臊子,最后加上一勺拌面精华所在,辣子面油。

一碗香味俱全的拌面就做好了,呃,没葱花没蒜苗,这色自然是不全的。

“谢公子,请吧!”

谢清涛也不客气,端过麻利一搅一拌,看那手势就知道是个吃货。快速吃几口,那吸溜面的声音,让其他人都悄悄吞口水。

“面劲道,这么细还有嚼劲!臊子香,想不到这么简单的几样干货,沈小哥就能做出这般香的臊子!”

一碗面吃大半,谢清涛才发表评论。他辣的汗直流却舍不得吃慢一点,只觉被雨弄的湿腻的身子,这一发汗到舒爽了。

沈佳肴骄傲地抬起头,仿佛自己不是煮了一碗好面,而是打了胜仗的将军一样!

碗被阿力洗了,沈佳肴泡了壶槐米茶,阻止想看书的沈明觉:“这火堆不亮敞,看书伤眼睛,公子和谢公子聊聊天呗。”

沈明觉揉揉她的头:“那佳肴你先睡。”

沈佳肴打一下他的手,突然想到什么,含羞地附在他耳边小声道:“咱们到了洛阳,真住肖大哥家里吗?”

“是啊!弘宣几次写信相邀,我到洛阳只管住他家就是。”

“你没把我也来的事告诉他吧?”

“你几次三番警告我不许说,我哪敢说啊!”

沈佳肴哼了一声,突然猛地拉过毯子盖住头:“我先睡了,公子也早点睡。”

沈明觉把她的毯子往下拉到脖子处,只见一双羞红的脸蛋,紧紧闭着眼睛掩饰自己的羞怯。

火堆旁的谢清涛喝着槐花茶道:“沈兄过来饮茶,这槐花茶我还是第一次喝,想不到自有一股清香呢。”

沈明觉两步坐回火堆旁,两人聊了两句茶,谢清涛问:“沈兄到洛阳可找好住处?若是住客栈,不如住我家去,我家客房清静,咱们也好一处读书。”

“多谢谢兄好意,只是我已答应同乡好友借住他家。我那好友与我同岁,三年前本应一起来洛阳科考的,恰逢家父突然因故过世,得守孝三年,便错过了。

胜在好友榜上有名,如今在翰林院任七品编修。早在一年前他就多次写信相邀,我也应同了。”

谢清涛便不好再邀,他俩才认识,哪有人家同乡之情重!笑问:“不知沈兄好友姓名?”

“肖弘宣。”

谢清涛在脑中过一遍,没听过此人,也不甚在意,京城的七品编修少说也有几十个,他岂能个个认识。

当夜,雨势转小,可打在瓦上的声音仍吵人的很,加上那边六个大汉打呼声一个比一个响。沈佳肴就没睡熟,总是半梦半醒的。

先是梦到自己刚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前世自己孤儿一个,成年后学的厨子,也不是什么大厨,自己经营一个小饭馆。母胎单身到二十五岁,生意正红火的时候饭馆却意外煤气爆炸。

再睁开眼,成了大周王朝一个穷山沟正发着高烧的小丫头,年六岁,父母健全,一个长四岁的兄长,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太祖父都健在。

父亲这边兄姐六个,母亲这边姐弟五个,家中亲戚多的沈佳肴认都认不全,可亲戚没极品,虽然都穷,却友爱相帮,嘴甜聪慧的沈佳肴更是全家的团宠。

第4章 养成系青梅竹马

跟上辈子孤孤单单却富裕相比,沈佳肴更喜欢这个家庭温馨的山村小丫头身份。

所以压根没考虑怎么利用两世为人的智慧,当个神童赚钱致富之类的。甚至觉得,哪怕一辈子在山村,只要一家人和美,也挺好。

不成想十二岁那年,兄长沈明觉考中举人,一家人欢喜没几天,进城卖粮给兄长凑路费的父亲,驴车意外翻了就此过世。

瞬间沈家的天塌了,母亲就此病体缠绵,幸得祖父爱护,沈明觉的学业并未落下,三年孝期满了,祖父叫来三位叔伯,凑了十两银子给他当路费进京赶考。

在山村,二两银子就够一家四口一年嚼用,十两银子完全够在帝都一年用需。

本来三叔要陪同来的,恰巧三婶要生了,四叔又在犁田时不慎伤了脚还在休养。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作者:童夕君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